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公路路面设计实例.doc

合集下载

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对二级公路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主要包括路面整体平整度、材料的供应与质量控制、施工设备的配置、施工工序的设置以及施工组织管理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施工区域划分根据施工的路段进行划分,每个施工区域的长度约为1km,保证施工速度和质量,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交通阻塞。

2.材料供应与质量控制确保所需材料供应充足,材料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检验,入库前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合格。

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包括石料、沥青、胶结料等,要进行分装后再供应到施工现场。

3.施工设备的配置根据施工工艺,配置适当的施工设备,包括摊铺机、压路机、沥青搅拌站等。

施工设备要在每天开始施工前进行检修和保养,检查油液、润滑油等是否充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施工工序的设置(1)现场准备工序: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内无杂物和障碍物,检查排水系统和标志、警示牌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2)基层处理工序:对路基层进行处理,包括平整度的调整和草坪破碎机的使用。

(3)基层回填压实:对基层进行碾压,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4)配合比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摊铺工序:通过摊铺机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均匀摊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厚度控制,并使用均质器进行初步平整。

(6)压实工序:使用压路机对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保证其密实性和平整度。

(7)面层修整:对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表面的修整,使用平型机进行最终的整体平整度处理。

(8)道路标志标线施工:对新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道路标志和标线的施工,确保交通的安全和规范。

5.施工组织管理(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工序的设置,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工序的完成时间和质量要求。

(2)现场安全管理: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控。

(3)施工质量控制:配备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监督和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级公路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

绪论中卫至吴中的二级公路经过的地区为山岭地区。

此地区的高级公路几乎没有,这种交通状况制约着该地区居民的出行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根据该地区的交通现状,这个二级公路的建设有一定的紧迫性。

这条二级公路的建设对该地区的交通状况有大力的改善,完善了公路运输网络,促进了地区、市、县间的经济协作,促进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

充分考虑到这个项目的建设对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项目在交通网络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中卫至吴中的二级公路,是两市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路线由西向东设计,沿河南面线的走向,注定这条道路要设置很好的排水系统。

本设计路段的填挖方量较大,对路基的修筑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本路段的地质状况还算良好,没有地基处理的路段。

因为靠近河流,年平均的降水量大,在设置横纵坡度的时候就要多考虑坡度对路面排水的影响。

本设计的任务如下:①路线设计:进行平面选线,绘制路线平面图,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

②路基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及土方计算,路基排水的设计,挡土墙设计。

③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

1 平面设计1.1 设计要求(1)视觉良好,路线平、纵、横各种组成部分空间充裕。

(2)线形流畅,景观协调,行车安全,舒适,使驾驶员在视觉上能预知公路前方和路况的变化。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

(4)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路线设计应尽量做到工程量少、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5)要注意保持原有自然状态,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2 路线方案的比选根据平面设计的原则,本地区的路线方案初步有三个比选方案,考虑到河流的原因,一条设计线是位于沿河的北面,一条设计线是位于沿河的南边,最后一条是由河北边穿过河流到河的南边,当然,各有各的优缺点,通过方案比选可以得到最优方案。

方案一:起点桩号坐标(733875.743,598606.731),终点桩号坐标为(732517.570,602397.677),路线桩号为K0+000~K4+553.585,全长为4553.585m。

二级公路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

⼆级公路设计绪论中卫⾄吴中的⼆级公路经过的地区为⼭岭地区。

此地区的⾼级公路⼏乎没有,这种交通状况制约着该地区居民的出⾏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根据该地区的交通现状,这个⼆级公路的建设有⼀定的紧迫性。

这条⼆级公路的建设对该地区的交通状况有⼤⼒的改善,完善了公路运输⽹络,促进了地区、市、县间的经济协作,促进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

充分考虑到这个项⽬的建设对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

本项⽬在交通⽹络中的作⽤是显⽽易见的。

中卫⾄吴中的⼆级公路,是两市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路线由西向东设计,沿河南⾯线的⾛向,注定这条道路要设置很好的排⽔系统。

