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合集下载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寓言故事四字成语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7.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8.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

三年级的50个成语故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

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8篇【篇一】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以卵击石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

途中遇见一个叫“曰”的人,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墨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

但不久,他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无法渡过河去;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烦了吧?”墨子微微一笑,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怎么都过不去呀?”“曰”听后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再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天下的人都动弹不得了吗?所以,你的谎言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像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毁坏不了。

”“曰”听了羞傀地走了。

【篇二】三年级小学生成语故事门庭若市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浚“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

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活,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呢?”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

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

于是,他对齐威王说:“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妻偏护我,妾畏惧我,客人有事求我,所以他们都恭维我,不说真话。

而我们齐国地方这么大,宫中上下,谁不偏护你,满朝文武,谁不畏惧你,全国百姓谁不希望得到你的关怀,看来恭维你的人一定更多,你一定被蒙蔽得非常严重了!”邹忌又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1. 狼来了寓言故事:有一天,有一个男孩在放羊,他想要开一个玩笑,就大喊“狼来了!”村民们听到了他的呼喊,都跑过来帮助他驱赶狼。

当他们赶到放羊的地方时,发现并没有狼。

男孩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觉得自己非常聪明,便又一次大喊“狼来了!”村民们又一次跑来帮助他,但却再次发现没有狼。

当他们第三次听到男孩的呼喊时,已经麻木了,所以没有人再去管他。

结果,这一次真的有狼来了,男孩却无处求助。

成语:狼心狗肺2. 蚂蚁搬家寓言故事:有一天,蚂蚁们发现它们居住的地方突然被水淹没了,于是它们决定搬家。

蚂蚁们一起合作,将粮食搬到新的地方,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蚂蚁们依然不放弃,最终成功搬家了。

成语:众志成城3. 孔雀开屏寓言故事:有一只孔雀非常自负,总是在其它动物面前炫耀自己美丽的尾巴。

结果,一天晚上,一只狡猾的猿猴偷偷地将孔雀的尾巴剪断了。

孔雀再也没有了美丽的尾巴,只好黯然离开。

成语:自讨苦吃4.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有一只狐狸遇到了一群老虎,它便装作自己是老虎,大声吓唬其他动物。

但是其他动物知道它只是一只狐狸,所以不理睬它。

成语:欺世盗名5. 乌鸦理红寓言故事:有一天,乌鸦发现了一根美丽的红丝线,于是它挑着红丝线飞到一片草地上,发现一片大麦地上有一只肥美的青蛙,便对它说:“看,我有红线!你的皮肤虽然很美,但还不如我的红线漂亮呢!”青蛙一听就气坏了,它跳进水里不愿再出来。

乌鸦得意洋洋地飞走了。

成语:自命不凡6.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有一位画蛇的艺术家,他画了一条非常逼真的蛇,但因为认为缺少了一点,便勉强添加了一点。

结果,整条蛇因此变得嘴和蛇尾都不协调了。

成语:画蛇添足。

小学寓言故事成语大全

小学寓言故事成语大全

小学寓言故事成语大全1、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

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

”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

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

2、叶公好龙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

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

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3、鸡鸣狗盗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

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

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

4、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中了一口大大的钟。

这个人想要把它敲碎拿走,但是敲击是有声音的,于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听不见了。

结果在他敲钟的时候,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5、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

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

6、买椟还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他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做些珠宝生意。

有一天,他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拿到郑国卖。

为了招揽顾客,卖上好价钱,他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材,找工匠做成一个个精致新颖的木盒子,并且请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在盒子的外面刻上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

同时,他选用不同名贵的香料,把做好的盒子薰得香气迷人。

盒子完工之后,看上去金光闪闪,闻上去芬芳迷人,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他想,要是把珠宝放到这些盒子里,肯定能吸引郑国人,说不定他们会抢着买他本人的珠宝,到时候就能大赚一笔。

这个珠宝商人小心翼翼地把珠宝放进特意做好的盒子里,带着这些珠宝,满怀信心地动身去了郑国。

抵达郑国之后,他在一条热闹非凡的街市上展出了他的珠宝。

寓言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寓言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寓言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拔苗助长。

一、画蛇添足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译文:蛇本来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画上脚呢?二、拔苗助长释义: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出处:先秦·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用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三、自相矛盾释义: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先秦·韩非子《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四、亡羊补牢释义: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译文:见到兔子回头叫狗去追,这不算晚;羊被偷走赶紧加固羊圈,也还不迟。

五、买椟还珠释义: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7篇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7篇

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7篇1.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2.小学三年级读的成语故事火树银花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

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

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诗,描绘它的情形。

他的元夕诗约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的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1.半途而废
从前,有只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

乌龟一步步的慢慢往前爬,兔子却跑的飞快。

但是兔子很自大,觉得自己一定能追上乌龟,突然停下来去休息。

结果等兔子再次起跑的时候,乌龟早已经到终点了。

寓意: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一直努力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2.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想画一条蛇,但他自以为蛇看起来太寒碜了,就在蛇身上添了许多花纹。

