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易错题
易错题合集30—2021学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复习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2021学浙教版中考科学冲刺复习训练易错题合集301.毒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正确的是()A.坚决拒绝,决不沾染B.摧残生命和家庭,但不危害社会C.能明显提神,可以少吸,只要不上瘾D.学生时期不能吸,成年了可以吸2.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
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用电安全做法不合理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B.放风筝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C.及时更换绝缘层老化或破损的电线D.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3.“水是生命的源泉”。
下面对水化学式(H2O)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氧化物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水分子中含有氢、氧两种原子D.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生活的质量,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海水过滤之后变成了淡水B.废旧塑料可采用直接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不污染环境C.农药、化肥的使用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杜绝使用D.回收废旧金属材料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如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部分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6.有A,B,C三种常温下不与水反应的金属,为了比较它们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人设计了下列四种实验方法,下列方法最准确可行的是()A.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快慢B.把它们分别和盐酸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及产生气体的多少C.把三种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它们的颜色变化程度D.把三种金属和它们的可溶性盐溶液之间两两反应,观察金属表面是否有金属析出7.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
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A.无线电通讯受干扰B.地磁场发生磁暴C.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D.气候发生明显变化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9.在爬行动物中,蜥蜴、扬子鳄等依靠什么器官进行呼吸()A.内鳃和外鳃B.肺C.气管、鳃和皮肤D.鳃和肺10.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中考科学典型易错题有答案

Fighting!一.选择题1.如图,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物体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3-6秒内在做匀速运动C.该物体0-3秒内速度为2米/秒D.该物体在6-9秒内与地面的摩擦为4牛2.A、B两车的质量相等,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在行驶过程中,两车的动能始终相等B.在行驶过程中,A、B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以B车为参照物,则A车向西行驶D.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则A、B两车的功率之比为4∶93.举重运动员在2秒内将1600牛重的杠铃举高2米,然后在空中停留了8秒钟,那么他在这8秒钟内的功率为: (B)A.1600瓦B.0瓦C.400瓦D.320瓦4. 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增大到10V时,通过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了0.2安则定值电阻说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 〔C〕A.0.4WB.2.8WC.3.6WD.无法确定5.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电阻为2 ,线圈中电流为10A。
这台电动机正常工作1s消耗的电能为W,产生的热量为Q,则(A)A.W=3800J,Q=200J B.W=3800J,Q=3800JC.W=72200J,Q=200J D.W=72200J,Q=3800J6. 一抽水机的配套电动机,额定功率是2200瓦,它的线圈电阻是3欧,在220V 的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流是10安,则一秒内线圈产生的热量是〔D〕A.16100焦B.2200焦C.1900焦D.300焦7.某种砖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4.9×105帕,如果用这种砖来砌墙,墙最多可砌多高?〔砖的密度为:2.45×103千克/米3,砖缝中泥灰重力及厚度不计,g取10牛/千克〕〔A〕A.20米B.10米C.30米D.无法确定8.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ρ酒精=0.8×103kg/m3)(B)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9.将二氧化硫与氧气按等质量混合,则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B )A.1∶4 B.1∶3 C.1∶2 D.1∶11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按下图装置中图A、图B的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试验。
年 中考科学 电学部分 难题 易错题 汇编

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A.带与A球不同种的电荷B.带与B球不同种的电荷C.带与C球不同种的电荷D.一定带正电荷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L1、L2串联,闭合开关S,L1发光,L2不发光。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电源电压较低B.L2发生了断路C.L2发生了短路D.L2的实际功率很小3.如图所示,小磁针指向标画正确的是()A.B.C.D.4.有一种“浴霸”,具有照明、吹风和加热三个功能,其中照明灯和吹风机(用表示),均可以单独控制,电热丝(用表示)只有在吹风机启动后才可以工作。
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关于电磁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装置是研究磁场对磁针的作用B.图乙装置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C.图丙装置是研究磁体具有指南北性D.图丁装置现象是制成发电机的原理6.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时,灯L1、L2串联B.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 l、S3时,灯L1、L2并联C.闭合开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灯L1亮、L2不亮D.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电源短路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7.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 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B.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C.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D.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8.如图所示为科研人员研制的“发电鞋”,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人体带动磁铁运动时,磁铁产生的磁场通过线圈,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当人以5km/h的速度行走时,其发电的功率约为。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易错题及解答之一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易错题及解答之一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
这些题目可能让我们感到困惑,甚至挫败。
然而,通过仔细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并提高我们的解题技巧。
