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练习题

合集下载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中央电大财经部刘臣2007年04月20日一、名词解释题1.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4.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5.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指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1.A 2.D 3.B 4.D 5.A 6.B 7.D 8.B 9.D 10.B11.C 12.A 13.C 14.A 15.B三、多项选择题1.BCD 2.ABCD 3.ABCD 4.ABCDE 5.AC6.CE 7.BCDE 8.BD 9.ACE 10.A C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10.√五、计算题1.假定总供给曲线为AS=700,总需求曲线为AD=800-40P。

试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

解:已知:AS=700 AD=800-40P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700=800-40PP=2.5Y=800-40×2.5=700答:略2.总供给函数为AS=2 300+400P,总需求函数为AD=2 000+4 500/P。

试求:(1)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解:已知:AS=2 300+400P,AD=2 000+4 500/P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2 300+400P=2 000+4 500/P4P+3P-45=0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公式P=3Y=2300+400×3=3500Y=2000+4500/3=3500又已知:总需求上升10%则:AD=2200+4950/P2300+400P=2200+4950/P2300P+400P2=2200P+4950400P2+100P–4950=08P2+2P–99=0Y=2300+400×3.4=3660Y=2000+4500/3.4=3324(由于不能被整数除,所以结果有误差)六、问答题1.AD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1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1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一、名词解释总需求曲线宏观生产函数长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总需求函数凯恩斯的AS-AD模型古典的AS-AD模型二、判断题(F,T)1.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相应移动。

()2.现代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可由费雪方程推出。

()3.名义货币供给不变时,价格水平的变动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动。

()4.由IS-LM模型推出的总需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

()5.IS曲线的利率弹性越大,AD曲线越陡峭。

()6.货币乘数越大,AD曲线越平坦。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1.财政政策通过对LM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2.货币政策通过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4.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同比例的移动。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6.当产出水平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时,意味着全部可用的生产资源均已得到充分利用。

()17.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一定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18.劳动需求曲线由均衡的实际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所决定.的点组成。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20.短期总供给曲线即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

()21.新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均认为就业量决定产量。

()22.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意味着长期而言经济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23.长期总供给曲线即潜在产量线。

()24.在短期生产函数中,由于时间与其他因素的限制,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均不能改变。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解释经济体系中的总体经济活动。

它是一个分析经济增长和通胀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通过几个习题来解释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习题一:假设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曲线为Y = C + I + G + NX,其中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NX表示净出口。

总供给曲线为Y = Yn,其中Yn表示自然产出水平。

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将出现通货膨胀。

这是因为需求超过了供给,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2.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将出现通货紧缩。

这是因为供给超过了需求,价格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3. 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经济将处于稳定状态。

这是因为需求和供给达到了平衡,价格保持稳定,经济没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压力。

习题二:假设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曲线为Y = 2000 + 0.8(Y - T),总供给曲线为Y = 3000。

其中,T表示税收。

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当税收增加时,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税收增加时,总需求会减少。

这是因为税收的增加会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消费支出,导致总需求下降。

2. 当总需求减少时,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当总需求减少时,经济将出现衰退。

这是因为需求下降导致产出减少,企业利润下降,就业机会减少,经济活动放缓。

3. 当总供给增加时,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当总供给增加时,经济将出现增长。

这是因为供给增加会促进产出的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活动加速。

习题三:假设一个国家的总需求曲线为Y = 3000 - 1000P,总供给曲线为Y = 2000 + 2000P。

其中,P表示物价水平。

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当物价水平上涨时,总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物价水平上涨时,总需求会下降。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1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西方经济学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名词解释总需求总供给利率效应潜在产量二、选择题1、价格水平上升时,会使()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2、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更平缓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3、松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A. 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 不变D.难以确定4、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时()A.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水平下降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5、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A 工资提高B 需求C 技术进步 D价格提高6、在水平状的总供给曲线,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A 供给B 需求C 产出D 以上均正确7、在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A 供给B 需求C 产出D 以上均正确8、总需求曲线是表明(A)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关系的曲线。

()A、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B、商品市场与劳动市场;C、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D、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

9、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A、政府支出的减少;B、货币供给量的增加;C、私人投资减少;D、消费支出的减少。

