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建设立地类型与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北京植物配置

北京植物配置

北京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北京>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23分,四季明显。

冬季盛行偏北的气流,寒冷而干燥;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温和而湿润,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6.1℃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4.7℃全年无霜期195夭。

年降水量平均为638mm。

一、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植被垂直分布不太明显。

海拔800m以下的阳坡主要为油松、栓皮砾、榭栎、槲树的松栎林,间杂有平基槭,栾树、臭椿,鹅耳枫等。

灌木有荆条、酸枣、小叶鼠李、蚂蚱腿子、薄皮木等。

士层瘠薄的石灰岩地区有侧柏;土层深厚处有核桃、板栗、苹果、梨、桃等果树。

海拔800-1200m处,油松大为减少,主要有辽东株林,间有椴属、榆属。

大叶白蜡等阔叶落叶林。

灌木有鼠李属、榛属,忍冬属、太平花、东陵八仙花,夭目琼花、茶蓖子、绣线菊类、蔷薇属、胡枝子等。

海拔1200-1500m以华北落叶松与辽东砾为主的钉阔叶混交林。

沿沟谷有核桃揪、育场、辽杨、蒿柳等。

海拔 1500m一山顶,主要是华北落叶松、青扦、白扦、白烨、红桦、辽东株、平基槭、黄花柳等;灌木有柔毛绣线菊、三裂绣线菊、六道木、榛属、沙来,胡枝子、蓝荆子、照山白杜鹃等;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形成“五色草塘”,如金莲花、红旱莲、山大烟、牛扁、草乌、蓝盆花、拳参,仙鹤草、舞鹤草、铃兰,梅花草。

马先蒿属。

风毛菊属、银莲花属。

升麻。

落新妇。

胭脂花,假报春、岩青兰、紫蔬属、沙参属、糖芥、狭叶婆婆纳、石竹。

瞿麦、翠菊。

黄花等。

上房山小气候条件较好,为石灰岩,自然群落中上层乔木常见的有青擅、来树、君迁子。

拐枣、槲栎、臭椿、大叶朴、槐、核挑揪,大叶椴,臭檀、侧柏、栓皮栎等;第二层灌木有小花搜疏、大花搜疏、太平花。

柔毛绣线菊、北京忍冬。

黄栌、接骨木、胡妓子、六道木,卫矛、北京丁香、山碴叶悬钩子。

枸杞等;第三层藤本与草本植物有地锦。

北京绿地林地地被群落建植与养护指导书-北京园林绿化局

北京绿地林地地被群落建植与养护指导书-北京园林绿化局

北京市绿地林地地被植物选择与养护技术指导书(试行)1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地区绿地林地地被植物选择与养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附属绿地设计规范》(DB11/T 1100-2014)《精品公园评定标准》(DB11/T 670—2009)《城镇绿地养护管理规范》(DB11/T 213—2014)《园林地被建植与管理技术规程》(DB11/T—1434-2017)《城市绿地土壤施肥技术规程》(DB11/T 1184—2015)《绿地节水技术规范》(DB11/T 1297—2015)3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理念,以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积极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地被群落,注重绿地林地生态多样性,实施分区分类建植和差异化管理,切实发挥地被植物的生态、景观和社会效能。

4植物选择与养护的原则4.1生态优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应用节能低耗型及抗逆型地被植物,营建自然、和谐、稳定、美丽的地被景观。

在养护过程中倡导生态绿色防控。

4.2景观多样重视地被植物对城市景观的提升作用。

倡导以乡土地被植物为主,突出北京地域特色,采用多种建植模式优化地被结构,实现景观多样性。

4。

3因地制宜地被植物选择与养护应根据绿地林地的生境、功能和类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4.4科学规范地被植物选择与养护应符合北京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规定,本指导书中的有关规定作为北京现有法规和标准的补充,应一并严格执行.5 地被类型地被通常是指株丛密集、低矮,适应性强,能以茎叶覆盖地表且可成片种植的植物.种类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低矮灌木、竹类及藤本类植物。

