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合集下载

童话成语故事

童话成语故事

童话成语故事
故事一,《井底之蛙》。

从前,有一只生活在井底的小青蛙,它整天都在井底里跳来跳去,自以为是整个世界的一切。

有一天,一只天空中飞过的大鸟掉
落了一根羽毛,小青蛙捡起来后问大鸟,“你是怎样飞到云端的?”大鸟笑着说,“云端有更大的世界,你在井底永远看不到。

”小青
蛙听后很惊讶,它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开始努力跳出井口,去
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故事二,《狐假虎威》。

有一天,狐狸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威胁狐狸说,“你要听我
的话,否则我就吃掉你!”狐狸很聪明,它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大
声喊道,“你别想欺负我,我是老虎的朋友,你如果敢吃我,老虎
会生气的!”老虎听后非常生气,它怒气冲冲地走开了。

狐狸笑了笑,它知道老虎只是被吓唬住了,于是继续快乐地生活着。

故事三,《画蛇添足》。

有一位画家被人请去画一幅蛇的画,画家画完后觉得画得不够
生动,于是在蛇的腹部再画了几条腿。

当人们看到这幅画时,都笑
话画家画得太多了,蛇本来没有腿,你画了腿反而不像蛇了。

画家
听后很懊悔,他明白了画蛇添足的道理,从此以后,他画蛇都只画
蛇本来的模样。

这些童话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比如《井底之蛙》告诉
我们要有开阔的胸怀,不要自以为是;《狐假虎威》告诉我们要警
惕虚张声势的人;《画蛇添足》告诉我们要知道适可而止,不要过
度追求完美。

通过这些童话成语故事,我们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能够得到
启发和教益。

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成为更好的人。

愿我们都能像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勇敢、聪明、善良,活出
精彩的人生。

10个寓言故事成语_寓言故事

10个寓言故事成语_寓言故事

10个寓言故事成语很多都是从中提炼出来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10个寓言故事成语,希望对你有用!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2: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3: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4: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5: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6:郑人买履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7:杯弓蛇影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8: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9:坐井观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飞来.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10个寓言故事成语篇10:揠苗助长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画了一条蛇,觉得还不够,就在蛇的腹部再加上了一双脚,结果画得太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要画蛇添足。

2.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了一口铃,藏在自己的耳朵里,却偏偏听不到铃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3. 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见了杯子和弓箭的倒影,却以为是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象所迷惑。

4. 狐假虎威。

有只狐狸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动物。

但最后被真正的老虎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力量去威胁别人。

5.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坐在树下,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一只兔子真的撞死在了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指望别人的幸运,要靠自己的努力。

6. 井底之蛙。

有只蛙住在井里,以为整个井就是世界。

后来看到了其他地方的蛙,才知道原来世界很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要被狭隘的环境所束缚。

7. 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最后在龙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龙就栩栩如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

8. 鹤立鸡群。

一只鹤和一群鸡在一起,鹤觉得自己和鸡不一样,但鸡却觉得鹤和它们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同的人注定要孤独一些。

9. 对牛弹琴。

有个人对着一头牛弹琴,牛当然听不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一个合适的对象。

10. 杞人忧天。

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结果活得很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虚无的事情而烦恼。

11. 隔岸观火。

有个人看见对岸的房子着火了,却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要袖手旁观。

12. 胸有成竹。

有个人在心中已经有了成竹,所以最后做事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13. 一箭双雕。

有个人一箭射中了两只鸟,非常厉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举多得。

14. 顺手牵羊。

有个人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只羊。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1.儿童成语故事:孟母三迁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人称“亚圣”。

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

开始,母子俩住在墓地附近,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母怕影响他学习,把家搬迁到集市附近。

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

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

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不再搬家了。

[注释]迁:迁移。

[提示]比喻注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

2.儿童成语故事:目不识丁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

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

”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注释]丁:指简单的字。

[提示]形容没有文化,一个字也不认识。

3.儿童成语故事:鹏程万里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

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

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

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注释]鹏:传说中的大鸟。

[提示]比喻前程远大。

4.儿童成语故事:杞人忧天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

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

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注释]杞:地名。

[提示]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5.儿童成语故事:人杰地灵唐朝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做序,宾客纷纷推却。

