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三位数的减法》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优质)教案(5篇范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优质)教案(5篇范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优质)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优质) 教案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2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会正确地计算。

2.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减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63-158=321-78=728-44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以463-158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生一起回顾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

二、尝试探究,体会领悟1.指名读题,提问:你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算式:403-158=。

2.和刚才做的第一题比一比,两道算式哪里不同?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是0,该怎样退1呢?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三、动手操作同学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下面我们一同用拨珠子的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讨论并操作。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3。

(2)减去158,个位上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3)启发学生思考: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百,1个百等于几个十?(4)百位上拨去1颗珠子,十位上就要拨上10颗珠子,十位上现在有珠子了,再从十位退1颗珠子,个位上也要拨上10颗珠子,这样个位上现在一共就有10+3=13颗珠子,从个位上13颗珠子里拨去8颗珠子还剩5颗;十位退1颗给个位后还剩9颗珠子,再从9颗里拨去5颗还剩4颗;百位上4退1给十位后还剩3颗,从3颗里拨去1颗还剩2颗。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三位数的笔算减法》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人教版第三单元:《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笔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2. 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1. 减法计算中的借位问题。

2. 减法计算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两位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学习了两位数的减法,那么三位数的减法应该怎么计算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1)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

(2)如果某一位的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向高位借位。

(3)如果某一位的减法计算结果为负数,需要向高位借位。

2. 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四、游戏(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减法计算比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计算题,学生快速计算并说出答案,计算正确且速度快的学生获得奖励。

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2. 强调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借位、进位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游戏,使学生掌握了三位数的减法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计算中的借位和进位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7、例18和练习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进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5 30×6 130×2 40×580÷5 420÷7 510÷3 240÷62、估算下面各题。

479÷6 531÷5 2449÷8 1790÷3(1)逐题由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2)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估算出它们的近似商。

今天我们通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继续学习,了解它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教学例17。

(1)出示题目:5530除以6大约等于多少?(2)读题并理解题意。

(3)列式:5530÷6(4)这道题目对结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进行估算)怎么看出题目中只要求进行估算?(5)进行估算。

由学生说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数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约等于5500。

再把5500÷6约等于900。

提醒学生横式上要写“≈”号。

(6)由学生笔算出准确数。

得:5530÷6=921 (4)(7)引导学生将估算的结果与实际除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估算的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是接近的。

3、巩固练习。

练习十五第6题的第一行3道题。

(1)读题,学生进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被除数是根据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横式上是否写“≈”号。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1课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两、三位数(一)(例题1、2,练习九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并掌握笔算减法的算理。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两、三位数(退位和不退位)的算理。

教学步骤:一、导入大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现在国产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愿意看,我这里有张统计表,大家来看看。

二、探究新知出示P41统计表观察统计表,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什么样的数学问题?1、我也来提个问题,看大家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怎么列算式?竖式会列吗?从哪一位算起?请你自己算一算。

指名板演:435-322=1134 3 5- 3 2 21 1 32、这个问题大家很容易解决了,再出个问题,看大家还能不能解决,出示例题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引导学生读题列出算式435-864 3 5- 8 63 4 9这个算式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直接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注意:借位要在对应的十位数上打退位点做记号,表示借一当十和个位上的相加再来减6得9,现在十位上因为借了一个十,还剩下2又不够减,怎么办?再像刚才一样,找更高位百位在4上打上退位点,借一当十,并和十位上的2相加再来减8得4,此时百位上剩3,3减0还是3。

3、以上两题做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小组讨论:笔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及时练:完成P41 做一做请学生上黑板板演,集体订正。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笔算减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减法的概念。

2.掌握三位数的笔算减法的运算方法。

3.学会应用三位数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的笔算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难点运用三位数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用示意图展示三位数减法的概念,引导学生预习。

2.讲授(1)三位数减法的概念三位数减法是指计算三位数之间的差值,如:501- 305———196在这个例子中,501为被减数,305为减数,196为差值。

(2)三位数减法的运算方法1.从被减数的个位数开始,逐位减去相应的数字,如果所得结果小于0,则向前一位借1,借位规则即借10。

2.如果借位后依然无法减,则继续向前借位。

3.最终得到的结果即为差值。

下面示范一下计算:501- 305———196•首先从被减数的个位数开始,用5减去5,得0,写在差的个位上。

•向前一位借位,得到10,用0借位后得到10,再用10减去5,得5,写在差的十位上。

•最后,用5减去3,得到2,写在差的百位上,得到结果196。

(3)练习教师出示十道试题,学生自行计算。

1.836 - 389 =2.732 - 247 =3.523 - 148 =4.945 - 706 =5.357 - 251 =6.481 - 275 =7.789 - 547 =8.614 - 329 =9.956 - 426 =10.864 - 208 =(4)巩固提供连连看游戏,同学们可以在游戏中练习三位数减法。