本设计路段的填挖⽅量较⼤,对路基的修筑增添了⼀定的难度。

本路段的地质状况还算良好,没有地基处理的路段。

因为靠近河流,年平均的降⽔量⼤,在设置横纵坡度的时候就要多考虑坡度对路⾯排⽔的影响。

本设计的任务如下:①路线设计:进⾏平⾯选线,绘制路线平⾯图,进⾏路线纵断⾯设计。

②路基设计:路基横断⾯设计及⼟⽅计算,路基排⽔的设计,挡⼟墙设计。

③路⾯设计:沥青路⾯设计和⽔泥混凝⼟路⾯的设计。

1 平⾯设计1.1 设计要求(1)视觉良好,路线平、纵、横各种组成部分空间充裕。

(2)线形流畅,景观协调,⾏车安全,舒适,使驾驶员在视觉上能预知公路前⽅和路况的变化。

(3)选线应注意同农⽥基本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地,并应尽量不占⾼产⽥、经济作物⽥或穿过经济林园。

(4)施⼯和养护。

在⼯程量增加不⼤时,应尽量采⽤较⾼的技术标准。

路线设计应尽量做到⼯程量少、造价低、营运费⽤省,效益好,并有利于(5)要注意保持原有⾃然状态,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2 路线⽅案的⽐选根据平⾯设计的原则,本地区的路线⽅案初步有三个⽐选⽅案,考虑到河流的原因,⼀条设计线是位于沿河的北⾯,⼀条设计线是位于沿河的南边,最后⼀条是由河北边穿过河流到河的南边,当然,各有各的优缺点,通过⽅案⽐选可以得到最优⽅案。

⽅案⼀:起点桩号坐标(733875.743,598606.731),终点桩号坐标为(732517.570,602397.677),路线桩号为K0+000~K4+553.585,全长为4553.585m。

二级公路施工图说明参考word版本

二级公路施工图说明参考word版本

目录摘要1设计总体说明2 平面线形设计3路线纵断面设计4 横断面设计5 路基设计6 路面设计7 结构物设计8. 施工图预算小结谢辞摘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地区联系起来,在社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的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公路运输已经显示出了其它交通方式所不能具有的巨大优势。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反映了人们尤其是偏远山区人们的深切感受。

本篇设计为某地区二级公路的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该地区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

主要设计内容有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等。

平面线形设计包括资料整理纸上定线,平曲线要素确定;纵断面设计包括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深度和竖曲线要素;确定标准横断面,绘出每桩横断面图(500米);最后根据交通量资料及路面设计规范,确定设计方案。

关键字:竖曲线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结构ABSTRACTTransporting is the fundamental industry for national economics, and serves as artery to connect all the fields of economics and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 It also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 and in everyone’s life. Road transporting has many advantages when compared to other transporting ways. It will bring out huge economical advance when it was paved to certain area, especially those mountainous regions which always are poor and roadless.This thesis intends to design a construction plan for a second-class road .T here is a warm, subtropical climate, four distinct seasons and warm in winter, and hot in summer.This design includes plane linear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horizontal section design, roadbed design and so on. The plane linear design includes information compiling, lines drawing on paper, fix on requisites of curves;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is comprised of road elevation, design elevation, depth of dig and fill and requisites for vertical curve; Contents of horizontal section design are fixing standard horizontal section, mapping every horizontal section; At last make a blueprint according to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road design rules;Keywords: Upright curve Vertical section Transect RoadbedRoad surface structure1设计总体说明1.1 设计任务完成在指定的起、终点之间的新建公路设计,设计阶段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要求按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进行设计。

二级路沥青路面结构计算书

二级路沥青路面结构计算书

织金县青山至城关公路改扩建新建路面设计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该项目位于贵州省,属于二级公路,起点桩号为0,终点桩号为16000,设计使用年限为12.0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849辆/日, 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2%, 方向系数取55.0%, 车道系数取70.0%。

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4类,根据表A.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根据表6.2.1,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

根据附表A.3.1-3,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根据公式(A.4.2)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8,109,551, 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562,339,245。

