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朗读者》有感:第二次成长

合集下载

读《朗读者》有感:第二次成长_读后感_模板

读《朗读者》有感:第二次成长_读后感_模板

读《朗读者》有感:第二次成长_读后感_模板第二次成长——读《朗读者》有感《朗读者》就是央视同名节目的书本篇。

采访中有很多来宾都是读给自己的孩子,言语间全是殷殷希望。

比如柳传志读的“写给孩子的信”、张梓琳读的“愿你慢慢长大”、麦家读的“致儿子”等。

养育孩子就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

李亚鹏在读《致女儿》时说:这是我们人生第二次得到教育的机会,我觉得每一个父母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前几天给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中讲了人体情绪波动对健康的影响。

安安听完后认真的对我说:妈妈你以后不要吼我了,因为第一、这样对我的心理很不好;第二、这样对你的身体也不好。

我惊讶于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居然会活学活用,且说出的话如此有道理。

于是当即保证不再向孩子发脾气,生气时先冷静十分钟再和孩子讲道理,并把“不吼孩子不打孩子”写在手机壁纸上。

昨天问他这段时间我做的怎么样,安安回答:就像我的考卷一样——不怎么样!许渊冲先生说: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有了孩子后,我记住的日子明显多了起来。

这些欢笑混杂着泪水的日子一个个印在我的心里,使我的生命瞬间丰盈。

有一次安安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总是看书啊?我回答:因为我想不断进步,可以在人生路上多引领你一段时间,而不是早早地被你瞧不起。

我永远记得你三岁时用敬仰的目光看着我说:妈妈,你还能数到100呢!你五岁时崇拜的问爸爸:爸爸,你怎么认识这么多英文字?可是孩子,终有一天,你的见识会超越我们,而彼时父母被你蔑视也是正常的,但我会努力与时俱进改善自己,让这一刻越晚到来越好。

在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一文中有一句话深得我心: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实际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

我少年时和家里亲戚吃饭时,曾有一位长辈对我说: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你承载着家族的希望等等。

我毫不客气的回到:你有什么愿望自己去实现,不要强加到我头上!这类家长一直是我鄙夷的,自己不努力奋斗,得过且过,将对未来的一切希望强加于孩子,说轻了是双重标准,说重了是恬不知耻。

《朗读者》读后感

《朗读者》读后感

《朗读者》读后感《朗读者》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影视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平凡人生活中的点滴,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所吸引,深深地沉浸在故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温暖。

影片以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杨善洲为主角,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成为了一档朗读节目的朗读者。

通过朗读,他与听众们的生活产生了交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可以传递温暖和力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影片通过杨善洲的故事,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对人性的理解和包容。

在影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真诚。

杨善洲虽然是一个平凡的老人,但他的善良和真诚却感染了周围的人,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他的朗读不仅带给听众们心灵的慰藉,也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生活。

这种温情和真诚的传递,让我深深地感动和震撼。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丰满和立体,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生活,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和丰富。

无论是杨善洲的孙女小芳,还是那些在朗读节目中受到帮助的人们,他们的生活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感人之处。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影片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让观众深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影片的叙事方式也非常独特和引人入胜,通过朗读这一形式,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朗读不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和力量的方式。

在影片中,朗读成为了人们心灵的纽带,连接着彼此的情感和思想,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声音的力量和意义。

总的来说,《朗读者》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影片,通过一个普通老人的故事,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影片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刻,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生活。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琐事和功利所困扰,但是通过朗读这一形式,我们可以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温暖,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杨善洲一样,用自己的声音传递温暖和力量,让生活充满希望和美好。

朗读者2读后感800字

朗读者2读后感800字

朗读者2读后感800字朗读者2读后感800字1我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一定会坚持的,比如写博,比如读书,比如看《朗读者》……由董卿担任制作人并主持的大型人文类节目《朗读者》开播已有四期,观众好评如潮,这档节目唤醒了不少人对文字的喜爱,对朗读的喜爱。

《朗读者》每期的主题都充满暖意,朗读者分享的故事都令人感动。

《朗读者》第四期的主题词是“礼物”。

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读了都唇齿生香。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父母爱的养育,历经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

”这是诗人馈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是那么温馨而有诗意——“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那在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一个色彩各异,却同样充满情感的礼物”。

在这期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赵家和教授,虽然他已经在五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所播种下的一颗善的种子,是留给这个世界所有孩子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我想:已故的赵家和教授,你在天国一定也备受尊重,你的善良与大爱也赢得了无数人的尊重。

节目现场为您虚着的座位就是最好的例证。

李亚鹏说女儿李嫣是上帝给他的最好礼物,他朗诵的朱自清的《背影》是他送给已故父亲的礼物。

朗读者2读后感800字2《朗读者》中的每一个朗读者都珍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在他们敞开心扉的娓娓叙述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跃然而出。

在他们充满深情的朗声诵读中,传播着广博高雅的文化内涵,让听众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从而产生发自心底的共鸣与感动,激起人们沉寂已久的对知识的汲取与渴求。

