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方案 ppt课件

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方案 ppt课件
(二)了解南山区不同人群中慢性病危险因素的 流行状况
(三)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和 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数据
调查对象
调查35岁及以上在深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常住居民 。
样本量的确定
根据2009年深圳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 吸烟率、饮酒率等约在20%左右,其他相关指 标和知晓情况均大于20%。故按照20%作为各 个指标中的最低估计值,则所需样本含量估算 为
⑸不知道
23.您家里菜肴中食盐使用量?
①<6g/人/日,很清淡 ②6-13g/人/日,适中
③>13g/人/日,偏咸
24. 您家里菜肴中油使用量? ①<25g/人/日,很清淡 ②25-40g/人/日,适中 ③>40g/人/日,偏油腻 25.过去7天,您平均每天蔬菜食用量大概多少? ⑴<200克 ⑵200-299克 ⑶300-399克 ⑷400-500克⑸不吃蔬菜 26.您日常主食摄入种类? ①几乎不吃粗粮 ②五谷杂粮均有食用
⑷大专及以上
二、知识题:
8.您认为下列哪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多选)?
□适量运动 □合理膳食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以上都不是 □不知道
9.你认为下列哪些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可多选)?
□心脏病 □高血压 □脑卒中 □糖尿病 □肿瘤
□以上都不是 □不知道
10.你是否知道你现在的体重?
⑴不知道 ⑵知道,为
以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心理等为主的生活方 式已经成为影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对健 康生活方式的呼吁和倡导也备受社会重视,故在南山 区开展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健康生活方式调查,对开展 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有重要意义。
调查目的
(一)了解南山区慢性病危险因素及健康生活方 式的知晓情况。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慢性病是指病程长、发展缓慢、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它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因素。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个人行为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不良的个人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都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提倡健康的个人行为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应该戒烟、限制饮酒、采取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和高糖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同时要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生活方式也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的精神压力、不良的睡眠质量和不规律的作息时间,都会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对策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力,采取放松技巧如运动、听音乐等,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使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环境也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良的环境污染会增加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如污染严重的空气和水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改善环境质量对策也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限制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同时个人也要保持自己的环境卫生,注意饮水卫生和空气流通,减少污染物的接触。

遗传也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人的遗传因素对慢性病的发生起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遗传基因,但可以通过改变其他危险因素来减少慢性病的风险。

遗传高血压的人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因素。

要控制慢性病的发生率,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对策。

这包括提倡健康的个人行为习惯、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环境质量和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只有通过多个方面的综合措施,我们才能有效地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培训资料--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技术

培训资料--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技术

第一、二阶段
5.调查问卷及相关资料 6.编码条和实验室检测
第三阶段 村民/居民户 抽样信息
第一阶段抽样
监测点 所有乡镇/街道 人口资料 第一阶段抽样表 抽取5个乡镇/街道 市疾控中心
第一阶段抽样表
第二阶段抽样
监测点 样本乡镇/街道中村 /居委会人口资料 第二阶段抽样表 每个样本乡镇/街道抽取2个村/居委 会 市疾控中心
概率p 取9.2%(2012年河南省四病调查糖尿病患病率); 设计效率 deff =1.5 ;相对误差r=15%,d=p*r 。 根据以上取值,应调查的最低样本量约为2528人。 考虑15%的失访率,监测总样本量为: 2528÷(1-15%)≈2975≈3000人
(三)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技 术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教育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所
高莉
什么是监测?
什么是监测?
监测就是指监管并检测。如PM2.5监 测、水质监测、传染病监测、食品安全 风险监测等
公共卫生监测
第一阶段任务 第二阶段任务 •长期、连续地、系统地收集健康相关事件的资料
,经过分析、解释后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所有应该知 道的人(如决策者、卫生部门工作者和公众等),
(一)调查前准备
1. 1.现场宣传和动员 现场宣传和动员
• 市级疾控中心负责抽样(视情况 而定),监测点疾控中心收集抽 样信息。 • 抽样信息上报内容
2.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3. 3.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
4. 4.调查场所 调查场所
抽样阶段
上报内容 乡镇(街道、团) 抽样信息 行政村(居委会、 连)抽样信息
注意排除集体户和无人居住户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慢性病是指病程长、病情缓慢发展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肿瘤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将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1.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因素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长期缺乏运动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患者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3. 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病具有遗传倾向,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如果父母患有这些疾病,孩子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例如空气污染、化学物质暴露等都会增加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慢性病的防控对策1. 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大众的健康素养,帮助人们了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改善饮食习惯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合理搭配膳食,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3. 积极锻炼身体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患病风险。