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4,989,710,交通等级属于中等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初拟路面结构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5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1.00,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1.0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0MPa。

3. 路面结构验算3.1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根据表G.1.2,基准等效温度Tξ为20.1℃,由式(G.2.1)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为21.5℃。

可靠度系数为1.04。

根据B.3.1条规定的分层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层分为6个分层,各分层厚度(hi)如表5所示。

某二公路路面设计实例word文档

某二公路路面设计实例word文档

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弯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与本地区的经验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个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次/日)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1
553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1
3041.5
57.17
黄河JN150
后轴
101.60
1
1
395
448.48
N=
505.65
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
4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1. 结构组合与材料
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筑路材料较丰富,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基层采用二灰碎石(20cm),基底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表7-4设计资料汇总表
材料名称
H
(cm)
抗压模量E1(MPa)
容许拉应力
(MPa)
20℃
15℃
细粒式密级配
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0.636
中粒式密级配
沥青混凝土
5
1200
1800
0.455
粗粒式密级配
沥青混凝土
7
1000
1400
0.331
二灰碎石
20
1500

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真题

二级建造师公路案例真题

案例分析一、路基与路面工程(一)某山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10m,路线长度23.8654km,路面结构自下而上为:30cm厚天然砂砾石、25cm厚水泥稳定碎石、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某路面施工单位克服工期短、任务重等困难,事前仔细制定厂各项工序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施工时逐项落实,严格把关。

施工单位分5个班组,采用平行作业法组织施工,经过紧张的三个月时间施工.上述路段的路面工程铺筑完毕.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进行了如下实测项目.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平整度、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构造深度、相邻面板间的高差、纵横缝顺直度、路面宽度、纵断高程。

实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工程经监理、业主等共问验收后交付使用.通车一年后.发现在K5+350~580段出现多处水泥混凝土面板断裂,施工单位原班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对改路段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断板的可能原因有:(1)养护时间不足,车辆过早通行;(2)混凝土板切缝太深,导致断裂;(3)该路段施工工艺可能不当;(4)基层标高控制不严和不平整;(5)基层材料可能强度不足,导致受力不均,出现应力集中2.问题(1)作为公路施工基本组织方法,除上述的平行作业法之外,还有哪两种?(2)请补充上述施工单位实测项目中的漏项。

(3)调查组提出的5条原因是否全部正确,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改正。

(4)针对上述混凝土断板产生的裂缝,请你提出至少3种裂缝修补方法?3.分析与答案(1)还有顺序作业法和流水作业法;(2)混凝土面板厚度、路面横坡、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线平面偏位;(3)第(2)条不正确,其余正确。

第(2)条应该为“混凝土板切缝深度不够,导致断裂”(4)直接灌浆法、压注灌浆法、扩缝灌注法。

(二)某高速公路M合同段(K17+300~K27+3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

在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列有挖方2400000M3(土石比例为6:4),填方2490000 M3,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考虑到部分工程量无法准确确定,因此采用单价合同,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共同计量,土石开挖综合单价为16元/ M3。

二级公路路面设计方案

二级公路路面设计方案

二级公路路面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二级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线,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提供高效、安全和舒适的交通环境,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1.提供平稳的行车表面: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路面不平而导致的摇晃或颠簸。

2.提供良好的耐久性:路面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以承受车辆的重量和日常交通负荷。

3.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路面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以预防或减少积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4.提供适当的纵向和横向摩擦系数:路面材料应提供适当的摩擦系数,以确保车辆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驾驶安全。

5.提供良好的夜间可视性:路面应采用合适的反光材料或标线,以提高夜间驾驶的可见性。

二、设计要点1.路基设计:路基应进行适当的平整和夯实,以提供坚实的基础,避免松散和沉陷现象。

此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泥石流、土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路基的影响。

2.路面材料选择:路面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以满足不同车辆和交通负荷的需求。

一般可以选择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

3.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应根据交通量、车辆类型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一般包括路面基层、面层、防水层和背填层等。

