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
四川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答案

word 格式4. 点4-1. 已知各点的直观图,试作它们的二面投影图,并填写它们距投影面的距离。
班级姓名学号8c'dcba'd' (b')a点距H面距离距Y 面距离单位:毫米4-2. 根据投影图,确定各点所属分角及对V ,H的距离单位:毫米点所属分角4距离4-3. 已知各点的直观图,试作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并填写它们距投影面的距离。
米点距H 面距离距V 面距离距W面距离word 格式班级 姓名 学号4-4. 已知点 A 在第三分角等分面上,点 B 与点 A 对称于 V 面,点 C 与 点 A 对称于 X 轴,求各点的二面投影,并说明 B , C 二点所属分角。
4-6. 已知 A 、 B 、 C 各点的二面投影,并填写各点的坐标,画出各点的直观图。
点 所属分角单位: 毫米点 X 坐标Y 坐标Z 坐标C 在 B 的正 方 mm方 方 方 mm mm mm 4-5. 求各点的第三投影,并比较 A 与 B ,B 与 C 等点的相对位置(以 轴向距离表示)可。
对不可见投影加括号。
4-7. 已知点 A (10,5,20),点 B (25,40,10),试作它们的 三面投影图。
4-8. 已知点 A ,B , C 的投影图,填写点 B 和点C 对点A 的相对位置 数据。
(上,下) A 在 B 的 (左,右) 在 的(前,后)在点 A 之后 在点 A 之下在点 A 之左或右4. 点word 格式格式wordword格式5. 直线5-3 .补画出三棱锥的第三投影, 并判断各棱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填写它们的名称。
5-4 .在已知直线段AB 上求一点C:1. 使AC : AB=1: 22. 使点C与H面,V 面等距11SA 线S B一般线S C一般线AB水平线CA水平线BC水平线5-5 .试判断点K 是否属于直线段CD已知线段CD 长为50mm, 试作出其水平投影3-17.已知线段AB 的二面投影,求作AB 的实长及其对V 面,W面的倾角θV和θW。
机械制图习题集清华大学第五版P15-18

1.过点A作 DEF的垂线 AG; 2.在AG上取一点H(图中 BH为水平线); 3.求出平面BAH的实形; 4.根据互余关系,可由 求得 。
17-10. 已知直线AB//CD,且相距为10mm,求CD的正面投影c'd'。
(提示:需把AB、CD经两次换面换为垂线)
17-11. 试确定连接管子AB与CD的最短管子EF的位置及其长度。
(提示:把其中一条直线CD经两次换面换成垂线)
17-12. 电流在导线中由A流向B,试给出在点C的磁场强度方向的投影。
5.4 相对位置综合题
15-1. 作直线MN与两直线AB、CD相交,并平行于直线EF。
(提示:作BG//EF,求出CD与平面ABG的交点N,再过N点作直线MN//EF即可。)
15-2. 作一平面与 ABC平行,并使两平面距离为L。
(提示:过点C作ABC的垂线CD,用直角三角形法在CD上求出与平面距离为 L的K点;再过点K作平面(KM//AC,KN//BC)// ABC。)
*15-5. 过点K作 KMN,使两交叉直线AB、CD在其上的投影相互平行,该 平面同时平行于OX轴。
(提示:所求平面应与AB、CD的公垂线平行;又因为与OX轴平行,因此含有侧 垂线。)
作图步骤:
1.作AB、CD的公垂线:作平 面CDE(CE//AB),过点A作该平 面的垂线AH,AH即为公垂线 的平行线; 2.过点K作KN//AH; 3.过点K作侧垂线KM; 4. KMN即为所求。
6.1 换面法
16-1. 一质点M受两力MA、MB的作用,试决定合力的投影及实际大小(图 中1mm=1kg)。
16-2. 支架ABC固定在墙上,在点C悬50kg的重物P, 试决定作用于杆AC和 BC上的力(图中1mm=5kg)。
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版)习题集第四章答案

4-1-2.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题画轴测草图)
4-1-3.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题画轴测草图)
4-1-4.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题画轴测草图)
4-1-5.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2
4-2-3
4-3-1.作斜二测。
4-3-2.作正等测和斜二测,并回答哪个表达效果好。
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版习题集第四章答案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制图基础习题集机械制图习题集下载大连理工机械制图机械制图cad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基础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第四章 轴测投影图
4-1-1-1 4-1-1-2
4-1-1-3 4-1-1-4 4-1-2 4-1-3 4-1-4 4-1-5 4-2-1 4-2-2
4-3-1
4-3-2
4-2-3
退出
4-1-1-1.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题画轴测草图)
4-1-1-2.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题画轴测草图)
4-1-1-3.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题画轴测草图)
4-1-1-4.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1-3题画轴测草图)
四川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答案

10-11. 画出圆柱切割后的水平投影。
1.2.10.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2.10-10. 补全圆柱切割后的水平投影,画出其侧面投影。
10-12. 画出圆柱切割后的水平投影。
2.1. 1.班级 姓名 学号3210-13. 画出圆锥切槽或穿孔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1.2.10-17. 根据立体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画出其水平投影。
10.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10-14. 补全半圆球被截后的正面投影,画出其水平投影。
10-15. 求作球体切口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10-16. 求作立体穿孔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3311-1. 求两圆柱的相贯线。