一般分为单一型地被和复合型地被.5.1单一型地被以某一种或一类地被植物组成的地被类型.通常可分为草坪型地被、其他单一型地被。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日期】2013.01.18•【字号】京绿造发[2013]2号•【施行日期】2013.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京绿造发〔2013〕2号)各区、县园林绿化局:为规范平原造林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平,营造大规模、大尺度城市森林,根据平原造林工程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技术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予印发,请各区县遵照执行,并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全面落实《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是在认真总结2012年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经验,并经过反复论证研讨,用于全面指导平原造林工程建设,规范工程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建设成效的重要技术规范。

各区县要充分认识《实施细则》的重要性,把《实施细则》的各项标准要求全面落实到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的始终,确保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平原造林工程建设。

二、要认真执行《实施细则》,强化应用指导各区县要把《实施细则》的主要指标和要求,作为编制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施工设计方案和开展质量监督、技术指导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衡量各标段工程建设质量成效的重要依据。

监理公司在开展工程监理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落实监理任务,严把技术标准关,确保工程建设水平。

三、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各区县要加强对《实施细则》的学习和培训,通过举办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和监理人员培训班,使工程建设人员充分理解和把握各项技术指标和措施、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各区县在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市园林绿化局。

林场植物配置方案

林场植物配置方案

林场植物配置方案林场植物配置方案是指在林场中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目的,比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保水保土等,需要选择不同的植物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植物种类选择在林场植物配置方案中,必须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水文等要素的植物种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种类:松树松树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植物,它可以应对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林场中,种植松树可以起到保土保水、修复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多种作用。

桦树桦树是一种耐寒的树种,在北方的林场中比较常见。

桦树在土地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地区生长良好,用作防风林或观赏。

柳树柳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林场中,种植柳树可以保护水源,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榆树榆树既能抵御风沙,也能抵御洪水,若在沿河防护林或治理水土流失中种植,效果会更好。

其他树种除了以上树种,还有一些其他的树种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选用,比如杨树、白蜡树、油松等。

植物组合方法在林场植物配置方案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方法。

生态效益型组合如果林场中的主要目的是生态效益,那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植物组合方法,促进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经济效益型组合如果林场中的主要目的是经济效益,那么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价格高、范围广的植物种类组合,以最大化经济收益。

保水保土型组合如果林场中的主要目的是保水保土,那么应该选择植物根系发达、能够抵御水土流失的植物种类进行组合。

植物配置方案实施在确定好植物种类和组合方法后,需要制定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

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组合方法,需要有不同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成活。

结论林场植物配置方案的实施对于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组合,可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以保证林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北京平原造林主要栽植树种适应性及栽植配置研究

北京平原造林主要栽植树种适应性及栽植配置研究

北京平原造林主要栽植树种适应性及栽植配置研究于凌霄【摘要】在北京平原造林项目区内的大兴区,对永定河沿岸沙地、六环内拆迁腾退地和中东部壤土地的林木保存率、树高、冠幅等指标进行树种适应性及配置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永定河沿岸沙地,刺槐、千头椿、香花槐、新疆杨、金叶榆、金叶槐、法桐、毛白杨、栾树、旱柳和107杨等11个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好,银杏和楸树次之,五角枫最差;2)六环和内拆迁腾退地,国槐、栾树、刺槐、白蜡、银杏、金叶榆和楸树7个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好,玉兰泡桐次之,水杉、法桐和杜仲最差;3)中东部壤土地,刺槐、国槐、窄冠毛白杨、银杏、山杨、毛白杨、白榆和金叶榆等8个树种生态适应性较好,白蜡和栾树次之,法桐和臭椿最差.3种立地类型均按照相邻地块树种高度相近原则配置.【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5页(P153-157)【关键词】北京大兴;平原造林;树种选择;栽植密度;树种配置【作者】于凌霄【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林业工作站,北京 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0 引言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北京市政府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强国富民安天下”的重要位置,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用绿化屏障降低噪声[1],加强绿化和城市综合整治,构筑了一道隔离区、二道隔离地区百万亩平原生态林绿色生态屏障,从而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建生态环境一流城市[2-4]。

自2012年北京开展平原造林工程以来,大兴区优先平整永定河堤内连绵不断的沙坑、纵横的沟壑,清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建设大规模、大尺度的城市森林[5]。

