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月考卷--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贵州省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贵州省榕江县朗洞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榕江县朗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一、书写水平(5分)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

(5分)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jié①难。

这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想放弃。

但是,正如谚语..所说:“自然总是在不断地yùn yù②着新的生命。

”就像春天里的草木一样,即使经历了严寒酷暑,也依然能够茁壮成长。

因此,我们也应该像草木一样,坚持不懈....地前行。

人生道路上,各种各样的困难必然会袭来,那些放弃或“躺平”的人首屈一指....,但不管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还是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都要迎难而上。

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这个道理,才能提高人生的抗挫能力。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但是,时间却在不断地流sh ì③。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2.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4分)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谚语B.坚持不懈C.首屈一指D.突如其来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0分)①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贺敬之《回延安》)② ,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

(贺敬之《回延安》)④ ,白露为霜。

(《蒹葭》)⑤ ,胡为乎泥中?(《式微》)⑥关关雎鸠, 。

(《关雎》)⑦《子衿》中表现女子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诗句是: , 。

⑧《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作品《大自然的语言》。

B.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下)第一次大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民俗是民间进行的习俗、风尚。

遥远的先民遗风,时下的世态人情,尽在其中,江南水乡独特的社戏和淳朴的民风,待客的习俗深深地留在了文化的长láng中,在革命圣地延安,诗人贺敬之对延安母亲的热爱浓情令人长久回味,空旷辽阔的黄上高原上那粗guǎng豪放,刚劲雄浑的安塞腰鼓爆发出生命最高亢的回响。

震hàn着困倦的世界。

童年的记忆中,吴伯萧在灯笼中寄深情,尤其是深沉的爱国情,那愿为马前卒的宏愿,更令人激情勃发,这些民俗风情蕴蓄着深厚,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

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1)依次给语段中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jìn zúB、jìn cùC、jìng zúD、jìng cù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C. 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3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共8分)(1)《蒹葭》中“ ,在水一方”表现了男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思念,同样《子衿》中的“青青子佩,”也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无尽的相思之情.(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不仅写出送别地点、而且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孟浩然用“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了秋水上涨,与堤岸齐平,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3)老师让学生选取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进行感受体悟,小文同学选了“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月早春,休眠了一冬的花枝绽放生机。

沿着泰州的大街小巷走走逛逛,望一望凤城河上的光影交错,听一听迎春桥上的车马xuān xiāo。

行走在凤城河畔,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古老的建筑,每一块砖【甲】每一片瓦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那些过去的辉煌与落寞。

夜幕降临,整个凤城河风景区又展现出另一幅画面:河畔的灯光亮起,宛如星星落入人间,点zhuì着这片古老土地。

此时,你可以沿着河边的小路【乙】,感受那份宁静与xiáng 和。

华灯初上,月影荡漾,乘上画舫游船,悠扬婉转的戏曲也漂浮在凤城河上。

与白天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不同,一切都慢了下来,只管醉心于两岸风光,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风姿与魅力。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填入【甲】【乙】两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乙】慢步B.【甲】、【乙】漫步C.【甲】,【乙】慢步D.【甲】,【乙】漫步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绽放生机”“光影交错”“古老土地”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文中加点词“行走”是动词,“河畔”是名词,“古老”是形容词。

C.文中划横线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文中划波浪线句是祈使句。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①树梢树枝树根根,▲。

②▲,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③▲,在河之洲。

④蒹葭萋萋,▲。

⑤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 ”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景象;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两句生动地写出了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

5.综合性学习(8分)我校八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二、阅读理解(共66分)(一)比较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3分)【甲】桃源行(节选)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含答案)

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文名句默写。

(1)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

(2)独学而无友,__________。

(3)__________,不知其可。

(4)《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下笔如有神 (2). (2)则孤陋而寡闻 (3). (3)人而无信 (4). (4)芳草鲜美 (5). 落英缤纷【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孤陋、寡、缤纷”等字词容易写错。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田野里,冬季的冰冷刚刚过去,春季就来了。

花儿草儿们用色彩xuàn染着土地,那迎春绽放的花蕊,吐纳着香甜的空气,那翠绿欲滴的桃浪,拥顶着希望的甜蜜;那冰雪消溶的小河,流淌着生命的脉动。

阳光灿烂的春季拔弄着大地,把地上的生灵变得生机盎然,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uàn染()脉.动()(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答案】 (1). (1)渲 (2). mài (3). (2)溶 (4). 融 (5). 拔 (6). 拨【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渲”的字形和多音字“脉”字的读音。

(2)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

消溶-消融;拔弄-拨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带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三单元(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1.(2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

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一起来探讨“和”的起源与意义。

材料一: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龢”字。

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

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的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材料三:和,谐也。

