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数轴测试题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2 有理数1.2.2 数轴-章节测试习题(15)

章节测试题1.【题文】育才路上依次有八中、新华中学和九中三所中学,八中在新华中学东900米处,新华中学在九中东800米处,现小明从新华中学出发沿着公路向西走了300米后,接着又向东走了500米,这时小明在八中的什么方向上?距八中有多远?试用画数轴的方法解决此题.【答案】小明在八中的西边,距离八中有700米,用数轴表示见解答.【分析】熟知“数轴的画法,并能结合已知条件画出如图所示的数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以新华中学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200米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在所画数轴上标出表示八中和九中的点,再根据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解答】以新华中学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200米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表示八中和九中的点如下图所示:通过数轴,能看出小明从新华中学出发沿着公路向西走了300米后,到达了A点,接着又向东走了500米,到达了B点,由图可知:这时小明在新华中学的东边,且距离新华中学200米处,即小明在八中的西边,距离八中有700米.2.【题文】如图,把一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数轴的1个单位长度为1cm,木棒的左端点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点与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水平向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点移动到点B处时,它的右端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0;若将木棒沿数轴水平向左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点移动到点A处时,它的左端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5,由此可得到木棒的长为______cm.(2)图中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3)根据(1)(2),请你借助“数轴”这个工具帮助小红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小红问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125岁,是老寿星了,哈哈!”请求出爷爷现在多少岁了.【答案】(1)5;(2)10,15;(3)70岁.【分析】读懂题意,理解(1)中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由题意可知,3AB=20-5,由此即可求得AB=5,从而得到木棒的长;(2)由(1)中所得AB=5结合图中的已知条件即可求得A和B所表示的数;(3)根据题意,设数轴上小木棒的A端表示小红的年龄,小木棒的B端表示爷爷的年龄,则小木棒的长表示二人的年龄差,由此参照(1)中的方法结合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解答】(1)由题意结合图形可知3AB=20-5=15(cm),∴AB=5(cm),即此木棒的长5cm.故答案为5.(2)∵木棒AB的长为5cm,∴点A表示的数为:5+5=10,点B表示的数为5+5+5=15,故答案为:10,15;(3)根据题意,设数轴上小木棒的B端表示爷爷的年龄,A端表示小红的年龄,把小红与爷爷的年龄差看作木棒AB的长度,∵小红爷爷像小红现在这么大时,小红还要40年才出生,∴当将B向左移与A重合,A与-40重合,即此时小红的年龄是-40岁;∵小红像她爷爷在这么大时,小红爷爷已经125岁,∴当将A向右移与B重合,B与125重合,即此时爷爷的年龄为125岁,∴小红爷爷比小红大(125+40)÷3=55(岁),∴小红爷爷现在的年龄为125-55=70(岁).3.【答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的直线叫数轴B. 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零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D.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答案】A【分析】(1)数轴是一条直线,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但直线不一定是数轴.(2)数轴必须具备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3)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解答】A.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不是长度,故此选项错误;B.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零,故此选项正确;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故此选项正确;D.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故此选项正确.选A.4.【答题】下列数轴画得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数轴的三要素及其画法.【解答】A.没有原点;B.单位长度不一致;D.负数排列顺序不正确;选C.5.【答题】如图,数轴上蝴蝶所在点表示的数可能为()A. 3B. 2C. 1D. –1 【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答】数轴上蝴蝶所在点表示的数可能为–1,选D.6.【答题】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A. –1B. 0C. 1D. 2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答】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1.选C.7.【答题】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是正数,b是负数B. a是负数,b是正数C. a、b都是正数D. a、b都是负数【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答】∵由图可知,a在原点的左侧,b在原点的右侧,∴a为负数,b为正数.选B.8.【答题】如图所示,分别用数轴上的点A,B,C,D表示数,正确的是()A. 点D表示–2.5B. 点C表示–1.25C. 点B表示1.5D. 点A表示1.2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答】点D表示–1.5,点C表示–0.75,点B表示1.5,点A表示2.5.选C.9.【题文】小明在写作业时不慎将两滴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你能确定墨迹盖住的整数是哪几个吗?【答案】–6、–5、–4、–3、–2、1、2、3、4.【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答】根据图中数值,确定墨迹盖住的整数是–6、–5、–4、–3、–2、1、2、3、4.10.【题文】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上海南京路东西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位于书店西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东边100米处,小明从书店沿街向东走了40米,接着又向东走了60米,你知道此时小明的位置在哪儿吗?【答案】玩具店.【分析】本题考查数轴的三要素及其画法,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如图所示,故此时小明的位置在玩具店.11.【题文】已知数轴上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侧,从点A走到点B,要经过12个单位长度.写出A、B两点所对应的数;【答案】点A表示–8,点B表示4.【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以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答】∵数轴上点A在原点左边,到原点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8,点B在原点的右边,从点A走到点B,要经过12个单位长度,∴点B表示4.12.【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B. 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C. 0大于一切非负数D. 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分类,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解答】A.没有最大的正数;没有最大的负数,∵正数和负数都有无数个,它们都没有最大和最小的值,故错误;B.在数轴上,在原点右侧的数,离原点越远表示的数就越大,反之,在原点的左侧的数,离原点越远表示的数就越小,故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没说是原点左边还是右边,∴错误;C.0大于一切负数,而不是非负数,故错误;D.在数轴上,在原点的右侧的数,离原点越远表示的数就越大,反之,在原点的左侧的数,离原点越远的表示的数就越小,故正确.选D.13.【答题】文具店、书店和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文具店在书店北边20米处,玩具店位于书店南边100米处.小花从书店沿街向南走了40米,接着又向南走了–60米,此时小花在()A. 文具店B. 玩具店C. 文具店北边40米D. 玩具店南边–60米【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类比点的坐标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正负坐标的理解.【解答】由题意,得50–70=–20,此时小花的位置在文具店,选A.,14.【答题】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点A沿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到点B,则点B 所表示的数为______.【答案】2【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点A沿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到点B,结合数轴可得点B所表示的数是2,故答案为2.15.【题文】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点B所表示的数是多少?(3)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点A所表示的数是多少?(4)要怎样移动A、B、C三点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移动方法唯一吗?若不是,请任意选择一种回答.【答案】(1)点A表示–4,到原点的距离是4;点B表示–2,到原点的距离是2;点C表示3,到原点的距离是3;(2)–5;(3)0;(4)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1)由数轴可知,点A表示–4,到原点的距离是4;点B表示–2,到原点的距离是2;点C表示3,到原点的距离是3;(2)将点B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表示的数是–5;(3)将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所表示的数是0;(4)移动方法不唯一.