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隔离电源你所不知道的优势
非隔离电源芯片

非隔离电源芯片非隔离电源芯片是一种常见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它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提供所需的电源稳定性和保护功能。
非隔离电源芯片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例如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工控设备等。
下面将介绍非隔离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案例。
非隔离电源芯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整流桥、滤波电容和稳压电路。
整流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滤波电容则平滑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压电路则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这些部分协同工作,能够提供稳定而高效的电源给被供电设备使用。
非隔离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基于交流电的整流和滤波。
交流电经过整流桥后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滤波电容去掉直流电中的脉动,得到平稳的直流电压。
稳压电路通过调节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这样,被供电设备就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
非隔离电源芯片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的体积小巧,适合集成到各种小型设备中。
其次,它的效率高,能够提供高效率的功率转换,减少能量损耗。
此外,非隔离电源芯片还具有多种保护功能,例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可以有效保护被供电设备的安全。
非隔离电源芯片在各种应用场合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稳定的电源。
它还可以用于通信设备,为无线路由器、基站、通信模块等提供可靠的电源。
此外,非隔离电源芯片还可以用于工控设备,为PLC、变频器、运动控制器等提供稳定的电源。
综上所述,非隔离电源芯片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实用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
它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提供所需的电源稳定性和保护功能。
非隔离电源芯片具有体积小巧、高效率和多种保护功能等优势,适用于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工控设备等各种应用场合中。
非隔离电源芯片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非隔离电源芯片特点

非隔离电源芯片特点非隔离电源芯片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它可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电压,并对输出电压进行稳压控制。
相比传统的隔离电源芯片,非隔离电源芯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非隔离电源芯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对于电源芯片的体积和功耗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非隔离电源芯片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从而减小了芯片的体积。
同时,非隔离电源芯片采用了先进的功率管理技术,可以提高芯片的能效,降低功耗。
非隔离电源芯片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在电源管理领域,高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非隔离电源芯片通过采用先进的开关电源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从而减少能量的损耗。
高效率的非隔离电源芯片不仅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还可以减少电子设备的发热量,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非隔离电源芯片具有多种保护功能。
电源管理是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非隔离电源芯片可以提供多种保护功能,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以及电源芯片本身的安全。
此外,非隔离电源芯片还具有短路保护、欠压保护等功能,可以在异常情况下切断输出电压,避免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非隔离电源芯片还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
电子设备通常需要不同的电压来供应不同的模块或器件,非隔离电源芯片可以提供多个输出通道,每个通道的电压和电流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这种灵活性和可调性使得非隔离电源芯片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并且方便用户进行调试和优化。
非隔离电源芯片具有较低的成本。
成本是电子设备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非隔离电源芯片采用了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实现高度集成,减少了外部元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了成本。
此外,非隔离电源芯片的生产工艺和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使得芯片的制造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非隔离电源芯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高效率、多种保护功能、灵活性和可调性以及较低的成本等特点。
150w 非隔离电源方案

150w 非隔离电源方案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源方案的需求越来越高。
其中,非隔离电源方案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源设计方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150W的非隔离电源方案,并探讨其优点和适用性。
一、方案简介150W的非隔离电源方案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解决方案。
它通常由开关电源的设计构成,通过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供电。
相比于隔离电源方案,非隔离电源方案具有体积小、效率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二、电源设计要点1. 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芯片:在设计150W的非隔离电源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开关电源芯片。
这款芯片应该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好、负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同时,还需注意芯片的外引脚设计,以便于和其他电路板的连接。
2. 合理设计电源拓扑电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合理设计电源的拓扑电路。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Boost、Buck、Buck-Boost等,选取最适合的拓扑结构可以提高整个电源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 优化元件选型:在设计150W非隔离电源时,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电源元件。
例如,优化电感器的选取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合适的电容器和二极管则可以减少开关损耗和纹波。
4. 合理布局和散热设计:在进行电源板的布局时,需要考虑各个元件之间的距离和连接方式,以确保电源各部分的正常运行。
同时,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三、方案优势1. 高效性能:150W非隔离电源方案具有高效能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电能,减少能源浪费。
这不仅能减少环境负荷,还能降低电费支出。
2. 体积小巧:相比于隔离电源方案,非隔离电源方案通常体积更小巧,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
3. 成本低廉:非隔离电源方案在设计和制造上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中小规模的生产。
四、方案应用150W非隔离电源方案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工业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音频设备等。
其稳定、高效的性能特点使得它在这些领域中被广泛采用。
非隔离电源工作原理_非隔离电源有什么优缺点