大兴区现有平原生态林1.63万hm2(24.5万亩),新区“十三五”时期园林绿化发展规划计划继续推进实施平原生态林建设工程0.47万hm2(7万亩),生态文明建设仍是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重点建设内容[6]。

本文通过对永定河沿岸沙地、六环内拆迁腾退地以及大兴区中东部壤土地3种立地类型共布设标准样地,以林木保存率、树高、冠幅作为评价指标,选择适宜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绿化树种及树种搭配方式和栽植密度,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依据[7]。

北京市造林绿化树种的选择

北京市造林绿化树种的选择
. 乔术树 种 以及 许 多 灌术 树 种 尚未 推 高度 变化而 构 成 的垂 直 分布 规 律 也 2 2 生物 多样 性原 则 生 物 多 样性 是 生 物及 其 与环 境 广应 用 。研 究 、 发 和 利 用 这 些 树 开 很 明显 。绝 大多 数树 种 夏季 生 长 旺
盛, 冬季 落 叶。栓皮栎 、 辽东栎 、 蒙 形 成 的生态 复 合体 及 与 此 相关 的各 种 尚需傲 大 量 工 作 。积 极 引 进外 来 古栎 、 栎 、 树 、 栎 等 橡 栎 类 树 种 生 态 过 程 的 总 和 。 它包 括 动 物 、 树种 固然 是 丰 富种 质 资 源 的 有效 途 麻 槲 槲 植 物 、 生物 和它们 拥 有 的基 因 。 径 . 大 力 挖 掘 和 发 展 乡 土树 种 不 微 以 但 种 是落 叶 阔叶林 的代 表 性 树 种。 野 及 它们与 其 生态 环 境 形 成 的 复杂 的 失 为经 济 、 速 、 快 高效 的 办法 。正确 生 植物 丰富 , 维 管束 植 物 19科 , 有 6
建 故对 于一 个地 区来说 , 林 造 1 , 霜 期 10—20d 年 均 降水 和立地 条 件分 异 的现 实 性 , 立 在 适 应性 , 2 无 5 0 , 深 翔认识 树 种生 物 学 生 态 学特 性 和 绿化树 种 以乡 土树 种 为 主 的原则 不 量 68J 左 右 , 蒸 发 量 18 0— 3 Ⅻ 年 0
把 别 占 6 % 和 3 % 山地 海 拔 多 在 正确 的选择 造林 树种 是 造 林绿 化 取 地 立地 条 件 的基 础 上 。 它 作 为 建 2 8 10 0m以下 , 高 峰 为 门 沟 区 的 东 得 预 期 效 果 的 前 提 和关 键 技 术 之 立稳 定 的生 态系 统 的成 员 来 综 合 考 0 最

浅谈建筑东西南北面的植物配置———浅谈建筑东西南北面的植物配置

浅谈建筑东西南北面的植物配置———浅谈建筑东西南北面的植物配置

2016年第6期现代园艺1南面建筑物南面一般为建筑物的主要观赏面和主要出入口。

阳光充足,白天全天几乎都有直射光,反射光也多,墙面辐射大,加上背风,空气流通不畅,温度高,生长季延长,这些形成特殊的小气候。

多选用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叶木等,或需要在小气候条件下越冬的外来树种。

建筑的基础种植应考虑建筑的采光问题,不能离得太近,不能过多地遮挡建筑的立面,同时还应考虑建筑基础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案例1,田家炳南面种植了一排杂种鹅掌楸,但由于离建筑太近,树姿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树冠向南面偏斜,南面的树冠比北面舒展茂盛,使观赏者有一种压抑的不舒适感。

所以植物的种植尤其是南面的种植,必须考虑建筑室内的采光而且不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案例2,生物楼南面的植物群落内树种丰富,不但有北方常见的雪松、望春玉兰、玉兰等在入口处对植,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在周围搭配了很多圆柏,点缀了榆叶梅、山桃、白花山桃、二乔玉兰、黄刺玫、暴马丁香等花木,以及枸橘、雪柳等叶木,又加入了紫叶小檗一类的常年异色叶树种丰富季相色彩。

