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青岛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青岛大学古代汉语(1)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青岛大学古代汉语(1)考研真题一、请用六书理论分别指出下列各字的造字方法。
(10 分)既昔有井亦敝甘臣册负二、指出下列各字的本义。
(10 分)階研序闺经张理然苦豪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或用法。
(20 分)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3、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4、尹氏大师,维周之氏。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5、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6、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饗。
7、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8、八月剥.枣,十月穫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9、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0、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
11、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12、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13、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1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5、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
”16、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矣。
17、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
18、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9、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20、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四、指出下列各句的特殊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等),并简单说明之。
(15 分)1、彼秦者,……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2、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3、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4、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我之谓也。
7、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8、故曰: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9、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10、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1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12、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011年山东青岛大学古代汉语(2)考研真题

2011年山东青岛大学古代汉语(2)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20 分)1、六書2、八股文3、平仄4、干支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底部划线黑体字的含义(每题2 分,共20 题40 分)1、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2、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3、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4、精魂為草,寔()為靈芝。
5、崇門豐()室,洞戶連房,飛館生風,重樓起霧。
6、琛在秦州,多()無政績。
7、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
8、舉其偏,不為黨()。
9、齊侯曰:“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與不榖同好(),如何?"10、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
曰:“餘病()矣。
"11、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
12、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
"13、民參()其力,二入於公,而衣食其一。
14、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15 、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天下必以王能市馬,馬今()至矣。
16、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
17、(田)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
18、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裡而趣利者軍半至。
19、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將軍,大將軍尊重益貴。
20、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彊()予,然後奉詔。
三、古汉语常识(每题5 分,共20 分)1、古籍在傳抄刻印過程中常見的幾種錯誤是什麼?2、什麼是避諱?請舉例說明。
3、類書和叢書各是什麼?4、魏晉玄學。
四、将下面两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第一段20 分,第二段25分,第三段25 分,共70 分)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隠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絶;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I及答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一、填空题1.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它是从语音的___________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
(首都师范大学2015)2.各种语言都会利用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_____要素来区别语义。
(首都师范大学2015)3.“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生不读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时教师逼迫他们背诵,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这段话使用了___________辞格;“旺才不老,三十出头,长得老面,才让相貌跑到了年龄的前面,并且蹭出一大截儿去。
”这段话使用了___________辞格。
(首都师范大学2015)4.___________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都有影响,比如“人来了”和“来人了”结构和意义都不同。
(首都师范大学2015)5.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___________。
(青岛大学2015)6.__________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2015)7.__________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2015)8.轻声主要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辽宁师范大学2015)9.“他喜欢巧克力糖。
”包含__________个语素。
(西北大学2015)10.__________是一个语言中能够区别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西北大学2015)11.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颤动的__________。
(南京师范大学2015)12.音位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能够__________的最小语音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2015)13.语素是__________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确定语素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
(南京师范大学2015)14.__________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2015)15.语法研究包括__________、句法、语用三个维度。