例如:将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将点C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此时A、B、C三点在B点处重合.16.【答题】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 2+(–2)B. 2–(–2)C. (–2)+2D. (–2)–2【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2–(–2).选B.17.【答题】若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点B,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A. –4B. –2C. 2D. 4【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AB=|–1–3|=4,选D.18.【答题】在数轴上表示–2,0,6.3,15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点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解答】∵–2<0,∴–2在数轴上的点在原点左边,∵6.3>0,15>0,∴6.3和15在数轴上的点在原点右边,∵0在数轴是原点,∴在原点右边的点有2个,选C.19.【答题】电影《哈利•波特》中,小哈利波特穿越墙进入“站台”的镜头(如示意图的Q站台),构思奇妙,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若A、B站台分别位于–,处,AP=2PB,则P站台用类似电影的方法可称为“______站台”.【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AB=–(–)=,AP=×=,P:–==1.故P站台用类似电影的方法可称为“1站台”.故答案为:1.20.【答题】数轴上有三点A,B,C,且A,B两点间的距离是3,B,C两点的距离是1.若点A表示的数是﹣2,则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答案】0或2或﹣4或﹣6【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答】∵A,B两点间的距离是3,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为1或﹣5,当点B表示的数为1时,B,C两点的距离是1,则点C表示的数为:0或2;当点B表示的数为﹣5时,B,C两点的距离是1,则点C表示的数为:﹣4或﹣6;故答案为0或2或﹣4或﹣6.。
语法知识—有理数的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化简|a|﹣|b ﹣a|+|c ﹣a|=_____.2.如图的数轴上有两处不小心被墨水淹没了,所标注的数据是墨水部分边界与数轴相交点的数据;则被淹没的整数点有______个,负整数点有______个,被淹没的最小的负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3.如图,数轴上的单位长度为1,有三个点A 、B 、C ,若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点C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4.若2(2)30x y -+-=,则代数式xy 的值是 ________.5.已知||3-=a ,||5=b ,0abc >,且b a c <<,2a b c ++=,则c =_______. 6.已知4x =,12y =,且x y <,则x y ÷的值为______. 7.若m n - =n-m ,且m =4,n =3,则m +n =_________ 8.3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二、解答题9.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743x y m x y m +=+⎧⎨-=-⎩的解都为正数.(1)求m 的取值范围; (2)化简:|3m+2|﹣|m ﹣5|.10.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比较a ,|b|,c 的大小(用“<”连接);(2)若m =|a+b|﹣|c ﹣a|﹣|b ﹣1|,求1﹣2019(m+c)2019的值.11.若一数轴上存在两动点,当第一次相遇后,速度都变为原来的两倍,第二次相遇后又都能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则称这条数轴为魔幻数轴.如图,已知一魔幻数轴上有A ,O ,B 三点,其中A ,O 对应的数分别为﹣10,0,AB 为47个单位长度,甲,乙分别从A ,O 两点同时出发,沿数轴正方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1个单位/秒,甲到达点B 后以当时速度立即返回,当甲回到点A 时,甲、乙同时停止运动.问:(1)点B 对应的数为 ,甲出发 秒后追上乙(即第一次相遇) (2)当甲到达点B 立即返回后第二次与乙相遇,求出相遇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 (3)甲、乙同时出发多少秒后,二者相距2个单位长度?(请直接写出答案) 12.已知A -B =7a 2-7ab ,且B =-4a 2+6ab +7. (1)求A 等于多少?(2)若|a +1|+(b -2)2=0,求A 的值.13.如图,点P 、Q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8、4,点P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点P 、Q 同时出发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若运动2秒时,则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_,点P 、Q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个单位; (2)求经过多少秒后,点P 、Q 重合?(3)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点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 14.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在数轴标出表示||a ,b -的点的位置,并用“<”将0,c ,||a ,b -连接起来; (2)化简|||2||||2|+------a b b a c c .15.某食品厂从生产的食品罐头中抽出20听检测质量,将超过标准质量用正数表示,不足标准质量的用负数表示,结果记录如下表: 偏差/克 -10 -5 0 +5 +10 +15 听数127541三、1316.一个数的相反数与该数的倒数的和等于0,则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 ) A .2B .-2C .1D .-117.生产厂家检测4个篮球的质量,结果如图所示,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其中最接近标准质量的篮球是( )A .+2.4B .−0.5C .+0.6D .−3.418.学校、家、书店座落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上,学校在家南边20米,书店在家北边10米,张明从家里出发,向北走了50米,又向南走了70米,此时张明的位置在( ) A .在家 B .在学校 C .在书店D .不在上述地方19.若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A 表示的有理数是﹣10,并且A ,B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此时折线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A .﹣6B .﹣9C .﹣6或﹣14D .﹣1或﹣920.如图,a 、b 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a+b <0B .ab <0C .b ﹣a <0D .0ab≥ 21.已知3m +与2(2)n -互为相反数,则2m 等于( )A .6B .6-C .9D .9-22.已知ab <0,则2a b -化简后为:( ) A .--a bB .a b -C .a bD .-a b23.已知2x =,9y =,则x y +的值为( ) A .11B .7C .11 或 7D .11 或-724.如图所示,a 、b 、c 表示有理数,则a 、b 、c 的大小顺序是( )A .a b c <<B .a c b <<C .b a c <<D .c b a <<25.对于有理数,a b ,有以下四个判断:①若a b =则a=b ;②若a b >则a b >;③若a=-b,则a b =;④若a b <则a<b ,其中正确的判定个数是(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填空题1.a ﹣b ﹣c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ab ﹣a 及c ﹣a 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由数轴得:c <a <0b >0∴b﹣a >0c ﹣a <0∴|a|﹣|b ﹣a|+|c ﹣ 解析:a ﹣b ﹣c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出a ,b ﹣a 及c ﹣a 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由数轴得:c <a <0,b >0, ∴b ﹣a >0,c ﹣a <0,∴|a|﹣|b ﹣a|+|c ﹣a|=﹣a ﹣b+a+a ﹣c =a ﹣b ﹣c , 故答案为:a ﹣b ﹣c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去绝对值化简,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和利用数轴判断符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2-72【分析】通过观察数轴列出淹没的整数点根据题目的要求计算出个数即可【详解】由数轴可知:和之间的整数点有:-72-71-42共个;和之间的整数点有:-21-201516共个;其中非负整数点有:解析:52 -72 【分析】通过观察数轴,列出淹没的整数点,根据题目的要求计算出个数即可. 【详解】 由数轴可知:1722-和1415-之间的整数点有:-72,-71,,-42,共()4272131--+-=个;3214-和2163之间的整数点有:-21,-20,,15,16,共()1621138-+-=个; 其中非负整数点有:0,1,2,3,,15,16,共17个;所以淹没的整数点有69个,负整数点有691752-=个; 被淹没的最小的负整数点所表示的数是:-72 故答案是:69;52;-7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注意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3.1【分析】首先确定原点位置可得B 点对应的数进而可得C 点对应的数【详解】解:∵点AB 对应的数互为相反数∴线段AB 的中点为数轴的原点∵AB=6∴B 点对应的数为3∵BC=2且C 点在B 点左侧∴点C 对应的数为解析:1 【分析】首先确定原点位置,可得B 点对应的数,进而可得C 点对应的数. 【详解】解:∵点A 、B 对应的数互为相反数, ∴线段AB 的中点为数轴的原点, ∵AB=6,∴B 点对应的数为3, ∵BC=2,且C 点在B 点左侧, ∴点C 对应的数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正确确定原点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9【分析】要求的值必须先求出的值而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则可求的值【详解】代入中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数和绝对值的性质都是非负性两个非负数相加为零则这两个数都为零利用这点解题即可解析:9 【分析】要求xy 的值,必须先求出,x y 的值,而通过已知条件可知20,30x y ∴-=-=,则可求,x y 的值.