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承一接二连三转型竹产业

合集下载

浙江安吉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浙江安吉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提升项目” ꎬ 旨在通过对竹林资源集约化经营ꎬ 全面提升安吉县竹产业经济效益以及竹林增汇能力ꎬ 在保
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ꎬ 实现村民共同富裕ꎮ 文章从投资估算、 经营收入、 还款能力 3 个方面分析评价了
“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 的经济效益ꎬ 结果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ꎮ 项目的实施可为其他类似
目计算期第 1 年碳汇价格按 58 53 元 / t 计算ꎬ 以
后每年增长 11%ꎮ
表 1 项目竹林经营类型和碳汇量
Tab 1 Types of bamboo forest management and its carbon sink of the project
林地经营程度
经营程度较好
集约经营笋用型
Bamboo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Anji Countyꎬ Zhejiang Province
Xu Weiꎬ Zhu Weirongꎬ Chai Qinghuiꎬ Tang Huiꎬ Zhang Jianꎬ Yu Lihuaꎬ Chen Jie ∗
竹材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3]

近年来ꎬ 随着乡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出和人口
老龄化的加剧ꎬ 林区基础设施条件落后ꎬ 竹林经
营效益不断下降ꎬ 大量竹林逐渐被撂荒ꎮ 荒废的
竹林不但产值大幅下降ꎬ 而且极易引发山林火灾ꎬ
因此即便不再靠竹林为生ꎬ 村民们也不得不投入
大量的人力、 物力去及时清理竹林ꎬ 这使得竹林
对于村民而言成为 “ 鸡肋” ꎮ 针对竹林产值下降
各类型竹林碳汇量见表 1ꎮ 从近期全国碳排放交
3) 设定项目行业基准收益率为 4%ꎮ
快速上涨趋势ꎬ 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价格已达到

安吉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安吉毛竹介绍

安吉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安吉毛竹介绍

安吉竹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安吉毛竹介绍“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

作为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安吉竹产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安吉的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五个指标名列中国第一,位于中国十大竹乡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竹乡”。

安吉因竹而美、因竹而名、因竹而强,竹产业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县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竹产业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原来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达到全竹、高效利用。

基本形成了以孝丰镇、经济开发区(递铺镇)、天荒坪镇三大区域所组成空间格局,以竹质结构材、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八大系列(3000余种品种)产品所组成的产品格局。

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旅游资源的开发,安吉都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2022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其中一产7.8亿元、二产130亿元、三产52.2亿元),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近5万人,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近8000元。

资源培育科技效果明显。

安吉竹子资源丰富,面积达108万亩(已通过国际森林认证),蓄积量1.8亿支,县内年采伐量近3000万支,年消耗量1.5亿支。

随着我县加大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建设力度,现已建成毛竹现代园区26个,总面积20余万亩;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2家,合作社经营面积近20万亩。

同时安吉与外省以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竹产业,直接建立原料基地500万亩,带动全国3000万亩竹林资源的开发。

产品加工规模效应凸现。

全县现有竹产品配套企业16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骨干龙头企业5家,省级林业骨干龙头企业22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29家,规模以上企业70家,竹地板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印度、越南及南非等10个国家。

安吉竹产业发展趋势

安吉竹产业发展趋势

安吉竹产业发展趋势安吉竹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竹子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分布。

安吉县作为我国竹产业的重要基地,具有丰富的竹资源和较长的竹产业发展历史。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和竹木制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安吉竹产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安吉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安吉竹资源概况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拥有广泛的竹资源,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生态竹乡”。

安吉竹子主要分为水竹和山竹两大类别,其中水竹以油竹和毛竹为主要品种,山竹以箬竹和毛竹为主要品种。

安吉拥有竹林面积超过60万亩,年竹材产量达150万立方米,是全国最重要的竹产区之一。

三、安吉竹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1.竹产业的起步和初步发展早在宋代,竹产业就在安吉县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安吉群众把握了竹子的独特性能,开始从事简单的竹制品生产和加工。

