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际市场来看,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随着机器人技术不断的发展,未来的市场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这篇文章将会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1. 机器人软件与控制系统将会成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过去,机器人的软件与控制系统都是机器人技术中不太被重视的领域,其实机器人控制系统和软件都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它们的发展将会为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机器人的软件和控制系统也在不断被优化,这将会使得机器人可以更为准确和智能地执行各种任务,包括自主导航、感应等。
2. 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未来智能机器人将会成为机器人应用的核心,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领域,机器人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集成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新技术,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甚至可以自主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工作。
3. 灵活度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人类是一种灵活的生物,能够完成很多复杂的动作和任务。
而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灵活度也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具有足底敏感器、悬浮器等功能的机器人,使得机器人可以更加灵活地完成各种不同的任务。
二、机器人市场前景1. 智能家居市场的机遇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迅速崛起,机器人技术也将会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未来,机器人将会扮演更多的角色,比如,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扫地、管理家庭电器等。
在智能家居市场中,机器人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智能制造市场的广阔前景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了制造业的未来趋势,而机器人技术也是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速,机器人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通过机器人技术,制造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生产成本也将会大幅降低。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前景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工业制造领域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传统的生产线需要人工操作,难以满足高效、精确和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而机器人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完成重复、繁琐且危险的工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进行焊接、喷涂等工作,不仅能确保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二、医疗健康领域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
机器人可以在手术中实现精确操作,减小手术风险,并且通过高精度的数据分析,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机器人还可以承担照顾老年人和病人的任务,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援助,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可以开发出智能护理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起居的帮助,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三、农业领域机器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
传统农业劳动力不足且效率低下,而机器人可以应用在种植、收割、喷洒等工作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可以开发出具有智能算法的机器人,能够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状况,自动调整相应的种植和管理策略。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还能够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四、教育领域机器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也非常有潜力。
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教学辅助、编程教育和语言学习等方面。
例如,可以开发出具有交互功能的教育机器人,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指导,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机器人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编程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为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五、服务领域机器人技术在服务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个性化、便捷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机器人可以应用于酒店、餐厅、商场等场所,提供导航、问询、清洁等服务。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正逐渐成为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它所带来的前景。
一、人工智能的进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人工智能使机器人能够具备智能化的行为和决策能力,从而实现更复杂的任务。
例如,现代机器人可以在工厂中执行高精度的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或提供病情监测,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二、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现代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领域。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采用机器人来完成一些重复性、高强度和高风险的工作。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三、机器人技术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机器人技术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机器人可以帮助解决养老、医疗等领域的人力需求。
例如,智能陪护机器人可以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帮助和陪伴;医疗机器人可以为病人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改善医疗体验。
此外,机器人还可以用于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事态,例如救援机器人可以在危险环境下执行任务,以减少人员伤亡。
四、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尽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机器人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它们必须具备自我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减少对人类的潜在威胁。
其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还涉及法律和伦理问题,例如机器人是否应该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以及对隐私和数据安全的保护等。
五、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展望未来,机器人技术将继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将具备更强大的自主决策能力和适应性。
机器人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前景

机器人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前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所涉及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从工业制造到医疗卫生、教育、娱乐等领域,机器人正逐渐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助手。
本文将讨论机器人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前景。
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 - 机器人理应具备自主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随着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已经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主导航、任务执行、图像识别等操作。
2、协作式 - 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紧密协作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例如,在制造业领域,工人和机器人将能够共同完成生产线上的任务,实现智能化、柔性化生产。
3、插入式 - 机器人已经不仅能够单独执行一项任务,同时还能插入到现有的生产线或工作流程中,以满足不同需求。
这种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将使机器人成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工具。
二、机器人应用领域1、制造业 - 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电子和电气制造业中,机器人的应用体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例如,在车身焊接、零件装配和质量控制等环节中,机器人的应用已经可以完全替代人工。
2、医疗卫生 - 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的重要工具。
例如,手术机器人已经可以对复杂和精细的手术进行精准操作,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风险和误差。
3、家庭服务 - 未来机器人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务。
例如,智能家居的机器人可以为老人提供照顾服务、在家中完成清洁和组织工作,为工作繁忙的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