王勃沉思之后,挥毫即书。

起初众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众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当今的才子。

[注释]杰:才能超过一般人,杰出。

灵:特别美好。

[提示]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6.儿童成语故事:同甘共苦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欢迎阅读!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1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2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

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

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3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精选汇总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精选汇总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精选汇总以耳熟能详的成语寓言为题材,形象生动的讲述了每一个成语的来历和寓意,内容简洁、篇幅短小,生动有趣,语言口语化和生活化,让儿童能快速领会其中的意思。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儿童成语故事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揠苗助长】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

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

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2入吾彀中的成语故事彀,音构,原来是张弓的意思,这里借用为牢笼、圈套及就范的意思,“入吾彀中”即是进入我的圈中了之意。

例如一个捉麻雀的人,用稻彀放在罗网下来引诱麻雀,当麻雀飞下来正在啄食稻彀,那人把罗套网一抽,将麻雀网住,便说:这麻雀“入吾彀中”了。

又如一个人想笼络某甲。

用种.种手段令某甲对他好感、颂伤他,直至某甲死心塌地约为他利用时,他便可说:某甲已“入吾彀中”矣!这句成语原出于五代时王定保所著的“唐摭言”这是一部记述唐代贡举制度及杂事的书,其中记述之详,一般史志所不及。

据书中记载,有一次。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智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得很的说道:“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这句话就是说:“天下的有为青年,都已进入了我的圈套了!”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元勋,文才武略,都很出众,到他自己接帝位后,更是在中国历取得一次大统一,他的声威。

儿童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儿童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妻子见他回来,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问丈夫:“你不是要去晋国吗?为什么走到半路上又回来了呢?”
宁嬴回答说:“我看他长得相貌堂堂,举止有度,以为这人必是品德高尚的贵人。没想到他不说话还好,一张口就夸夸其 谈,让人讨厌。亏他还能出使外邦!他这个人虽然外表好看,但总是不务实,只怕会招来别人的怨恨。
“我跟着他,不但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反而可能遇到祸害。我越想越觉得跟着他走不靠谱,就离开了他。”
华而不实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阳处父到卫国去出使。在回国的途中,他经过鲁国的宁城,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宁嬴看到阳处父长 得仪表堂堂,很有气势,心想他肯定品德出众,就对妻子说:“多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能够侍奉一位品德高尚之人,但总是没 有找到这样的君子。现在,我觉得阳处父这个人挺好的,所以想投奔他,为他办事。”
磨杵成针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读书进步得很慢,他心里就不耐烦起来。有一天,他出门去玩儿,看见一个 老婆婆蹲在小溪旁边,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这是干什么?”老婆婆头也不回,一边 磨她的铁棒,一边回答说:“我在磨绣花针!”李白更奇怪了,又问:“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婆婆说:“我今天 磨,明天磨,铁棒只会越磨越细,哪怕它磨不成绣花针!”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心里像开了窍。他从此刻苦用功,果然成了 一个很有文才的人。
想到这里,他马上召来开封府尹,对府尹说:“现在天寒地冻,我们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就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 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现在马上替我去慰问他们,帮助他们迅速解决这个燃眉之急。”这位皇帝的意旨内容是 ——给京城所有高寿人瑞发奖金,超过100岁者赏赐金腰带。再赏京城鳏寡孤独以及贫穷者一千钱、米炭若干。
7.儿童经典成语故事精选

20个寓言成语故事

20个寓言成语故事

20个寓言成语故事1. 井底之蛙:从前有只蛙住在一个井里。

因为它一直生活在这个狭小的井中,所以它认为井是整个世界的全部。

有一天,一只来自大海的海龟经过这口井,向蛙讲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

蛙听后感到非常震惊,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狭隘视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拓宽自己的眼界,不要被固有的思维局限住了。