在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工艺和技术的提升,安吉竹炭开始向外销售,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2.竹产业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安吉县竹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安吉县竹产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竹制品的销售市场不仅遍布全国,还远销海外。

竹木制品从传统的竹胎家具到现代的竹地板、竹纸、竹炭等,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3.竹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安吉县竹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大型的竹制品企业不断涌现,完善的竹产业链条逐渐形成。

安吉竹木制品以其色泽自然、质地细腻、纹理清晰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安吉竹木制品已享誉全球,成为传统家具、艺术品、建筑材料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四、安吉竹产业发展趋势1.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竹制品为代表的生态环保产品,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竹地板、竹纸等产品在家居装饰、办公用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竹制品也成为了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的热门选择。

安吉美丽乡村模式

安吉美丽乡村模式

"安吉模式"就是:以生态工程大项目启动生态环境大建设;以生态环境大建设带动生态经济大发展;以生态经济大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大跨越。

全县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开发区为引领,天子湖现代工业园、临港开发区为依托的工业布局金三角;形成了以竹业、椅业为统领,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特色机电、汽摩配件等新兴产业后起之秀的生态工业产业体系。

安吉围绕建成“全覆盖、高标准、深领域”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定位,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四大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四项原则,通过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浙江安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2013-02-04 10:44:36 来源:光明网编辑:付承堃发表评论进入论坛>>地处浙西山区的安吉县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严格保护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从省级贫困县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县、生态县,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地方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积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形成了“环境宜居一流、乡村美丽一流、百姓富裕一流、文化生态一流”等诸多优势。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实践,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优化县域生态环境。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于生态特色基础谋篇布局,因地制宜,扬长补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开辟一条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以安吉县的实践为例,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安吉县确立了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总载体,以县域大景区为共同愿景,以“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核心,经过环境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三大步骤,坚持城乡协同并进,初步建立了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产业协调、发展潜力强劲、生态文化活跃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模式,塑造了以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中国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综合品牌,成功打造了长三角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

浙江安吉:引领林业改革新方向开启竹业发展新征程

浙江安吉:引领林业改革新方向开启竹业发展新征程

34 关注┃绿色观察┃中国林业产业┃2018安吉作为“两山”重要理念诞生地和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因竹而美,因竹而富,更因竹而闻名。

浙江安吉:引领林业改革新方向 开启竹业发展新征程文/浙江安吉县林业局张健安吉是中国著名竹乡,境内拥有101.1万亩竹林,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美誉。

近年来,安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围绕“竹”字做文章,形成了从根到叶、从物理到生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2017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达到215亿元,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10%以上的竹产值,为推进我国乃至世界竹产业行业发展进行了探索、做出了贡献。

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级毛竹生物产业基地”、“全国乡村振兴林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8┃中国林业产业┃绿色观察┃关注 35改革竹林经营体制,实现集约高效新格局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竹林资源经营向规模化、组织化集聚,实现多模式、集约化、高效益的竹林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是创新股份经营合作模式。

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竹林经营新的合作模式,在全国率先组建以毛竹林权作价出资、统一经营、按股分红的股份制合作社,并在全县迅速推广。

同时,安吉县还出台了《关于完善我县毛竹林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加大支持竹林经营权流转的财政配套政策,引导组建股份制合作社、家庭林场、合作林场、林企等新型竹林经营主体,鼓励社会资本、龙头企业参与竹林经营。

目前,全县有毛竹专业合作社77家,家庭林场18家,合作林场11家,万亩以上竹林经营企业1家,竹林经营开始向规模集中,林地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二是转变传统竹林经营模式。

实施毛竹林分类经营管理和定向培育措施,建立毛竹科技园区21个、面积近20万亩,其中材用林基地10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8万亩,笋用林基地2万亩;大力推进林下套种杨桐、中药材、菌菇等“一亩山万元钱”复合经营模式,建立基地面积1.2万亩;启动FSC竹林国际认证,制定竹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建立竹林认证基地36 关注┃绿色观察┃中国林业产业┃201818个、面积达35万亩;大力推进“一亩山万元钱”行动,探索竹林下套种杨桐、中药材、菌菇等复合经营模式,建立基地面积1.2万亩;注重培育“安吉冬笋”品牌价值,2017年荣获全国果菜产业绿色发展百佳地标品牌、全国十佳蔬菜地标品牌等称号,近日还与杭州物美集团进行农超对接合作,让“安吉冬笋”走进物美超市、走入杭城。