4.排水系统设计:路面应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以消除或减少积水现象,包括雨水排水沟、雨水井和排水管道等。

5.道路标线和标志设计:道路标线和标志应设计合理、清晰可见,以提高驾驶员的识别能力和驾驶安全性。

三、设计方案1.路基设计:首先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和土层情况。

根据勘察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修整路基。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进行适当的排水处理。

2.路面材料选择:根据设计目标和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

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是常用的选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交通量和车辆类型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路面结构。

一般可以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和沥青混凝土基层的组合,以提供较好的耐久性和平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的目的是提供在特定的使用期限内同所处环境相适应并能承受与其交通荷载适用的路面结构,同时设计路面结构,便于改变道路行驶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因此路面应起码具备三个方面的使用要求:平整、抗滑、承载能力。

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1路面等级与类型规范规定:二级公路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多少选用高级路面和次高级路面,高级路面一般适用于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大于400万次的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次高级路面适用于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大于200万次的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2年。

本设计地区地质良好,无不良地况根据公路等级和交通量,确定路面等级为次高级,设计年限为12年。

2设计流程1.根据设计要求,按弯沉或弯拉指标分别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确定设计交通量与交通等级,拟定面层、基层类型,并计算设计弯沉值或容许弯拉应力。

2.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确定各个路段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

3.参与本地区的经验拟定几种可行的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方案,根据工程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测定个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确定各结构层的设计参数。

4.根据设计指标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设计程序计算或验算路面厚度。

5.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本次设计不考虑冻害)。

3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轴载换算的计算公式:N= 4.35121()ki i i PC C n P =∑ (7-1)计算结果列于下表:注:轴载小于25kN2)累计当量轴次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2年,双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6,年平均增长率=5.4%γ。

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885.380.631587275.4%t e N N γηγ⎡⎤+-⨯⎣⎦=⎡⎤+-⨯⎣⎦=⨯=(次)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1)轴载换算,结果列于下表:表 7 - 2 轴仔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2)累计当量轴次()()'112113651 5.4%1365×505.650.61807550()5.4%t e N N γηγ⎡⎤+-⨯⎣⎦=⎡⎤+-⨯⎣⎦=⨯=次4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1. 结构组合与材料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筑路材料较丰富,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 ),基层采用二灰碎石(20cm ),基底层采用石灰土(厚度待定)。

二级公路面层采用三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3cm ),中间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度5cm ),下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厚度7cm )。

2.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抗压模量取20℃的模量,各值均取规范给定范围的中值,具体参数如下:表 7 - 3 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表3.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拟定该路段处处于VI 区,土基回弹模量为30MPa 。

5设计指标的确定对于二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1. 设计弯沉值。

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该公路为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1,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等于或大于20cm,基层类型系数取1.0。

设计弯沉值为:0.20.2d e c b s 6006003158727 1.1 1.0 1.0=33.09mm L N A A A --==⨯⨯⨯⨯()2. 各层材料容许层底拉应力sp s /R K σσ=1)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22s a e c 0.09/K A N A ==0.220.09 1.03158727/1.1⨯⨯=2.20sp s /R K σσ==1.4/2.20=0.636MPa 2)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22s a e c 0.09/K A N A ==0.220.09 1.03158727/1.1⨯⨯=2.20sp s /R K σσ==1.0/2.20=0.455MPa 3)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22s a e c 0.09/K A N A ==0.220.09 1.13158727/1.1⨯⨯=2.42sp s /R K σσ==0.8/2.42=0.331 MPa 4)二灰碎石0.11s e c 0.35/K N A ==0.110.353158727/1.1⨯=1.65sp s /R K σσ==0.5/1.65=0.303 MPa 5)石灰土0.11s e c 0.45/K N A ==0.110.453158727/1.1⨯=2.12sp s /R K σσ==0.225/2.12=0.106 MPa设计弯沉值为33.09(0.01mm ),相关资料汇总如下表:材料名称H (cm )抗压模量E1(MPa)容许拉应力(MPa )20℃15℃细粒式密级配 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0.636 中粒式密级配 沥青混凝土 5 1200 1800 0.455 粗粒式密级配 沥青混凝土 7 100014000.331 二灰碎石 20 1500 0.303 石灰土 —— 550 0.106 土基——30——6确定石灰土层厚度利用弯沉等效换算法把路面换算为三层连续体系:图 7-1 多层体系转换图示轮载P=0.7MPa,双圆荷载半径δ=10.65cm 计算弯沉综合系数:0.380.3601.63()()2000s L E F p δ==0.380.3633.09301.63()()200010.650.7⨯⨯⨯=0.514 02300.031000E E ==30.28210.65hδ==2110000.7141400E E ==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谟图得012(,)(0.282,0.03) 1.448Eh k f f E δ=== 21(,)(0.282,0.714)7.68Eh a f f E δ=== 由121000d c p L a F E δ=12c a ak k =得20.511k =查三层体系表面弯沉系数诺谟图得5.22Hδ= 55.59H =由123452n K K H h h h h h -===+++∑得:532.65h =cm 取535h =cm7层底拉应力验算采取15°C 时的抗压模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2000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80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1400MPa 。