青岛大学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A)2009-2011,2013-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

青岛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51科目名称: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A)(共3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填空(15分)
1.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_________,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2.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_______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能区别意义。
3.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____________。
4._______是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5.“疆”的造字法是________。
6.________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
7.“天空”是______型复合式合成词。
8.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______。
9.传统语言学时期主要是指语文学和两个时期。
10.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11.语言符号的特点是、。
12.语言这个装置是依靠、运转的。
13.音位变体可以分为两类。
14.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________。
15.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_____。
二、术语解释(10分)
1.联绵词
2.标点符号
3.组合关系
4.音位
5.异根
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言学基础)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它是从语音的___________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
(首都师范大学2015)正确答案:社会解析: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2.各种语言都会利用语音四要素中的___________要素来区别语义。
(首都师范大学2015)正确答案:音色解析:考查语音四要素。
语音四要素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其中,音高决定语言的语调和声调,朗读时的轻声是音强造成的,音长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音色能够区别不同的音素(元音和辅音)。
因此,各种语言中能够区别语义的因素是音色(音质)。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3.“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生不读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时教师逼迫他们背诵,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这段话使用了___________辞格;“旺才不老,三十出头,长得老面,才让相貌跑到了年龄的前面,并且蹭出一大截儿去。
”这段话使用了___________辞格。
(首都师范大学2015)正确答案:借代拟人解析:前半句借用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半句“旺财”指的是一条狗。
所以前半句用了借代的辞格,后半句用了拟人的辞格。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4.___________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都有影响,比如“人来了”和“来人了”结构和意义都不同。
(首都师范大学2015)正确答案:语序解析:“来人了”和“人来了”的不同主要是由于语序的不同。
知识模块:语言学基础5.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___________。
(青岛大学2015)正确答案:希腊-罗马解析:基础知识考查,主要靠识记。
中国、印度、希腊一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014-2016年青岛大学考研真题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青岛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45 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共5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苏州四大名园分别是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
2 明清的科举考试有四级,分别为院试、乡试、、殿试。
3 战国时齐宣王曾在都城设立稷下学宫,并设有祭酒等领导人员,荀子就曾担任这个职位,他所作的,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4北宋“理学四大家”是、张载、程颢、程颐。
5 “五四”运动后,有的学者大力主张汉字拉丁化,曾提出汉字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罗马字母。
6所谓“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于河南省。
7 中国四大石窟分别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省敦煌石窟和。
8初唐四杰分别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9 中国算学的一大特色计算法是,它由以竹签作筹码进行运算的筹算发展而来。
10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其教育思想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南宋四大书院是指。
A 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鹅湖书院南溪书院B 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C 丽泽书院象山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D 岳麓书院象山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2 明代四大奇书为。
A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B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C 《老残游记》、《儒林外传》、《红楼梦》、《金瓶梅》D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3算学书籍记载了周代的商高所提出的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
A 《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数学九章》 D 《黄帝九章算术细草》4汉字的演变过程是A 甲骨文-隶书-篆书-金文—行书和楷书B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行书和楷书C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和楷书D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行书和楷书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和楷书5中国的五岳为A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黄山B 东岳泰山、西岳峨眉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C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五台山、中岳嵩山D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训诂2 古文运动3 干支纪年法4 史记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概述第二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答案2012年青岛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试题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45 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共8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半坡遗址最能反映中国 文化。
2.“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
3.我国的甲骨文包括 和殷墟甲骨文两个阶段。
4.《向日葵》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说文解字》中的“比类合谊,以见指向”指的是“六书”中的造字法。
6.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精于史学研究,所著《 》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
7.汉武帝时兴起的经学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 。
