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划线乘法(四年级小学数学拓展课案例精选)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共5篇)

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
3.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运用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奔课题今天,范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的话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策略的名字是——画线段图,关于画线段图,课本48页的例1给我们的理解提供了帮助,记得那道题吗?出示例1,大家一起读一下。
问:从题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谁能告诉大家?用什么方法能把这些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来呢?(有以前画线段图的基础,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画,边画边讲注意事项。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小宁:多(12)枚(72)枚小春:昨天大家已经在家研究过,想把你解题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设计意图:由于孩子在家已经预习过所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很明确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画线段图。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组内合作友情提醒:1、指着线段图介绍自己的想法。
2、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和建议。
3、听不懂的时候一定及时质疑。
4、尝试在讨论结束后做个总结。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有和别人交流的欲望,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碰撞,在听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也许会豁然开朗,学生有学生的语言,他们之间自己讲有时会比我们老师讲得更形象更好理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9 整理和复习 拓展内容 格子乘法(教案)

整理和复习--拓展内容《格子乘法》学情分析教育部2013年审定义务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这样介绍格子乘法。
“你知道吗”这一栏目的出现旨在介绍小学数学中的数学史及数学史相关知识,这里作为数学史知识的介绍呈现。
让学生了解“格子乘法”的计算过程与笔算乘法的密切关系,也希望作为整数乘法算理的一种解释方式。
教学工具学生已经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掌握了计算方法,具备相应的计算基础。
教学目标1.在教学实践的活动中,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用格子乘法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掌握格子乘法的方法。
2.沟通用格子乘法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与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联系。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加深对古代数学知识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格子乘法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格子乘法的算理。
难点:理解格子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听说你们的计算很不错,师:听说你们的计算很不错,我来考考你们,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684×3吗?师巡视,找同学上去写笔算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找同学说,边说边记录)师:嗯,用口算也可以算出来师:能用多种方法计算这道题,你们的计算真的很厉害!二、探究新知师:费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方法,你能看懂吗?(一)提炼数学问题师:对于这种方法你想知道什么?(师板书:斜线?填数?)师:到底是怎么算的呢?联系笔算、口算,再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思考。
师:观察时间到,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师:格子上面和右边是乘数,下面是写积,里面是乘的过程。
师:先把你的想法藏在心里,我们留些时间给其他的同学思考。
师:现在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现在你能用这种方法算一算684x3吗?(二)自主探究1.探究要求师:先看活动要求,明白要求了吗?请拿出学习单1,开始吧!2.巡视(指导方格中的数怎么填、提示结果怎么得到、斜线的作用、为什么斜着算)师:做完的同学看看周围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同学,请你帮帮他。
《简易画线乘法》课件

练习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和课堂实践,才能够 真正掌握简易画线乘法并提高计算效率。
总结
1 简易画线乘法的优点
2 画线乘法的应用
画线乘法让乘法变得更易理解和操作,也 提高了精算速度。
画线乘法可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形成良好的口算能够和乘方计算的基础。
不断练习,提高乘法计算的效率和准确 性!
简易画线乘法优点
画线乘法简单易懂,一目了然;适用性高,可用于口算和列式计算。
如何进行简易画线乘法
画线乘法操作步骤
通过例子详细说明画线乘法的执行步骤,包括线 段填充和计时要注意线段宽度、数量和对齐方 式的准确性,以及在相加时要注意进位和对齐。
习题训练
画线乘法习题
1. 25 × 3 2. 12 × 6 3. 51 × 4
《简易画线乘法》PPT课 件
本PPT课件介绍简易画线乘法方法,让你轻松学会计算。
介绍乘法的概念
乘法定义
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表示一种数量乘 以另一种数量的运算。
传统乘法问题
传统乘法方法在口算时容易出错,执行相对复杂, 不利于乘法的学习与掌握。
简易画线乘法的原理
画线乘法基本原理
简易画线乘法是一种通过画线的方式来辅助进行乘法运算的方法。
妙用乘法分配律(四年级小学数学拓展课案例精选)

另眼看竖式
578
×
4
2032
28
2312
“踢十法”
508× 4 70× 4 508× 4 + 70× 4
谢谢
48×88+12×48 ④48×88+36×16
你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下列算式计算简便吗?
①=3343××7722++2782×+2383×33 =33×72+28×33+72
②38×77+38×33-380 =38×(77+33)-380 =38×110-380 =38×77+38×33-38×10
妙用乘法分配律 16
小学数学拓展课案例精选(四)
乘法分配律
(a +b) ×c=a×c+b×c
(65+45)×5=65×5+45×5
(65-45)×5=65×5-45×5
65元 45元
5cm
65元 45元
65cm
65元 45元
65元 45元
+
45cm
+
65元 45元
5cm
乘法分配律
(a +b) ×c=a×c+b×c (65(+a4-5b)) ××5c==6a5××c5-+b4×5×c 5
⑤102×34
(100+2)×34
⑥99×25
(100-1)×25
你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下列算式计算简便吗?
①35×68+68+68×64 =35×6688+6688×1+6688×64 =68×(35+1+64) =6800
你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使下列算式计算简便吗?
②156×78-115566×14+36×115566 =156×(78-14+36) =15600 ③ 78×123-7788×22-78 =78×(123-22-1) =7800
划线乘法四上数学拓展

