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报告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考查点
考 查 要 求
测量和记录
1、随机从一个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2、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0
3、随机从另一个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4、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绘图和计算
5、第一个品种花生的平均长度为 。
6、第二个品种花生的平均长度为 。
7、绘制一个品种花生长度分布曲线;
8、绘制另一个品种花生长度分布曲线;
分析和推理
9、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分布状况
。
10、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各自长度的平均值,得出探究结论
。
4、归整
11、整理实验桌面,各种器具归位。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结论;
1、大花生里面有比较小的花生,小花生中有较大的花生。
2、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讨论:
1、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物的一些相对性状表现出的是数量差异(如大小花生的果实大小)。由于任何性状都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也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大花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平均数
大花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平均数:
4、结果与结论
根据统计的数据绘制表格:
第一种花生的数据
第二种花生的数据
2、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小,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大,这种差异是什么引起的?
环境引起的
3、如果把结出的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同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又会怎么呢?
有关花生的小课题研究报告

有关花生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一、提出问题:花生种子颗粒一样大吗?二作出假设:花生种子颗粒不一样大.三, 制定计划并实施(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材料工具: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坐标纸、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每组20颗,教师准备)(二)、方法步骤1、两人一组,要将测量值和最大、最小的估测值(精确到mm)都记录下来.2、计算所有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3、按长度将花生果实进行分类,算出每一长度的花生数目.以长度为横坐标,以花生数目为纵坐标,做曲线图.4、将花生果实长度最大值到最小值作为长度范围,记录中间值;将这个长度范围等分成10个区间,列表统计每个长度区间的花生果实数目;以长度为横坐标,花生数目为纵坐标,绘制直方图.四,讨论:1、测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与你第一步中估测的值接近吗?2、你所作的曲线图呈什么形状?花生果实长度有变异吗?3、如果将全班各组所测得的数据都汇集起来,得到的曲线图将会是什么形状?4、仔细观察你所做的直方图,最高的直方体长度范围是多少?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接近吗?5你认为在本活动中曲线图和直方图哪一个能更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各组测得的最大值、最小值将会各不相同,与第一步中的估测值也不一定接近;曲线图可能是一条不太平滑的曲线,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应该很明显;全班数据汇集后数据量增多,曲线会变得比较平滑;各组的直方图长度范围将会不同,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也不一定接近;在本活动中可能直方图更能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如果数据是连续的,则曲线图比较适合.)五总结:生物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变异可分为不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有多个: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不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引起可遗传变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八年级下册
二人小组,每班分30组
二〇〇九年四月五日
仪器材料
短又粗的花生,大而长的花生,细而小花生,实物投影机或幻灯机,刻度尺,记录表格。
实验方法
操作步骤
1各选取100粒花生,作测量样本。
2将实物投影平台打开,透明刻度尺摆放在实物台上。
3将花生逐粒放在操作台上。
4记录投影幕布中的刻度读数。
5在绘制的分布曲线表中,记录下每一粒的位置。
6测量另一种花生的大小,记录在另一张分布曲线表中。
实验效果
改进大小,容易产生误差,用实物投影或幻灯机放大影像,量放大后的像,又快又准确。
仪器损坏
处理情况
无
教学反思
1.将透明刻度尺与花生同时投影出来,读出投影中的读数,比手工度量真的快许多。
2.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电脑多媒体投影,利用色卡表,测量红皮玉米或黄皮玉米表皮的色差变异。
备注
无
教师签名
谢永红
科代表签名
大沥中学生物分组实验记录表
二〇〇年月日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实验人:初二(6)黄炫豪
一目标
1 知道使用适当的测量和统计的方法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2 尝试科学测量,记录并统计分析数据。
3 通过探究,懂得生物性状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二实验准备
1准备好实验材料:随机挑选30~50粒花生
2 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三过程
1 提出问题
花生的果实是否存在大小不同的变异吗?