8.基督教大约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奴隶制 帝国。
9.“民有恒产”是的重要观点。
10.旗袍源自满族的女性服装,当今的“唐装”是由清代的 演变而来的。
11.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当中的 扮演的是性格豪爽的男性。
12.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的下一句是 。
13.“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说的是 桥 。
14.“卧冰求鲤”的故事体现了传统道德中的 道。
15.汉代名医 的贡献是首创中医外科。
他发明的中药“麻沸散”,具有全身麻醉的作用。
16.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开创了表现_______ 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伏羲皇帝神农金文母系氏族明夷待访录清代罗马孟子马褂净千里共婵娟赵州桥孝华佗农民17.中国图书分类和目录学的创始人是 。
18.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是 。
19.中国是由 行使国家立法权。
20.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 、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21.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22.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 。
23.杜甫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民诗人之一,被后世尊为 。
青岛大学考研真题汉语国际教育基础2011

青岛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45 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共9页)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北魏时期,______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专著。
2.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小篆。
3.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
6.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精于史学研究,所著《》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
7.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_____。
8.基督教大约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奴隶制帝国。
9.中国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
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______合二为一了。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时期。
11.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新活佛,并须经中央朝廷正式批准生效。
12.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____朝文人刘禹锡所作13.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一的“ ”,把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
14.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15.汉代名医张仲景对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 ”。
16.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_______ 创作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新诗《凤凰涅磐》。
17.倡导“新乐府”运动最有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19.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净、丑。
21.在古代天文学中,所谓“七”指的是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山东青岛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北魏时期,______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专著。
2.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通用的汉字标准字体是小篆。
3.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
4.《格尔尼卡》是画家最著名的绘画作品之一。
5.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
6.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精于史学研究,所著《》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
7.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_______。
8.基督教大约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奴隶制帝国。
9.中国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
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_________合二为一了。
10.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时期。
11.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_____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新活佛,并须经中央朝廷正式批准生效。
12.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______朝文人刘禹锡所作13.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一的“”,把自然界和人看成一个整体。
14.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15.汉代名医张仲景对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
16.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_______创作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新诗《凤凰涅磐》。
17.倡导“新乐府”运动最有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18.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是指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
19.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
20.中国戏剧中角色四大基本行包括生、、净、丑。
21.在古代天文学中,所谓“七”指的是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22.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______纸的使用,才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来。
23.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一句是。
24.中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晚生、晚育、少生、_______”。
25.“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权、司法权、彼此独立、相互制衡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的基本原则。
26.中国现存最早的神话故事集是《》。
27.围棋是中国发明的,唐朝时期,由日本遣唐使传播到了日本。
28.中国古代的乐器共分为吹、拉、弹、四类。
29.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
30.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对的填“√”,错的填“×”)1.中国与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2.1972年联合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3.所谓“儒”,最早是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巫、史、祝、卜等。
4.北京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5.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语言、货币和度量衡。
6.唐代的考试方式主要分作两类:一是常科,二是制科。
7.汉武帝时期在宫廷里选择了“梨园”作为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因而后世称戏班为“梨园”。
8.乞巧节,古代又称七夕,这一节日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9.中国人一般不会送男人绿色的领带,因为绿色让男人显得好色、不稳重。