“乘法计算“教案教学内容:四上乘法计算方法,画线乘法,格子乘法。
学情分析:已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1.会用画线乘法计算简单的算式。
2.初步了解格子乘法。
教师准备:课件,字帖“乘法计算”“格子图”,幻灯片切换笔。
学生准备:数学本子,红笔1支。
教学过程:一、算一算。
1.列竖式。
21×13=273 46×75= 3450师:在学习新课前我们先热身一下。
出示算式。
会吗?(请两个学生板演)2.其它生在本子上完成。
3.师生一起说计算过程。
校对答案。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下如何笔算乘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二、想一想。
1.同学们对于两位数乘法已经很熟练了,这些题对于你们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今天,我们学点不一样的方法-----不用算,只用数的方法。
2.播放视频。
学生观察。
师:你能看出,视频里的人是怎样计算乘法的吗?(预设:画线,画几条线就能算出答案。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下这种神奇的算法。
------画线乘法。
(板书课题)三、新课。
1.3×2=6师:谁都知道“二三得六”。
那如何用画线乘法计算?先用竖着的线表示第一个因数,横着的线表示第二个因数,(为了方便说明规则,我们都用垂直的线。
)数一数它们的交点,你有什么发现?(它们相交而得的点数就是这两个因数的积。
)2.12×2=24师:第一个因数用线怎么表示?①用竖线表示第一个因数,中间拉开距离,从左到右看,左边的线代表十位数1,右边的线代表个位数,两者结合则得到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用横线。
②为了区分不同数位,我们这里用红线表示十位数。
师:你觉得积是多少?③数交点。
④如何知道计算的结果24?回想一下,在笔算时,先算2乘2,这里交点的位置在哪里?几个交点,点一下?2乘十位数1,交点数几个?⑤左边的交点数表示十位数,右边的表示个位数,它们连在一起就是积。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小学四年级《乘法》教案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小学四年级《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乘法的概念,能够运用乘法完成简单的乘法计算。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喜欢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乘法的概念:引入乘法的概念,介绍乘法符号,解释乘法的意义和应用。
2.乘法计算:教授口算乘法、列竖式乘法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3.问题解决: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掌握针对乘法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演示法:在引入乘法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具体的物品来演示乘法的概念。
2.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乘法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3.游戏法:利用游戏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乘法知识点的掌握和深化。
四、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数学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知识,如加、减、乘、除等。
因此,学生对乘法有一定的预备知识。
此外,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短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趣味性的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具体的物品来向学生引入乘法的概念,例如,教师拿一个篮球表示1,然后拿走一个篮球表示减1,再拿一个篮球堆在1上表示加1。
教师用三个篮球表示1×3,并解释乘法的意义。
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乘法符号和乘法计算方法。
2.讲解乘法计算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口算乘法的方法: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最后相加得到结果。
然后讲解列竖式乘法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列竖式乘法的步骤。
3.操练巩固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完成简单的乘法计算,例如:2×3、3×4等。
接着,让学生完成二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4.问题解决环节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整理和复习:拓展内容-格子乘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9.整理和复习:拓展内容格子乘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复习和拓展一个有趣的话题——格子乘法。
这个课题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本质,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我们的数学技能。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四年级上册的数学,人教版。
今天我们将复习第67页至第69页的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构成以及格子乘法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熟练运用格子乘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格子乘法的原理和技巧。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乘法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格子模板、彩笔和计算器。
学生们则需要带上自己的练习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的格子,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计算3乘以4,应该如何操作?”让学生们思考并尝试解答。
3. 练习:在讲解完原理后,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3 x4 = 12格子乘法:3 | 4|12|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x 54 x 65 x 72. 请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为什么格子乘法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作业答案:1.2 x 5 = 104 x 6 = 245 x 7 = 352. 格子乘法通过将乘法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加法运算,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尝试更多的格子乘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格子乘法,让他们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划线乘法讲解学习

“乘法计算“教案教学内容:四上乘法计算方法,划线乘法,格子乘法。
学情分析:已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目标:1.会用划线乘法计算简单的算式。
2.初步了解格子乘法。
教师准备:课件,字帖“乘法计算”“格子图”,幻灯片切换笔。
学生准备:数学本子,红笔1支。
教学过程:一、算一算。
1.列竖式。
12×2= 21×13= 46×75=师:在学习新课前我们先热身一下。
出示算式。
会吗?2.生在本子上完成。
3.师生一起说计算过程。
校对答案。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下如何笔算乘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二、想一想。
1.同学们对于乘法已经很熟练了,这些题对于你们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又好玩又酷的方法-----不用算,只用数的方法。
2.播放视频。
学生观察。
师:你能看出来,视频里的人是怎样计算乘法的吗?(预设:划线,画几条线就能算出乘法。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下这种神奇的算法。
------划线乘法。
(板书课题)三、新课。
1.3×2=6师:谁都知道“二三得六”。
那如何用这种特殊的方法计算。
在划线乘法中,两个因数怎么表示。
先用竖着的线表示第一个因数,横着的线表示第二个因数,如何知道计算的结果呢?(为了方便说明规则,我们把图形转一下。
)它们相交而得的点数就是这两个因数的积。
2.12×2=24①用竖线表示第一个因数,中间拉开距离,从左到右看,左边的线代表十位数1,右边的线代表个位数,两者结合则得到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用横线。
②为了区分不同数位,我们这里用红线表示十位数。
③数交点。
④如何知道计算的结果24.⑤划分为两块,左边表示十位数,右边表示个位数,连在一起就是积。
⑥尝试练习13×3=39师:好玩么?要不要自己试试?生独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