改革开放后的安吉竹业_小学生

改革开放后的安吉竹业_小学生

改革开放后的安吉竹业“弹指一挥三十年,神州大地换新颜。

”改革开放30年,华夏九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正在实现着复兴伟业。

安吉竹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篇安吉是浙江省十个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

森林覆盖率达71.1%,林地面积197万亩,“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县。

俗话说,“靠山吃山”,安吉人知道,要致富就得从这漫山遍野的竹子上找出路。

清乾隆《安吉州志》就有护笋、捏油、钩梢等关于毛竹栽培的详尽记载;嘉庆十年(1805年)孝丰县奉宪禁碑完整记载种竹、育竹、管理、砍伐、运输等培育全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竹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上世纪50~60年代,安吉县被树为全国典型,“劈、油、钩、垦、肥、养、砍、诱”毛竹栽培的“八字经验”在全国广为推广;到上世纪70年代末,安吉竹林面积近60万亩,年产商品竹1000余万株,全县竹业总产值近2000万元。

自古以来,安吉人不仅喜欢吃笋、用竹,更把毛竹作为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在安吉的历史进程中,竹子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下篇30年来,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勤劳智慧的安吉人民用小小的竹子撑起了一个巨大的产业,用不到全国2%的竹资源创造了全国18%的竹产业总值的神话,竹子在安吉实现了从叶到根、从物理到化学的全竹、高效利用。

无论是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旅游资源开发,安吉都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2007年,全县竹产业总值达98.7亿元,比30年前增长了493倍;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65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

安吉竹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生态文明、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安吉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全国第一个“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

小小竹子使安吉真正实现了因竹而美、因竹而富、因竹而名。

为了加快竹产品提档升级,许多企业加大了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使全县科技力量逐年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安吉县竹业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安吉县竹业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安吉县竹业发展研究作者:姜亦华来源:《乡村科技》2019年第01期[摘要] 浙江省安吉县在改革开放之初发展竹产品加工贸易,探索竹林产权改革,竹产值、竹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一。

随后安吉县竹业在产权改革中振兴繁荣,安吉县成为全球首个竹林碳汇示范区。

之后安吉县在转型升级中提升竹经济发展质量,一般贸易逐年上升。

目前,安吉县竹业正在走向“一带一路”。

[关键词] 竹业;产权改革;转型升级;安吉县[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1-33-3浙江省安吉县是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断的发祥地。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吉县还是全省25个贫困县之一。

安吉人走改革开放之路,发展竹业经济,现已是“中国毛竹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竹纤维名城”,成为国际竹藤组织命名的竹产业会展和培训中心,并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首个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1]。

1 在对外开放中起步、拓展安吉县处于浙西北山区,历史留下一片片竹海。

历代农民挖笋而食,编织竹篮、竹席卖钱。

因交通阻隔,货物滞留,大量竹笋自生自灭,山民一代代困山守穷。

改革开放之初,安吉人获知日本市场对水煮笋需求旺盛,在省进出口公司的帮助下办起20多家水煮笋加工厂,以笋条罐头、笋丝软包装出口日本。

接着引进日本商社的资金、技术,合资创办竹笋加工企业,到20世纪末成为全国加工出口笋制品最大的县。

打开竹笋市场,接着出击原竹市场。

以前原竹用来作为农具,搭棚架,每担卖七八元,卖不掉就当柴烧。

1989年,从我国台湾省竹制品公司引进机械,生产竹席、竹枕、竹垫、竹帘等,广受海外市场欢迎。

到20世纪末,安吉县有台资、民资、集体竹制品加工企业500余家,形成凉席、竹胶板、竹坐垫、竹工艺品和竹文体用品等一系列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安吉县一跃成为全国竹制品出口老大。

