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合集下载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宫室遗址分布在
(D )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被侵蚀的河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 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①便于观测水情
(B )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交通运输通道
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利于耕作,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不利条件: 易遭受洪水的威胁
(二)河网密度影响聚落的规模
• 华北平原——河流稀疏——耕地连片——乡村规模较大 •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规模较小
(三)河流地貌影响聚落分布(选址)
• 平原低地:沿河成线状分布→要加高和加固河堤
在平原低地,为防御洪水,人们通常要加高和加固河堤。聚落 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在山区河谷中,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 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
(一)冲积平原影响聚落的形成
优势条件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水源充足
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 山区河谷: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要避开滑坡、崩塌、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优势条件 (一)冲积平原影响聚落的形成
不利条件 (二)河网密度影响聚落的规模
(三)河流地貌影响聚落的分布(选址)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从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
句数不胜数,下图中蜿蜒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 为“蛇曲”。据此回答1~2题。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2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含解析)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2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含解析)

考点21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考点热度 ★★☆☆☆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3(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特别提示〗 河流的侵蚀地貌对聚落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堆积地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聚落的分布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故并非所有的平原都是聚落密集区,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

考向一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及原因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影响很大,尤其是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山区道路的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答案】1.A 2.C【解析】1.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

故选A。

2.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

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故选C。

考向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

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

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聚落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的聚落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

其主要类型对比分析如下。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很高而寒冷,土壤贫瘠。而河谷 地带海,气候相对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肥沃 的土壤、水源丰富,所以这里是高原地区理想的人 类栖息地。
山区 ——带状聚落 兰州城区为什么沿黄河谷地延伸?
兰州
在山区,河谷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淤积有肥 沃的土壤,水源也相对丰富,适合于聚落 的发展。
冲积平原
济南
——团状聚落
为什么冲积平原形成了城市聚落?

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网密布,有着便 捷的内河航运
[合作探究]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 (1)为什么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 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河流干、支流汇合处,便于人、物流的集聚和中转;地
)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2.图中 c 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 A.瀑布 C.三角洲平原 B.冲积扇 D.河漫滩平原
3. (2011 年福州期末检测)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 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4. 以下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积扇一般发育于山前 B.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的外海滨地区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的中游 D.河漫滩一般形成于河流的凹岸
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大小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大小的影响
华北平原的乡村
冲积平原:耕地连片,乡村规模大
江南地区乡村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沿河谷伸展?这与那里的自然条件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地形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分布
深切河谷两 岸的河漫滩
洪积扇、冲积扇 和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原因
地势低,气候 温暖,水资源 丰富,土壤肥 沃。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水 资源丰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 便捷内河航运 和海上运输
高原河谷河 漫滩聚落
平原低地:
重在于“防”
河堤
山区河谷中:
重在于“避”
陡坡 ←过渡地带 河漫滩
为什么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 P81 活动: 地势较高的B地?
A
B
山区河谷
河漫滩聚落 冲积平原 聚落
山前冲(洪) 积扇聚落
高原聚落
陡坡
河漫滩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的深切河谷 ——带状聚落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很高而寒冷,土壤贫瘠。而河谷 地带气候相对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肥沃的土 壤、水源丰富,所以这里是高原地区理想的人类栖 息地。
拉萨城为什么沿河谷伸展?这与那里的自然条件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为什么冲积平原形成了城市聚落?
[合作探究]
(2 1) )为什么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 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 A地;而 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河流干、支流汇合处,便于人、物流的集聚和中转;地
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 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A地位于河 谷地区,地势低,气候温暖,而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 富。 在河流中下游,水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聚落 宜建在地势较高的B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考点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考点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B.以水文命名(如沟、湾、畔)
C.以植被命名(如柳、芦、麻) D.以颜色命名(如红、黑、青)
某科研小组对如图研究区域内行政村的地名进 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 境关系密切。据此完成1~2题。 2.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漠,却是以水文命名的行 政村密集区,原因可能是 A.该地地下水丰富,多以泉、井等命名
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基础设施较差,当地政府正在动员并资助其村民向大型聚落搬迁。 据此完成1~2题。
1.安宁河谷地乡村聚落大部分分布在海拔1 500米以
下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
B.交通
C.气温
D.矿产
2.微型和散户乡村聚落距河较近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便于
√A.用水
C.捕捞
B.防火 D.耕作
(2023·天津市河东区期末)天津以“台”命名的地点很多,如八里台、侯台、芦台 等,这是因为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又是退海之地,洼地众多,台地是比较理想的居住之 地。据此完成3~4题。 3.人们选择在“台地”居住的最主要原因是
1.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
C.河道较弯曲
B.年降水量丰富 D.地质条件复杂
2.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
布在
√A局.a处 B.b处 C.c处 D.d处 3.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B.历史上气候变化,使地表水环境变化
C.受风沙活动影响大,以水命名寓意防灾 D.因移民而新建村,采用原有村名命名
(2023·重 庆 南 开 中 学 月 考 ) 嘉 陵 江 青 居 曲 流 因 呈 359° 的 “Ω”形而闻名。这里有着许多传说,如“水陆交通要道, 商贾云集”“生活富足太平,如同生活在平安坝”“岸上一 袋烟,行船一整天”“坐船去青居镇赶场,去也可以顺水, 回也可以顺水”等。如图为“青居曲流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判断图中上、下码头处的河流地貌是