2. 杞人忧天:从前有个杞人,他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一天,他看到一只破碗掉到地上,于是他更加担心天会坍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于焦虑和杞人忧天,要学会放松心态,不要为了一些无谓之事而烦恼。

3. 狐假虎威:一只狐狸遇到了一只老虎,为了逃过一劫,它假装很凶猛地吓唬老虎。

老虎被吓到后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表面看起来很强大的人并不一定是真的强大,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不要被表象迷惑。

4. 四面楚歌:楚国的国君被敌国围困,四面都是敌人。

他感到非常孤立和无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困境中要坚持信念,不要轻易放弃,随时保持乐观的态度。

5. 守株待兔:有个农夫在田地里工作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当场死亡。

农夫决定不再劳动,而是守株待兔。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有兔子再次出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靠运气和机遇,要努力工作和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6. 纸上谈兵:一个人只在纸上研究战争策略,却从未参与实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7. 亡羊补牢:一只羊从羊圈逃跑了。

农夫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导致更多的羊逃跑了。

最后,农夫明白了重要性,并修补了羊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及时采取行动,不要等到事情变得无法挽回。

8. 蜜蜂采花:蜜蜂采集花蜜时,总是在花朵上转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目标和方向,不能盲目地进行工作和努力。

9. 老马识途:老马在一条陌生的路上带领主人走到了目的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验是宝贵的,老马的智慧和经验帮助主人避免了迷路和危险。

10. 鸠占鹊巢:鸠鸟篡夺了喜鹊的巢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一:不死之药
有一个人拿着吃了能够长生不死的药来到楚国,要将这不死的药
敬献给楚王。

宫廷的守门官捧着药进宫去,碰上宫中的卫士。

卫士问:“你拿
的是什么好东西?”
守门官说:“是不死的药。


卫土说:“是能够吃的吗?”
守门官说:“当然是能够吃的呀。


于是卫士从守门官手里夺过药就把它吃下去了。

楚王知道后,非常生气,立即派人去将卫士抓来,要将卫士斩首。

不过卫士不慌不忙地对楚王说:
“大王先息怒,请听我说。

我曾问过守门官这药能不能吃,他说
能够吃,我才吃的。

我是一个位居守门官之下的卑微小臣,我在征得
守门官同意以后才吃那药的,所以我是无罪的。

如果说那药是献给大
王的,别人吃了就算是犯罪,那么这罪责应该由守门官来承担。

再又
说回来,如果那人献给大王您的真是不死之药,您就不该杀我,因为
如果您把我杀了,那药岂不是死药吗?这么看来,那人把送给您的死药
说成是不死之药而大王还准备重赏他,就说明他分明是在欺骗您。


王您如果杀了我一个无罪的小臣,等于是向世人宣布您被人欺骗的丑闻,大王您这样贤明的君主怎么也会被人欺骗呢?您倒不如饶恕我,把
我放了,这么一来,世人将会称颂您的英明和大度。


楚王听了卫士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把卫士放了。

其实这个卫士得以活下来,并不是什么“不死之药”的魔力,而
是全凭着卫士自己的聪明才智。

他用了一个逻辑的二难推理与楚王辩论,戳穿了“不死之药”的谎言。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只要有科学的
头脑,一个“小人物”也能够不畏君主的强暴,在坚持真理的斗争中
做出贡献。

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二:东坡画扇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

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
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

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
了一笔钱。

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
不出钱来还帐。

”苏轼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
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笔,在扇面上题字、作画,然后命匠人快
拿到外面去卖。

匠人刚出衙门,扇子就被抢购一空,每把一千钱,正
好够还帐的。

四十五岁时苏东坡在监狱被关了一百天,幸好皇帝特赦才被放出。

后来他在一片杂记中说:“我从小就不喜欢杀生,不过也没有完全断
绝过。

近年来开始不杀猪羊了,不过生性喜欢吃蟹蛤,免不了有时要杀。

去年得罪被关進监狱,开始以为不能脱身了,不想后来获得幸免,于是从此不再杀一物。

有时买来蟹蛤,都放進江中。

虽然知道蛤在江
里活不了,可也许有个万一吧。

即使活不了,也比在锅里受煎熬要好
得多。

我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仅仅因为自己也经历过了患难,和在
厨房中的鸡鸭没有区别,不想再因为口腹之故,使生命受到这无穷无
尽的恐惧。

