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十三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研究——以嘉兴南湖为例

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研究——以嘉兴南湖为例作者:刘妍妍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第1期红色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分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产物,在现阶段意义重大,备受关注。
嘉兴南湖景区的开发,对“红色旅游”产业链的形成起着引领作用,同时带动了国内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
作为红色旅游景区的重要引领者之一,南湖景区近年来的发展水平不断攀升,但仍存在宣传力度不足、服务设施落后、特色产品缺失、红色文化挖掘浅等问题。
据此,笔者通过研究,对南湖景区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大景区营销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完善景区服务设施,改善服务质量;增加特色产品的开发(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主题酒店等);深入挖掘以丰富红色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品牌。
一、研究背景红色旅游是一种专项特色旅游形式,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演化形成的。
国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于2004年被正式提出。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红色旅游受到政府和旅游各界人士的重视,得到了大力发展。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相继出台。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规划中就“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成就及“十三五”期间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做出系统阐述,其中产品创新环节提出: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引导社会参与,增强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南湖(South Lake),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唐代以来一直是江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党的诞生地,南湖景区不仅风景秀丽,被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中国革命起步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2016以来,南湖区旅游业“火力全开”,所有主要指标增长率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嘉兴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打造“互联网+”高地,根据《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
期限为2023—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嘉兴市全面实施数字经济强市战略,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数字经济发展系统化推进。
坚持统筹协调,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工作组”领导体系,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数字经济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坚持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意见+配套文件+专项规划”发展蓝图,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坚持政策支持,建立“产业资金+产业基金+人才政策”帮扶机制,形成百亿级政府产业基金,撬动超千亿级社会资本;坚持精准招商,建立“激励办法+基金招商+考核通报”招商机制;坚持用好“红利”,建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参赛+参会+参展+参观”活动机制;坚持推进落实,建立“工作部署+信息通报+学习培训+考核督查”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套具有嘉兴特色的系统化推进数字经济工作体系。
(二)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发展和“两化”融合三大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25.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06.9亿元,年均增长17.6%,增加值增速接近同期GDP和规上工业增速的2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6.4%上升至2023年的9.2%,占比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二位。
拥有国家信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多张“国字号”名片,南湖区、嘉善县、桐乡市入围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三)数字基础设施领跑全国。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第一篇:基础设施建设类重点项目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为此,十三五规划中增设了基础设施建设类重点项目,以下为其中的代表项目:一、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石之一。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将继续加快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使其能够更好地支持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二、铁路干线建设铁路干线作为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将加快铁路干线建设,争取在2035年前形成一条能够适应国家经济需求的高速铁路干线。
三、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城际轨道交通也是现代化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将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逐步建成一条以城市群为基础的高速轨道交通网络。
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运输效率。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将加快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速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现代化的交通中心,为人民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建设一批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类的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配套设施。
