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成语(寓言故事)

合集下载

15个寓言故事成语

15个寓言故事成语

15个寓言故事成语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1、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

指极珍贵的东西。

2、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3、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4、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

形容写文思敏捷。

5、以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

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6、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7、羽毛未丰:丰:丰满。

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

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8、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仰望海神而兴叹。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9、异军突起:异军:另外一支军队。

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

10、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11、饮醇自醉:醇:浓酒。

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12、一鸣惊人:鸣:鸟叫。

一叫就使人震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13、有备无患:患:祸患,灾难。

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14、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5、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寓言故事成语:涸泽之蛇那年夏季,久旱不雨。

严重的缺水使庄稼地裂开一道道又宽又深的口子,不少的池沼也干涸了。

原来栖息在水沼中的一些虫、鱼、蟹、蛙,能够搬迁的都搬走了。

最后还剩下两条花蛇。

它们眼看着池沼边的杂草全部枯槁,也准备另找一处安身之地。

临行之前,那小蛇对大蛇说:“你身强力壮走得快。

如果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这样目标太大。

人们一看到蛇在行动,肯定会来捕杀。

你走在我的前面,必然先遭祸殃。

因此,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

你最好背着我走。

小学二年级寓言成语故事(三篇)

小学二年级寓言成语故事(三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有心计的人,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时,必须讲究策略。要想弄明真相、息事宁人,既要 抓住问题的症结,又不可急于求成。
【与狐谋皮】
从前有个人,他非常想穿一件皮袍,同时又最爱吃精美的佳肴。他整天都羡慕别人有华丽的狐皮大衣,梦想着自己也有一 件这种价值千金的大衣。可是他没有钱去买这样昂贵的狐皮大衣。怎么办呢?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去 找狐狸商量,请它们献出它们的皮。
在东汉时期有个人叫第五伦他为人非常正直当官的时候办事认真廉洁清正经常亲自喂马他的夫人也自己下厨房做饭做家务
【 导语】生动带说理的寓言故事总是能获得很多人的喜欢,那关于成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无忧考整理的《小学二 年级寓言成语故事(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一夜十往】 在东汉时期,有个人叫第五伦,他为人非常正直,当官的时候办事认真,廉洁清正,经常亲自喂马,他的夫 人也自己下厨房做饭,做家务。当地的人对他十分敬重。
他在野地里转悠,碰到了一只狐狸,他便十分亲热地对它说:“可爱的狐狸,你身上的皮实在漂亮。可是在你们狐狸圈 内,有谁又会欣赏你漂亮的皮呢?这样好的皮放在你身上实在太可惜,你不如把皮献给我,你再随便披一件什么皮就可以了。 ”
他的话刚一说完,狐狸吓得直吐舌头,转身就窜进山里去了。
这个人没得到狐皮,回到家里又想起了精美的佳肴。他恨不得马上做一桌整猪整羊的佳肴,先用来祭祀,然后自己把佳肴 吃掉。可是他没有钱去买猪、买羊。于是,他又一转念,跑到外面去寻羊。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羊,便立即对羊说:“我现在 正打算做一桌上好的酒菜,请你为我献上你身上的肉。”
曾经有一次,一个朋友对他说:“人们如此敬重你,是不是可以说你完全无私,没有将一点儿私心用于公务呢?”
第五伦回答道:“不是这样。以前有个朋友,为了求官而送了我一匹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是那以后凡是有举荐的事情 我都会想着他。这难道不是私心吗?还有一次,我的侄子生病了,我虽然能一个晚上起来十次去看他,看过之后我照样能入 睡。但是如果是我自己的儿子病了,我同样晚上起来十次去看他,却无法入睡,这也说明我存有私心啊!”

成语寓言故事15篇

成语寓言故事15篇

成语(chéngyǔ)寓言故事15篇成语(chéngyǔ)寓言故事15篇成语(chéngyǔ)寓言故事1管理(guǎnlǐ)秘诀狮子派豹子去管理一个部落。

豹子每天勤勤恳恳,早出晚归,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就连一只山羊(shānyáng)每天吃几斤草都亲自审批。

由于豹子精力有限,经常顾此失彼,惹得部落里的动物怨声载道。

“你这么管事怎么行!〞狮子望着憔悴不堪的豹子说。

狮子决定带一带豹子。

它找来了老狼、狐狸,当着豹子的面给它们布置了任务,然后就和豹子下起了棋。

“大王,〞豹子不安地问,“狐狸和老狼能管好部落吗?〞“管不好就吃了它们。

〞狮子微笑着说,“记住,管理无须事必躬亲,而应主要靠逻辑和打手。

〞成语寓言故事2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

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从来没有失过手。

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手下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

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射箭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

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那么: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