仅仅恨自己不能忘记美味,有时买死的蟹蛤来吃。


“东坡画扇”比喻关心百姓疾苦。

(出自何远《春渚纪闻》和苏轼《书南史卢度传》)
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三:眼盲心明
有一个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长弹琴击鼓,邻里有一个书生过来问他:“你有多大年纪了?”少年说:“15岁了。

”“你什么时候失明
的?”“3岁的时候。

”“那么你失明已经有12年了,整日里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间社会的形态,不知道容貌的美丑和风景的秀丽,岂不是太可悲了吗?”那失明的少年笑着说:“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
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实际上大都是盲的。

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四肢
和身体却是自由自在的。

听声音我便知道是谁,听言谈便知道或是或非。

我还能估计道路的状况来调节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险。

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长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费精力去
应付那些无聊的事情。

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我不再为眼睛看不
见东西而感到痛苦。

不过当今某些人虽然有眼睛,但他们利令智昏,
看见丑恶的东西十分热衷,对贤明与愚笨不会分辨,邪与正不能解释,治与乱也不知原因,诗书放在眼前却成天胡思乱想,始终不能领会其
要旨。

还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跌倒之后还不清醒,最后掉进
了罗网。

这些人难道没有眼睛吗?那些睁着眼而昏天黑地乱窜的人难道
不也是盲人么?他们实际上比我这个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叹呀!”书
生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揭示了这样一种生活哲理: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叹,而心
理上的“盲”更为可悲。

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扬长避短,全
神贯注于所擅长的事业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绩来,领悟到深刻的
人生道理。

而如果昏昏然过日子,甚至胡作非为、倒行逆施,即使双
目明亮、四肢发达,也是一种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睁眼瞎”和“人
形兽”。

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四:杀鸡取卵
阿三家养了一只很健壮的母鸡。

它到处捉虫子吃,把自己喂得饱
饱的。

每天中午,这只母鸡都会准时下一个大个儿的蛋。

阿三家母鸡下的蛋又大又好,远近闻名很多人都争着来买他家的
鸡蛋。

他就用这些鸡蛋来换大米,够他全家吃,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一天,阿三的妻子跟他嘀咕:“你说这鸡要是一天能下两个蛋多
好啊,我们家的大米就会多出一倍呢。

”“可不是嘛,每天能下三个蛋,不,四个,五个……能下十个蛋才好呢。

”阿三说。

他的妻子说:“这母鸡每天都能下一个蛋,肚子里一定存了很多
蛋吧。

”阿三点点头:“那当然!”
妻子又说:“它一天只下一个蛋,也太慢了吧。

不如我们一下子
把鸡蛋全拿出来,就发,大财了。


阿三想了想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呢?还是你聪明,我
现在就把鸡蛋全取出来。

哈哈,咱们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了。


他说着就捉来母鸡,很快把母鸡的肚子打开了。

咦?母鸡肚子里
都是一些没长成的小鸡蛋黄,有的还没芝麻大呢。

阿三和妻子都傻了眼,后悔也来不及了。

再也,没有母鸡下蛋换
米了,他们俩对着母鸡大哭起来。

没过几天,阿三家的米缸就见了底,他们只能回忆以前的美好日
子了。

杀鸡取卵: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五: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
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
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

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

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能够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
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不过如果把它放在室
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

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不过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
一把普通的斧头。

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
远比不上你;不过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很多知识。


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若仅仅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那就太片面了。

少儿成语寓言故事大全六:瓜田李下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是工
部侍郎。

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
郭宁到邮宁(现在的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
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
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

”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
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

”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
下不整冠”引申来的。

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
怀疑。

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典故: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