本文将针对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的一些常见易错题进行解答,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解题正确率。
一、滑轮问题本文例题】在一个滑轮组中,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
如果我们在动滑轮上悬挂两个物体,每个物体的重力为G,那么在拉力F的作用下,这个滑轮组将如何运动?本文错误解答】因为只有一个动滑轮,所以物体G被提升时滑轮将保持静止。
本文正确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滑轮组将会以两种方式运动。
由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不均衡,所以滑轮组会产生旋转运动。
由于拉力F的作用,滑轮组也会产生平动。
二、化学反应的速率本文例题】在化学反应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本文错误解答】很多学生可能会回答“温度”。
然而,除了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本文正确解答】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温度以及催化剂的存在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其中,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升高温度通常会加快反应速率。
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例如将固体研磨成粉末)也会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则可以降低反应的能量障碍,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三、人体的神经调节本文例题】在人体的神经调节中,当身体受到伤害时,会产生疼痛感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本文错误解答】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这是通过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实现的。
然而,这是一个误解,因为大脑皮层是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区域,而不是直接处理身体感觉的区域。
本文正确解答】当身体受到伤害时,疼痛感是通过脊髓中的神经元传递到大脑皮层的。
脊髓中的神经元会迅速传递疼痛信号到大脑皮层,从而使我们产生疼痛感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个过程被称为“反射弧”,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和效应器组成的。
浙教版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易错题

中考复习易错题1.(2019·临沂)右上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B.在A点时是液态,B点时是固态C.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2.将零下5摄氏度的冰放入0摄氏度的水中,冰和水的质量怎么变化3.如图所示,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试管,试管中装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水也沸腾B.试管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C.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对4.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的水一定沸腾B.120℃的水一定沸腾B.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D.90℃的水也可能沸腾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
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是河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 (2020·浙江九年级)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
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
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变大、变小、不变)7 如图所示,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界面右侧是空气C.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D.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空气 D.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9、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水平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再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再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中考科学易错题

A B 中考科学易错题分析1. 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在河岸边看到河水中自己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下弯折D .游泳时,人潜入水中看到岸边的树木是升高了的虚像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若m 1<m 2,则肯定相碰D 、无法确定是否相碰3. 通过如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 .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并不能说明黄铜的密度比铜片大B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 .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4、如图,用测力计将长杆一端A 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 1;同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一端B 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 2。
则长杆的重力是(测力计保持竖直向( )A 、(F 1+F 2)/2B 、F 1+F 2C 、F 1/F 2 D.F 1×F 25、如图所示,杠杆OA 可绕支点O 转动,B 处挂一重物G ,A 处用 一 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A. F 大小不变,但F <GB. F 大小不变,但F >GC. F 逐渐减小,但F >GD. F 逐渐增大,但F <G6.如图所示,物体A 重120N ,在重力为G B 的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 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 。
如果在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80N 的拉力F (注:图中未画出),当物体B 匀速上升时(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G B =30N B .G B =90N C .f =90N D .f =180N7、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盛有硫酸,乙容器中盛有水,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 A. 硫酸的质量大于水的质量 B. 硫酸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C. 硫酸的质量小于水的质量 D .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 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
初中科学易错题整理汇总

初中科学易错题(八下---九上)初中科学易错题(八下--九上)编者:无1.为锻炼身体,小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如图甲是其原理图.硬质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接触良好且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0=5Ώ,R是一根长为5cm的均匀电阻线(阻值跟长度成正比),其最大阻值为25Ώ,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b端.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问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小刚要把电压表的表盘改为拉力计的表盘,当不拉拉环时,拉力计表盘上的零刻度应标在电压表表盘的多少伏处?(2)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的指针指在1.5V时,电阻线接人电路中的电阻值为多少欧?此时,作用在拉环上竖直向上的拉力为多少牛?2.图中①②③④⑤组成的神经结构称为A.神经元B.神经中枢C.反射弧D.神经系统3.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A.看到梅子分泌唾液B.嗅到梅子气味分泌唾液C.谈到梅子分泌唾液D.吃到梅子分泌唾液4.如图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三棱柱,在另一侧面的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A.B点B.C点C.D点D.E点5.把螺线管水平悬挂起来,通电后它的外部磁场与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静止时它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________(填“南”或“北”)极.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2A,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移动滑片将其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R2消耗的电功率为0.9W.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________Ω,定值电阻R1=________Ω.7.小明等3人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中考科学难题易错题精选