2 作出假设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果实的种子大些
3 制定计划
(1)随机挑选大小不同同一品种的花生
(2)测量果实长轴的长短,以mm为单位,四舍五入
(3)测量工具:圆规,刻度尺
(4)测量方法:先用圆规测量,再用尺子量出长度
(5)记录两种花生的长度,设计记录表
(6)取两种花生的平均值,并做比较
四实施计划
统计表(单位mm)
结论:大花生的种子平均值比小花生大
~。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案例分析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物性状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以及引起变异的两种原因;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收集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流程:教学指导过程:1、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课题:呈现几株不同的玫瑰花实物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问题情境:不同种类的生物虽然千差万别,有许多不同的特征,那么同一种生物会不会有不同的特征呢?这些差异与什么有关?2、观察教材图片,形成新的认识:让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教材P40上的图片:①不同品种的菊花;②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③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④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身边常见的生物性状发生变异的实例。
最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同“生物的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从而使学生形成“生物的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认识。
3、创设故事情境,引发探究兴趣:由课本提供的图片资料创设故事情境:“一天,晓刚带他的好朋友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许多好吃的,其中花生就有大小两种……如果你是晓刚的一位好朋友,你认为怎么样?除了其他朋友提的问题外,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吗?”;“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到底会有哪些地方存在差异?”……通过特定的情境,联系实际生活,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分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事实探究计划,提示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本实验中有几项不同的工作,应如何分工才能提高实验效率?②测量花生的长轴应选用什么工具,如何进行测量?③至少要测量多少粒花生,为什么?④为什么要计算大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⑤统计结果转换为那种形式的图示更为直观、更为简便,也更容易观察?学生必须带着课本P42上的4个讨论题进行探究实验活动,每小组都要计算花生果实的平均值,并写在实验报告上。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团 队 互 助 实 施 计 划
得 出 结 论 进 行 交 流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自 主 思 考 作 出 假 设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四、说实验过程
设 置 情 景 提 出 问 题 小 组 合 作 制 定 计 划
实 验 探 究 过 程
自 主 思 考 作 出 假 设
团 队 互 助 实 施 计 划
得 出 结 论 进 行 交 流
实 验 探 究 过 程
自 主 思 考 作 出 假 设
小 组 合 作 制 定 计 划
团 队 互 助 实 施 计 划
得 出 结 论 进 行 交 流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得 出 结 论 进 行 交 流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五、说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从让学生吃花生开始,引入相对性状的研究,活跃了 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
自 主 思 考 作 出 假 设
小 组 合 作 制 定 计 划
团 队 互 助 实 施 计 划
得 出 结 论 进 行 交 流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设 置 情 景 提 出 问 题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四、说实验过程 设 置 情 景 提 出 问 题
自 主 思 考 作 出 假 设
实 验 探 究 过 程
小 组 合 作 制 定 计 划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二、说教法
设计理念 教学方法
教师主要以整体引导和个别 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实施教学。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
有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小 组交流、集中展示等学习方 法。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四、说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4人一组, 确定组长和成员职责。 实验材料及用具:不同 种类的花生、直尺、三角 板、圆规、铅笔、课本、 实验报告纸。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一、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能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二、实验原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三、实验仪器材料大小花生各100粒、直尺、两个三角板、笔。
四、实验方法1、随机从大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2、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3、随机从小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4、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5、分别求出两个品种的花生的平均值(比较两平均值,并尝试得出结论)。
6、分别绘制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分布曲线(横轴表示长度,纵轴表示该长度花生的数量),比较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分布曲线,并尝试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大品种的花生长度记录表(mm)小品种的花生长度记录表(mm)分析:1. 比较两个平均值大小可知,大品种的花生的长度大于小品种花生的长度,由此可知,它们是两个品种。
2. 比较两条曲线可知,两个品种的曲线也有交叉的地方,说明大品种的花生也有变异为小花生的,而小花生品种中也有变异为大花生的。
七、实验总结反思与修正1. 实验材料可以改进,因为花生的大小是不容易区别的,有的学生可能分不清楚哪个是大花生,哪个是小花生,所以可以改成花生种子或者大小不同品种的瓜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各自长度的平均值,得出探究结论
。
4、归整
11、整理实验桌面,各种器具归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绘图和计算
5、第一个品种花生的平均长度为。
6、第二个品种花生的平均长度为。
7、绘制一个品种花生长度分布曲线;
8、绘制另一个品种花生长度分布曲线;
分析和推理
9、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分布状况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实验报告
考查点
考查要求
测量和记录
1、随机从一个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2、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随机从另一个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4、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