【详解】2(2)30x y -+-=20,30x y ∴-=-= 2,3x y ∴==代入xy 中,得23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数和绝对值的性质都是非负性,两个非负数相加为零,则这两个数都为零,利用这点解题即可.5.10【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abc 的值再根据进行判断得出c 的值即可【详解】解:∵∴a=b=∵∴a=b=;∵∴a=3b=-5c=4或a=-3b=-5c=10∵∴c=10故答案为10【点解析:10 【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已知条件2a b c ++=,b a c <<得出a 、b 、c 的值,再根据0abc >进行判断得出c 的值即可. 【详解】解:∵3a -=,5b =,∴a=3±,b=5± ∵b a c <<,∴a=3±,b=5-; ∵2a b c ++=,∴a=3,b=-5,c=4或a=-3,b=-5,c=10 ∵0abc > ∴c=10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法则,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8【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x 与y 的值然后因为所以判别出符号题意的x 与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又∵∴当时=当时=所以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解析:±8【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x 与y 的值,然后因为x y <,所以判别出符号题意的x 与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4x =,12y =∴4x =±,12y =± 又∵x y < ∴当4x =-,12y =时,x y ÷=8- 当4x =-,12y =-时,x y ÷=8 所以答案为±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7.-1或-7【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m 和n 的值然后分别代入m+n 中计算即可【详解】解:∵|m|=4|n|=3∴m=±4n=±3而|m-n|=n-m∴n>m∴n=3n=-4或n=-3m=-4∴m+n解析:-1或-7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出m 和n 的值,然后分别代入m+n 中计算即可. 【详解】解:∵|m|=4,|n|=3, ∴m=±4,n=±3, 而|m-n|=n-m , ∴n >m ,∴n=3,n=-4或n=-3,m=-4,∴m+n=3+(-4)=-1;或m+n=-3+(-4)=-7. 故答案为-1或-7.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掌握:若a >0,则|a|=a ;若a=0,则|a|=0;若a <0,则|a|=-a ,是解题的关键.8.【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可得的相反数等于【详解】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解析:32. 【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可得32-的相反数等于32. 【详解】32-的相反数是32.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二、解答题9.(1)﹣23<m <5;(2)4m ﹣3 【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解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用m 表示出x 、y ,再根据方程组的解都是正数列出不等式组,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 (2)根据m 的取值范围去掉绝对值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 解:(1)2743x y m x y m +=+⎧⎨-=-⎩①②,①+②得,2x =6m+4, 解得x =3m+2,①﹣②得,2y =﹣2m+10, 解得y =﹣m+5, ∵x 、y 都是正数, ∴32050m m +>⎧⎨-+>⎩③④,由③得,m >﹣23, 由④得,m <5,∴m 的取值范围是﹣23<m <5;(2)根据(1)﹣23<m <5, ∴|3m+2|﹣|m ﹣5| =3m+2+m ﹣5 =4m ﹣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方程组中的字母m看作常数求出x、y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10.(1)a<c<|b|;(2)2020.【分析】(1)直接利用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详解】(1)∵0<c<1,b<a<﹣1,∴a<c<|b|;(2)∵a+b<0,c﹣a>0,b﹣1<0,∴m=(﹣a﹣b)﹣(c﹣a)﹣(﹣b+1)=﹣a﹣b﹣c+a+b﹣1=﹣c﹣1,∴原式=1﹣2019×(﹣1)2019=2020.【点睛】、、的情况以及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的性质,根据数轴判断出a b c()()()1﹣﹣、﹣、﹣的正负情况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a b c a b+11.(1)点B对应的数为37,甲出发5秒后追上乙(即第一次相遇);(2)相遇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1;(3)甲、乙同时出发4秒或5.5秒或12.75秒或13.5秒后,二者相距2个单位长度.【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求点B对应的数,可设甲出发x秒后追上乙(即第一次相遇),根据速度差×时间=路程差,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先求出第二次与乙相遇需要的时间,进一步可求相遇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3)分第一次相遇前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第二次相遇前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进行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B对应的数为:﹣10+47=37,设甲出发x秒后追上乙(即第一次相遇),依题意有:(3﹣1)x=10,解得:x=5.故甲出发5秒后追上乙(即第一次相遇);(2)﹣10+5×3=﹣10+15=5,37﹣5=32,32×2÷(3×2+1×2)=8(秒),5+1×2×8=21.故相遇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1;(3)第一次相遇前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5﹣2÷(3﹣1)=5﹣1=4(秒)5+2÷(3×2﹣1×2)=5+0.5=5.5(秒)第二次相遇前后相距2个单位长度,5+8﹣2÷(3×2+1×2)=12.75(秒)5+8+2÷(3+1)=13.5(秒)故甲、乙同时出发4秒或5.5秒或12.75秒或13.5秒后,二者相距2个单位长度.【点睛】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12.(1)3a2-ab+7;(2)12.【分析】(1)把B代入A-B=7a2-7ab可以求得A的值,本题得以解决;(2)根据|a+1|+(b-2)2=0,可以求得a、b的值,然后代入(1)中的A的代数式,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1)∵A-B=7a2-7ab,且B=-4a2+6ab+7,∴A-(-4a2+6ab+7)=7a2-7ab,解得,A=3a2-ab+7;(2)∵|a+1|+(b-2)2=0,∴a+1=0,b-2=0,解得,a=-1,b=2,∴A=3a2-ab+7=3×(-1)2-(-1)×2+7=12.【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答.13.(1)-4,10;(2)12秒;(3)6秒或18秒【分析】(1)根据数轴上的数向右移动加列式计算即可得解,写出出P、Q两点表示的数,计算即可;(2)用t列出P、Q表示的数,列出等式求解即可;(3)点P、Q同时出发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分为两种情况讨论①未追上时,②追上且超过时,分别算出即可.【详解】解:(1)点P表示的数是: -8+2×2=-4点Q表示的数是: 4+2×1=6点P、Q之间的距离是: 6-(-4)=10;(2)∵点P、Q同时出发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点P、Q重合时,-8+2t=4+t, 解得:t=12 (秒)经过12秒后,点P、Q重合;(3)点P、Q同时出发向右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故分为两种情况讨论:①未追上时:(4+t)-(-8+2t)= 6解得:t= 6 (秒)②追上且超过时:(-8+2t)—(4+t)= 6解得:t= 18 (秒)答:经过6秒或18秒后,点P、Q两点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主要利用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表示,数轴上的数向右移动加向左移动减,难点在于(3)分情况讨论.14.(1)图见解析,0<||a<b-<c,(2)-4【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再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大小即可;(2)判断出绝对值里边式子的正负,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c,由图可得:0<||a<b<(2)由数轴可得:b<a<0<c2a+b<0,b-2<0,a-c<0,2-c>0,a b b a c c+------|||2||||2|=-(a+b)+(b-2)+(a-c)-(2-c)=-a-b+b-2-c+a-2+c=-4.【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数轴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能熟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5.这批样品平均每听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多,相差3克【分析】首先计算出与标准质量的偏差总量,再计算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相差多少,如果得到正数则多,否则少【详解】由题意得:-⨯-⨯+⨯+⨯+⨯+⨯=60与标准质量的偏差总量为:101520755104151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相差为:60÷20=3∵60是正数∴这批罐头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答:这批样品平均每听的质量比标准质量多,相差3克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意义的运用以及有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131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得出此数具体为何数,然后求出其绝对值即可.【详解】∵一个数的相反数与该数的倒数的和等于0,∴这个数为±1,∴|±1|=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与倒数及绝对值相关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17.B解析:B【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得绝对值最小的即可得答案.【详解】|+2.5|=2.5,|-0.5|=0.5,|+0.6|=0.6,|-3.4|=3.4,3.4>2.5>0.6>0.