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计算书汇总
(整理)沥青路面设计计算实例

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一、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3)轴载换算: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N= 4.35121()ki i i PC C n P =∑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双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 累计当量轴次:()'111365t e N N γηγ⎡⎤+-⨯⎣⎦=()151 5.4%1365×885.380.65.4%⎡⎤+-⨯⎣⎦=⨯ =4312242(次) 3)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N=8121()ki i i PC C n P =∑(2)累计当量轴次:()'111365t e N N γηγ⎡⎤+-⨯⎣⎦==()151 5.4%1365×505.650.65.4%⎡⎤+-⨯⎣⎦⨯=2462767.6(次) 二、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筑路材料较丰富,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 ),基层采用二灰碎石(20cm ),基底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二级公路面层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度3cm ), 中间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度5cm ), 下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度7cm )。
三、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抗压模量取20℃的模量,各值均取规范给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的抗压模量: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400MPa ,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200MPa ,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000MPa , 二灰碎石为 1500MPa , 石灰土为 550MPa 。
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4MPa ,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1.0MPa ,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 0.8MPa , 二灰碎石为 0.5MPa , 石灰土为 0.225MPa 。
(完整版)沥青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沥青路面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资料2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21.2 公路2007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21.3 沿线地理特征32 轴载分析32.1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32.1.1 轴载换算32.1.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42.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42.2.1 轴载换算42.2.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53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53.1 路面等级53.2 面层类型53.3 结构组合与材料的选取54 确定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64.1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64.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64.2.1 确定路基的平均稠度64.2.2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75 设计指标的确定75.1 设计弯沉值75.2 各层材料的容许底层拉应力76 设计资料总结87 确定石灰土层的厚度88 计算路面结构体系的轮隙弯沉值(理论弯沉值)109 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109.1 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的验算109.1.1 第一层地面拉应力验算119.1.2 第二层地面拉应力验算119.1.3 第三层换算129.1.4 第四层换算129.2 计算中层底面弯拉应力。
13水泥路面设计131 设计资料131.1 公路等级情况及周边情况131.2 公路1998年交通量调查情况如下表:141.3 沿线地理特征142 交通分析142.1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142.2 交通分级,设计使用年限,和累计作用次数152.2.1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作用次数152.2.2 交通等级的确定及初估板厚163 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164 确定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164.1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与计算回弹模量164.2 复合式混凝土面层的截面总刚度与相对刚度半径175 荷载应力计算175.1荷载疲劳应力计算175.2 温度疲劳应力计算186 路面接缝处理196.1 纵向接缝196.1.1 根据规范的要求纵向接缝的布设应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
沥青路面计算书

三长线新建路面设计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该项目位于江西省,属于一级公路,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44+086,设计使用年限为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3855辆/日, 交通量年增长率为%, 方向系数取%, 车道系数取%。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3类,根据表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根据表,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
根据附表,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22,351,024, 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1,670,542,389。
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0,019,677,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初拟路面结构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9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61MPa。
3. 路面结构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根据表,基准等效温度Tξ为℃,由式()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为℃。
可靠度系数为。
根据条规定的分层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层分为6个分层,各分层厚度(hi)如表5所示。
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别计算设计荷载作用下各分层顶部的竖向压应力(Pi)。
根据式()和式(),计算得到d1=,d2=。
把d1和d2的计算结果带入式(),可得到各分层的永久变形修正系数(kRi),并进而利用式()计算各分层永久变形量(Rai)。
沥青路面设计完整计算书

1
项目类型参数
项目类型
新建项目
设计弯沉(0.01mm)
未知
2
验算内容
验算方式
弯拉应力验算
3
交通参数设置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路面等级
高级路面
设计使用年限(年)
15
基层类型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轴载类型
累计标准轴载
累计作用次数Ne(万次/车道)
850
4
土基模量参数
土基模量(MPa)
结构组合(面层+基层+底基层)
1
层号
1
2
是否控制层位
否
3
材料类型
沥青混凝土类
4
材料名称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5
15度材料模量(MPa)
1800
6
20度材料模量(MPa)
1200
7
材料厚度(cm)
4
8
劈裂强度(MPa)
1
9
泊松比
0.25
10
层号
2
11
是否控制层位
否
12
材料类型
沥青混凝土类
13
材料名称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24.7
3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万次)
8504Βιβλιοθήκη 路面第1层厚度(cm)4
5
路面第2层厚度(cm)
6
6
路面第3层厚度(cm)
30
7
路面第4层厚度(cm)
36.6
8
设计控制层厚度(cm)
36.6
9
沥青路面计算书

沥青路面计算书一、计算基础资料1、项目所在区域拟建项目为城市主干路,采用双向4车道,路基宽度17米。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东部,自然区划为VII2,属北温带高原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
其特点为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量大,日温差大,无霜期 65—140天,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冬长夏短,春夏相连,海拔高,气温低,冻土期长,无霜期短,紫外线强,年降水量 350—55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每年以 6、7、8、9四个月雨水较多。
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9%,11月至来年3月共五个月的降水量仅为全年降水量的3%,年最大降水量541.2毫米,年最小降水量为196.4毫米。
年最大蒸发量为2095毫米,最小蒸发量为1535.9毫米。