第二篇:产业发展类重点项目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中增设了产业发展类重点项目,以下为其中的代表项目:一、节能环保产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加大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一批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环保企业和产业集群。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3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3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22•【字号】嘉政发〔2023〕8号•【施行日期】2023.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3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嘉政发〔2023〕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2023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有关专业计划由市发展改革委另行下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为确保顺利实现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对标“两个先行”、奋进“两个率先”,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各地、各部门在2023年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扎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聚焦扩大内需,展现投资消费新气象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市“551”工程,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00个,新建项目开工率三季度达到100%,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加强项目储备,聚焦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社会民生等领域,谋划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储备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确保重大项目接续有力。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42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42号嘉兴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嘉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嘉兴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守好“红色根脉”,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嘉兴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0.7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90.7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25.05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1.9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03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挥“全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功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先行示范。
深度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联动湖州市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夯实“浙北粮仓”农业生产基础。
守护水乡特色生态空间,保护市域南部沿湾生态带和北部湿地生态带。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165项重大工程项目(附名单)发改委:加速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附名单)2017年8月25日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今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布“2017年下半年工作重点”,要求全面推进“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项目。
2017年下半年工作重点一是深入推进补短板工作。
抓紧推进各领域补短板实施工作,协调各牵头部门指导各地区抓紧做好省级层面实施工作,加快各领域工程项目建设,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
二是进一步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执行进度。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定期调度、年终报账、竣工销号,督促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是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多管齐下加大PPP项目推动力度,促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
四是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制定出台《企业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出台《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
利用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向金融机构、民营企业推介重点项目。
五是全面推进“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
督促有关方面按照统筹推进“十三五”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建立任务清单、细化实施方案、健全协调机制,动态跟踪督导各工程实施进展。
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审批、用地、融资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举措。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165项重大工程项目专栏及名称序号工程项目名称具体内容专栏3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大科技项目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无2深海空间站无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无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无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无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无重大工程7种业自主创新无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无9智能电网无10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无11大数据无12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无13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无14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无15健康保障无专栏4 重大人才工程16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一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嘉政办发〔2017〕9号

嘉政办发〔2017〕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七届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月22日
——结束——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7.01.22
施行日期
2017.01.22
文号
嘉政办发〔2017〕9号
主题类别