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

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

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16篇)_1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16篇)_1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通用16篇)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1惊弓之鸟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出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genglei)。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

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会有这样的事?”魏王真有点不相信地问。

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

”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

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

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

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是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

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惊奇了,不等更羸说完就问。

更羸笑着连续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的姿态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

”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

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可怕。

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可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心里原来就可怕,加上拼命一用劲,原来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痛苦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故事中的大雁听到弓弦声响后就惊惶万分,是因为它身上受过箭伤。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2一叶障目楚国有个穷书生,在家闲居时,读了《淮南子》,看见上面记载:“得到了螳螂捕蝉时遮挡自己的树叶,可以用来隐身。

”于是,他就到树下仰着头查找这种叶子。

他看见一只螳螂正躲在一片叶子后面伺机捕蝉,就去采摘这片叶子。

突然叶子落到了树下,和树下原有的落叶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了,他只好扫了几斗落叶带回家里,然后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的妻子:“你看得见我吗?”他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

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的成语寓言故事的成语带有寓言故事的成语容易让人理解,也容易记忆。

请看WTT 为您带来的带有寓言故事的10个成语。

1、黔驴技穷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

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

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

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非常高兴。

于是老虎腾空扑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喉管,啃完了驴的肉,才离去了。

唉!那驴的躯体高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本事。

假如不显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虽然凶猛,也会存有疑虑畏惧的心理,终究不敢攻击它。

现在落得如此下场,不是很可悲吗?2、按图索骥伯乐是古代以善于相马出名的人物,著有《相马经》。

《相马经》上记载:良马的样子是高额映日、四蹄圆实。

他的儿子就手拿《相马经》,出去寻找良马。

他儿子一出门,看见了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良马,和《相马经》上说的大体相同,只是蹄子不圆实。

”伯乐了解儿子很蠢笨,只得转怒为笑说:“你找的这匹马喜欢跳,只是不能架车。

”3、好谀亡国虢(guo)国的国君平日里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终于亡国。

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的,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垂头丧气,车夫赶紧取过车上的食品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吃喝。

10个寓言成语故事3篇

10个寓言成语故事3篇

10个寓言成语故事3篇10个寓言成语故事11、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正确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善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2、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非要滔滔不绝才能显出自己的本事,*时不露声色是为长远观察问题,蓄积力量,不但能够正确地预见未来,更能够掌握适当时机。

4、挥戈反日周武王在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东渡黄河,准备讨伐商纣王,河水突然逆流,波浪狂打船只,飓风大作,人马不能相见。

周武王左手紧握大斧,右手高举大旗,瞠目喝斥道:“我去为天下除害,谁敢阻拦!”于是风停波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干大事就要下定排除困难的决心才能扭转危局。

5、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要刻苦自励,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寓言小故事的成语

寓言小故事的成语

寓言小故事的成语寓言小故事的成语有关带寓言小故事的成语,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寓言小故事的成语:按图索骥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

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

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

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相马经》中说得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

”孙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按图索骥的启示: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也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正确。

寓言小故事的成语:不耻下问春秋时期,孔子被世人尊为圣人。

他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孔子认为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学识渊博的,一定要好学多问。

一次,孔子去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礼仪式时,他不时地向人询问。

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孔子听到这些后,毫不在意,并且说:“遇到不懂的事便问个明白,这才是要求知礼的'表现啊!”当时卫国的大夫孔圉为人耿直,并且谦虚好学。

他去世后,被授予“文”的谥号,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孔文子。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篇一:疑邻盗斧从前,在乡下有一个人,他在自家的地窖中储存种子的时候,将一把斧头忘了从地窖中带出来。

几天以后,他在又要用斧头时,才发现自家的斧头已经丢失了。

放在自己家的斧头到哪里去了呢?他在自己家的门后面,桌子下面,堆柴草的房里到处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他就怀疑是他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

到底是不是邻居家的儿子偷了呢?没有证据不能乱讲。

于是,他仔细地观察邻居家那个儿子,觉得是他偷了斧头了。

看他那走路的样子,很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仅如此,连他的神态、动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说话时的声调,都像是偷了斧头一样。

总之,越看越像,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了我家的斧头了!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要到地窑去储存物品了。

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了自家那把不见了好多天的斧头正躺在自家地窖里的地面上。

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家的儿子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篇二:外强中干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 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 "自古以来, 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 因为它土生土长, 熟悉道路, 听从使唤。

用外国的马, 不好驾驭 (控制) , 一遇到意外, 就会乱踢乱叫。

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 (原文是“外强中干”) , 怎么能作战呢?"但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战斗打响后, 晋国的车马便乱跑一气, 很快陷入泥泞, 进退不得。

结果被秦军打得大败, 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关于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篇三:心不在马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巧,刚刚入门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看谁的马车跑得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

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狐假虎威: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

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