年平均气温 4.7度,极端最高气温 29.9度,极端最低气温-21.9度,11月至2月的平均气温11.9度,最大冻土层110cm,年平均风速1.4m/s。
2、拟定路面结构方案设计年限为15年,交通量采用工可报告中预测交通量成果。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如下: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土稳定砂砾20cm二、计算内容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2)设计年限为15年,双向四车道,边道系数采用0.45一个车道上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日平均交通量Nh= 480 ,属轻交通等级当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3302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2.189018E+07属重交通等级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4686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 3.106523E+07属特重交通等级路面设计交通等级为特重交通等级公路等级一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 1 面层类型系数 1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20.4 (0.01mm)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新建路面的层数: 5标准轴载: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20.4 (0.01mm)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最小厚度: 200 (mm)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 20.4 (0.01mm)H( 4 )= 200 mm LS= 20.1 (0.01mm)由于设计层厚度H( 4 )=Hmin时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H( 4 )= 200 m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H( 4 )= 200 mm(第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200 mm(第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200 mm(第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200 mm(第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200 mm(第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H( 4 )= 200 mm(仅考虑弯沉)H( 4 )= 200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验算路面防冻厚度: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0 mm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水泥稳定碎石20cm石灰土稳定砂砾20cm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第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20.1 (0.01mm)第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20.3 (0.01mm)第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20.7 (0.01mm)第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30.3 (0.01mm)第5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90.6 (0.01mm)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 232.9 (0.01mm)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未考虑综合影响系数) 第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1 )=-.239 (MPa)第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2 )=-.073 (MPa)第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3 )=-.036 (MPa) 第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4 )= .15 (MPa) 第5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σ( 5 )= .091 (MPa)。
沥青路面设计范例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路面设计〕范例1.1道路等级确定根据调查资料,基年交通量组成如下:表3.1 基年交通量组成由于路线为县级公路,因此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以下,那么由预测年限规定: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及二、三级公路的规划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那么由公式:Nd =N(1+8%)n-1 (式1-1)其中:Nd—规划年交通量〔辆/日〕N—基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年平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年〕即:规划年交通量为:Nd=[(150+80+100+120〕×1.5+150×2.0+〔120+110〕×]×(1+8%)15-1=[345+150+300+180+360+330] ×(1+8%)15-1=4890辆/日由?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综合考虑选定道路等级为三级。
1.2构造设计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
6.2.1.2.1轴载换算(根本参数见表6.1)轴载换算公式如下:N=35.4iik1i21ppNCC⎪⎪⎭⎫⎝⎛∑=〔式6-1〕式中: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N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P—标准轴载,〔KN〕;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K—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C 1—轴载系数,C1×(m-1),m是轴数。
当轴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轴间距小于3m时,应考虑轴数系数;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8。
表6-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表6-2 预测交通量组成6.2.1.2.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标准〞—0.7,本设计取0.7。
N e =[(1)1]365t r N rη+-⨯⋅⋅ 〔6-2〕 式中:N 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沿一个方向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次〕;t —设计年限〔年〕;N 1—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r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η—与车道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设计资料:本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经调查得,近期交通量如下表所示。
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9.5%,设计年限为15年,该路段处于Ⅳ2区。
交通分析:1、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六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3~0.4,取0.3。
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9.5%。
累计当量轴次:()[]()[]次235480453.0553.7041095.03651095.0136511151=⨯⨯⨯-+=⨯-+=ηγγN N te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2)累计当量轴次()[]()[]次188083253.0238.5624095.03651095.0136511151=⨯⨯⨯-+=⨯-+=ηγγN N te路面参数设计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交通量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N e =2.35×107次,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高速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2、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材料设计参数确定(1)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2)各层材料抗压模量和襞裂强度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E“材料设计参数”表E1“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及表E2“基层材料设计参数”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襞裂强度,各值均取规范给定的中值。
干燥与中湿状态各层材料的厚度如下表:潮湿与过湿状态各层材料的厚度如下表:3、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区,为普通粉质土。
由于设计要求拟定路基处于各种状态下各该路段处Ⅳ2个结构层的厚度,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稠度的建议值,取干燥,中湿,潮湿,过湿状态的稠度分别为 1.15,1.00,0.90,0.80。
沥青路面计算书

路基路面毕业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任务书(平原区)新疆某地区一级公路新建公路设计资料如下:一、地形、地貌1、地形、地貌拟建公路位于盆地,公路沿线地形总体比较平缓,属于平原微丘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地面坡度约为3~8‰。