4. 心理治疗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提倡积极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学会调节情绪,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慢性病的风险因素和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6.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控,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化学物质暴露和空气污染对人体的伤害,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慢性病监测ppt课件

慢性病监测ppt课件

慢性病监测课件
3
考评指标
n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 报率小于5%,审核率 95%以上。
n 居民粗死亡率原则上不低于6‰,不明原因疾病死亡 构成5%以下, ICD-10编码错误率5%以下。
n 至少每年开展1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 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涵盖漏报死亡病例 信息等相关重要内容。
慢性病监测课件
10
考评方式
n 通过现场督导、查阅相关文件、工作记录考核各医疗机 构死因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n 通过查阅数据库检查是否所有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审 核率、粗死亡率、 ICD-10编码错误率,结合漏报调查的 结果计算漏报率。
n 查阅相关文件、工作记录及漏报调查报告考核漏报调查 开展情况。
n 查阅相关工作过程记录及监测分析报告考核数据分析及 报告撰写情况。
¨ 收集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报告的心脑血管事件。每 年分析监测数据并撰写监测分析报告。
n 考评内容和指标
¨ 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 ,心脑血管疾病事 件发生报告发生率不低于死亡率。
¨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分析报告。
慢性病监测课件
17
指标设置依据
n 理论上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不应低于心 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如出现此种情况,则存 在较为严重的数据漏报。
n 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 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 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满分10分。
慢性病监测课件
15
考评方式
n 查看相关文件、监测方案、调查表、数 据库及监测报告考核监测工作的开展情
况。
慢性病监测课件
16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慢性病是指发病缓慢、病程长、往往进展缓慢的一类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持续存在并有时呈进行性,且引发患者长期受到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等。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 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

不正常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2. 遗传因素。

某些慢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存在相关病史,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3.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4. 压力和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或者心理压力过大,会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防控对策:1. 健康教育。

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普及慢性疾病的知识,让公众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

2. 加强监管和管理。

通过加强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监管,减少人们暴露在不良环境中的机会,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3. 提高个体意识。

加强个人对自身慢性疾病风险的认知,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疾病的损害。

4. 心理干预。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个体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减少心理问题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5. 营造健康环境。

提倡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加强环保意识等措施,改善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基因遗传、环境等密切相关。

通过健康教育、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个体意识、心理干预和营造健康环境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1. 引言1.1 慢性病的定义慢性病是指在长期时间内缓慢发展,并且通常需要持续治疗或管理的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肥胖症等。

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以减缓病情恶化。

慢性病通常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

及早了解慢性病的定义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维护自己的健康。

【字数:204】1.2 慢性病的流行情况慢性病的流行情况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慢性病已成为各国医疗卫生的重要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在发达国家,慢性病已经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而在发展中国家,慢性病的负担也在逐渐增加,给当地的医疗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挑战。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其中有许多病例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或延缓发病。

了解慢性病的流行情况,掌握慢性病对健康的危害,对我们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更多的健康教育和行动,才能有效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000字】1.3 慢性病对健康的危害慢性病是指长期发展的疾病,其病程通常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慢性病对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慢性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能力,甚至导致残疾和失能。

慢性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并发症,如心脏病发作、脑卒中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一、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1、慢性病指哪些疾病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2、慢性病有哪些危害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慢性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1、控制慢性病应列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1.1在过去的100年里,发达国家里的慢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卫生问题。

据WHO估算,1990年全世界总死亡人数中,心血管病(CVD)占1/4,为死因的首位。

其中发达国家CVD死亡占其总死亡数的50%,发展中国家只占16%,但死于CVD的绝对数字却高于发达国家。

全球每年CVD死亡1200万,发展中国家占78%。

1990年全世界癌症患者约2000万人,新发病例900万,因癌症死亡510万。

癌症主要是老年病。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肿瘤病例和死亡数还可能显著增加。

估计全球成人血21.3/12.7kPa及以上者占8%~18%。

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代谢性疾病等亦很多。

1.2我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以控制慢性病为主的第二次卫生革命提前到来,所面临的慢性病防制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形势是严峻的。