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利用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8.B解析:B【分析】可规定家的位置为0,向北走为正,向南走为负,把所得数相加即可得到相应位置.【详解】解:规定家的位置为0,向北走为正,向南走为负,则0-50+70=20米,张明的位置在家南边20米处.即在学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原点和正负方向.解析:C【分析】分点B在点A的左侧和点B在点A的右侧两种情况找出点B表示的有理数,结合折线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有理数为点A,B表示的有理数的平均数,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10﹣8=﹣18,∴折线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有理数是10182--=﹣14;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10+8=﹣2,∴折线与数轴的交点表示的有理数是1022--=﹣6.故选:C.【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上的点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数轴上中点的求法.注意数轴上的点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20.B解析:B【分析】先根据a、b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出a、b的符号即|a|、|b|的大小,再进行解答即可.【详解】∵a在原点的左侧,b在原点的右侧,∴a<0,b>0,∴ab<0,∴B正确;∵a到原点的距离小于b到原点的距离,∴|a|<|b|,∴a+b>0,b﹣a>0,∴A、C错误;∵a、b异号,∴ab<0,∴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特点,即原点左边的数都小于0,右边的数都大于0,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2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等于0列出方程,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方程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m+3|与(n−2)2互为相反数,∴|m+3|+(n−2)2=0,∴m+3=0,n−2=0,解得m=−3,n=2,所以,m 2=(−3)2=9.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2.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结合ab <0,可得出0,0b a ≤>.再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绝对值的||a =,进行化简即可.【详解】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0a b -≥,20a ≥0b ∴-≥,即0b ≤,又∵ab <0∴a>0,|a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决本题需注意两点:①能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ab <0得出a>0||a =对根式进行化简.23.C解析: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相关知识.绝对值: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当已知|a|=b(b >0),则a=±b. 【详解】 ∵2x =,∴x=2或x=-2,∴x y +=2+9=11或x y +=-2+9=7,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绝对值的定义.24.C解析:C【分析】根据数轴上的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进行比较即可.【详解】因为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所以从左到右把各字母用“<”连接为:b<a<c .故选C .【点睛】考查的是数轴的特点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5.D解析:D【分析】分别判断①②③④是否正确即可解答.【详解】 解:①若a b =,则a= b 或a=-b ;②若a b >,则a b 不一定大于;③若a=-b,则a b =;④若a b <则a 不一定大于b ;所以正确的个数是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2 数轴-章节测试习题(3)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距离等于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或______.【答案】-7,1【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的右侧,,的左侧,∴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距离等于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或.故答案为:或.2.【答题】一只小球落在数轴上的某点,第一次从向左跳1个单位到,第二次从向右跳2个单位到,第三次从向左跳3个单位到,第四次从向右跳4个单位到……若按以上规律跳了6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恰好是2017,则这只小球的初始位置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若按以上规律跳了2n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恰好是a,则这只小球的初始位置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答案】2014,a-n【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①设p0表示的数为x,P1表示的数为x-1;P2表示的数为x-1+2=x+1;P3表示的数为x+1-3=x-2;P4表示的数为x-2+4=x+2;P5表示的数为x+2-5=x-3;P6表示的数为x-3+6=x+3;由题意得x+3=2017,∴x=2014.由①知,x+n=a,∴x=a-n.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数轴上动点的运动规律,动点在数轴上的运动规律是:右加左减.根据这一规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p点运动6次后及2n次后所表示的数,从而列出方程求出p0所表示的数.3.【答题】小惠在纸上画了一条数轴后,折叠纸面,使数轴上表示l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上述折叠后重合,则A点表示的数为______.【答案】-5【分析】若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折痕经过-1;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则两个点与-1的距离都是4,再根据点A在B的左侧,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画出数轴如下所示:依题意得:两数是关于1和-3的中点对称,即关于(1-3)÷2=-1对称;∵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且折叠后重合,则A、B关于-1对称,又A在B的左侧,∴A点坐标为:-1-8÷2=-1-4=-54.【答题】在数轴上,点表示,点表示,且点到、的距离和为,则点表示的数为______.或______.【答案】3.5,-6.5【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当P在-5左侧时;当P在它们之间时,当P在2的右侧时,求出P的表示的数;【解答】解:当点在的左侧,,P=-6.5;当点在到之间,不成立;当点在的右侧,,。
有理数—数轴(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什么是数轴?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问题2:数轴的作用有哪些?问题3:如何利用数轴比较大小?有理数—数轴(人教版)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1.以下是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题思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A选项,没有原点,错误;B选项,单位长度不统一,错误;C选项,没有方向,错误;D选项,正确。
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数轴2.如图,数轴上点M所表示的数可能是( )A.1.5B.-1.6C.-2.6D.-3.4答案:C解题思路:利用数轴比较大小: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假设点M所表示的数为x,由数轴可知,-3<x<-2,结合选项,M可能是-2.6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利用数轴比较大小3.已知数轴上一点A,一只蚂蚁从A出发爬了4个单位长度到了原点,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 )A.4B.-4C. D.答案:D解题思路:由数轴可知,蚂蚁可以从A爬4个单位到原点,也可以从A′爬4个单位到原点,则A所表示的数是4或-4,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数轴表示数4.已知表示有理数a,b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a,b,-b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aB.-aC.bD.-b答案:C解题思路: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我们可以在数轴上找出四个点的位置,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如图所示,利用数轴比较大小: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所以四个数中最小的是b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反数5.如图,数轴上的A,B,C三点所表示的数是分别是a,b,c,其中AB=BC,如果,那么原点O的位置应该在( )A.点A的左边B.点A与点B之间C.点B与点C之间D.点B与点C之间(靠近点C)或点C的右边答案:D解题思路:由,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点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点B其次,点C最小;又因为AB=BC,则原点在点B与点C之间,且靠近点C的地方或点C的右边故选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绝对值6.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0B.a+b+c<0C.ab<acD.ac>bc答案:B解题思路:由数轴可知,-3<a<-2,-2<b<-1,0<c<1;且A,B选项,有理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合并,异号相加抵消,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可知,a+b+c<0,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D选项,有理数乘法: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C选项,a,b同号,a,c异号,所以ab>0>acD选项,a,c异号,b,c异号,ac<0,bc<0,且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c<bc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数轴表示数7.