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
效力效
正文:
----------------------------------------------------------------------------------------------------------------------------------------------------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2.31•【字号】•【施行日期】2016.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嘉兴市发改委:《关于转报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连通工程(秀洲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嘉发改〔2016〕418号)收悉。
浙江省水利水电技术咨询中心受我委委托对项目进行评估并提交了评估报告(浙水咨〔2016〕59号)。
经研究,原则同意报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一、项目建设必要性秀洲区位于嘉兴市北部,全区总面积542km2,水域面积70km2,水面率12.9%。
秀洲区北部排水以“东泄”和“北排”为主,“东泄”主要通过红旗塘汇入黄浦江,“北排”由苏嘉运河进入太浦河。
嘉北地区地势低洼,且地面沉降严重,又受下游黄浦江潮位顶托以及太湖高水位影响,北排能力减弱,区域排水形势严峻。
秀洲区北部水面率较高,但大部分河湖淤积严重,调蓄能力弱,且底泥中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骨干河道部分河段堤身单薄,已不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该工程建成后,可增强湖荡调蓄能力,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并通过连通河湖水系,保护和改善河湖水环境。
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本工程已列入《浙江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沿海平原骨干排涝工程建设总体方案》和《浙江省“治水攻坚”重大项目三年建设计划(2016-2018年)》。
二、工程任务、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任务以防洪排涝调蓄为主,兼顾改善水环境。
工程治理范围为嘉兴市秀洲区北部,涉及王江泾镇、油车港镇。
骨干河道堤防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整治湖荡36个,建设湖荡(区域骨干河道)堤防20.4km,整治河道103.7km、建设护岸51.8km;疏浚淤泥1402万m3,其中湖荡1311万m3、河道91万m3;新改建节制闸18座;水景观节点17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高速互通物流网络基地建设项目一、项目名称:嘉兴高速互通物流网络基地建设项目二、建设项目的背景:嘉兴市具有发展物流业的独特优势。
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处于长三角核心区位;随着嘉兴“三纵三横三连”高速公路网络和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的布局完善,跨海大桥、军民两用机场以及嘉兴港的进一步开发和扩展,嘉兴已实现半小时交通圈覆盖市域范围,一小时交通圈覆盖上海、杭州、苏州。
独一无二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多层次的交通网络,为加快嘉兴面向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发展创造了独特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嘉兴市物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2012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83.9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服务业增加值1114亿元的7.5%,占GDP总值2885亿元的比重为2.9%。
“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将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嘉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嘉兴市要积极构筑“一个服务平台(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两个物流通道(陆路通道和海河联运通道)、三个层次节点(六大综合物流园区、十个专业物流中心、多个三级物流节点)和四大服务领域(公水铁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区域分拨体系、构建港口国际物流体系、打造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力度,将嘉兴打造成为浙江省区域物流中心,长三角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充分借助嘉兴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长三角重要物流枢纽城市的契机,嘉通集团着手研究高速互通附近可开发土地资源,依托高速公路的独特资源优势,配合嘉兴港,形成连接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的高速物流产业。
因此,本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1)本项目建设是促进嘉兴市物流科技发展,提升嘉兴市物流发展水平的需要现代化物流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对钢铁、危险化学品等特殊物流,物流科技以及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成为发展的重点。
嘉兴市现代物流科技应用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水平较低。
目前,嘉兴传统物流氛围浓重,现代物流科技应用发展刚刚起步,如RFID 等物流科技手段的应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业的融合、危化品物流与监管信息化建设等内容,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物联网概念兴起,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中的跨行业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本项目建设是针对嘉兴市物流业发展瓶颈,适应物流科技快速发展趋势,提升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的切实需要。
本项目建设是提升。
(2)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嘉兴市构筑“四大服务体系”,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当前,长三角各城市正致力于加强港口、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不同物流模式之间的协作和衔接,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比较细致的物流网络,长三角正逐渐成为全球的物流中心枢纽。
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指出,“统筹两省一市,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明确提出嘉兴的定位为:“发挥临沪和沿湾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临港产业和商贸物流基地,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为促进物流业发展,嘉兴市提出要构筑物流业“四大服务体系”,即建设公水铁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区域分拨体系、构建港口国际物流体系、打造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作为高速互通物流基地,本项目建设是构筑“四大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完善嘉兴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有重要作用。