1993年肿瘤死亡占21.75%,为第一位;脑血管病死亡占21.35%,为第二位;心脏疾病占14.72%,为第四位。

在大城市心血管病和肿瘤的死亡占57.82%,也就是说每死亡100个人中就有57或58个人死于“四病”(四病指肿瘤、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有些城市就更加突出,上海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死于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龄分组正确,不能合并
• 校正方法是否正确
3.资料的完整(8分)
• 相关文件 • 原始资料 • 数据库 • 统计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现有的资料的利用
方法一:可以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化中健康档案建立进行收集。将所建立的 档案资料中的上述“四种指标”进行分析 ,基数为所选取的档案总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身体测量
体重 腰围 血压测量:测量三次 血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体重测量——仪器
仪器:电子体重计? 单位:千克(公斤) 精确度:0.1千克(公斤)
体重计的放置:安静宽敞,地表水平、坚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体重测量——测量步骤1
测量步骤:
(1)被测者脱去鞋、帽子及外套,仅穿单层衣服。 取出随身携带的物品,如钱包、手机等。
可选内容
精神卫生、 故意和非故意伤害和暴力 、口腔卫生 性行为 身体活动能力客观评价
第二阶梯: 体格测量
身高、体重 腰围、血压
第三阶梯:生物 空腹血糖
学指标测量
总胆固醇
臀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空腹甘油三酯
皮褶厚度 身体适应性评价
口服糖耐量试验、尿样检 测、唾液可铁宁检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调查表设计
30
0 3,967,795 8 . 3 2
35
0 5,191,191 1 0 . 8 8
40
0 5,471,780 1 1 . 4 7
45
0 4,495,926 9 . 4 2
50
0 3,726,751 7 . 8 1
55
0 3,229,411 6 . 7 7
60
0 2,350,554 4 . 9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频率:每年一次 核心指标:体重、腰围、血糖、血压 样本量:≥5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四个核心指标的评定
共20分,体重、腰围、血糖、血压四个 核心指标
1.样本内核心指标是否全面 (4分)
• 同一样本包含体重、腰围、 血糖、血压
2.样本是否符合拟合优度检 验(8分)
第二次测量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腰围测量—注意事项
将测量尺轻轻贴住皮肤,前后应在同一高度;经 过双测量点标记处,勿压入软组织;
应在被测对象平静呼气时读数; 调查对象在被测量时身体应尽量保持静止状态,
特别是微张的双臂不能将衣服撩起或去下意 识地提裤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身高测量—仪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二、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监测(20分)
考评指标: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 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 血压)监测调查。
评分标准: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 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 血压)监测调查,满分20分。体重、腰围、 血糖、血压这4个核心指标。
(5)待体重秤读数稳定后,调查员记录读数,注意 嘱咐被测者保持直立状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体重测量——测量注意事项
体重测量的注意事项:
(1)测量时注意轻上轻下。被测者走下体重秤后约 2秒,电子体重秤电源会自动切断,测量下一位被 测者的体重时需重开体重秤电源。
(2)注意不要把电子秤放置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 尤其注意避免水浸。
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腰围测量—测量步骤
测量腰围的步骤: 测量员立于被测者正前方 以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为测量
点,在双侧测量点做标记 皮尺刻度缘经过两个标记点,测量腰围 测量员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
具体数值精确到0.1厘米。 重复测两遍,确保两次测量误差小于2厘米后,记录
方法二:收集当地相关单位体检资料进行 分析。
方法三:收集机会性筛查资料(一般性检 查,征兵、招工、入学,门诊,职业性体 检 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考评方法
1.样本来源
➢考虑到一个示范区内部的各种基本条件变异不 大,因而不需要做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 采用人群体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资料进行 监测。
3、如不符合拟合优度检验 ,比较每年龄段的百分比 ,如25岁年龄段,多按比 例随机抽样,少补充样本 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拟合优度检验spss操作
1、权重设定