SH 2SH 2SH 2SH 2在相同条件下,H 2S 的酸性比H 2SO 3弱。
且H 2S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SO 2。
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 2SO 3溶液中通入H 2S 气体,发生反应如下:2H 2S+ H 2SO 3==3S ↓+3 H 2O 。
以下是向H 2SO 3溶液通入H 2S 的体积和溶液pH 值关系图,正确的是( ▲)下图表示叶的平面结构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
请分析回答:(1) 图中曲线a 表示的生命活动是 ▲ ,该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是 ▲ ;(2) 图中结构(5)对曲线a 所示生命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它 ▲ ; (3)曲线b 与曲线a 所示的生命活动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 ;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某粉末状物质进行分析.取8.0g 该物质放入图A 中进行系列实验,结果如下:A 中物质最后全部变为黑色;B 中物质变为蓝色,B 、C 共增重0.9g ;E 中溶液变浑浊,E 、F 共增重1.1g ;D 、G 中的物质无变化。
反应结束后,将A 中的黑色固体用氢气还原,黑色固体全部变红且有无色液体产生。
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填空。
⑴B 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有 ▲ 生成;D 中无水硫酸铜的颜色不变,说明_ ▲__。
⑵F 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___。
⑶原粉末状物质的组成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 ▲ ____。
(4)为了使A 中产生的物质,完全被BCDEFG 充分吸收,应如何改进装置 ▲小燕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小燕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 之间的关系(如图),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 .60 cm B .40 cm C .20 cm D .10 cm(2)将物体由距凸透镜40cm 处匀速移动到20cm 处,所用的时间为2s .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 ▲ 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
(选填“>”、“=”或“<”)(3)实验完成后,她把学校里的一幅广告拍下来,发现还有二句话没有照到(如图),她应将照相机 ▲ (“靠近”或“远离”)广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中考科学易错题一、以往学生典型易错题答题情况和原因分析总体来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基本概念不理解、死记硬背;审题不仔细,理解不正确;解题不规范,思考不全面;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到位、用词欠准确;灵活应用不够,综合能力不强等。
(一).物质科学部分:例1、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 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里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 1 kg/m3B、 2 kg/m3C、 2.2 kg/m3D、2.5 kg/m3例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水平地面例3、小明用力推水平地面的某一物体,没有推动,原因是小明对物体的推力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例4、如图所示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又如: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装置中,能反映出发电机原理的是()A B C D例5、观察下图并填空。
例6、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就越大,现将等体积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50%B、= 50%C、< 50%D、不能确定例7、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B. 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大C. 做功越多,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大D. 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例8、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内能一样大B. 机械能一样大、乙的内能大C. 乙的机械能大、内能一样大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例9、(08金华30).现有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只含有两种元素,A是黑色固体,在常温下B、C、D为无色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由此可以判断C物质是▲,D物质是▲。
(填名称或化学式)(2)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10、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D.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二).生命科学部分:例1、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冬天,槐树的叶片都已落下,而松树却郁郁葱葱,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比槐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槐树与松树一样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例2、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
该湿地公园属于() 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生物圈例3、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②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③池塘中的所有衣藻.④池塘。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细胞、种群、个体、生态系统例题4、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这是因为()A.体质太差 B.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C.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弱 D.青霉素不纯例5、下列关于免疫的实例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卡介苗 B.泪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C.注射乙肝疫苗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患天花(三).地球、宇宙空间科学部分:例1、(08台州21).右图是某市夏季空气污染浓度的等值线图(类似于地形中的等高线)。
据图可知该区域中主要污染源位置在▲区。
分析:学生根据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而没有看清图中每立方固体污染物的个数选了甲。
例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C、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D.地球公转时地轴呈倾斜状态例题3、根据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得到以下信息,正确的是()A.C处是山脊B.D处是峭壁C.A位于B的西南方D.海拔最高的是B处例题4、右图是嫦娥一号卫星(以下简称卫星)从地球奔向月球并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