11-2. 补画出相贯线的投影。
11-3. 补画出相贯线的投影。
1.2.11-4. 根据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画出侧面投影。
2.1.11. 两立体表面相交班级 姓名 学号341. 2.4. 3.班级 姓名 学号 3912. 组合体--由轴测图画三视图13.补画左视图。
15.补画俯视图。
14.补画左视图。
16.补画俯视图。
17.补画俯视图。
18.补画俯视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4512.组合体--二补三20.补画俯视图。
22.补画左视图。
23. 补画左视图。
21*.补画俯视图。
24.补画左视图。
19.补画俯视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4612.组合体--二补三13-12.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3-14. 补画俯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其画成全剖视图。
13-13.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左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3-16.补画左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13-11.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3-15. 补画主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其画成全剖视图。
A A A A班级 姓名 学号 5613.表达方法 全剖视图8.用阶梯剖的方法将左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0. 用旋转剖的方法将左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9. 用阶梯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A-A全剖视图。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竺、程光蕴、李仲生主编9-1答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到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主要用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
正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空冷或风冷的热处理方法。
可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对一般零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
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浸入到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存在很大的内应力,脆性也相应增加。
淬火后一般需回火。
淬火还可提高其抗腐蚀性。
调质:淬火后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
可获得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均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较为重要的零件设计中。
表面淬火:迅速将零件表面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使工件表层淬火的热处理方法。
主要用于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以提高表层硬度和耐磨性,同时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都有所提高。
渗碳淬火:将工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使介质中的碳渗入到钢件中的热处理方法。
适合于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可提高表层硬度和耐磨性,而仍保留芯部的韧性和高塑性。
9-2解见下表9-3解查教材表9-1,Q235的屈服极限查手册GB706-88标准,14号热轧工字钢的截面面积则拉断时所所的最小拉力为9-4解查教材表9-1,45钢的屈服极限许用应力把夹紧力向截面中心转化,则有拉力和弯距截面面积抗弯截面模量则最大夹紧力应力分布图如图所示图9.3 题9-4解图9-5解查手册,查手册退刀槽宽度,沟槽直径,过渡圆角半径,尾部倒角设所用螺栓为标准六角头螺栓,对于的螺栓,最小中心距,螺栓轴线与箱壁的最小距离。
9-6解查手册,当圆轴时,平键的断面尺寸为且轴上键槽尺寸、轮毂键槽尺寸。
图9.5 题9-6解图9-7解(1)取横梁作为示力体,当位于支承右侧处时由得由得由得由得(2)横梁弯矩图图9.7 题9-7解图(3)横梁上铆钉组的载荷力矩水平分力垂直分力9-8解水平分力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垂直分力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力矩在每个铆钉上产生的载荷各力在铆钉上的方向见图所示图9.9 题9-8解图根据力的合成可知,铆钉1的载荷最大9-9解铆钉所受最大载荷校核剪切强度校核挤压强度均合适。
机械制图(第五版)授课教案 (33)[4页]
![机械制图(第五版)授课教案 (3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c573f20af45b307e8719745.png)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20 /20 学年第学期课程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旧知复习:齿轮的画法重点回顾:直齿圆柱齿轮的画法讲授新课: 第7章 常用机件及结构要素的表达法第4节 弹 簧弹簧主要用于减震、夹紧、储存能量和测力等方面。
弹簧的特点是去掉外力后,能立即恢复原状。
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1)线径d 弹簧钢丝直径。
(2)弹簧外径D 弹簧最大直径。
(3)弹簧内径D 1 弹簧最小直径。
(4)弹簧中径D 2 弹簧的平均直径。