点这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2、选择分析方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3、相关参数设1定 6
2
4
5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65
0 1,657,992 3 . 4 8
70
0 1,231,052 2 . 5 8
75
0 871,163 1 . 8 3
15
1 514,535 9 . 2 0
பைடு நூலகம்
20
1 634,537 1 1 . 3 5
25
1 581,642 1 0 . 4 0
30
1 557,207 9 . 9 6
35
1 590,974 1 0 . 5 7
• 监测方案
• 人员是否统一培训
• 调查表
• 仪器是否校对
• 数据库
• 问卷及检测方法是否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1.简介
频率:每3年一次 核心指标:
• 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至少包括吸烟、饮酒、 膳食、身体活动四部分)
• 体格测量(至少包括身高、体重、血压) • 实验室检查(至少包括空腹血糖)
下垂; 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 ,双膝并拢挺直; 两眼平视正前方,眼眶下缘与耳廓上缘保持在同
一水平; 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骨间三个点同时接触立柱; 头部保持正立位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身高测量——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
测量者手持滑侧板轻轻向下滑动,直到底面与 颅顶点相接触;
经观察,确认姿势正确后,读取滑测板底面立 柱上所示数字;
设计调查表
- 准备阶段 - 问卷的初步设计
问卷结构包括: 题目、填表说明、问卷主体内容 问卷选择答案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 - 试用及修改 - 信度及效度评价 - 印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24
调查表举例
⒈您是否吸烟(如果选②,则跳过⒉、 ⒊题) ①吸烟 ②不吸 ⒉您每天大约吸多少支烟 ①5支以下 ②5-10支 ③10-15支 ④15-20 ⑤20-25支 ⑥25支以上 ⒊您的吸烟历史大约有多长 ①1年以下 ②1-5年 ③5-10年 ④10年以上 ⒋您是否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请写出理由)
(2)打开电子体重秤:用脚尖轻轻地触碰电子体重 秤前侧的开关键,打开电子体重秤。
(3)等待电子秤显示出[0.0kg]后,在10秒内站上体 重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体重测量——测量步骤2
测量步骤:
(4)被测者平静站于体重秤上,两脚位置左右对称 。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放松于身体两侧,头 部直立,双眼平视。
✓ 拟合优度检验数据用2000年或2010年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拟合优度检验数据整理
age
group
frequence p e r c e n t
15
0 4,747,749 9 . 9 5
20
0 5,635,086 1 1 . 8 1
25
0 4,593,800 9 . 6 3
样本量:≥1000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2、抽样方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 学调查遵循随机、经济有效的原则。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方法, 第一阶段抽样——街道、居委会的抽取 第二阶段抽样----调查户的抽取及调查对象的
确定
*先摸底的基础上抽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 ➢体检中心体检、医院体检等 ➢样本量500例(符合拟合优度检验的样本n≥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2.样本要求 ✓ 样本内每个核心指标全面 ✓ 样本符合拟合优度检验(是否符合随机抽样)
✓ 年龄的分组:15~,20~,25~…..75~(不能合 并年龄组)
✓ 不符合拟合优度检验,补充数据,或者随机抽 样体检数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血压测量
1. 血压计的选用及校准 (1) 血压计的选用:推荐调查选用每格2mmHg的
水银血压计。按照国际惯例血压不用奇数表示, 而对尾数的检验也多采用0,2,4,6,8五个数 字。 (2)袖带内橡皮气囊的宽度要足以覆盖上臂长度的 2/3,长度必须可以围绕上臂周径的2/3。血压测 量要根据上臂的粗细选择袖带的大小。袖带绑在 右上臂,其高度大约与心脏水平,手掌向上,袖 带的下缘放置在肘关节前自然皱褶上方约2.5cm 处,袖带要平整舒适地绑在右上臂上,不能太松 或太紧,使充气的气囊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的部 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指标的评定
共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 验室检查各5分。
1.调查方案的全面合理 3.是否有质量控制
• 抽样的代表性
• 是否设置质控员
• 样本含量的合理性
• 10%的样本重复检测
2.调查、检测方法的标准 4.资料的完整
化及规范化
• 相关文件
• 调查表的合理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
主要内容
一、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简介 二、每年一次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