本段地处公路自然区划的Ⅵ2区,海拔高度在500m~700m之间。
2、起止桩号起止桩号K0+000-K91+891.55,建设里程91.89155km。
路基宽度为12m。
3、地层岩性项目所在区域自西向东,根据沿线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本地区主要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分区: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剥蚀—堆积平原区和风积沙漠区。
残积—坡积低山丘陵区岩性以泥岩、粉砂岩、砾岩、凝灰岩、碎屑岩、煤层为主;剥蚀—堆积平原区岩性以泥质砂岩、细砂岩、红色砾岩、中、细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风积沙漠区岩性以细砂、中砂、低液限粉土为主。
按路线所经区域内的地层特征和岩性,划分了以下工程地质段落:(1)K0+000~K0+040:老路路基,路基高度在0.8~3.5m,路基填料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粉土;(2)K0+040~K8+300:地层主要为角砾、砾砂,揭示层厚0.3~2.0m,中密,容许承载力σ0=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Ⅲ。
(3)K8+300~K11+420:地层主要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细砂、低液限粉土,层厚0.4~0.7m,松散、硬塑,容许承载力σ0=100~12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第二层为角砾、砾砂,揭示层厚1.1~1.6m,中密,容许承载力σ0=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Ⅲ。
(4)K11+420~K13+850:地层主要为泥岩,揭示层厚0.7m,强风化,容许承载力σ0=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Ⅳ。
(5)K13+850~K16+248:第一层为细砂、粉砂,层厚1.0~1.1m,中密,容许承载力σ0=200~25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第二层为泥岩,揭示层厚0.9m,强风化,容许承载力σ0=400kPa,土、石工程分级为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计算书汇总内容提要配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和已发行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的有关内容,东南大学编制了《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PDS2017),本文仅对其中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实例计算进行详细汇总,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实例计算汇总0 前言《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的设计方法与前规范有很大不同,为使设计人员较快掌握与之配套的《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PDS2017),特编本实例计算详细汇总。
表1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计算书汇总表1 新建二级公路计算书(1)新建二级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二级公路目标可靠指标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9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2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 12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方向系数 .55车道系数 1整体式货车比例 45 %半挂式货车比例 25 %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满载车比例 .1 .41 .12 0 .38 .59 .32 .47 .41 .42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495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2960466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轻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7500888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8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7500888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 5设计轴载 :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 4设计层起始厚度 : 20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9500 .2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9000 .25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9000 .254 级配碎石 600 .355 级配碎石 200 250 .356 新建路基 40 .4------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20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1疲劳加载模式系数 KB= .792温度调整系数 KT1=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 VFA= 70 %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ε= ×10-6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寿命 NF1= +07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1= 7500888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250 mm温度调整系数 KT3=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4= +07 轴次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ε= 304 ×10-6路基顶面容许竖向压应变 EZR= 310 ×10-6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 TPEF= 24.2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3= 7500888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 N= 6第 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1 )= .53 mm第 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2 )= 1.06 mm第 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3 )= 1.37 mm第 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4 )= .95 mm第 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5 )= .53 mm第 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6 )= .57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5.01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 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5139 次/mm第 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第 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mm----------------------------------------级配碎石 250 mm----------------------------------------级配碎石 20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 :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 KAT= .8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 LG=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 LA= (0.01mm)(2)新建二级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2 1 212 12 900 .55 1 45 25.1 .41 .12 0 .38 .59 .32 .47 .41 .425 4 200 10.8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9500 .25 0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9000 .25 0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9000 .25 010021002级配碎石200 600 .35 0 010021002级配碎石200 250 .35 0 040 .41 22 70(3)新建二级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5)显示的数据文件(输入的数据文件)6)设计计算的成果文件(新建二级公路.txt,中间文件)7)您还打算进行修改吗(界面)8)路面厚度修改窗口9)公路路面设计与验算已完成(界面)10)查看的文件名(经修改后的新建二级公路.txt,最终的设计计算书)2 新建一级公路计算书(1)新建一级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一级公路目标可靠指标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2400 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5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 15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方向系数 .55车道系数 .5整体式货车比例 35 %半挂式货车比例 45 %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满载车比例 .