当他把画作展示给别人时,却被人们发现了这是一条画蛇添足的蛇,不太真实。

寓意:有时过度努力去做一件本来不需要改进的事情,反而会让它变得丑陋无比。

3.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河边边喝茶,发现一条蛇的影子映在水杯里,误认为水中有蛇而害怕地逃走。

可是,事实是没有蛇,只是茶杯的形状和阳光映照的角度导致了这个“幻觉”。

寓意:人们有时会因为虚构出来的恐惧而惊恐不已,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的想象。

4.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但画上的龙眼睛缺了一点点,于是画家在龙眼
上加上了一点红色。

这样,画龙的画作变得生动了起来。

寓意:有时候在一件完整的事物上点上一点小细节或改进可以让它更好,就像加上龙的眼睛会让它更加生动一样。

5.强弩之末
春秋时期两军对垒,一军的弓箭手发现他们的箭矢用完了。

于是,将士们开始采集弓弩丧失敌人,但他们的武器已经非常破旧,不能发射。

仍继续战斗,并最终失败。

寓意:用弱不经风的武器战斗,也许不比过于软弱直接放弃而在早时交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家里很穷,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在田地
里忙忙碌碌地劳动,从来不曾出过远门。

他既不知道世上的富人过的
是怎样的生活,也从未见过本乡以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因为家里十分贫穷,这个农夫经常穿着乱麻编织的衣服,艰难地
熬过严寒的冬天。

好不容易春天来了。

冰雪融化了,太阳温暖地照着
大地,农夫也因此而像田地里的禾苗一样焕发了生机。

有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没有一丝风。

农夫在田地里干了半晌,
觉得有些劳累,便坐在田埂上休息晒太阳。

暖融融的阳光照在农夫身上,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的温温顺舒服,简直像到了云里雾里一样,
他觉得晒太阳取暖简直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享受。

他全然不知道世界上
还有温顺的高楼大厦、华宅深院,也不知道有温软的丝棉袍子和贵重
的狐皮大衣。

可怜的农夫回过头对妻子说:“晒太阳的温顺,真是舒服极了,
世上只怕还没有什么人知道这种好处。

我们假如把晒太阳取暖的舒服
享受献给国君,一定会得到一笔重赏。

你看怎么样?”
农夫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也同意去向国君敬献晒太阳的
方法。

于是夫妻俩抛下田间的农活回家,打算去献计领赏。

可惜的是,这夫妻二人不但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甚至连出门进城的路怎么走都
不知道。

有些人被见识所局限,常常以为自己觉得了不起的事情,别人也
都会认为了不起,其实他们自以为了不起的事,可能往往都是尽人皆
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

【沉鱼落雁】
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家多,成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形势很
混乱。

有段时间,吴国和越国打起来了,兵强马壮的吴国没怎么费劲
就打赢了,成为一方霸主。

都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越国的国王勾践就成了阶下囚,连同宰相范蠡一起,都被掠去吴国当起了奴隶。

勾践虽然身为阶下囚,但复国的心不死,没有一天不想着报国恨家仇。

范蠡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勾践的心思。

但他再清晰不过,想搞垮兵强马壮的吴国没那么容易,更何况眼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主仆俩如何能先从吴国逃出去。

就这样,勾践在范蠡的指点下过起了卧薪尝胆的日子,每天都睡在柴草上,吃饭之前还得舔一舔苦胆。

而夫差这边呢?他刚刚打败越国,正处在一种骄傲的情绪中,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战无不胜的了,自然就对阶下囚勾践放松了警惕。

有一次,他吃东西吃坏了肚子,寻医生来医治也不见起色。

勾践得知后竟当着他的面亲自尝了尝他的粪便,恭敬地说:“大王,您没得什么大病,就是着凉了,喝点温酒暖暖就好了。

”勾践的此番举动让夫差大为感动,心说这么个忠心的人肯定不会背叛我啊!就这样,放勾践和范蠡回了越国。

回国之后,范蠡给勾践定了三条复仇计划,其中一条就是选送越国的美女敬献给夫差,表面上是臣服于彼,实际上是派个内线过去,达到里应外合搞垮吴国的目的。

可是,计策好定,但美女要去哪里选呢?
这时候,范蠡听说苎萝村有位美人,姿色十分动人。

于是,范蠡便动身前往苎萝村。

说来也巧,苎萝村边有条小溪,溪水清澈透明,村里的女子经常在此洗衣服。

范蠡走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有几个姑娘在溪边洗衣服,女孩子之间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也是正常。

但只听其中有个姑娘大惊小怪地说:“哎呀,西施,你瞧,水里的鱼看见你都沉到水底去了!”
另一个姑娘附和说:“就是,谁让西施长得这么漂亮!”范蠡一听,抓紧躲在一边放眼瞧去。