(5)节距t 除支承圈外,相邻两有效圈上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6)有效圈数n 、支承圈数n 2和总圈数n 1为了使螺旋压缩弹簧工作时受力均匀,增加弹簧的平稳性,将弹簧的两端并紧、磨平。
并紧、磨平的圈数主要起支承作用,称为支承圈。
两端各有1/4圈为支承圈,即n 2=2.5。
保持相等节距的圈数,称为有效圈数。
有效圈数与支承圈数之和称为总圈数,即n 1=n +n 2。
(7)自由高度H 0弹簧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高度(或长度)。
(8)展开长度L 制造弹簧时坯料的长度。
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1)弹簧在平行于轴线投影面上的视图中,各圈的轮廓不必按螺旋线的真实投影画出,可用直线来代替螺旋线的投影。
(2)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一律要加注旋向“左”字。
在有特定的右旋要求时也应注明“右旋”。
(3)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的螺旋弹簧,中间各圈可以省略,只画出其两端的1~2圈(不包括支承圈),中间只需用通过簧丝断面中心的细点画 用多媒体课件复习 用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挂图讲解线连起来。
省略后,允许适当缩短图形的长度,但应注明弹簧Array设计要求的自由高度。
(4)在装配图中,螺旋弹簧被剖切后,不论中间各圈是否省略,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其可见部分应从弹簧的外轮廓线或弹簧钢丝剖面的中心线画起。
(分析图7-32 15分钟)(5)在装配图中,当弹簧钢丝的直径在图上等于或小于2mm时,其断面可以涂黑表示。
参考资料(答案)-《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第五版)习题册》-A05-3041

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第五版)习题册答案目录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1)§1—1制图基本规定 (1)§1—2尺寸标注 (2)§1—3尺规绘图 (5)第二章投影与制图基础 (6)§2—1投影与三视图 (6)§2—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2)§2—3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16)§2—4正等轴测图 (22)第三章组合体 (27)§3—1圆柱的截割与相贯 (27)§3—2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32)§3—3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36)§3—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4)第四章机件的表达方法 (49)§4—1视图 (49)§4—2剖视图 (54)§4—3断面图 (65)第五章机械图样的识读 (68)§5—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68)§5—2齿轮的画法 (71)§5—3键、销、滚动轴承及弹簧的画法 (74)§5—4识读零件图 (76)§5—5识读装配图 (79)第六章电气图用基本电气符号 (83)§6—1图形符号 (83)§6—2字母代码 (86)§6—3参照代号 (89)§6—4端子代号 (92)第七章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表示方法 (95)§7—1电气图的一般规则 (95)§7—2电气元器件的表示方法 (99)§7—3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102)第八章基本电气图 (105)§8—1概略图 (105)§8—2电路图 (108)§8—3功能图 (112)§8—4接线图 (114)§8—5电气布置图 (120)第九章特种用途专业电气图 (123)§9—1印制板图 (123)§9—2线扎图 (128)§9—3流程图 (130)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1—1 制图基本规定1—1—1 在右侧按照1:1的比例抄绘左侧图形(略)1—1—2 在右侧按照1:1的比例抄绘平面图形(略)1§1—2尺寸标注)角度尺寸)圆的直径和圆弧半径2)34§1—3尺规绘图1—3—2 按照左上方图形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比例,绘制图形并标注尺寸(略)1—3—3 绘制平面图形(略)5第二章投影与制图基础§2—1投影与三视图6(3)(4)7891011§2—2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补画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填空)补画直线的第三投影,并填空123)4)13)(4)14))15§2—3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2—3—1 根据基本几何体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正六棱锥)四棱台161718)绘制1/4圆锥的俯视图)绘制半球的俯视图192021§2—4正等轴测图)22))23)(4)243)(4)2526第三章组合体§3—1圆柱的截割与相贯27)28293031§3—2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3—2—1 根据立体图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槽为痛槽,孔为通孔。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五版)

F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1.外螺纹、内螺纹及螺纹连接的画法。 (2)画出在长为45 mm、宽25 mm、高25 mm的铸铁块上,制出 螺孔直径为16 mm,钻深为36 mm,螺孔深为28 mm的盲孔的两个 视图。
28 36
F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1.外螺纹、内螺纹及螺纹连接的画法。
20 mm,倒角C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4.在图上标注出螺纹的尺寸。 (2)普通螺纹,大径12 mm,螺距1 mm,公差带代号7H,长度
25 mm,倒角C1.6。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4.在图上标注出螺纹的尺寸。 (3)梯形螺纹,公称直径16mm,导程8mm,线数2,公差带代号
踏架
比例 (图号)
6-3-4
6-4-1