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①ab<0;②;③a+b<0;④a-b<0;⑤;⑥-a>-b,正确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题思路:由数轴可知,b<0<a,且,①有理数乘法: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ab<0,故①正确;②有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b<0,;所以,即,故②正确;③理数的加法:同号相加合并,异号相加抵消,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所以a+b<0,故③正确;④有理数的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0,故④错误;⑤因为,如图所示,可得,a<-b,即,故⑤正确;⑥如图所示,故-a<-b,⑥错误.综上,正确的有4个,故选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数轴表示数8.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一个单位,点A,B,C,D分别表示a,b,c,d,且d-2a=10,则原点在( )的位置A.点AB.点BC.点CD.点D答案:B解题思路:若原点是点A,则a=0,d=7,d-2a=14,和已知不符,排除;若原点是点B,则a=-3,d=4,此时d-2a=10,符合题意;故选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数轴。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2数轴-章节测试习题(21)

章节测试题1.【题文】如图,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答案】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解答】点A表示-2,点B表示2,点C表示0,点D表示-1.2.【答题】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答案】±2【分析】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在数轴上这个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解答】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得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即绝对值为2的点,为±2.3.【题文】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有青少年宫、学校、商场、医院四家公共场所,已知青少年宫在学校东300m处,商场在学校西200m处,医院在学校东500m处,若将马路近似地看作一条直线,以学校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m.(1)在数轴上表示出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2)列式计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答案】(1)见解答;(2)500m.【分析】本题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规定向东为正,注意单位长度是以100米为1个单位,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表示这两点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解答】(1)如图所示:点A表示商场,点C表示青少年宫,点D表示医院,原点表示学校;(2)依题意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为300-(-200)=500(m).答: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为500m.4.【答题】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将点A在数轴上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答案】+1或-7【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答】∵点A表示−3,∴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则点B表示的数是−3+4=1;∴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则点B表示的数是−3−4=−7;∴点B表示的数是1或−7.故答案为+1或−7.5.【答题】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请你确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有______.【答案】0,1,2【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理解整数的概念.【解答】设被污染的部分为a,由题意得,-1<a<3,在数轴上这一部分的整数有0,1,2.∴被污染的部分中共有3个整数,分别为0,1,2.故答案为0,1,2.6.【答题】如图,数轴上每相邻两点相距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对应的数分别是a、b、c、d,且d﹣b+c=10,那么点A对应的数是()A. ﹣6B. ﹣3C. 0D. 正数【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和数轴.【解答】假设A点为原点,则d﹣b+c≠10,故不可能;假设B为原点,则d﹣b+c=10,因此可知A点的数为-3.选B.7.【答题】小于﹣3.8的最大整数是______.【答案】﹣4【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和数轴.【解答】根据数轴上面的数的特点可知小于-3.8的最大整数是-4.故答案为-4.8.【答题】数轴上一个点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4,那么这个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是______.【答案】-5或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设这个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是x,则|x+1|=4,解得x=3或x=-5.故答案为3或-5.9.【综合题文】如图,点P、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8、4,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点P、Q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10.【答题】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1.5,那么与点A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答案】或【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答】右边个单位长度是,左边个单位长度是.故答案为或.11.【答题】如图所示,把半径为2个单位长度的圆形纸片放在数轴上,圆形纸片上的A点对应原点,将圆形纸片沿着数轴无滑动地逆时针滚动一周,点A到达点A′的位置,则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答案】-4π【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和数轴.【解答】该圆的周长为2π×2=4π,∴A′与A的距离为4π,由于圆形是逆时针滚动,∴A′在A的左侧,∴A′表示的数为-4π,故答案为-4π.12.【答题】已知点A、B、C分别是数轴上的三个点,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且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则点C表示的数是()A. 11B. 9C. –7D. –7或1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如图所示:∵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A、B两点间距离为3,∵B,C两点间的距离是A、B两点间距离的3倍,∴BC=9,故点C表示的数是–7或11.选D.13.【答题】已知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1,在数轴上有一点C,满足AC=2BC,则C点表示的数为()A. -1B. 0C. 7D. -1或7【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和数轴,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解答】如图,当点C在A与B之间时,点C表示的数是-1,当点C在B的右侧时,点C表示的数是7.选D.14.【题文】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2,2,-2.5,,,0.【答案】如图所示.【分析】【解答】15.【题文】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4,-3.5,0,-5,.【答案】如图所示.【分析】【解答】16.【题文】画出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4,-2,1,0,-2.5.【答案】如图所示.-2.5<-2<0<1<4.【分析】【解答】17.【题文】画出数轴,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0,-2.5,-3,.【答案】如图所示.-3<-2.5<<0<.【分析】【解答】18.【答题】下列表示数轴的图形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分析】【解答】19.【答题】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非负数D. 非正数【答案】C【分析】【解答】20.【答题】数轴上点M到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5,则点M表示的数是()A. -6B. 4C. -6或4D. 5【答案】C【分析】【解答】。