果然,只见那一群女子之中有一位姑娘身段婀娜,黑发粉面,柳
眉杏眼,姿态之中别有一番味道。

范蠡当时心里就感叹一句:“好一位绝色佳人!”仅仅不知道她
们所说的“沉鱼”是什么意思,便走近一点,想看个毕竟。

只见那位西施姑娘站在水边,轻轻洗着衣服,她漂亮的身影倒影
在水中,水中的鱼儿见了她,都似乎忘了游动,慢慢沉入了水底。


蠡是多聪明的人,见了此奇景也忍不住轻轻“呀”了一声。

就这一声,惊动了那几位姑娘,姑娘们见有陌生男子,羞涩万分,抓紧都跑开了。

就这样,范蠡把苎萝村有美人的消息回禀了勾践。

等把美人寻来
一看,连勾践也为之动容,没想到自己小小的越国也有这样的绝代佳人。

自此,西施就被选中了,被送去吴国。

夫差果然也惊奇于西施的
美色,宠爱有加。

就这样,一个强大的吴国,在范蠡周密的计划下、
在勾践坚决的决心下、在西施的美色诱惑下瓦解了。

“沉鱼落雁”,“沉鱼”所说的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那么“落雁”呢?这其中藏着另一个典故。

汉朝元帝的时候,这一年,皇帝下诏要招美女入宫。

皇帝选美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全天下的女子就得皇帝先选,皇帝选剩下了才能
轮得着旁人。

就这样,十七岁的王嫱就被选入了皇宫。

要说这个王嫱,那也是一个绝色美人,不仅样子漂亮,而且琴棋
书画无所不能,是标准的才貌双全。

跟她一起选进宫的漂亮姑娘许多,但大家见了王嫱之后都立马觉得自己没希望了。

就算大家都是美女,
也总会有个人鹤立鸡群,有盖不住的风采,王嫱就是这样的美女。

可谁知道,皇帝选来选去,就是不招王嫱伺寝,跟她一起进宫的
姐妹们都纷纷得了皇帝的宠爱,只有她,仿若无人问津的宝物一般蒙
上了灰尘。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皇帝选谁伺寝,是依据画像而来的,
就是说,宫廷画师会给每个人画像,然后将这些画像呈献给皇帝。


帝觉得哪一幅画像上的女人好看,就招她来伺寝。

可是按理说,王嫱
这么漂亮,怎么轮也轮到她了。

要知道,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人物,
那就是宫廷画师毛延寿!
这个毛延寿,书画一流,可就是个贪财的小人。

每个寻他画像的
美女都得给他“上贡”才行,上过贡的,他就在画像的时候给人家修
饰修饰,尽量画得漂亮点;而对于那些没上过贡的,他就故意给人家画
丑了。

吃过这个大亏的美女们自然学乖了,任谁都给他好处。

偏偏这个
王嫱,性格耿直,不同意讨好这个小人,从不给他好处,任他把自己
画得丑丑的。

果然,汉元帝一见王嫱的画像这么丑,就干脆把她打入
冷宫了,永不召见。

但天底下的事就是这么神奇,没过几年,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
前来和亲。

这个汉元帝,是个性格懦弱的人,他不敢跟骁勇善战的匈
奴人面对面地来场恶战。

见匈奴人前来和亲,他自然是抓紧应承下来。

可是,选谁去和亲呢?自己宫里的美女,他是一个都舍不得。


时候,他突然想起来被打入冷宫的丑女王嫱了。

这不正好嘛,王嫱既
是宫里的女人,又长得丑,送给匈奴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就这样,汉元
帝下令让王嫱远嫁匈奴。

送呼韩邪单于走的那天,汉元帝是大摆筵席,忙得不亦可乎,心
想可算是把这位不敢得罪的给送走了。

这时候,王嫱盛装打扮出来了。

汉元帝坐在龙椅上,简直都不敢
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只见,这一位美人行动如弱风扶柳,姿态容貌美
得不可方物。

整个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为之倾倒,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怎么能是画像上那个丑得不能再丑的女人呢?
汉元帝这时候心里叫悔不迭。

可是,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更何况君无戏言,这两国邦交,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人
就大开杀戒啊!悔得肠子都青了的汉元帝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含着眼泪将王嫱和呼韩邪单于送出了十里地。

披着红色披风的王嫱坐在马上,这一路,马声悲鸣,寒风渐起,自此离家,不知何时才能回。

她的心都要碎了,便拿出随身所带的琵琶,弹奏起悲伤之音。

潼关就在眼前,塞外的大雁一行一行飞过,悲伤之音渐起,大雁似乎都感染了这悲伤,扇动的翅膀慢了下来。

再一看这位骑在马上的漂亮女子,连大雁都忘了扇动翅膀,从半空中跌落下来。

后来,王嫱在匈奴生活得很幸福。

她“落雁”之美貌也被中原和匈奴两地的人们所称道。

她和春秋时的西施一起,被合称为“沉鱼落雁”。

沉鱼落雁,就用来形容女子之貌美,可以漂亮到水里的鱼了见之后竟忘了游动而沉入水底,天上的大雁见了之后竟忘了飞行而跌落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