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范例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咸阳市城市规划区的北部,是咸阳城区连接咸阳---西安航空港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之一。
为改建道路,它南起文林路北半幅,沿现状咸周公路经咸宋路至机场J号匝道,道路设计全长7139.922米。
本标段为G标段,桩号6+100---7+139.922.,全长为1039.922米。
二、路面结构设计A、机动车道路路面结构:(宽23米)面层:AC-13、I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厘米联结层:AM--25 中粒式沥青碎石5厘米乳化沥青透层油: 1.2KG/米2基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7.5:17.5:75)23 厘米底基层:石灰土(含灰量12%) 30 厘米B、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宽5*2米,双向)面层:AC-13、I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厘米乳化沥青透层油: 1.2KG/米2基层: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7.5:17.5:75)20 厘米C、人行道路面结构:(直线段1.55*2米宽,盘道部分6米宽)面层:C30彩色釉面砖250*250*50 5厘米座浆层:M7.5干硬性水泥砂浆3厘米基层:石灰土(含灰量12%) 20厘米D、排水部分:排水主干管为玻璃钢夹砂管(管径D500—D700,过街管为钢筋砼管D300)三、施工准备工作在投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程的性质、规模、图纸、技术要求、标准、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充分的研究,并为一旦中标后的进场施工作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1)落实项目部人选,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人员。
(2)熟悉、审查设计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3)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4)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2 .施工准备工作(1)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程序,协调各工序及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2)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施工前培训和教育。
(3)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组织供应,安排非标准件加工以及施工机具的维修保养工作。
沥青路面设计范例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范例1.1道路等级确定根据调查资料,基年交通量组成如下:由于路线为县级公路,因此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以下,则由预测年限规定: 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的规划交通量应按n-1N d=N(1+8%)其中: N—规划年交通量(辆/日)15年预测,则由公式: 式1-1)0—基年平均日交通量(辆/ 日)Y—年平均增长率(%—预测年限(年)即:规划年交通量为:Nd=[(150+80+100+120) X 1.5+150 X 2.0+ (120+110)=[345+150+300+180+360+330] X (1+8%)15-1X 3.0] X (1+8%)15-1=4890辆/日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以下简称《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 辆,综合考虑选定道路等级为三级。
P —标准轴载,(KN ; P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 K —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C —轴载系数,C i =1+1.2 X (m-1) , m 是轴数。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 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轴间距小于3m 时,应考虑轴数系数;C 2—轮组系数,单 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1.2结构设计6.2.1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lOOkN 为标准轴载。
6.2.1.2.1轴载换算(基本参数见表6.1)轴载换算公式如下:f 、4.35P L f 丿式中: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 日);k河 CGN i(式 6-1 )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 (KN ;(KN );6.2.1.2.2 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三级沥青混凝土设计年限取 8年,双车道系数为0.6 — 0.7, 本设计取0.7 。
式中: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t —设计年限(年);N 1—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 /日); r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n —与车道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
沥青路面设计范例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范例1.1 道路等级确定根据调查资料,基年交通量组成如下:表3.1 基年交通量组成由于路线为县级公路,因此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以下,则由预测年限规定: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的规划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则由公式:Nd =N(1+8%)n-1 (式1-1)其中:Nd—规划年交通量(辆/日)N—基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年平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年)即:规划年交通量为:Nd=[(150+80+100+120)×1.5+150×2.0+(120+110)×3.0]×(1+8%)15-1 =[345+150+300+180+360+330] ×(1+8%)15-1=4890辆/日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综合考虑选定道路等级为三级。
1.2 结构设计6.2.1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6.2.1.2.1轴载换算(基本参数见表6.1)轴载换算公式如下:N=35.4iik1i21ppNCC⎪⎪⎭⎫⎝⎛∑=(式6-1)式中: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N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P—标准轴载,(KN);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K—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C 1—轴载系数,C1=1+1.2×(m-1),m是轴数。
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轴间距小于3m时,应考虑轴数系数;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表6-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表6-2 预测交通量组成6.2.1.2.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三级沥青混凝土设计年限取8年,双车道系数为0.6—0.7,本设计取0.7。
N e =[(1)1]365t r N rη+-⨯⋅⋅ (6-2) 式中: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t —设计年限(年);N 1—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r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η—与车道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掌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计算方法。
2、设计题目(1)设计题目南京地区某高速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1.1m,路基填土高度0.5m。
近期混合交通量为25350 辆/日,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表2 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8%。
该路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供应。