语法知识—有理数的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1.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a c cb bc a b +-++---=______.2.比较大小:-227______-3(填“>”“<”或“=”) 3. 3.5-的相反数是______,倒数是______.4.若a 5=,b 3=,且a b 0+<,那么a b -=______.5.数轴上有A 、B 两点,若点A 对应点数是2-,且A 、B 两点之间点距离为3,则点B 对应点数是______.6.食品店一周中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132元,﹣12.5元,﹣10.5元,127元,﹣87元,136.5元,98元.则该食品店这一周共盈余了_____元. 7.比较大小: 72-_______-3(填“>”“<”或“=”). 8.点,,A B C 在同一条数轴上,且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5.若2BC AC =,则点C 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9.已知x 、y 满足x 1-+|y +1|=0,求x 2-4y 的平方根.10.某水库上周日的水位已达到警戒水位150米,本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如下:周一水位+0.4米,周二水位+1.3米,周三水位+0.5米,周四水位+1.2米,周五水位﹣0.5米,周六水位+0.4米,请问:(1)计算说明本周那一天水位最高,有多少米?(2)如果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米就要放水,且放出后需保证水位在警戒水位,那么请说明本周应在哪几天放水?(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 11.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请你借助数轴进行以下探索:(1)数轴上表示5与﹣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2)数轴上表示x 与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 (3)如果|x ﹣2|=5,则x= .(4)同理|x+3|+|x ﹣1|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 所对应的点到﹣3和1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 ,使得|x+3|+|x ﹣1|=4,这样的整数是 . 12.已知数轴上有两点A 、B ,点A 对应的数是40,点B 对应的数是.求线段AB 的长.如图2,O 表示原点,动点P 、T 分别从B 、O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A 出发向右运动,点P 、T 、Q 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设运动时间为t.求点P、T、Q表示的数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Q的中点,试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等量关系始终成立.13.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6,﹣8,M、N、P为数轴上三个动点,点M从A点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N从点B出发速度为点M的3倍,点P从原点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1)求A、B两点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2)若点M向右运动,同时点N向左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M与点N相距54个单位长度?(3)若点M、N、P同时都向右运动,当点M与点N相遇后,点M、P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点N改变运动方向,以原来的速度向左运动,求从开始运动后,经过多长时间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14.化简求值:(1)已知a+b=6,ab=3,求(5ab+4a+7b)+(6a-3ab)-(4ab-3b)的值;(2)已知(x+2)2+|y+1|=0,求5xy2-2x2y+[3xy2-(4xy2-2x2y) 的值.a点B对应的数为b,15.已知数轴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点A对应的数为,且AB=9.b=-,直接写出a的值;(1)若6(2)若C为AB的中点,对应的数为c,且OA=2OB,求c的值.16.如图,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1)如果点P,T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点S表示的数是多少?(2)如果点R,T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那么点S表示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此时图中表示的5个点中,哪一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最大?为什么?17.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2,B点示数5,C点表示数10.(1)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则B点与D点重合,则D点表示的数是.(2)点B、C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点B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C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①对照表一,完成表二表一两点的位置关系AB的表达式点B在点A的右侧(t<7)7﹣t点B在点A的左侧(t>7)t﹣7表二两点的位置关系AC的表达式点C在点A的右侧(t<6)点C在点A的左侧(t>6)②在B、C两点运动过程中,当AC=3AB时,求t的值.三、1318.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0<|﹣1|B.34-=﹣34C.﹣3>﹣2D.|﹣18|<﹣(﹣10)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一定是正数B.任何数都不等于它的相反数C.如果a>b,那么11 a b <D.若a≠0,则总有|a|>020.温度先上升6℃,再上升﹣3℃的意义是()A.温度先上升6℃,再上升3℃B.温度先上升﹣6℃,再上升﹣3℃C .温度先上升6℃,再下降3℃D .无法确定21.若23(2)0x y ++-=,则2x y +的值为( ) A .7B .-7C .1D .-122.已知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a 、1a 、1a-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11a a a a <-<<B .11a a a a <<-<-C .11a a a a -<-<<D .11a a a a <<-<- 23.在-4,2,-1,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4 B .2 C .-1 D .324.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C 、D 表示的数,其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 .点AB .点BC .点CD .点D 25.下列各选项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6)和+(-6)B .-32和32-()C .-7和-|-7|D .-(-1)和-2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填空题1.【解析】【分析】由数轴知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由数轴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确定绝对值符号内代数式的性质符号解析:b c -+【解析】 【分析】由数轴知,a c 0+<,c b 0+<,b c 0-<,a b 0-<,去绝对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详解】解:由数轴知,a c 0+<,c b 0+<,b c 0-<,a b 0-<.a c cb bc a b +-++--- ()()()()a c b c b c a b =-+++--+-a cbc b c a b =--++-++- b c =-+,故答案为:b 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确定绝对值符号内代数式的性质符号.2.<【分析】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解答即可【详解】∵|-|=>|-3|=3∴-<-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解析:< 【分析】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解答即可. 【详解】 ∵|-227|=227>|-3|=3 ∴-227<-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 ②负数都小于0; 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3.【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倒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的相反数是倒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倒数的定义熟知只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是解题的关键解析:3.5 27- 【解析】 【分析】根据相反数、倒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3.5-的相反数是3.5,倒数是27-.故答案为: 3.5-,27-.【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倒数的定义,熟知“只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是解题的关键.4.或【解析】【分析】先依据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求得ab 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又或当时;当时故答案为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8-或2- 【解析】 【分析】先依据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求得a 、b 的值,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a 5=,b 3=,a 5∴=±,b 3=±. 又a b 0+<,a 5∴=-,b 3=或a 5=-,b 3=-.当a 5=-,b 3=时,a b 538-=--=-; 当a 5=-,b 3=-时,a b 532-=-+=-. 故答案为8-或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5或1【解析】【分析】则设B 对应数为x 则|x+2|=3去掉绝对值求解即可【详解】点A 对应的数为-2若AB 两点间的距离为3则设B 对应数为x 则|x -(-2)|=|x+2|=3解得:x=﹣5或1故答案为解析:-5或1 【解析】 【分析】则设B 对应数为x ,则|x +2|=3,去掉绝对值求解即可. 【详解】点A 对应的数为-2.若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3,则设B 对应数为x ,则|x -(-2)|=|x +2|=3,解得:x =﹣5或1. 故答案为:﹣5或1.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有关问题,利用绝对值,去掉绝对值从而求得结论.6.5【解析】【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求出已知各数的和即可求出一周总的盈亏情况【详解】132+(﹣125)+(﹣105)+127+(﹣87)+1365+98=132﹣125﹣105+127﹣87+136解析:5 【解析】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求出已知各数的和即可求出一周总的盈亏情况. 【详解】132+(﹣12.5)+(﹣10.5)+127+(﹣87)+136.5+98 =132﹣12.5﹣10.5+127﹣87+136.5+98 =132+98+127﹣87+136.5﹣12.5﹣10.5 =230+40+113.5 =383.5;答:这一周食品店的盈余了383.5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及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7.