非隔离电源工作原理_非隔离电源有什么优缺点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对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电源模块作为集成器件应运而生。
其具有隔离作用,抗干扰能力强,自带保护功能,便于后期系统集成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非隔离电源是用220V直接输入到电子电路,在通过电子元件降压输出,输入输出是通过电子元件直接连接的,所以称非隔离电源;非隔离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浅析在LED照明应用中,由于非隔离开关电源的效率较高,所以有较多客户青睐,占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以SN3 910为代表,市场上有一系列类是功能的IC,如BP2808,SMD802,AM850,SN3910.。
等。
就价位来说,国内有些厂家的IC已经降到两块多人民币。
所以对于低成本的应用,还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接下来以SN3910为例来说明此类IC的应用线路及思路。
工作原理:1、当Q1导通时,输入电流Iin通过负载LED、电感L1、Q1到输入电源负极。
LED等发光的同时L1电感中的电流慢慢上升,达到峰值,直到Q1断开,L1储存能量。
2、当Q1断开时,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
的原理,流过L1电感的电流通过续流二级管D1,负载LED形成回路。
电感中的电流从峰值下降到一个值(该值如果大于零,Q1导通,则工作在CCM;等于零,Q1立即导通,则工作在BCM;等于零,Q1没有及时导通,则DCM),直到Q1导通。
注意:对于大部分的BUCK电路多设计工作在CCM,因为有以下两点好处:1、工作在CCM,输出纹波电流比较小。
2、工作在CCM,输出电流比较好控制:Io=(ILpkh+ILpkl)/2这里的Io为输出电流有效值,ILpkh 和ILpkl分别为电感电流峰值和谷值。
从DATAsheet可以看出:内部设置的VCS电压为:250mV,通过设置CS引脚到地的电阻,可以设置通过负载LED的峰值电流,那么是如何达到恒流的目的的呢?从公式Io=(ILpkh+ILpkl)/2,可知:通过RCS设置了ILpkh,如果能够设置ILpkl的话,。
设计产品都要用到电源,选用隔离电源还是非隔离电源,两者区别

设计产品都要用到电源,选用隔离电源还是非隔离电源,两者
区别
电源分为隔离电源以及非隔离电源,他们的区别在于在于:
1、隔离电源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是不共地的,而非隔离式的是共地的,像阻容降压电路是非隔离的,一般说来,隔离的电源都有一个隔离的变压器,即原边和副边的电感绕组,而非隔离式的只有单个的电感。
在大功率和对地线干扰防护要求比较高的时候使用隔离式的,这是因为过大功率时候电压以及电流都会相应的提高,人体一旦接触发生危害人体性命更为严重,这些产品一般都会做隔离,并且要求系统有效接地,隔离模块的可靠性高,但成本高,效率差点。
如图而在比较简单和体积要求比较紧张的场合使用非隔离式的,这是因为功率不是很大,加上成本以及空间要求,一般都会做成非隔离。
像线性电源,一般是线性调整输出,那么输入和输出的地是一样的,非隔离模块的结构很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能差,如图线性电源
因此,在设计产品时候要考虑到安全性,在你在选择隔离电源或者非隔离电源时,要清楚的了解你的产品特性,可靠性等,同时还要考虑各个方面,从而选择合适的电源类型,一般大型系统的电源都要求做到隔离。
隔离与非隔离电源