6-4-2
6-4-3
6-5-1-1 将指定的表面粗糙度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6-5-1-2 将指定的表面粗糙度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6-5-2-1 根据配合代号,在零件图上用偏差值的形式分别标出 轴和孔的尺寸公差,并指出是哪一类配合。
6-5-2-2 根据配合代号,在零件图上用偏差值的形式分别标出轴 和孔的尺寸公差,并指出是哪一类配合。
(3)将(1)、(2)题的外、内螺纹连接起来,画出螺纹旋入 长度为20的两个视图。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2.画出左图所示管螺纹的连接图,管口倒角为C2。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3.根据螺纹标记查出表内所要求的内容,并填入表中。
6-1.螺纹画法及尺寸标注的练习
4.在图上标注出螺纹的尺寸。 (1)普通螺纹,大径16 mm,螺距2 mm,公差带代号6f,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1. 画出圆柱切割后的水平投影。
1.2.10.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
2.
10-10. 补全圆柱切割后的水平投影,画出其侧面投影。
10-12. 画出圆柱切割后的水平投影。
2.1. 1.班级 姓名 学号32
10-13. 画出圆锥切槽或穿孔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1.2.10-17. 根据立体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画出其水平投影。
10.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
10-14. 补全半圆球被截后的正面投影,画出其水平投影。
10-15. 求作球体切口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10-16. 求作立体穿孔后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班级 姓名 学号33
11-1. 求两圆柱的相贯线。
11-2. 补画出相贯线的投影。
11-3. 补画出相贯线的投影。
1.
2.
11-4. 根据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画出侧面投影。
2.
1.
11. 两立体表面相交班级 姓名 学号34
1. 2.
4. 3.班级 姓名 学号 39
12. 组合体--由轴测图画三视图
13.补画左视图。
15.补画俯视图。
14.补画左视图。
16.补画俯视图。
17.补画俯视图。
18.补画俯视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45
12.组合体--二补三
20.补画俯视图。
22.补画左视图。
23. 补画左视图。
21*.补画俯视图。
24.补画左视图。
19.补画俯视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46
12.组合体--二补三
13-12.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3-14. 补画俯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其画成全剖视图。
13-13.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左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3-16.补画左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13-11.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3-15. 补画主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其画成全剖视图。
A A A A
班级 姓名 学号 56
13.表达方法 全剖视图
8.用阶梯剖的方法将左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0. 用旋转剖的方法将左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9. 用阶梯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A-A全剖视图。
12. 用旋转剖的方法将俯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7. 用阶梯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11. 用旋转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A A
A
A 班级 姓名 学号 59
15.表达方法--全剖视图
2.补画左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4. 用阶梯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
3. 补画左视图,并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6. 用复合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A-A 半剖视图。
1.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
5. 用旋转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
A
A
A
A
A
A
A
A
A
A
班级 姓名 学号 6115.表达方法--半剖视图
2.用单一剖的方法将左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4. 用旋转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A-A局部剖视图。
3.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俯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6. 用复合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A-A局部剖视图。
1. 用单一剖的方法将主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5. 用阶梯剖的方法将俯视图改画成A-A局部剖视图。
A 班级 姓名 学号 62
15.表达方法--局部剖视图
A A A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