请设计合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2)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邓学钧主编,2008.5《路基路面工程》,沙爱民主编,2011.33、设计方法与设计内容(1)根据自然区划、路基土类型和地下水位高度,确定土基回弹模量值;(2)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积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3)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合适的面层类型(包括面层材料级配类型);(4)拟定2 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确定各结构层材料的计算参数;(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验算拟定的路面结构;4、设计要求(1)总体要求:根据设计资料,初步拟定2 种路面方案,并对这2 种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经济技术比较以初始修建费为依据,每种材料的单价见附录中表3 所示);(2)要求计算每种代表车型的轴载换算系数(共两种:一种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另一种为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的轴载换算系数)。
(3)拟定的路面结构方案,应明确标示出每种材料的名称、厚度和设计时使用的模量值。
并列出路面结构验算过程。
5、附录(1)2015 年材料单价表表3 2015 年材料单价表一、确定车道数序号汽车型号日交通量小客车转换系数当量小客车(pcu/d)1 桑塔纳6228.495 1 6228.4952 五十铃10723.05 1.5 16084.583 解放CA10B 5587.14 2.5 13967.854 黄河JN150 2284.035 2.5 5710.0885 黄河JN162 479.115 2.5 1197.7886 交通SH361 45.63 4 182.52合计43371.32设计年限末交通量设计年限小时交通量为(其中 D=0.5,K=12.5%)服务水平等级v/C值设计速度(km/h)120 100 80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最大服务交通量[ pcu/(h·ln)]一v/C≤0.35 750 730 700 二0.35< v/C≤0.551200 1150 1100三0.55<v/C≤0.751650 1600 1500四0.75< v/C≤0.901980 1850 1800五0.90<v/C≤1.002200 2100 2000 六v/C >1.00 0~2100 0~2200 0~2000结论:高速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则车道数取双向六车道故采用八车道。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典型实例1、设计理论-层状体系理论2、设计指标和要求; (1)轮隙中间路表面(A点)计算弯沉值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2)轮隙中心下(C点)或单圆荷载中心处(B点)的层底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容许拉应力3、弯沉概念(1)回弹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垂直变形,卸载后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
(2)残余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卸载后不能恢复的那一部分变形。
(3)总弯沉:路基或路面在规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总垂直变形(回弹弯沉+残余弯沉)。
(4)容许弯沉:路面设计使用期末不利季节,标准轴载作用下双轮轮隙中间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5)设计弯沉:是指路面交工验收时、不利季节、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标准轴载双轮轮隙中间的最大弯沉值。
4、弯沉测定;(1)贝克曼法: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静态测试,试验方法成熟,目前为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
(2)自动弯沉仪法:利用贝克曼法原理快速连续测定,属于试验范畴,但测定的是总弯沉,因此使用时应用贝克曼进行标定换算。
(3)落锤弯沉仪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载荷测定弯沉,属于动态弯沉,并能反算路面的回弹量,快速连续测定,使用时应用贝克曼进行标定换算。
5、设计弯沉的调查与分析(1)我国把第四外观等级作为路面临界破坏状态,以第四外观等级路面的弯沉值的低限作为临界状态的划界标准,从表中所列的外观特征可知,这样的临界状态相当于路面已疲劳开裂并伴有少量永久变形的情况。
(2)对相同路面结构不同外观特征的路段进行测定后发现,外观等级数愈高,弯沉值愈大,并且外观等级同弯沉值大小有着明显的联系。
因此可以在弯沉值与不同时期的累计交通量间建立关系。
6、设计弯沉值; 设计弯沉值是路面峻工验收时、最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测得的最大(代表)回弹弯沉值。
可根椐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
7、容许弯拉应力对沥青混凝土的极限劈裂强度,系指15℃时的极限劈裂强度;对水泥稳定类材料龄期为90d 的极限劈裂强度(MPa);对二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材料系指龄期为180d的极限劈裂强度(MPa),水泥粉煤灰稳定类120d的极限劈裂强度(MPa) 。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案例

• ①轴载换算
•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
为:
N
k i 1
C1C2ni
Pi P
8
•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
车型
Pi
C1′
C2′
前轴 58.6
1
18.5
黄河JN163 后轴 114.0
1
1
江淮HF150 后轴 101.5
• 5)设计指标的确定
• 对于一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 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 (1)设计弯沉值
• 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公式计算。该公路为一级 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 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基层 类型系数取1.0。
• 设计弯沉值为:
F
1.63
Ls
2000
0.38
E0 p
0.36
1.63
23.47
0.38 40 0.36
200010.65 论弯沉系数αc
ld
1000
2 p
E1
c
F
c
ld E1
• 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 限取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0.5, 取0.45。
Ne
1
t
1
365
N1
1 0.115 1 365 2092.3 0.45
0.1
10918939.8次 1092万次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 轴次
道路沥青路面毕业设计

湖南某山岭区一级SBS沥青路面北线设计目录1 绪论 (1)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 (1)1.2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1)1.3沿线地形地质及自然环境 (2)2 路线设计 (4)2.1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4)2.2路线方案设计 (6)2.3路线平面设计 (9)2.4纵断面设计 (18)2.5路线比选 (25)2.6横断面设计..............................................273 路基路面设计 (39)3.1概述 (39)3.2路基设计 (41)3.3路基稳定性分析验算 (44)3.4边坡防护与加固 (45)3.5路面结构设计 (48)4、排水设计 (59)4.1路基地面排水设计 (59)4.2路基地下排水 (59)4.3路面排水 (60)4.4中央分隔带排水 (60)5 桥涵设计 (62)5.1桥涵设计的一般规定 (62)5.2位置及尺寸 (62)6结论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英文翻译 (66)附录.............................................791 绪论1.1拟建项目地区概述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境内湘江贯穿南北。
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辖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有136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以上行政单位,省会为长沙市。
湖南省河网密布,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17条。
全省土地总面积约为31774.35万亩,其中51%为山地, 7%为盆地,13%为平原,15.4%为丘陵,全省有水面135.3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
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9%,l000米以上的占总面积的4.3%,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至800米之间。