4、教育 - 机器人可以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助手。
例如,机器人助教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拓展性学习,为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效果和效率。
三、机器人技术未来的前景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前景非常广泛。
它可以完全改变工业制造和服务业的运作模式,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劳动力,也有望成为未来的创新和发展驱动力。
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它不仅可以自动控制和预测工作环境中的变化,还可以具备人类无法想象的能力和潜力。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迅速地走到了现代生活的前列。
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福利和价值。
本文将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机器人在商业应用、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展开分析。
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不断地取得进步。
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智能化将持续成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拥有了自主思考、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和效率。
2. 多功能性趋势在现代化的生产及社会生活中,需要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协同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多功能化也成为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大幅度提高了机器人的应用效果。
3. 低成本趋势低成本的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这不仅有助于机器人技术的普及,而且也能够扩大机器人应用的市场规模,从而提高机器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二、机器人在商业应用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种商品竞争愈发激烈,利润空间也愈发小。
为了提高商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机器人在商业应用领域中的优势,逐步采用机器人代替传统的生产模式。
1. 零售业中的应用视频监控、机器人导购、自动收银、无人售货等机器人的应用正在零售业中逐步发展起来,极大地提高了客流量和订单额,增强了店面的人气和竞争力,这显示出了机器人在零售业中的重要应用前景。
2. 物流业中的应用机器人的应用也逐渐应用于物流业。
在未来,机器人将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很多物流业务,比如在物流及仓储中,通过使用机器人、智能电子标签等技术,使得物流与仓储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化。
三、机器人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1. 机器人治疗机器人治疗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中罕见的技术,可以在较小的手术切口下完成较复杂的手术,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都得到控制。
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及对就业的影响

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及对就业的影响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使得机器人在工业、服务业甚至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以及对就业的影响。
一、机器人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已经取代了一部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完成工作。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机器人可以进行精细的焊接和组装工作,从而实现高效生产。
此外,机器人在医疗、农业、物流等领域也展示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机器人将不仅仅停留在单一任务的执行,而是具备更强的学习和自我适应能力。
面部识别、语音识别和情感分析等人机交互技术将成为机器人发展的关键。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到更多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中。
二、机器人对就业的影响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对就业市场的担忧。
人们担心,随着机器人的普及,许多工作岗位将被取代,导致大量的失业问题。
然而,事实上,机器人技术并非完全是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首先,机器人的使用将提高生产力和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企业将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的投资,从而创造更多的高技能岗位,例如机器人维护和编程等。
此外,机器人的出现还将推动新兴行业的发展,创造出一批新的就业机会。
例如,在机器人制造和机器人应用方面,将催生出一系列相关产业,包括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及算法开发商等。
然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某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冲击。
例如,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可能会被机器人替代。
这将导致该领域的一部分从业人员失去工作。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培训,提供岗位转换的支持,以确保被取代的工人能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三、机器人与人类的合作机器人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进行合作。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正在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工业生产到医疗护理,从教育培训到娱乐娱乐,机器人技术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
一、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机器人在生产流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从事高强度、高风险、高精度和繁重的工作,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医疗护理机器人在医疗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提供康复治疗等。
机器人在医疗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患关系。
三、教育培训机器人技术在教育培训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问题的解决。
机器人技术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娱乐休闲机器人技术在娱乐休闲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在休闲娱乐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例如机器人导游、机器人咖啡师等。
机器人技术在娱乐休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途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升级,机器人能够承担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任务,使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也呈现出八大趋势:一、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机器人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机器人将会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生活场景。
二、高精度机器人将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灵活性,以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例如精密生产过程、手术操作等。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展望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展望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展望。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具备学习、理解和推理的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和不确定环境下的任务,也提高了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交互和合作能力。
2. 机器人的互联互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之间的互相通信和合作将变得更加普遍。
机器人可以通过云服务进行数据共享和协作,实现更高效、更强大的工作能力。
这将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任务中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柔性机器人的兴起:柔性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柔软和变形能力的机器人,可以适应多种复杂环境和任务。
随着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的进步,柔性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将得到更多关注。
柔性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适应不同环境,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传统的机器人需要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来执行任务,不能灵活应对变化情况。
而现代机器人的研究集中在为其赋予自主决策的能力。
通过深度学习和增强学习等技术,机器人可以自行学习和调整策略,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任务需求。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1. 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变得普遍。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在生产线上能够完成更复杂、精细的任务。
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错误,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为伤害的风险。