<【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越小可得答案【详解】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先求他们的绝对值|-|=|-3|=3∵>3∴-<-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利用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越小是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越小,可得答案.【详解】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先求他们的绝对值,|-72|=72,|-3|=3,∵72>3,∴-72<-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利用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负数越小是解题关键.8.-7或1【分析】AB=6分点C在A左边和点C在线段AB上两种情况来解答【详解】AB=5-(-1)=6C在A左边时∵BC=2AC∴AB+AC=2AC∴AC=6此时点C表示的数为-1-6=-7;C在线段解析:-7或1.【分析】AB=6,分点C在A左边和点C在线段AB上两种情况来解答.【详解】AB=5-(-1)=6,C在A左边时,∵BC=2AC,∴AB+AC=2AC,∴AC=6,此时点C表示的数为-1-6=-7;C在线段AB上时,∵BC=2AC,∴AB-AC=2AC,∴AC=2,此时点C表示的数为-1+2=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两点间的距离;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二、解答题9.【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算式求出x、y的值,代入代数式计算,根据平方根的概念计算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得,x-1=0,y+1=0,解得,x=1,y=-1,则x2-4y=5,5的平方根是则x2-4y的平方根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平方根的概念的应用.10.(1)星期四的水位最高,为153.4米;(2)本周需在星期二,星期四放水.【解析】【分析】(1)计算出周一到周六每天的水位,得出周四最高,把前几个数相加再加上150米即可;(2)计算每一天的水位,然后再确定.【详解】解:(1)星期一水位:150+0.4=150.4米,星期二水位:150.4+1.3=151.7米,星期三水位:151.7+0.5=152.2米,星期四水位:152.2+1.2=153.4米,星期五水位:153.4﹣0.5=152.9米,星期六水位:152.9+0.4=153.3 m所以星期四的水位最高,为153.4米.(2)星期一水位150.4米,没有超过150.6米,所以不用放水,星期二水位151.7米,超过150.6米,故需要放水1.7米后变为150米.星期三水位150+0.5=150.5米,不需要放水.星期四水位150.5+1.2=151.7米,需要放水1.7米后变为150米.星期五水位150﹣0.5=149.5米,不需要放水.星期六水位149.5+0.4=149.9米,不需要放水.所以本周需在星期二,星期四放水.【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11.(1)7;(2)|x-2|;(3)7或-3;(4)-3、-2、-1、0、1;【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即可得到结论;(3)利用绝对值求解即可;(4)利用绝对值及数轴求解即可;【详解】(1)数轴上表示5与-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2)|=|5+2|=7,故答案为:7;(2)数轴上表示x与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x-2|,故答案为:|x-2|;(3)∵|x-2|=5,∴x-2=5或x-2=-5,解得:x=7或x=-3,故答案为:7或-3;(4)∵|x+3|+|x-1|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3和1所对应的点的距离之和,|x+3|+|x-1|=4,∴这样的整数有-3、-2、-1、0、1,故答案为:-3、-2、-1、0、1;【点睛】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的关系,解题关键是理解取绝对值的方法,取绝对值在数轴上的运用,其中去绝对的关键是确定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性.12.(1)120;(2)①点P表示的数为:;点T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是;②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点A对应的数是40,点B对应的数是,即可得到AB的长度;根据题意即可得到结论;根据题意得到,,,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得到,,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线段AB的长;点P表示的数为:;点T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是;,,,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Q的中点,,,,,,,即在运动过程中等量关系始终成立.【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主要利用了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数形转化的思想.13.(1)14;(2)5秒;(3)13秒或3.5秒或203秒.【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B两点的距离;(2)设经过x秒点M与点N相距54个单位,由点M从A点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N从点B出发速度为M点的3倍,得出2x+6x+14=54求出即可;(3)首先求出点M与点N相遇的时间为14÷(6﹣2)=3.5秒,此时N点对应的数是﹣8+6×3.5=13,再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前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或相遇后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根据PM=PN列出方程,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解:(1)∵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6,﹣8,∴A、B两点的距离为6﹣(﹣8)=14.故答案为14;(2)设经过x秒点M与点N相距54个单位.依题意可列方程为:2x+6x+14=54,解方程,得x=5.答:经过5秒点M与点N相距54个单位;(3)点M与点N相遇的时间为14÷(6﹣2)=3.5秒,此时N点对应的数是﹣8+6×3.5=13.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前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依题意可列方程为:t﹣(﹣8+6t)=6+2t﹣t,解得t=13,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后经过t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依题意可列方程为:(2t+6)﹣t=t﹣[13﹣6(t﹣3.5)],解得t=203.答:从开始运动后,经过13秒或3.5秒或203秒点P到点M、N的距离相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以及数轴直观解决问题即可.14.(1)54;(2)-8.【解析】【分析】(1)先化简,然后将a+b与ab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2)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x,y的值,再根据去括号、合并同类项法则对原代数式进行化简,然后把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原式=5ab+4a+7b+6a-3ab-4ab+3b=-2ab+10(a+b)当a+b=6,ab=3时,原式=-6+60=54(2)∵|x+2|+|y+1|=0,∴x+2=0,y+1=0,解得x=-2,y=-1,原式=5xy2-2x2y+3xy2-4xy2+2x2y=4xy2=4×(-2)×1=-8.【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和非负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5.(1)3(2)1.5或-1.5【分析】(1)由AB的值和b的值可分析计算a的值(2)分两种情况讨论:A在原点左侧,B在原点右侧;A在原点右侧,B在原点左侧【详解】(1)∵AB=9∴|a|+|b|=9∵b=-6,点A和点B分别位于原点O两侧∴a=3(2)当A在原点左侧,B在原点右侧,a=-6,b=3时,c=-1.5;当A在原点右侧,B在原点左侧,a=6,b=-3时,c=1.5;【点睛】数轴上对应点的数值是本题的考点,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6.(1)0 (2)负数,点Q,因为点Q离原点的距离最远【分析】(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表示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可知PT的中点即为原点,据此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表示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可知RT的中点即为原点,据此即可得【详解】解:(1)如图所示:S表示的数是0;(2)如图所示:R为-3,T为3,S表示-1是负数,Q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最大,绝对值是7.【点睛】此题考查数轴,利用相反数的意义确定出原点的位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1)3;(2)①12﹣2t;2t﹣12②6.6或9.【解析】【分析】(1)根据对称性可求;(2)①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以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②分t<6,6≤t≤7,t>7三种情况,根据AC=3A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B点与D点重合,∴(A+C)÷2=(﹣2+10)÷2=4,∴D点表示的数是3.故答案为3;(2)①填表如下:两点的位置关系AC的表达式点C在点A的右侧(t<6)12﹣2t点C在点A的左侧(t>6)2t﹣12②t<6时,12﹣2t=3(7﹣t),解得t=9(舍去);6≤t≤7时,2t﹣12=3(7﹣t),解得t=6.6;t>7时,2t﹣12=3(t﹣7),解得t=9.综上所述,t的值为6.6或9.【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利用数轴让学生体会“数”与“形”的结合是本题的关键.三、1318.A【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逐一进行比较即可得.【详解】A、0<|﹣1|=1,正确;B、34=34,错误;C、﹣3<﹣2,错误;D、|﹣18|>﹣(﹣10),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分类、相反数的定义、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即可.【详解】A.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一定是非负数;故本选项错误.B.0等于它的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C.如果a>0>b,那么11a b<;故本选项错误.D.若a≠0,则总有|a|>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有理数、相反数、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C解析:C【解析】【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上升﹣3℃的意义是下降3℃.