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660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5825484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中等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8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 5设计轴载 :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 4设计层起始厚度 : 18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1000 .2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10000 .25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10000 .254 水泥稳定碎石 7500 .255 水泥稳定碎石 180 7500 .256 新建路基 60 .4------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1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9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第 4 层层底拉应力σ= .077 MPa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11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08 轴次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第 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1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79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第 5 层层底拉应力σ= .252 MPa第 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09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08 轴次第 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 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 ST= 10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 HA= 140 mm路基类型参数 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CI= 3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 CIR= 3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 TPEF= 20.2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ZB3=+07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 N= 6第 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1 )= .43 mm第 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2 )= .89 mm第 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3 )= 1.26 mm第 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4 )= .99 mm第 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5 )= .67 mm第 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6 )= .94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5.18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 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5139 次/mm第 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第 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 :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 500 mm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0 mm----------------------------------------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 :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 KAT= .75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 LG=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 LA= (0.01mm)(2)新建一级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1 1 115 15 2400 .55 .5 35 45.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5 4 180 10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0 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10000 .25 0 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10000 .25 0 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0 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0 60 .4.8 1 1 .9 18 70-29 2 100(3)新建一级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的参数5)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6)显示的数据文件(输入的数据文件)7)设计计算的成果文件(新建一级公路.txt,中间文件)8)您还打算进行修改吗(界面)9)路面厚度修改窗口10)公路路面设计与验算已完成(界面)11)查看的文件名(经修改后的新建一级公路.txt,最终的设计计算书)3 新建高速公路计算书(1)新建高速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高速公路目标可靠指标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140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5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 15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方向系数 .55车道系数 .5整体式货车比例 35 %半挂式货车比例 45 %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满载车比例 .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3850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07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9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8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 5设计轴载 :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 4设计层起始厚度 : 32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1000 .2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10000 .25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0 10000 .254 水泥稳定碎石 7500 .255 水泥稳定碎石 180 7500 .256 新建路基 80 .4------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32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57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第 4 层层底拉应力σ= .06 MPa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10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09 轴次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第 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3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 .929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第 5 层层底拉应力σ= .118 MPa第 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09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09 轴次第 5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 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 ST= 12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 HA= 180 mm路基类型参数 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CI=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 CIR= 3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 TPEF= 20.8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3= +07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 N= 6第 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1 )= 1.28 mm第 