高三一轮复习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编写: 姜太平 审核: 高三地理组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涡阳二中2015届文科一轮复习导学案 科目:地理 编号: 1 使用时间: 2014 年 11 月 日课题: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吸引之处。

2.理解和识记高原、山区、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的地区、成因及形状。

学法指导:略 学习重难点:识记高原、山区、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的地区、成因及形状。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一)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有哪些吸引?:是聚落密集区。

一般来讲,平原地区是聚落的理想环境,但并非所有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分布。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二﹑预习自测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关于高原地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②大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平原上 ③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高原面上 ④多呈条带状沿河流两岸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

读下图,回答题。

3.图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 ) A .a b c B .b c a C .b a c D .c b a4.与图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 ) A .青藏高原 B .西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内蒙古高原涡阳二中2015届文科一轮复习地理导学案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分析一
崇明岛的由来
崇明岛的由来
分析二
崇明岛的变迁
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 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11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 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塌被江水冲走。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 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 沙。公元1352年至公元 1583年崇明县城先后五次搬迁。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什么是聚落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仅包括房屋 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 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类型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乡村
农业人口
较小
较早
城市
非农业人口
较大
较晚
惠州行政图
思考:从惠州政区图中可以看出西枝江沿岸分布众多城镇, 那么河流为聚落分布提供了什么条件?
地势平坦,地下 水或地表水资源 比较丰富,并淤 积有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 资源丰富,河 网密布,有便 捷内河航运和 海上运输
3.聚落选址时应注意什么?
81页活动
(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地形较崎岖,因此聚 落一般建在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上,便于基建 和交通发展。
河流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 方,可减少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2)B地的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 位于两河交汇 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 聚集、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 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便于农耕和基 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小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 布
原因分 析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高考考情:1.理解聚落的概念。

识记聚落分布的位置和形状。

2.理解不同河流地貌的成因和聚落分布恶寒形状的关系。

3.结合各种材料和图形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易错考点:不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比较典例精析:例题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延安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中部,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周围有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是一座依山傍水、群峰拱卫的山城。

由砂岩和黄土砌筑的城垣,从延河岸边蜿蜒到凤凰山巅,形成“山抱延城城依山,城边延水逐山弯”的地域分布形态(如下图)。

延安的地形以黄土粱峁和沟谷川道为主,梁峁为许多河谷所穿插分割,坡面上广布沟壑,使梁峁的外貌显得支离破碎。

延河、南川河及其主要支流的谷底,一般宽约200~700米,开阔平坦,叫做川道。

川道又有米粮川之称,是延安的粮食、蔬菜基地和居民点的主要分布区。

材料二延安市的地域形态。

(1)分别写出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并说出当前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分析延安城的地域分布形态是怎样的?制约因素是什么?(3)分析“川道”成为居民点主要分布区的原因。