竹资源原先过剩,通过加工打开国内外市场后变得紧缺,出现原料缺口,于是走出去在江西、福建、贵州、河南等省区市承包竹林,共33.33万hm2,办育种场、加工厂1 100多家。

“小竹子”长成“顶梁柱”

“小竹子”长成“顶梁柱”
16 0 6项专 利的科技 支撑 ,不断转 型升级, 以全 国 18 竹资源创造近 .% 2% 0 竹产 值 , 实现 了从“ 竹子 ” 小 到 “ 大产业 ”从传统 加工到 高新技术 、 开发、 从物质 产品营销到精 神文化
引领 的县域 经济 社会 又好 又快 发 展 的新跨越 。

循环 经 济 、 持 续 发 可 展 ‘ 竹 子 "长成 县 小 域 经 济社 岔 ‘ 梁柱 ’ 顶 ’
短短 l 0多年 时间,安吉竹产
业 的经 历 了 由从 外 引进 技 术到 安
吉特色 自主创新 的发展路径 。 9 9 1 7 年从 日本 引进技术 , 生产 了 15吨 .
清汁笋 , 首次开创 了工业化加工 竹 笋 的纪录 。18 , 客商在 安 98年 台湾 吉办起 了公元 、 丽达和 礼遥竹制 品
厂, 首开 了竹制 品机械 化生产 的先 河, 从此带动 了安 吉竹 子加工产业
的蓬勃发 展。 来到 安 吉圣 氏生物 制 品有 限
公司的产品展厅 , 竹叶黄酮、 叶 竹 抗氧化物 、 叶多糖 、 竹 竹颗 粒饲料 、
竹 笋膳 食纤 维等 系列 产 品琳琅 满
目。 特别是 以竹叶黄酮为基本原料 开 发 了二 次系 列产 品—— 个 个 健 饮料 、 康 宁胶囊 、 竹 修竹 纤 体膳 食
当柴火烧 外 ,竟 然 能够 开 发 出近 50 0 0种竹 ( 制 品 , 至创 造 了 笋) 甚
利用高新技术从 3 0 0 0吨废 弃竹叶 里每年‘ 出 6 0 ‘ 吃 0 0多万元 巨额 财 富 的产业 创新 传奇 ,安 吉竹 产 业
材进 口大县 。 每年加工耗竹达 l 亿 多 株 ,而 本 县 竹 材 原 料 仅 年 产 20 0 0多万株 ,大量 的原材料 从外 省县购入 。 这使得许多加工企业到 外省 县承 包低 产毛 竹林 进行 优化 培育 , 解决企业 原材料不足 。 由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安吉县一根毛竹裂变百亿产业的主要
做法
竹产业是安吉县的支柱产业,该县紧紧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目标,按照承接一产、拉动二产、带动三产的工作思路,强化竹资源培育、竹产业发展,并积极推动与竹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承一接二连三”,竹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53.6亿元提高到2010年135亿元,年均增长50.4%,对GDP 贡献率达到32%,农民人均增收6500元,竹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60%以上。

2011年,该县创新成立全国首个竹产业发展局,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资源培育,实现一产提升
该县围绕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开展竹林经营,促
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是政策引导,扩大资源总量。

为加快安吉竹产业发展,该县相继制定出台了振兴竹产业规划和政策25项;加大财政扶持
力度,4年累计投入竹林培育财政专项资金达8000万元;并全
面落实和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和发放林权证工作,积极拓宽融资
渠道,每年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亿多元;鼓励企业与个人外出企业。

在政策扶持下,全县竹林面积由1999年的94万亩增加到108万亩,毛竹蓄积量由1.1亿株增加到1.7亿株;毛竹年采伐量由1600万株增加到2800万株;全县有100余家企业、5000
余人活跃在江西、福建、安徽、湖南等省合作开发竹产业,建立
县外竹产业基地62万亩。