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2 )= 2.28 mm第 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3 )= 3.77 mm第 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4 )= 2.72 mm第 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5 )= 1.65 mm第 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6 )= 2.06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13.76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 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5139 次/mm第 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第 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 :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 500 mm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0 mm----------------------------------------水泥稳定碎石 380 mm----------------------------------------水泥稳定碎石 180 mm----------------------------------------新建路基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 :干湿循环或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土模量折减系数 KAT= .8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 LG= (0.01mm)路表验收弯沉值 LA= (0.01mm)(2)新建高速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0 1 115 15 14000 .55 .5 35 45.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5 4 320 10.8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0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001010101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10000 .25 0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320 7500 .25 0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180 7500 .25 080 .4.8 1 1 .9 18 70500-29 2 120(3)新建高速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的参数5)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6)显示的数据文件(输入的数据文件)7)设计计算的成果文件(新建一级公路.txt,中间文件)8)您还打算进行修改吗(界面)9)路面厚度修改窗口10)公路路面设计与验算已完成(界面)11)查看的文件名(经修改后的新建一级公路.txt,最终的设计计算书)4 改建高速公路计算书(1)改建高速公路计算书:一、交通量计算公路等级高速公路目标可靠指标初始年大型客车和货车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35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 15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年) 15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方向系数 .55车道系数 .5整体式货车比例 35 %半挂式货车比例 45 %车辆类型 2类 3类 4类 5类 6类 7类 8类 9类 10类 11类满载车比例 .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初始年设计车道大型客车和货车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962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辆) 8491085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等级为重交通荷载等级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当验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9当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时: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当验算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时: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07二、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路面结构的层数 : 5设计轴载 : 100 kN路面设计层层位 : 4设计层起始厚度 : 300 (mm)加铺层最下层位 : 5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模量泊松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mm) (MPa) 料弯拉强度( MPa) 永久变形量( mm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11000 .25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10000 .253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10000 .254 水泥稳定碎石 7500 .255 级配碎石 190 250 .356 原路路基或留用结构 80 .4------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380 mm季节性冻土地区调整系数 KA= .8温度调整系数 KT2=现场综合修正系数 KC=第 4 层层底拉应力σ= .197 MPa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寿命 NF2= +09 轴次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2= +09 轴次第 4 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疲劳开裂验算已满足设计要求.------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路面所在地区低温设计温度 TSJ=-29 ℃表面层沥青弯曲梁流变试验蠕变劲度 ST= 120 MP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 HA= 160 mm路基类型参数 BLJ= 2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 CI= 条沥青面层容许低温开裂指数 CIR= 3 条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值满足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验算------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 TPEF= 20.5 ℃通车至首次针对车辙维修的期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ZB3= +07 轴次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分层数 N= 6第 1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1 )= .59 mm第 2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2 )= 1.12 mm第 3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3 )= 1.88 mm第 4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4 )= 1.36 mm第 5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5 )= .82 mm第 6 分层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RAI( 6 )= .92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RA= 6.69 mm沥青混合料层容许永久变形量RAR= 15 mm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满足规范要求.第 1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5139 次/mm 第 2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 第 3 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为 2412 次/mm 验算路面结构防冻厚度 :路面结构最小防冻厚度 810 mm改建后未划入路面的原路留用路面结构总厚度 80 mm验算结果表明 ,路面结构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 mm----------------------------------------水泥稳定碎石 380 mm----------------------------------------级配碎石 190 mm----------------------------------------原路路基或留用结构计算设计路面结构的验收弯沉值 :路表验收弯沉值 LA= (0.01mm)(2)改建高速公路的输入数据文件:0 2 115 15 3500 .55 .5 35 45.08 .34 .1 .44 .31 .54 .36 .46 .39 05 4 300 1050103010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1000 .25 0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00102010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0 .25 004120412水泥稳定碎石300 7500 .25 010021002级配碎石180 250 .35 0 080 .4.8 1 1 .9 18 7081080-29 2 120(3)改建高速公路数据输入软件界面的全过程1)沥青路面设计与验算程序(HAPDS)主窗口2)交通参数输入窗口3)沥青路面结构的参数输入窗口4)沥青面层低温开裂指数验算的参数5)路面结构验算公共参数输入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