(4)由此推断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村落规模和空间分布特点。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第(1)题,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分别是由于风力堆积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当前水土流失严重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2)题,例题二济南模拟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乙中①②两图分别表示图甲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①—a②—b B.①—b②—dC.①—a②—c D.①—c②—d2.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从图乙中可知,①为“V”型谷,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②为山前冲积扇,多分布在河流流出山口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步骤:
搜集资料,了解 有关河口冲积岛 的基本情况。
根据长江河口冲积岛 的生消变化图,推测 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资料一:
河口冲积岛
河口冲积岛是含沙量较多的河流将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 成的岛屿。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快,进入宽阔的海洋后,流速就慢下 来,携带的泥沙就在河口附近沉积,成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
资料四
崇明岛的建制改革
崇明岛成陆已有 1300多年历史。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长江口 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 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 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 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 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设天赐盐场,隶通 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96年。
地势平坦,地下 水或地表水资源 比较丰富,并淤 积有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 资源丰富,河 网密布,有便 捷内河航运和 海上运输
3.聚落选址时应注意什么?
81页活动
(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地形较崎岖,因此聚 落一般建在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上,便于基建 和交通发展。
河流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 方,可减少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2)B地的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 位于两河交汇 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 聚集、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 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便于农耕和基 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 2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 高亢之地,是因为( )B
• 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 优越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 猎便于搬迁和居住
• A、 B、 C、 D、
高考链接
读图,回答1~2题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
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B
A.甲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1.什么是聚落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仅包括房屋 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 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类型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乡村
农业人口
较小
较早
城市
非农业人口
较大
较晚
惠州行政图
• 思考:从惠州政区图中可以看出西枝江沿 岸分布众多城镇,那么河流为聚落分布提 供了什么条件?
分析一
崇明岛的由来
崇明岛的由来
分析二
崇明岛的变迁
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
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11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 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塌被江水冲走。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 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 沙。公元1352年至公元 1583年崇明县城先后五次搬迁。
• 1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区 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B )
• A、土壤肥沃
B、水资源丰富
• C、地形开阔
D、水运发达
分析: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较低且平坦,是高原、山区、冲积平原地 区聚落分布的共同有利的条件。但高原地区和山区的聚落分布地形不开阔,这 是河水下蚀的结果,正因如此,航运不便。
小结: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分 布
原因分 析
高原地区
多呈带状分布在深 切河谷两岸狭窄的 河漫滩平原上。如 雅鲁藏布江河谷
山区
冲积平原
洪积扇、冲积扇和 沿河发展,形成
河漫滩平原上,呈 沿河聚落带;
条带状,或蜿蜒分 沿海岸发展,形
布于山前,或沿河 成沿海岸聚落
流两岸发展

其上的深切河谷地 势低、气候温暖, 两岸泥沙淤积而成 的河漫滩平原土壤 肥沃、水资源丰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及 研究崇明岛的未来
惠东中学 徐光海
我印象中的聚落
1、你家住在城市还是乡村?

城市□ 乡村□
场 2、你家住在平原还是山区?

平原□ 山区□ 3、你能说说你家所在的聚落有何特点吗?

规模:大□ 小□

人口:多□ 少□
分布:集中□ 分散□
• 一、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1.什么是聚落? • 2.聚落在不同地貌分布有什么特点? • 3.聚落选址时应注意什么? • 二、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 1.崇明岛的由来 • 2.崇明岛是怎么形成的? • 3.崇明岛的未来如何?
2.聚落在不同河流地貌分布有什 么特点?
• 地貌(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 陵、盆地、平原。
河流堆积地貌:山前洪积扇、河漫滩平原、冲积 平原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1)图中,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的聚落?
(2)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差异:聚落的规模,形状、人口数量等考虑)
B.乙
C.丙 D.丁
2段.是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D
A.甲
B.乙
C.丙 D.丁
• 3.我国西北部城镇分散的主要原因是 (B ) • A.平原面积小 B.水源供给不足 • C.交通便利 D.山地面积广大
探究问题
●了解了崇明岛的形成和发展, 请同学推测崇明岛的未来会怎 么样,并说明理由。
世界上许多大河入海的地方,都会形成一些河口冲积 岛。我国共有400多个河口冲积岛,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 就是一个很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地势低平,围绕岛屿
资料二 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
资料三
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
从1955年冬开始,崇明县组织围垦滩涂和沙洲。截至2000年, 全县共围垦滩涂和沙洲70多处,累计围得土地面积500多平方千米。 崇明岛的面积比1949年增大了一倍以上,由中国的第四大岛升为
崇明岛的地理环境
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 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 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 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全岛面积1225平方千米,东 西长76千米,南北宽13至18千米。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 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