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PK:1.安全性先介绍下什么是隔离吧,隔离电源是指输入和输出通过变压器实现电气连接的,变压器的转换过程是:电-磁-电,没有和大地连接,所以不会发生触电危险。
而非隔离电路是输入电源通过升降压之后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有触电危险。
所以要过什么UL,CE......这些安规认证,非隔离就麻烦了,绝缘及爬电距离不够,只能从灯具物理结构设计了。
灯管是可以接受的,也有全塑的,但球泡这类基本是铝外壳,这样PCB板与外壳得加强绝缘,本来球泡电源可用空间极小,这样再加上严格的爬电要求,很难做。
作为一个让最终用户能安全使用的产品,一定会考虑绝缘与隔离的可靠性。
2.性能非隔离由于少了变压的能损耗,效率一般能达到91%以上,而且有更高的功率因素。
而隔离一般能效在88%,视功率而定,所以隔离电源发热也比较大。
非隔离拥有更少的元器件稳定性却比较差,可是为什么呢?原因是非隔离电路对于浪涌十分敏感,抑制能力差。
事实上就是指非隔离电源,在批量出货时,返修率高于隔离LED驱动电源,大都是因为炸坏。
而隔离电源炸坏的机率要小不少,非隔离的一般在2%至3%左右。
很多电网电压不稳,非隔离会300V直通输出,击坏芯片,烧坏LED负载。
隔离也会,现象就是芯片,MOS管,恒流环路全烧坏,但隔离相对少得多。
所以非隔离防浪涌的压敏电阻必不可少,没有压敏能质保的都是浮云。
3.成本与体积相比隔离电源,非隔离电源主要是减少了变压器,以最少的用料来设计架构,做到相同的产品功能,所以非隔离成本有较大的优势。
这估计就是非隔离电源在中国很吃香的原因了,哈哈。
4.带载范围一般来讲隔离电源的输出带载范围为30-42V,非隔离带载范围可以为30-84V。
众多LED厂家在选择电源的时候为了整体的适应性都要求电源能够适应全电压90-265V输入,带载范围也要求高达84V,这样的选择是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的。
90V 输入的时候电源可能丧失恒流功能,THD这些。
非隔离电源是一种高效率的电源

非隔离电源是一种高效率的电源,体积小,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以3W LED球泡灯或蜡烛灯为例子,目前市场多为180流明以下产品,原因之一是多采用80%效率之下的隔离电源。
真正3W LED灯替代25W白炽灯,要至少做到230流明左右。
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采用小功率灯珠如2323,5050,5630,加上60mA 电流,散热效果要比350 mA 1W功率芯片要好。
再进一步,如能用非隔离电源,效率又会上升到90%以上。
在小功率灯珠+非隔离电源的设计思路下,如果能够匹配既散热、又绝缘(耐4000V高压的)阻燃的散热器外壳,对LED灯的设计将大大有利。
这样会容易过UL/CE认证。
上海合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特殊性能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及推广应用,提供从材料开发、生产到应用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公司自主开发的导热塑料灯壳,具有绝缘和高导热性结合,光泛用于LED照明产品,如3W、6W、9WLED球泡灯、3W蜡烛灯。
可替代传统铝制散热器或陶瓷散热器。
导热塑料灯壳优势在于散热性能优良、电绝缘材料,可耐4000V高压、安全环保,重量轻,整灯容易通过CE、UL认证,可配合非隔离电源,外观多样化特性。
E27金属头,可直接卡位并固定到导热塑料灯壳底部。
安装简便,无需传统铝制散热器中的底部塑料桥接件。
以HS803W 3W 导热塑料为例,36.7mm口径的导热塑料LED散热外壳,匹配92%高效的非隔离电源,可以做到整灯230-250 流明。
而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要么是流明太低,180流明。
要么是将散热器体积增加45mm口径,同时把瓦数增大,但是成本也上去了。
导热塑料灯壳产品特点 :具有发明专利的散热复合材料Therpoxy®E27,E26灯头接口高导热,散热器整体散热效果和纯压铸铝相当电绝缘材料,耐击穿电压达4000V阻燃环保材料,符合UL V0 阻燃等级和SGS RoHS 标准适合匹配非隔离电源、AC LED、COB 光源安全性高,整灯容易过CE,UL安规测试超高的长期使用温度(RTI)超过130度重量轻,比铝散热器轻1/3以上3WLEDLamps.JPG(16.07 KB, 下载次数: 0)heat sink-candle E27.JPG(17.52 KB, 下载次数: 0)。
了解隔离与非隔离电源优缺点及应用设计