(《尔雅》)根据材料一可推测“和”的本义是:,后来“和”的意思又引申为。

2.(2分)学校打算在教学楼前树立一块“和”字碑,以倡导校园和美风尚,现向学生征询字体意见。

请从以下四种字体中选择一种加以推荐,注明字体,并从书法艺术特色角度陈述你的推荐理由。

字体一(出自《曹全碑》)字体二(出自褚遂良)字体三(出自怀素)字体四(出自苏轼)3.(2分)阅读下面语段,参照划线句子,在【A】处再仿写一个句子。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①开学已近一月,时光匆匆流逝,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新芽冒尖,春花吐蕊,空气中弥散着自然的香气。

我们跟着语文课本穿越时空:同江南水乡的小伙伴们一起月夜行船,在乡间摆脱一切束fù(_______)和jī(_______)绊,怅wǎng(_______)烟消云散;唱着“信天游”回延安一睹革命圣地的岁月变迁,欢喜的眼泪眼眶(_______)故,体悟吴伯箫愿为马前zú(_______)的意志和热情;跟着靖节先生寻访世外桃源;见证君子对淑女的思mù(_______)与追求。

②探民俗□学经典,这一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增进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

不同的历史与地域铸就了不同的文化与风情□福建的游神,铜梁的舞龙;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信天游□无一不是民俗风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心驰神往。

1.补全①段的汉字或拼音。

A.束fù(_______)B.jī(_______)绊C.怅wǎng(_______)D.眼眶(_______)E.马前zú(_______)F.思mù(_______)2.文段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叹为观止B.弥散C.戛然而止D.人情世故3.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第②段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B.、——;。

C.、:;......D.,:。

......4.①段中画线的句中含有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

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不得抄袭例句)示例:安塞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和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和答案八年级下语文月考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24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诘责(j) 绯红(fěi) 不逊(xn) 禁锢(g) 颔首(hn)B.解剖(pāo) 粗糙(co) 畸形(jī) 广袤(mo) 胡髭(zī)C.文绉绉 (zhōu) 尴尬(g) 黝黑(yǒu) 教诲(hu) 瞥见(piē)D.庶祖母(sh) 一绺绺(lǐu) 眼翳(y) 滞留(zh) 锃亮(zhng)2.下列成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鹤立鸡群气宇轩昂深恶痛疾翻来复去美其明曰B.抑扬顿挫冥思遐想油光可鉴五彩斑斓颔首低眉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烂造藏污纳垢由然而生D.暗然失色不可名状美不盛收微不足道无可置疑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何勤华回忆,处理案件积极活跃,还有电影制片厂以他们班的实习情况为背景、以为 ( 原型原形形象 )拍摄了一部电影——《见习律师》。

(2)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于事事追求完美,但往往 (事倍功半事与愿违一是无成)。

事实上,人生中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是生活最真实的味道。

4.下面这段文字在摘抄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请你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3分)(1)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

(2)假如当初商纣王能采取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3)假如当初蔡桓公能听从扁鹊的劝诫忠告,又何至于病入膏肓而死?可见,如果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第(1)句成分残缺:应改为第(2)句搭配不当:应把改为第(3)句词语赘余:应删去5. 古诗文积累(8分,每空1分),终岁常端正。

(刘祯《赠从弟》(其二))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抽刀断水水更流,。

,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④,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09281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09281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4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1. (5分)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确(dí) 解(pōu) 不(xùn) 邮(chāi)B.漏(xiè) 见(piē) 获(bǔ) 教(huì)C.红(fēi) 芋(ɡěnɡ) 发(jì) 住(jì)D.名(nì) 霉(jūn ) 形(qí) 责(jié)二、 默写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2.(5分) 古诗文默写(1)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6)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与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0分 )的⋅剖⋅逊⋅差⋅泄⋅瞥⋅捕⋅诲⋅绯⋅梗⋅髻⋅系⋅匿⋅菌⋅畸⋅诘⋅四、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5.(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

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

脉脉朱阑静倚。

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初二语文出卷人:审卷人:(时长12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秀qí()旁wù() xùn职()枯瘠.()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8分)(1)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__。

( 《闻雁》)(2)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

(4)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5)________________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6)《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和无奈的句子是:,。

3、名著阅读。

(6分)(1)《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3分)(2)“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请写出其绰号,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

(3分)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B、选任务时不可拈轻怕重,不然,时间长了,没有人会喜欢和你合作,你将失去许多机会。

C、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光怪陆离的年龄阶段,向各个方向发展就要看我们的毅力。

D、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B、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的重要性。

C、几个农民工来到经理部索要工钱,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这些农民工。

D、“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6、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7.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

(3分)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

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鸟类息息相关。

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

而目前,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米左右的大圈子。

二、阅读与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3分)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释】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白。

空复情:自多情。

8、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0分)【甲】《马说》(韩愈)【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封德彝:人名。

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④异:其他的。

⑤正:只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策.之不以其道策:(2)才美不外见.见:(3)上诘.之诘:(4)正患.己不能知患: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译文:12、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答:(三)阅读《低头与昂首》,完成13-15题。

(7分)低头与昂首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

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

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

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

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

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

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

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

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

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

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

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3、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

(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13分)郁孤台笑了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

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

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

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

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

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

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

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

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

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

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

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

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

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

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

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

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

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⑾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

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