(3)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嘉兴市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综合集疏运体系,优化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近年来,嘉兴港口货物吞吐量的逐年上升,港口物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2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004万吨,同比增长14.2%;累计装卸集装箱75.1万标箱,同比增长45.9%,增速位居长三角港口群前列。
临港产业迅速集聚,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
2012年滨海新区化工、装备制造、电力等三大临港工业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65亿元,占新区总量的66.3%,占比较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
化工新材料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19.75亿元。
嘉兴内铁路经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路与全国铁路网沟通;公路有沪杭、乍嘉苏、杭浦、申嘉湖、嘉绍高速公路,G320国道及S01、S07省道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连。
随着嘉绍通道的逐步建成,嘉兴内河港对外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后,从内河港分散出的货物需要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综合物流网络基地承载。
本项目建设,能充分利发挥高速通道优势,完善区域的集疏运体系,促进嘉兴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项目发展定位:本项目作为全省首个高速互通闲置用地网络化开发项目,是盘活存量用地,发展互通口物流经济的有益探索,对加快全省各交通投资集团提质发展,扩大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省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根据杭嘉沪地区物流市场发展趋势,结合本项目区位条件和市场环境,以及上述分析预测,从发展定位上看,嘉兴高速互通物流网络基地主要突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工业企业仓储物流、农产品流通、大型企业分区配送、城市边缘车辆调度中心、供应链服务中心、港口物流服务(集装箱堆场)。
同时,八个地块具体功能定位分别为:(1)平湖公路港:跨海大桥北接线管理中心地块。
定位公路港,集交易、信息、专业运输、仓储、流通配送、转运等功能于一体;(2)乍浦集装箱物流中心:原乍嘉苏高速公路试验段地块。
定位为集装箱物流中心;(3)海盐农产品物流中心:杭浦海盐管理中心地块。
定位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围绕都市区农副产品供给,发展加工、配载、配送、冷库等多种服务功能;(4)丁桥供应链物流中心:杭浦海宁丁桥互通区地块。
定位成物流金融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5)王江泾综合物流中心:王江泾互通地块。
定位为综合物流中心;(6)杭州北配载物流中心:杭州北地块。
定位为配载与仓储物流中心;(7)马家浜冷链物流中心:世茂养护工区地块。
定位成冷链物流中心;(8)南湖物流科技中心:南湖出口地块。
功能定位为物流科技服务中心。
五、项目选址与用地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1426.4亩(约合95.09公顷),共包含跨海大桥北接线管理中心地块、原乍嘉苏高速公路试验段地块、杭浦海盐管理中心地块、杭浦海宁丁桥互通区地块、王江泾互通区地块、世贸养护工区地块、南湖出口地块、杭州北地块等8个地块,建设地点除杭州北地块位于杭州市境内外,其余地块均位于嘉兴市境内(见附图),其中:(1)跨海大桥北接线管理中心地块位于嘉兴平湖市境内,跨海大桥北接线西侧,S202省道(原07省道)北侧,共占地约274亩;(2)原乍嘉苏高速公路试验段地块位于嘉兴市海盐开发区内,沈海高速东侧,S101省道东面,原位乍嘉苏高速公路试验路段,长约3.3公里,双向四车道,占地约300亩;(3)杭浦海盐管理中心地块位于嘉兴海盐县境内,杭浦高速以西,嘉南线以东,占地约104亩;(4)杭浦海宁丁桥互通区地块位于嘉兴海宁市境内,南侧为杭浦高速,东侧为海宁农村公路X331翁金线,距钱江工业园区约1.5公里,占地面积约159亩;(5)王江泾互通区地块位于嘉兴秀洲区北面王江泾镇境内,北侧紧靠申嘉湖高速,东面紧临苏嘉路,占地面积约281亩;(6)世贸养护工区地块位于嘉兴南湖区境内,临近世茂大酒店,占地面积约132亩;(7)南湖出口地块位于嘉兴南湖区境内,南面为常台高速,占地面积约153亩;(8)杭州北地块位于杭州市与嘉兴市交界区域杭州余杭区境内,世纪大道东南面,南侧紧邻石大快速路,占地面积约23.4亩。
六、基础建设条件1交通嘉兴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十分优越。
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沪杭铁路复线、沪杭高速铁路、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等贯穿境内,全市境内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居全省之冠。
已实现了市到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嘉兴到上海、杭州、苏州1的一小时交通圈。
从市区出发,在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一小时左右车程均可到达。
沟通宁波和嘉兴,绍兴和嘉兴的跨海快速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嘉绍跨海大桥均已建成通车。
今后五年,嘉兴将投入1000多亿元,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复线、沪杭高速公路二通道,嘉兴秀洲机场(军民合用机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硬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本项目作为高速互通物流网络基地项目,地块紧邻乍嘉苏、跨海大桥北接线、杭浦、申嘉湖、加速等高速互通,均可在短时间内便捷地上下高速,交通优势十分突出。
2、市政配套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城市市政配套设施已相当成熟和完善,周边市政配套设施齐全。
市政管网能满足本项目在供水、供电以及排污方面的需要。
同时,区域具备完善的商业金融、信息通讯、文化娱乐、休闲广场、医疗卫生等综合服务设施,为本项目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七、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嘉兴市物流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和本项目土地资源情况,本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为:总建筑面积66.6万平方米,其中日用仓储用房17.9万平米,运输配载用房3.2万平方米,流通加工用房7.2万平方米,专用仓储用房9.2万平方米,冷库用房4.5万平方米,配送服务用房9万平方米,保税仓库用房0.5万平方米,汽车旅馆用房3.1万平方米,写字办公用房3.9万平方米,其他用房8.1万平方米(含分拆箱用房20000平方米,物流信息交易用房5000平方米,物流科技研发服务中心30000平方米,加油加气站10000平方米等)。
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
八、项目前期工作及诉求1前期工作:本项目已经委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嘉兴高速互通物流网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且取得了《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基本建设)》(备案号:00001402084120210934)。
2、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诉求:本项目建设用地现为划拨性质的公路建设用地,需要转换土地性质才能开发,在进行土地转性工作时,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和配个。
同时,在不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营及今后扩建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放宽规划条件限制,以利于土地的充分开发,并在土地转性费用收取方面尽可能予以优惠。
除此之外,该项目的建设还需要国家、省市相关配套优惠政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