观看《朗读者》有感

观看《朗读者》有感

观看《朗读者》有感1、观看《朗读者》有感“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牡丹亭》也许真是学识浅薄,虽曾读过他的'几本译著,却直到遇见《朗读者》才使我认识了这位九十六岁高龄的大翻译家——许渊冲。

心中默默惊叹,一个九十六岁的老人,是如何走过翻译道路七十多年始终不变的?一个身患直肠癌的瘦弱老人啊,是怎样拼命熬过十个年头三千六百五十二天呢?又是什么支持他走过十年的病痛道路,并一直坚守翻译事业的呢?因为挚爱。

因为挚爱,所以可以瞬间投入;因为挚爱,所以可以一直坚守。

无论是火车上还是书桌前,只要有一个落脚的地,他就马上可以开始他的翻译工作,无论周围多么嘈杂,他都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亩三分地,不会被他人打扰。

他甚至把他的工作当成是走哪儿带哪儿的乐趣,一张桌子、一条板凳,他就可以瞬间投入,与世再无关联。

就这样七十多年了,一年七本《莎士比亚集》的翻译,他一直每天工作到凌晨四点钟,却还可以用“偷来的时间”形容自己工作的美好时光。

工作虽然繁重,但他还是不言放弃,给予他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的,并不是“自我逼迫”,而是“自我驱动”。

因为挚爱。

因为挚爱,他可以淡看病魔;因为挚爱,他可以笑对生活。

二零零七年,医生断言这个瘦弱老人最多只能活七年,可现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个老人却还可以笑着说自己什么感觉也没有。

说起直肠癌,他毫无畏色,似乎癌症给予他的根本不是什么痛苦和恐惧,而是更彻底的坦然和淡看。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生活中有一种英雄主义,是当他认清现实生活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许渊冲先生虽得了癌症,但却还依然乐于回味过往,说起青春时的一封信,还会嘴角上扬,当谈到动情处,甚至手舞足蹈、热泪盈眶。

他对生活的热爱,使他的人生真正成为英雄主义的一生!回归生活,我逐渐发现一个事实:不断进取才是最安稳的工作。

原来因为挚爱生活、挚爱学习,我们才深陷其中,然情不知所起,便一往情深地坚持了下去。

学习终究不是容易的事,生活终究不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挚爱,便不失在荷包里熏茶,在轮胎里养花了。

朗读者读后感500

朗读者读后感500

朗读者读后感500
《朗读者》是一部由中国作家三毛创作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部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阅读完《朗读者》后,我深受感动,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兰的女孩,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的变故、爱情的波折以及自己内心的挣扎。

小兰的生活并不容易,但她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走出了自己的人生。

在小兰的成长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她从不放弃,始终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除了小兰的故事,小说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情节和深刻的思考。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
活的美好和珍贵。

小说中的一些台词和情节,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在我看来,小说《朗读者》是一部充满温暖和力量的作品。

它通过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坚强。

在阅读完这部小说后,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坚持,就一定能够走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感谢三毛,让我在阅读中找到了力量和勇气。

2023年观《朗读者》有感

2023年观《朗读者》有感

2023年观《朗读者》有感2023年观《朗读者》有感1今天我观看了著名教授于丹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看完后我深受启发,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于丹老师讲的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男孩在不同阶段向大树的索取。

先摘走了果实,又为建房砍掉粗树枝,最后为建船砍掉了树干来满足对生活的需求。

大树好比我们无私的父母,男孩就好比我们。

从我们出生,我们就向父母索取一切,甚至在得到了后有时还对他们爱搭不理。

细细想来,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关爱,还有一切,不求回报,默默无私的奉献,难道还不知足,不思考回报吗?这是我们永远报不完的恩。

从现在起我不应该再抱怨她们,吃饭认真一点,学习自觉一点,多对他们笑一点,对他们的问话耐心一点……长大后,像他们照顾我一样照顾他们,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恩人。

除了感恩父母,我们也应感恩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是我们的第二位父母,老师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一样疼爱。

难道我们还不应该让老师少操一分心吗?懂得感恩是幸福的,快乐的。

我会永远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2023年观《朗读者》有感2昨天,晓燕推荐我看《朗读者》节目(第一期,2月18日播出),看后收获不少。

在我看过的电视节目中,很少有节目多次感动我,多次叫好,《朗读者》除外。

下面我不想分析每篇朗读的__内容,建议大家看节目,只想对这个节目综合分析。

以前也看过散文、诗歌朗诵,那仅仅是朗诵,虽然朗读者也带着感情去读,但那表达的是作者的感情,而很少是朗读者的感情。

观看《朗读者》,每一位朗读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渗透到__中去了,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也表达了朗读者的感情,作者、朗读者、观众、主持人产生了共鸣,这一点很可贵,以前没有过的。

这一下子把朗读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其实,我们在阅读__的过程中,也会不自觉的结合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理解__,所以每个人对__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一篇__大家的理解都是一样的,反而不好,我反对老师对一篇__作刻板地分析,固定模式地分析,甚至让学生记中心思想,这样很不好,把__读死了,让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朗读者读后感200字