3. 实践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三位数减法,例如计算购物物品的零钱、计算交通费用、评估家庭预算等。

根据教师提供的实例,学生演练那些需要用到三位数减法的场景,并学会自己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学会了三位数的笔算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独立计算三位数的减法。

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巧妙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成果比较突出。

《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及验算》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及验算》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0)的计算方法,并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

2.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

3.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0)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会减法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三位数减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一些什么呢?预设1:相同数位对齐。

预设2:从个位减起。

预设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为退1。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减法笔算方法的印象,为下面学习减法的验算与估算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1. 减法验算。

出示信息: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提出问题:该怎样列式呢?预设:403-158=提出要求:请你自己用竖式计算。

提出问题:在计算这道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预设:这里的被减数中间有0,要进行两次连续退位。

提出问题:算的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预设1: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预设2: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学生可借助此动画继续探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算理及其计算方法。

如需要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三位数减两、三位数”。

总结:我们在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减法验算有两种验算方法:一种是用被减数去减差,另一种是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设计意图:通过减法验算,进一步掌握退位减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微课讲解,详细介绍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为0)的计算方法。

注:此图片是微课缩略图,教师可以提前推给学生提前预习,学生也可以课后复习。

三年级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三年级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三年级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三年级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1本认为无论是退位减还是不退位减,都有二位数减法为基础,让孩子们类比推理进行自主尝试,然后再进行归纳三位数计算方法与二位数计算方法一样: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一当十。

然后再复习一下数量关系式如:一共—借出=还剩,还剩+借出=一共,一共—还剩=借出;还有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增加每日一题,让孩子们学会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有序思考。

谁知,结果竟然出乎想象。

孩子们错误是五花八门:横式上的数抄到竖式上抄错、基本的减法口算9—6=5的也有、梨比苹果少50个竟然用菠萝减50的有、用苹果加50的也有……一个字,晕!口算天天练,是因为有练的必要。

因为所有的计算都要以口算为地基,只有地基牢固才能保证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

三位数减法计算如此,加法也是如此。

如此看来,我的预设太高,孩子们的起点太低,理想和现实之间有距离。

我应该重新审视我的教学高度,蹲下身下,带着小蜗牛们再出发!三年级三位数减法教学反思2《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在确定上课内容时,原本想上角的认识或者是统计的,但是考虑到这些内容在公开课中上的实在太多了,所以就很想尝试上一节计算教学的家常课,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不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时我先呈现了例题中图书室的三个书架上分别摆放着三种图书的场景,其中每个书架旁还分别标注了相应图书的本数。

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我让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不退位的二位数减二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也会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所以我在这里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进行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及验算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及验算示范教学方案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及验算示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及验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操作确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

2.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正确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

2. 灵活运用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

2. 学具:计数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口算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答案。

2. 复习笔算。

教师出示两道笔算题,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书上完成,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学习1. 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题:408-106= 。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计算?②指名学生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0减6不够减,该怎么做?明确:从百位退一作十,和原来的0合起来是10,10减6等于4。

(4)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让学生看着书上的计算过程,再来说一说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 学习验算的方法。

(1)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来验算这道题是正确的?(2)指名学生汇报: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被减数=减数差来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位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减法中的例1是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例2是三位数减两位数(不连续退位),学生已有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基础,学起来比较简单,本小节重点是解决退位减法,让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

但学生较难理解“哪一位上不够,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再减”这个算理,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观察教材41页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提出问题:
(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与前面有所不同的减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011年生产435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9年生产322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从上面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1)出示统计表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出示问题:“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3)教学估算:
①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②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③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两种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种呢?
(4)教学笔算:
①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探究435-322计算方法。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教师板书:
(5)师总结:计算不退位的减法,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6)试一试:594-243=456-321=
2.教学例2。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本第41页图),看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提问:2005年生产动画片86部,2011年生产435部,那么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列式:435-86=)
(2)组织学生讨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这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3)讲解计算法则:先算个位,5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一,15减6等于9,个位写9,十位借走一后变成2,2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一,12减8等于4,十位写4,百位借走一变成3。

所以435-86=349
(4)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5)归纳: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

【巩固应用】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减法
435-322=113 435-86=349
竖式(略)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

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

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

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

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

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