10.中国古代以南向、东向为尊和以红色为贵,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
11.文化休克(cultureshock)的主要表现是排斥异文化和自我优越感。
12.“五音不全”的“五音”本来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五个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13.旗袍是民国初年在满族和蒙古族妇女传统服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14.中医中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
15.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摇滚歌手。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1.也称炎帝,在中国古代神话里他是太阳神。
A.祝融B.神农C.少昊D.燧人2.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显示出典型的中国古代________社会的文化特征。
A.蒙昧B.父系氏族C.母系氏族D.奴隶3.东汉时期的许慎总结前人的成就,写成了。
A.《说文解字》B.《仓颉篇》C.《千字文》D.《金文编》4.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老子D.孟子5.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是。
A.韩愈B.孔子C.王安石D.柳宗元6.中国古人常说的“四君子”不包括。
A.兰B.竹C.松D.梅7.中国的科举制开始于。
A.秦B.汉C.隋D.唐8.《论语》中记载,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因为经常翻阅,以致“韦绝三编”。
这表明当时书籍的主要形式是。
A.甲骨B.帛书C.纸卷D.简册9.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大源头是。
A.《诗经》和《楚辞》B.《国风》和《离骚》C.《雅》和《颂》D.《九歌》和《离骚》10.完整地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之最。
A.《木兰辞》B.《陌上桑》C.《思美人》D.《孔雀东南飞》11.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
A.黄道婆B.太上老君C.关羽D.赵公明12.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王维B.白居易C.李白D.高适13.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发源于。
A.四川B.浙江C.福建D.安徽14.所谓“四大菜系”不包括。
A.粤菜B.淮菜C.浙菜D.鲁菜15.媒人的最早产生,大约在。
A.商代B.夏代C.宋代D.周代16.所谓“岁寒三友”是指。
A.竹、梅、菊B.松、竹、梅C.兰、梅、菊D.梅、柳、松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王维在时创作的。
A.中秋节B.重阳节C.春节D.端午节18.公元6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的传入日本。
A.济州岛B.百济C.釜山D.木浦19.人民的最大节日是泼水节。
A.傣族B.藏族C.满族D.苗族20.浮世绘是的传统绘画方法。
A.英国B.法国C.印度D.日本21.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A.《太阳照样升起》B.《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C.《永别了,武器》D.《呼啸山庄》22.京剧中,表现奸诈、多疑的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
A.红色B.黑色C.白色D.绿色23.释迦牟尼诞生在今境内。
A.尼泊尔B.印度C.不丹D.孟加拉国24.“经学”是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经。
A.三十B.十三C.十四D.九25.所谓“帛书”是用材料做成的。
A.竹片B.棉麻C.木片D.绢丝26.“昔孟母,择邻处”的后句是。
A.“子不学,断机杼”B.“教不严,师之惰”C.“子不学,老何为”D.“养不教,父之过”27.教育书院的出现和兴起是在。
A.宋初B.明末C.元初D.元末28.坐落于福建泉州,是始建于北宋初年的清真寺。
A.清净寺B.怀圣寺C.凤凰寺D.仙鹤寺29.并不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A.“诲人不倦”B.“因材施教”C.“发奋忘食”D.“威武不能屈”30.小说《倾城之恋》的作者是女作家。
A.冰心B.丁玲C.张爱玲D.池莉31.在书中,把中国文化称为“酱缸文化”的是。
A.梁启超B.鲁迅C.郭沫若D.柏杨32.“河南”之名始于,简称“豫”。
A.宋B.元C.明D.唐33.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为邻。
A.巴基斯坦B.孟加拉国C.塔吉克斯坦D.缅甸34.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
A.对联B.桃符C.春联D.诗歌35.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A.秦汉时期B.汉唐时期C.明清时期D.宋元时期贰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30分)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为主导。
2.新型的师生关系所具备的属性包括全面性、和教育性。
3.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_________________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4.教学方法中,与“注入式”相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是。
5.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指在期以前。
6.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有教师、和教学内容。
7.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
8.《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将汉语语法分为四个等级。
9.学习策略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10.按照测试用途,语言测试分为学能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
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填“√”,错的填“×”)1.在人的发展中,遗传、环境、教育三者缺一不可,而教育又起着主导作用。
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
3.研究发现,人脑两个半球中,与语言能力有关的主要是右半球的功能。
4.语言要素教学中的“语言要素”指的是语音、词汇、文字、语法和语用。
5.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
6.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Krashen)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影响最大的为输入假说理论。
7.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美国的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
8.《词汇与汉字大纲》的5000词界标包括3000常用词和2000次常用词,是中等汉语水平的词汇量界标。
9.对外汉语教学中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则。
10.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六、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2.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A.气质B.思维C.情感D.感觉3.下面四个选项中,不属于记忆过程的是。
A.复习B.保持C.再认D.重现4.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A.教法改革B.教材改革C.课程改革D.测试改革5.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
A.动机和态度B.喜欢和厌恶C.容忍与排他D.沉思与冲动6.在教育史上,主张“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杜威C.孟子D.卢梭7.以下_______________不符合“语言习得”的特征。
A.自然状态下B.课堂外C.有意识地D.非正式地8.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我学习汉语在中国”的错误属于。
A.母语迁移B.转换生成C.音节偏误D.语用不得体9.HSK考试属于。
A.成绩测验B.水平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诊断性测验10.以下不属于词汇教学的微技巧。
A.直接法B.比较法C.断续法D.搭配法叁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与写作(共40分)七、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
材料: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牵头下,中国甲公司有意从德国乙公司引进生产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机械设备。
甲公司所在地市政府对该合作项目给予高度重视,派出了由一名副市长带队的代表团前往乙公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