【详解】温度先上升6℃,再上升﹣3℃的意义是温度先上升6℃,再下降3℃.故选:C.【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1.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x,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x+3|+(y-2)2=0,∴x+3=0,y-2=0,解得:x=-3,y=2,故x+2y=-3+4=1.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得出x,y的值是解题关键.22.D解析:D【解析】【分析】观察数轴可得,1a01-<<<,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观察数轴可得,1a01-<<<,∴11a aa a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熟知数轴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即可.【详解】根据负数小于0,负数小于正数可知-4最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理解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是解题的关键.24.A解析:A【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数的对值表示这个数到原点的距离,即可解题.【详解】解:由图可知A到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 B为原点,C到原点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D 到原点的距离为2.5个单位长度,∴其中绝对值最大的是点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熟悉绝对值的概念是解题关键.2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6)=-6,+(-6)=-6,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B、-23=-8,(-2)3=-8,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C、-|-7|=-7,相等,不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错误;D、-(-1)=1与-12=-1,是互为相反数,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化简是解题的关键.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有理数数轴练习题

有理数数轴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数轴上,-3和5之间的距离是:A. 8B. 2C. -8D. 无法确定2. 如果数轴上的点A表示-2,点B表示3,那么AB之间的距离是:A. 5B. 1C. -5D. 43. 以下哪个数不在数轴上:A. 0B. -1C. 1.5D. π4. 如果数轴上点P表示-4,点Q表示6,那么PQ之间的距离是:A. 10B. 2C. 8D. 45. 将数轴上的点A向左平移7个单位,得到点B,如果A表示-3,那么B表示:A. -10B. 4C. -6D. 无法确定6. 在数轴上,-7和-3的中点表示的数是:A. -5B. -4C. -2D. 27. 如果数轴上点M表示-1,点N表示2,那么MN之间的距离是:A. 3B. 1C. 2D. 48. 将数轴上的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B,如果A表示2,那么B表示:A. 7B. 1C. 3D. 69. 在数轴上,-2和4的中点表示的数是:A. 1B. 0C. 2D. 310. 如果数轴上点P表示-5,点Q表示7,那么PQ之间的距离是:A. 12B. 10C. 8D. 6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数轴上,如果点A表示-8,点B表示4,那么A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2. 如果数轴上点C表示-3,点D表示3,那么CD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3. 在数轴上,如果点E表示-1,点F表示1,那么EF之间的中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4. 如果数轴上点G表示-2,并且向右平移6个单位,那么G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5. 在数轴上,如果点H表示5,并且向左平移3个单位,那么H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6. 如果数轴上点I表示-4,并且向右平移8个单位,那么I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7. 在数轴上,如果点J表示2,并且向左平移5个单位,那么J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8. 如果数轴上点K表示-6,并且向右平移10个单位,那么K表示的数是________。
有理数-数轴的概念以及习题大全

有理数-数轴的概念以及习题大全【有理数】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数轴是()A.一条直线B.有原点、正方向的一条直线C.有长度单位的直线D.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下面表示数轴的图中,画得正确的是()A.B.C.D.下列给出的四条数轴,错误的是()A.(1)(2)B.(2)(3)(4)C.(1)(2)(3)D.(1)(2)(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原点、正方向的直线是数轴B.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可以表示同一个有理数C.有些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没有最大的正数,却有最大的负数B.数轴上离原点越远,表示数越大C.0大于一切非负数D.在原点左边离原点越远,数就越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中,在原点右边的点有()A.0个B.1个C.2个D.3个年如果点A、B、C、D所对应的数为a、b、c、d,则a、b、c、d的大小关系为()A.a<c<d<bB.b<d<a<cC.b<d<c<aD.d<b<c<a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数轴上表示-5的点距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B.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C.有理数0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是原点D.表示百万分之一的点在数轴上不存在数轴具有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的数总比的数大。
在数轴上,表示-5的数在原点的侧,它到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在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表示-7的点在原点的侧,距原点个单位;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
数轴上的点A对应的数是+2,点B对应的数是+5则A、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向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则与此位置相对应的数是。
大于-4.5且小于1 .25的整数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和数轴练习题
1.下列表示数轴的图形中正确的是()
(A)(B)(C)(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B)数轴上的原点表示0
(C)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D)数轴上表示8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8个单位长度
3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的个数是()
2 3 4 5
4.下面是关于0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①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②0是最小的自然数;③0是最小的正数;④0是最小的非负数;
⑤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
A.0
B.1
C.2
D.3
5几个小球沿东西方向运动,规定向东为正,若A球走了-7千米,那么表示在A球西边的小球所对应的位置应该是下列中的()-3千米 +2千米 0千米-9千米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3.14 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它不是有理数
C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有理数是指正有理数、零、负有
理数、整数、分数这五类
8.下图中正确表示数轴的是 ( )
9.在数轴上原点以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
A.正数 B.负数 C.零和正数 D.零和负数10.从数轴上看,0是 ( )
A.最小的整数 B.最大的负数 C.最小的有理数 D.最小的非负数
11.如图所示,数轴上所标出的点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
A.30 B.50 C.60 D.80
12.数轴上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6,则点A表示的数为 ( )
A.6或-6 B.-6 C.-6 D.3或-3
13.如果向东走4千米记作+4千米,那么-2千米表示 .
14.数学考试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以85分为标准,老师将某一组5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9,-4,+11,-7,0,这五名同学实际数学考试成绩最高分是分.
15.在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最大的负整数是 .
16.现给出如下有理数:-1.41,-1,0,0.3,,5.其中为非负有理数的是
.
17.有一组数列:2,-3,2,-3,2,-3,2,-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第2010个数是________.
18.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A点表示______,B点表示______,C点表示______,D点表示
______,E点表示______;
19.数轴上-1所对应的点为A,将A点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6个单位,则此时A点距原点的距离为_____ ;
20.数轴上B点表示,那么距离B点2个单位的数是___ _ _;
21.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_______b(填“>”、“<”或“=”).
22 一袋水泥的标准质量为50千克,若比标准质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则比标准质量多1千克应记
为千克;若一袋水泥记为-1千克,则它的实际质量为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