二是科技支撑,提高资源质量。

在浙江省林科院、浙江林学院等科研院校的大力支持下,该县率先在全省建立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林测土配方施肥、竹林水分管理和节水定量调控等先进科技率先在竹林中得到推广。

竹林科研方面该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7项,厅、市、县级成果奖27项,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达32项。

从2004年开始,该县启动实施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子速丰林建设、竹子良种基地和林区作业道路建设“四大工程”,使该县的竹林培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科技下带动下,全县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每亩产值已达到3000元。

三是生态经营,保证竹林安全。

重视学习国际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完成100万亩毛竹林的FSC认证,毛竹林可持续经营不仅提高了竹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为该县竹制品进入欧美国际市场增加了一张绿色“通行证”;在竹林中实施“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在毛竹林套种阔叶乔木、套种香榧、红豆杉等经济树木、珍稀树木,改变林分结构,增强竹林的生态功能。

二、发展现代企业,实现二产拉动
该县依靠科技创新,顺应市场发展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竹加工产业。

一是推进产品升级换代。

该县通过大力引进科研单位和高新技术项目,立足高、精、尖产品开发,推进竹加工科技创新、竹产品升级换代,促进了从原来的卖原竹到卖产品、从竹杆加工到全竹利用、从物理利用到物理生化利用并举的跨越,废料利用率
达到100%。

竹产品也从单一的竹凉席发展到了竹地板、竹地毯、竹窗帘、竹家具、竹纤维、竹饮料等八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

相应地,通过深度加工利用,一根竹子的价值从15元提高到60元。

二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该县按照“集中布局、集聚产业、集约资源”的发展思路,加快竹产业集群发展和企业梯度培育,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竹产业加工、集散、研发和培训中心。

初步建成了3平方公里竹产业科技创业园,投资10亿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国际竹艺商贸城,培育扶持了一批竹产业龙头企业,培育50个竹产品加工专业村。

目前,该县拥有各类竹业生产企业200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和林业龙头企业20家,规模以上企业15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家。

三是推进品牌战略工程建设。

政企合力建设品牌,财政三年投入1500万元,打造并打响“中国竹乡”、“中国竹地板之都”、“绿色地板〃安吉标准”等区域品牌,成为国际竹藤组织命名的全国竹产业会展和培训中心。

出台专项政策意见,补贴企业参会、建立销售网络和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拓市场。

目前,该县竹业产品陆续进入省政府采购目录,世博会15个国家和地区展馆体现了中国竹元素,多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专营直销连锁店。

三、开发竹林三产,实现产业“接二连三”
该县围绕竹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发挥竹文化的“裂变效应”,做深竹子立体经营文章,把“活竹变成活钱”。

一是开展文化交流。

建成竹子博物馆、竹叶龙博物馆、山民文化馆等各类竹文化展示场馆。

该县的竹叶龙、竹乐和百笋宴等
民间艺术多次走出国门、登上国家级艺术殿堂。

先后承办了中国第一届竹文化节、“竹业走向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意活动和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等活动。

以竹会友,广泛开展国内外各类竹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人员近万人次。

二是经营乡村旅游。

依托环境、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竹子第三产业。

全力打响“中国大竹海”、“中国美丽乡村”两大品牌。

建成亚洲最大的竹博园、县级最好的熊猫馆、整体最美的大竹海。

推出“竹乡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农家乐”发展到800余家1万余床位,直接或间接从事生态旅游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农民超过2万人。

全县农家乐达580余户,共接待游客194.27万人次,农家乐经营收入达 3.01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06%和8.24%。

三是发展文创产业。

在广袤的竹海中高品位建设影视基地,在该县竹林中成功拍摄了《夜宴》、《越王勾践》、《蜗居》等著名影片和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为全国生态影视拍摄基地。

强化文创产业招商,该县正在建设的天使乐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3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抓住“世博会”、“休博会”契机,积极包装和发展竹文化创意产品,努力通过安吉县的万顷竹海而让三长角更多的都市人觉得“乡村,让城市更留恋”。

(安吉县府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