2. 医疗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机器人在医疗护理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手术辅助、康复训练、药物分发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医疗保健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机器人在疫情期间的应用也得到了验证,可以帮助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降低传染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前景09机电(1)0945523111 龚蒙蒙【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工业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状况和应用趋势,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由来;效益;发展;应用;前景1.机器人的由来机器人一词最早来自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一书中,书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意是苦力,即剧作家笔下的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
由于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显得极为迫切,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
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
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来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2.工业机器人带来的效益广泛的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逐步改善劳动条件,更强与可控的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消除枯燥无味的工作,节约劳动力,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劳动风险,提高机床,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工作量及降低停产时间和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3.工业机器人的发展3.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美国是机器人的诞生地,早在1961年,美国的Consolidated Control Corp 和AMF公司联合研制了第一台实用的示教再现机器人。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
日本在1967年从美国引进第一台机器人,1976年以后,随着微电子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急剧增加,日本当时劳动力显著不足,工业机器人在企业里受到了“救世主”般的欢迎,使其日本工业机器人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无论机器人的数量还是机器人的密度都位居世界第一,素有“机器人王国”之称。
德国引进机器人的时间比英国和瑞典大约晚了五六年,但战争所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国民的技术水平较高等社会环境,却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在德国规定,对于一些危险、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来代替普通人的劳动。
这为机器人的应用开拓了广泛的市场,并推动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目前,德国工业机器人的总数占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法国政府一直比较重视机器人技术,通过大力支持一系列研究计划,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使法国机器人的发展比较顺利。
在政府组织的项目中,特别注重机器人基础技术方面的研究,把重点放在开展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
而由工业界支持开展应用和开发方面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使机器人在法国企业界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从而使法国在国际工业机器人界拥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英国纪70年代末开始,推行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机器人发展的政策,使英国工业机器人起步比当今的机器人大国日本还要早,并曾经取得了早期的辉煌。
然而,这时候政府对工业机器人实行了限制发展的错误。
这个错误导致英国的机器人工业一蹶不振,在西欧几乎处于末位。
近些年,意大利、瑞典、西班牙、芬兰、丹麦等国家由于自身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大量需求,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目前,国际上的工业机器人公司主要分为日系和欧系。
日系中主要有安川、OTC、松下、FANLUC、川崎等公司的产品。
欧系中主要有德国的KUKA、CLOOS、瑞典的ABB及奥地利的工GM公司。
3.2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30多年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应用化期。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科技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世界掀起了一个高潮,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漆,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
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了一大步,先后研制了点焊, 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还有很大差距。
4.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随着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从传统的汽车制造领域向非制造领域延伸。
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用于维护维修的机器人等。
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生活服务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汽车制造是一个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也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行业,几乎占到整个工业机器人的一半以上。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最初也是应用于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中。
在汽车生产中工业机器人是一种主要的制动化设备,在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的弧焊、点焊、喷涂、搬运、涂胶、冲压等工艺中大量使用。
据预测我国正在进入汽车拥有率上升时期,在未来几年里,汽车仍将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
所以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会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年增幅达到50%左右,工业机器人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将得到快速发展。
工业机器人除了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在电子,食品加工,非金属加工,日用消费品和木材家具加工等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快速增长。
5.机器人的前景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机器的“终极”形式。
它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因此它的发展与众多学科发展密切相关。
当今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
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有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渐小巧,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视觉、力觉、声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5机器人化机械开始兴起。
从94年美国开发出“虚拟轴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纷纷探索开拓其实际应用的领域。
总体趋势是,从狭义的机器人概念向广义的机器人技术概念转移,从工业机器人产业向解决方案业务的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
机器人技术的内涵已变为灵活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具有实际动作功能的智能化系统。
机器人结构越来越灵巧,控制系统愈来愈小,其智能也越来越高,并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6.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将不断扩大,这一点无容置疑。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面了为什么世界各大机器人公司纷纷登陆中国市场。
市场有了,但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还很少,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方面国家要对国产工业机器人给予更多的扶持;另一方面也望企业使用国产机器人给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一个机会。
由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已经与国外相当,只要有批量,一定能够造就一个或几个中国品牌的工业机器人。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占据着。
在国际强手面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企业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压力。
如今我国正从一个“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对我国工业自动化的提高迫在眉睫,政府务必定会加大对机器人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将会给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1] 吴振彪,王家正主编,《工业机器人》华中科技大学[2] 孙学俭,于国辉,周文乔,徐光霁.对世界工业机器人发展特点的分析[J].机器人技术用,2002[3] 张杨林.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及发展趋势[J].大众科技,2006[4] 金茂菩,曲忠萍,张桂华.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态势分析[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1[5] 杜志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02[6] 顾震宇.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J].机电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