10、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总需求曲线:(B)。

A、向左平行移动;B、向右平行移动;C、不变;D、向右旋转。

11、当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的总供给曲线是:()。

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长期总供给曲线;D、古典主义总供给曲线。

12、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A、经济中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总供给增加,价格不会有变化。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习题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2、总供给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4、利率效应5、实际余额效应(二)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需求(A)政府支出(B)净出口(C)税收(D)投资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A)价格水平下降,投资的减少(B)价格水平下降,消费的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的增加(D)以上三个因素都是4、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5、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6、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A)总产量上升(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D)均有可能7、给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703-2N,产品价格水平为1,每单位劳动成本等于3美元,则劳动力的需求量为()个单位(A)300(B)335(C)350(D)3758、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有()(A)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增加,则劳动需求量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减少9、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A)技术水平(B)资本存量(C)就业量(D)人口增长10、短期劳动供给曲线()(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11、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B)每个企业的产量都达到其物质限制(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12、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D)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13、假设长期存在“货币中性”,即货币存量的增加只会造成价格同比例增长,而不影响实际产出,那么总供给曲线的形态类似于()(A)古典情形(B)凯恩斯情形(C)向右上方倾斜(D)向右下方倾斜14、给定利润边际和劳动生产率不变,以下会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有()(A)原材料实际价格上涨(B)石油价格下降(C)实际工资水平下降(D)名义工资水平上升15、技术进步将会导致()(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右移,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16、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他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7、假设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垂直线,减税将()(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8、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是()(A)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三)辨析题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2、增加税收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3、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上升将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4、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劳动力市场均衡或非均衡状态下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5、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总供给曲线都是一条向右上倾斜的线6、凯恩斯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7、当资源出现严重过剩时,增加总需求可以摆脱萧条8、当实现了充分就业后,增加总需求会增加国民收入9、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需求将会导致物价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表示的经济学含义2、简述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3、试说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关系4、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5、简要说明总供给曲线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五)计算题1、设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支出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第十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单项选择题1.长期生产函数与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下列哪一个属于短期生产函数的可变因素( )。

A.技术水平B.资本存量C.人口增长D.就业量2.短期劳动力供给曲线( )。

A.斜率为正,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B.斜率为正,名义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C.斜率为负,实际工资率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D.斜率为负,名义工资率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3.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它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4、在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变得陡峭,是因为( )。

A.价格水平的上升难以带动社会产品总供给的增加B.价格水平的上升易于带动社会产品总供给的增加C.价格水平的下降导致社会产品总供给迅速减少D.价格水平的下降导致社会产品总供给迅速增加5.假定总供给曲线为水平,边际储蓄倾向为025,那么自主性支出增加10亿美元将使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上升()。

A.25亿美元B.10亿美元C.250亿美元D.40亿美元6.上升的物价水平和下降的实际国民收入是由以下哪一项引起的( )。

A.总需求曲线在给定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移动B.通货紧缩的自动调节机制C.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D.短期总供给曲线沿着不变的总需求曲线左移7.其他条件不变,技术的改进使得实际总供给曲线( )。

A.向左移B.向右移C.先向左后向右D.先向右后向左8.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 )。

A.政府支出减少导致通货膨胀率一直降下去B.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不会影响产量但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C.在短期内降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会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D.在短期内降低政府支出会降低通货膨胀但不影响产量9.价格水平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右移B. 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并使LM曲线左移C.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右移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并使LM曲线左移10.当( )时,总需求曲线更陡峭。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选择题单选题1.价格⽔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左移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在于()。

A国外需求与价格⽔平呈反⽅向变动的趋势B消费需求与价格⽔平呈反⽅向变动的趋势C投资需求与价格⽔平呈反⽅向变动的趋势D以上⼏个因素都存在3.其他条件不变时,()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

A价格⽔平下降 B政府⽀出减少C税收减少 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般⽽⾔,在⽣产函数中所有投⼊要素的数量均可变动B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资本量不变的总量⽣产函数C充分就业量即所有劳动⼒都得到⼯作时的总就业量D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就业量不变的总量⽣产函数5.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

A实际产出⽔平和价格⽔平上升B价格⽔平上升,⽽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上升,⽽价格⽔平不变D实际产出⽔平和价格⽔平均不变6.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总需求曲线左移会降低()。

A实际⼯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B名义⼯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C劳动⽣产率和实际产出D劳动需求、就业量和实际⼯资多选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出2-4个正确答案)7.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均衡利率⽔平上升,投资需求下降D均衡利率⽔平下降,投资需求上升8.发⽣()变化时,总需求曲线随之变得更陡峭。

A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减⼩B货币需求的收⼊弹性减⼤C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减⼩D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减⼤9.其他条件不变时,可能引起AD曲线右移的是()。

A价格⽔平下降 B政府⽀出减少C税收增加 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10.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总需求函数表示的是()。

A、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
B、总需求量与利率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
C、总需求量与投资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
D、总需求量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
2、经济中的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

A、总供给量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B、总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C、总供给量与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
D、总供给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3、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经济中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产出水平
B、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价格总水平提高,产出水平增加
4、在短期,总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那么增加政府购买会使()。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D、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
5、在短期,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均衡的产出量()潜在产出量。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长期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均衡的产出量()潜在产出量。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7、已知经济中的消费函数C=150+0.5Y,投资函数I=500-1 000r,G=250;
Md=(0.5Y-2 000r)P,Ms=1 500。

(1)推导总需求函数,并指出P=1和P=2时总产出水平各为多少?
(2)假设G=400,总需求函数如何变化?
(3)如果名义货币供给Ms=3 000,对总需求函数有何影响?
8、假设总需求函数为Y=4 500-1 500P。

总供给函数为Y=1 500+500P。

(1)求解均衡状态下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2)如果总供给函数为Y=1 000+500P,则均衡状态如何变化?
(3)如果总需求函数变为Y=5 000-1 500P,将如何影响均衡状态?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