朗读者读后感200字

朗读者读后感200字在阅读《朗读者》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以德国作家贝尔恩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为基础,描述了一个女孩和一个老人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对文学和朗读的热爱。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爱情和人性的道理。

首先,书中的主人公迈克尔·贝格曼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老人,他通过朗读来帮助年轻的汉娜学习阅读和写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

这让我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并不一定要建立在年龄、性别或者其他外部条件上,而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连接上。

这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因为他们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其次,书中对朗读的描述让我对阅读和文学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朗读不仅仅是简单地读出文字,而是通过声音和情感的传达,让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和有力。

而文学作品也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的作品。

通过朗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书中的故事也让我对生命和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在书中,汉娜因为战争的原因被判处监禁,而迈克尔则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是浪漫的,却是真挚而坚定的。

这让我明白了爱情并不一定要经历风花雪月,而是要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和考验。

同时,书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战争的反思。

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更加关注社会和世界的发展。

总的来说,《朗读者》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书中的故事和人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友谊、阅读、爱情和生命的道理。

这本书不仅让我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名为《朗读者》的影视作品,深受震撼。

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学生与一位退休教授之间的相遇和共同成长。

通过这部作品,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深刻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学生,失去了听觉,但他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勇气。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结识了退休教授,两个人之间建立起一段不同寻常的友谊。

退休教授精通文学,每天给年轻学生朗读各种文学作品,启发了年轻学生对生活和文学的新理解。

通过影视作品中生动的表现形式,我深深感受到了言语和文字的力量。

朗读者的故事让我意识到,即使失去了一个感官,一个人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

退休教授的坚持和慈爱也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给予关爱和帮助,无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

影视作品中,每一次朗读都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交流。

朗读者和听众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跨越了年龄、职业和能力的差异。

在朗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对文学和生活的热情,也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通过朗读,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影视作品《朗读者》让我深刻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多么重要。

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和社会中,都应该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用心倾听他人的心声,用心表达自己的情感。

只有在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共同成长。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朗读者》,我意识到了人生中的珍贵和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朗读者和退休教授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用理解和关爱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力量。

在这部影视作品的感召下,我决定更加珍惜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用心去理解和感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生活充满爱和和谐。

总的来说,影视作品《朗读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感悟。

通过观看这部作品,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成长
——读《朗读者》有感
《朗读者》就是央视同名节目的书本篇。

采访中有很多来宾都是读给自己的孩子,言语间全是殷殷希望。

比如柳传志读的“写给孩子的信”、张梓琳读的“愿你慢慢长大”、麦家读的“致儿子”等。

养育孩子就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

李亚鹏在读《致女儿》时说:这是我们人生第二次得到教育的机会,我觉得每一个父母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前几天给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中讲了人体情绪波动对健康的影响。

安安听完后认真的对我说:妈妈你以后不要吼我了,因为第一、这样对我的心理很不好;第二、这样对你的身体也不好。

我惊讶于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居然会活学活用,且说出的话如此有道理。

于是当即保证不再向孩子发脾气,生气时先冷静十分钟再和孩子讲道理,并把“不吼孩子不打孩子”写在手机壁纸上。

昨天问他这段时间我做的怎么样,安安回答:就像我的考卷一样——不怎么样!
许渊冲先生说: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有了孩子后,我记住的日子明显多了起来。

这些欢笑混杂着泪水的日子一个个印在我的心里,使我的生命瞬间丰盈。

有一次安安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总是看书啊?我回答:因为我想不断进步,可以在人生路上多引领你一段时间,而不是早早地被你瞧不起。

我永远记得你三岁时用敬仰的目光看着我说:妈妈,你还能数到100呢!你五岁时崇拜的问爸爸:爸爸,你怎么认识这么多英文字?可是孩子,终有一天,你的见识会超越我们,而彼时父母被你蔑视也是正常的,但我会努力与时俱进改善自己,让这一刻越晚到来越好。

在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一文中有一句话深得我心:没有几个汉语词汇比“望子成龙”更令我不安,实际上这四个字简直令我感到
愤怒:有本事你自己“成龙”好了,为什么要望子成龙。

我少年时和家里亲戚吃饭时,曾有一位长辈对我说: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你承载着家族的希望等等。

我毫不客气的回到:你有什么愿望自己去实现,不要强加到我头上!这类家长一直是我鄙夷的,自己不努力奋斗,得过且过,将对未来的一切希望强加于孩子,说轻了是双重标准,说重了是恬不知耻。

父母有父母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各自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现世安好。

家人尊重你,是因为你的行为、你做的事值得他人敬仰,而不是因为你当初付出了一颗精子或卵子。

我身边不乏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却对子女指手画脚的父母,对这种人我建议教育孩子时不如朴实一点,饿了给吃,困了给睡,多亲、多抱、多陪伴即可。

平安小果果写于2018年9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