(1)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
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填“前”或。
后”)喷火。
(2)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卫星于2008年2月16 分(正月十五)上午l0时左右第一状面临月全食的考验。
在月全食的近4个小时中,卫星无法得到太甩光的照射.这会导致卫星表面温第28题图度骤降,同时太阳能电池无法工作。
从光的传播规律来分析,月全食是因为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恰好处于同一直线上,且▲在中央。
如果天气晴朗.那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相是▲。
分析:学生灵活应用不够,综合能力不强例题5、如图所示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
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08年正月初一拍摄的C.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D.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2.进行易错题归纳一份试卷或练习,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很多,也因人而异,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是知识漏洞(如答不出或答错),还是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表述不清或随意答题);是审题不慎(未看清关键字眼、隐含条件和答题要求而粗心大意),还是技术性失分(如错别字、笔误或计算出错等);是答题不规范(如公式不写、单位不统一等),还是心理紧张(如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等)。
评讲时应结合有代表性的试题和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提高良好应试心理素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尤其是临近中考时减少这些方面的失分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收益,也是试卷讲评时教师所应该做的。
其中,为了减少学生在做题时的错误,我们对科学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
第一部分:物质科学1、质量与重力吧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3、压力与重力4、惯性与惯性定律5、漂浮与悬浮6、有用功与额外功7、功率与效率8、凸透镜与凹透镜9、实象与虚象 10、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1、晶体与非晶体 12、蒸发与沸腾 13、熔化与凝固 14、汽化与液化 15、升华与凝华 16、热量与内能 17、音调、响度与音色 18、内能与机械能 19、串联与并联 20、电动机与发电机 2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2、饱和溶液与浓溶液 23、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24、单质、化合物与混合物 25、符号与模型 26、质子、中子与夸克 27、分子、原子与离子 28、分子运动与扩散现象 29、燃烧与缓慢氧化 30、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31、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 32、有机物与无机物 33、金属与非金属 34、中和与中性35、酸、碱与盐 36、氧化性与还原性第二部分:生命科学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2、组织、器官与系统3、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4、种子与果实5、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6、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7、反射与反射弧8、遗传与变异9、基因、DNA与遗传物质 10、群落与种群 1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12、食物链与食物网 1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 14、传染病与非传染性疾病 15、细菌性食物中毒与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6、动脉血与静脉血 17、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18、真菌、细菌与病毒 19、抗原与抗体 20、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21、凝集素与凝集原 22、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 23、胰液与胰岛素第三部分: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1、太阳与月球2、地球公转与自转3、上弦月与下弦月4、黑子与耀斑5、恒星、行星与卫星6、太阳系、银河系与总星系7、地形与地图8、经线与纬线 9、等高线与等压线 10、天气与气候 11、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 12、星云与星系 13、“日心说”与“地心说” 14、“神创论”与“进化论” 15、化石与活化石 16、公历与农历 17、阴历、阳历与阴阳历 18、日食与月食 19、五种地形的特征 20、五种地形部位 21、季风气候与干旱气候 22、三种不同的土壤类型 23、影响气候的四种因素(二)、充分发挥我校科学教研组的作用,采用初三教师讨论以及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集体备课第形式,具体进行中考科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教学的落实。
不过,我们要清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备课前可别忘记学生,找学生座谈,然后编制好上课的教案。
在编制教案的同时,我们给学生编制好对应的讲义。
我们的中考科学易错题专题复习课讲义包括三部分:一是精选例题,这些例题都是学生以前容易混淆导致错误的题目。
二是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三是再过关习题,如果个别学生不明白的要进行个性化辅导。
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三大类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的易错题专题复习课采用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列举例题例1:农业生产上常用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A、可以使土壤中的矿物质得到充分利用B、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C、可以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D、可以提高农田的能量传递效率例2:要在温室里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密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是()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B、夜间适当降低温度C、昼夜温度保持平衡D、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例题3: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第二步:进行相关知识点复习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①白天同时发生,但________强,晚上只有________。
②一天中氧气最多_____,二氧化碳最多____。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式场所条件特殊知识点2、气孔是两个__________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水蒸气的通道。
也是__________和_______ 进出叶片的通道。
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__________上表皮(多于或小于、等于)。
3、根吸收的水约有______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的,只有小部分用于__________。
4、蒸腾作用的意义:①. ②.③.④。
5、三大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无机肥料作用缺少时的症状植株颜色变化6、水分和无机盐在茎的_____中自_______运输,有机物在_____形成后,在茎的______中自_____运输。
7、常见直根系和须根系代表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进行再过关训练1、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片绿叶(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从中部的叶脉处切断,给予光照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