了解隔离与非隔离电源优缺点及应用设计在产品设计时,倘若没有考虑应用环境对电源隔离的要求,产品到了应用时就会出现因设计方案的不当导致的系统不稳定,甚至出现高压损坏后级负载的情况,以及出现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
因此产品设计是否需要隔离至关重要。
1、隔离电源:电源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输入和输出之间是绝缘的高阻态,没有2、非隔离电源:输入和输出之间有直接的电流回路,例如,输入和输出之间是共地的。
以隔离的反激一、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的优缺点二、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的选择1、隔离电源系统前级的电源,为提高抗干扰性能,保证可靠性,一般用隔离电源;对安全有要求的场合,如需接市电的AC-DC,或医疗用的电源和白色家电,为保证人身的安全,必须用隔离电源,如对于远程工业通信的供电,为有效降低地电势差和导线耦合干扰的影响,一般用隔离电源为每个通信节点单独供电。
对于工作电压低于36V,采用三、隔离四、总结本文介绍了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适应场合,以及隔离电源的选型注意事项,希望工程师在产品设计时能以此为参考,正确应用电源在产品的研发中,以及在产品出现故障后,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而在隔离DC-DC电源方面,ZLG致远电子自主研发、生产的隔离电源模块已有近20年的行业积累,目前产品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隔离1000VDC、1500VDC、3000VDC及6000VDC等多个系列,封装形式多样,兼容国际标准的SIP、DIP等封装。
同时ZLG致远电子为保证电源产品性能建设了行业内一流的测试实验室,配备最先进、齐全的测试设备,全系列隔离DC-DC电源通过完整的EMC测试,静电抗扰度高达4KV、浪涌抗扰度高达2KV,可应用于绝大部分复杂恶劣的工业现场,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隔离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隔离电源你所不知道的优势
你是不是认为所有工业现场系统的电源都应该使用隔离方案来提高可靠性呢?那你可能就走进了电源使用的误区了,或许非隔离电源方案更适合你,这里将为你一一揭晓。
对电源进行隔离的初衷是为了将电源的前级设备与后级设备隔离开来,即使是前级设备出了问题也不会损坏后级设备。
但在工作环境良好或整个系统的地是共用的场合中使用隔离电源的意义就并不大了,此时可以就使用非隔离电源,其电路拓扑更简单,体积更小,效率极高并且具备短路保护、欠压保护等功能。
以下是容易被大家小看的高性能电源方案。
一、非隔离BUCK电源拓扑优势
首先,非隔离Buck拓扑电路器件少,电路简单。
如下图1所示,控制器通过控制Buck电路的开关MOSFET管T1并让它工作在截止或饱和区来使输入输出达到伏秒平衡,从而得到我们所期望的输出电压。
其次,其相较于隔离电源转换效率更高。
由于少了变压器的能量传递损耗,与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传统LDO三端稳压器比起来损耗更低,如下图2所示,两者裸机大小差不多,但LDO线性电源由于效率低需要加散热片,而非隔离BUCK电源可直接用电路中无需散热片。
图1 经典Buck拓扑电路
图2 传统LDO稳压(左)与BUCK稳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