东边的墙边种植了葡萄、五叶地锦、木香等藤木作垂直绿化,还有一个紫藤花架。

同时,生物楼的凹形围合,为群落提供了良好的背风向阳的小气候,因此引入了蜡梅、小蜡等需要小气候保护的树种。

生物楼前的植物种类多但数量少,重在给师生提供一个“认植物”的实习场所,其植物配置容易缺乏秩序感而显得过于零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配置上选用了松柏类以及木兰属的植物材料作为主基调,因此搭配上不会显得过于混乱。

但是由于场地小种植过于拥挤,还是有很多树种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状态,枸橘几年不见长大,雪柳的枝条秃了1/3,小蜡也是奄奄一息。

另外,东边的墙上一下子爬了3种藤木,略显凌乱。

因此必须改良种植。

2北面建筑物北面荫蔽,其范围随纬度、太阳高度而变化,以漫射光为主;夏日午后、傍晚各有少量直射光,通常建筑以北,在建筑高度的1/3距离以内几乎常年无光。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冬季风大、寒冷。

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要点分析

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要点分析

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种植模式及养护要点分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压力。

为了保护和利用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需要建立合理的林业种植模式并加强养护管理。

本文将从林业种植模式和养护要点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一、林业种植模式1. 造林种类选择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降水分布不均匀。

在选择造林种类时需要考虑其耐寒性和耐旱性,以及适应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树种才能更好地生长和发展。

北方地区常用的造林树种包括华北松、油松、樟子松、红松、柞树等,这些树种都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旱性,适合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2. 林分结构设计在北方地区的林业种植模式中,林分结构的设计十分重要。

合理的林分结构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的品质,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林分结构以经济树种为主,适当加入一些乔木或灌木,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林地的光合作用效率,还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3. 林地管理模式林地管理模式是指对已有林地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的模式。

在北方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林地管理模式来保护和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

常见的林地管理模式包括间伐、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间伐是指在林分种植后,根据树种的要求,适时开展人工间伐,合理控制林分结构和树木的密度,保证林地的生态平衡和生产力。

二、养护要点分析1. 土壤养护北方地区的土壤多呈酸性或中性,容易产生土壤肥力不足或者土壤贫瘠的问题。

在林地的养护管理中,需要加强土壤养护工作。

常见的土壤养护方法包括施肥、翻耕、灌溉等。

通过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

翻耕和灌溉则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保证树木的生长环境。

2. 病虫害防治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病虫害问题比较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建设立地类型与植物配置
北京北部山区地处我国北方的山地地形,在这片区域内进行造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北部山区的造林建设的立地类型和植物配置。

首先,北部山区的地质条件对造林建设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该区域主要由花岗岩、砂岩和页岩组成,地势较为陡峭,土壤贫瘠,水分含量较低。

因此,在选择造林的立地类型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北部山区进行造林建设时,应首选沟谷地带和水源区。

沟谷地带通常能够提供较好的土壤湿度,便于植物的生长。

水源区则拥有丰富的水源,有利于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需求。

同时,在选择立地时还应考虑避开土壤侵蚀和滑坡等不利因素,以确保造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是植物配置方面。

在北部山区的造林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配置。

由于该区域的山地地形,风力较大,气温较低,适宜选择耐寒性强的树种进行种植。

例如,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树种都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适合在北部山区进行种植。

它们还具有较深的根系,能有效地固定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另外,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推荐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进行混交种植,以增加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此外,还应注重适宜性植物的选择,以确保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对于北部山区的造林建设来说,选择
生长较快、适应力强的植物种类尤为重要。

例如,胡杨树、柞树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较为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此外,还可根据植物的功能进行配置。

如选用一些具有固氮作用的树种,能够改良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选择一些具有抗逆性的树种,能够抵御较严峻的环境条件。

总之,北京北部山区的造林建设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立地类型,同时在植物配置上注重耐寒性、适宜性和功能性的考虑。

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为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北京北部山区的造林建设应选择耐寒性强的树种,如落叶松和云杉,并进行混交种植以增加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同时,应考虑植物的适宜性和功能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快速生长植物和具有固氮作用、抗逆性的树种。

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改善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