湖南民族及人口众多,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工业、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交通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案例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案例一、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考本地区的经验和规范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
如不满足要求,应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或调整材料配合比,提高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再重新计算。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6)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路面结构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完成结构组合设计后进行厚度计算,厚度计算应采用专业设计程序。
有关公路新建及改建路面设计方法、程序及相关要求详见《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二、计算示例(一)基本资料1.自然地理条件新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地处Ⅱ2区,拟采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施工图设计,填方路基高1.8m,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地下水位距路床表面2.4m,一般路基处于中湿状态。
2.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设计路段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黏性土,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0MPa。
3.预测交通量预测竣工年初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见表9-11.预测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0%.(二)根据交通量计算累计标准轴次Ne ,根据公路等级、面层、基层类型及Ne 计算设计弯沉值。
解:1.计算累计标准当量轴次 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新建公路根据交通调查资料,主要以中客车、大客车、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铰链挂车等的数量与轴重进行预测设计交通量,即除桑塔纳2000外均应进行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范例
1.1道路等级确定
根据调查资料,基年交通量组成如下:
表3.1 基年交通量组成
由于路线为县级公路,因此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以下,则由预测年限规定: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的规划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则由公式:
N
d =N
(1+8%)n-1 (式1-1)
其中:N
d
—规划年交通量(辆/日)
N
—基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年平均增长率(%)
n—预测年限(年)
即:规划年交通量为:
Nd=[(150+80+100+120)×1.5+150×2.0+(120+110)×3.0]×(1+8%)15-1 =[345+150+300+180+360+330] ×(1+8%)15-1
=4890辆/日
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综合考虑选定道路等级为三级。
1.2结构设计
6.2.1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6.2.1.2.1轴载换算(基本参数见表6.1)
轴载换算公式如下:
N=
35
.4
i
i
k
1
i
2
1p
p
N
C
C⎪⎪
⎭
⎫
⎝
⎛
∑
=
(式6-1)
式中: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N
i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P—标准轴载,(KN);
P
i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K—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
C 1—轴载系数,C
1
=1+1.2×(m-1),m是轴数。
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
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轴间距小于3m时,应考虑轴数系数;C
2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表6-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表6-2 预测交通量组成
6.2.1.2.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设计“规范”三级沥青混凝土设计年限取8年,双车道系数为0.6—0.7,本设计取0.7。
N e =
[(1)1]365
t r N r
η+-⨯⋅⋅ (6-2) 式中: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
t —设计年限(年);
N 1—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
r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
η—与车道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
通过计算得出:Ne =1902361次。
6.2.2.3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N ′=i 2k
1i 1N C C ∑=8
(
)i p p
表6-4 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
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6.2.2.3.2累计当量轴次
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是8年,车道系数0.7。
Ne ′=
[(1)1]365
t r N r
η+-⨯⋅⋅ (6-3) 通过计算得出:Ne ′=1530042次。
6.2.2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约100万—200万左右,参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表4.1.3-1和4.1.5的推荐结构,结合实际,拟定路面结构层次为: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其中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基层稳定碎石土(18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
27)。
6.2.2.1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抗压模量取20o C 的模量(根据具体规范),各值均取规范给定的中值计算参数如下表6-5:
抗压模量计算参数表 表6-5
该路段处于Ⅲ4区为粉质土,稠度为0.95,查“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 )”查得土基回弹模量39.5Mpa (内插法求得)。
6.2.2.3设计指标的确定
对于三级公路,“规范”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底基层拉应力
验算。
⑴设计弯沉值
L
d —600×(Ne)-0.2 Ac×A
s
×A
b
L
d
—路面设计弯沉值(0.01mm).
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A
c
—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级公路为1.2;
A
s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1.1;
A b—基层类型系数,对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等于或大
本设计为三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A c—1.2,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取A s—1.0,半刚性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基层类型系数A b =1.0.
则 L
d =600×(Ne)-0.2 A
c
×A
s
×A
b
=600×1902361-0.2×1.2×1.0×1.0
=39.9(0.01mm)
6.2.2.4设计资料总结
设计弯沉值为39.9(0.01mm),相关设计资料如表6.6:
表6.6 方案计算表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4
标准轴载: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39.9(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15 (cm)
表6.7 路面结构层设计表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
LD= 39.9 (0.01mm)
H( 4 )= 25cm LS= 41 (0.01mm)
H( 4 )= 30cm LS= 37.8(0.01mm)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4 )=26.7 cm(仅考虑弯沉)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