1. 对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23451n k K i H h h h h h -=+==+∑=36.0 Hδ=36.00=3.38110.65hδ=3=0.28210.6502300.0171800E E == 2118000.92000E E ==查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21(,)Eh f E σδ==(0.282,0.9)f ≤012P m m σσ=≤0 σR σ≤查三层连续体系中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1n =21(,)(0.9,3.381) 1.234E Hf f E δ== 2n =21(,,)(3.381,0.282,0.9)=0.31H h Ef f E δδ=E 1=2000MPa h =h 1=3cm H =?E 2=1800MPa E 0=30MPaσ=02(,)(3.381,0.017)=0.341H E f f E δ=12P n n σσ==0.7×0.341×1.234×0.31=0.091≤0.6362. 对于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11ik h h ==∑258.19h h ==1345172035n k K i H h h h h -=+==+=+∑3.85H δ=0.769hδ=02300.021400E E == 2114000.7781800E E ==查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21(,)Eh f E σδ==(0.769,0.778)f ≤012P m m σσ=≤0σR σ≤查三层连续体系中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1n =21(,)(0.778,3.85)1.166E Hf f E δ== 221=(,,)(3.85,0.769,0.778)=0.25H h E n f f E δδ= 02(,)(3.85,0.02)H E f f E σδ===0.26 120.0530.455P n n σσ==≤3. 对于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3136716.67ik K h h h h h =====∑14512035n k K i H h h h -=+==+=+∑2.96Hδ= 1.57hδ=02300.021500E E == 211500 1.071400E E ==查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21(,)=(1.57,1.07)0h Ef f E σδ=≤12P m m σσ=≤0σR σ≤E 1=1800MPa h =? H =?E 2=1400MPa E 0=30MPaE 1=1400MPa h =? H =?E 2=1500MPa E 0=30MPa查三层连续体系中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211(,)(1.07,2.96) 1.23E Hn f f E δ====1.23 2n =221(,,)(2.96,1.57,1.07)0.46H h E n f f E δδ=== 02(,)(2.96,0.02)0.46H E f f E σδ=== 12P n n σσ==0.182≤0.3314. 对二灰碎石413672036.38iK h h h h h h ===+=++=∑1135n k k i H h -=+==∑3.29Hδ=3.42hδ=02300.05550E E == 211500 2.73550E E ==查三层连续体系上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21(,)Eh f E σδ==(3.42,2.73)f ≤012P m m σσ=≤0σR σ≤查三层连续体系中层底面弯拉应力系数诺谟图(上层中层层间连续)1n =211(,)(2.73,3.29) 1.31E Hn f f E δ=== 2n =221(,,)(3.29,3.42,2.73)0.53H h E n f f E δδ=== 02(,)(3.29,0.05)0.25H E f f E σδ=== 12P n n σσ==0.174≤0.303综上所述,各层均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