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吉竹产业发展前景(2)
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优势与创新发展

世界竹藤通讯WORLD BAMBOO AND RATTAN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优势与创新发展王戈1陈复明1程海涛1傅金和2(1国际竹藤中心北京100102;2国际竹藤组织北京100102)摘要:中国是竹产业发展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国家,竹林培育和竹材加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初具规模。
但在新形势下,竹产业正面临技术变革,推动竹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亟需创新技术与模式设计。
文章主要以竹材加工产业为重点,从竹材的资源分布、文化属性、经济价值、国际贸易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与优势。
进而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制约中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挑战。
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统筹规划、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认知提升、标准体系建立、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关键词:竹产业;竹资源;优势;创新;发展;中国DOI:10.12168/sjzttx.2020.06.002Special Advantag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in ChinaWang Ge1,Chen Fuming1,Cheng Haitao1,Fu Jinhe2(1.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Bamboo and Rattan,Beijing100102,China;2.International Bamboo and Rattan Organization,Beijing,100102,China)Abstract:China boasts the largest scaled and most advanced bamboo industry,with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made in bamboo forest cultivation and bamboo processing technology.In the new situation,technological reforms,especially the innov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odel design,are demanded to promote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bamboo industry.This paper puts the focus on the bamboo processing industry,and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bamboo industry in China in terms of bamboo resource distribution,cultural attributes,economic valu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Then,the bottlenecks and challenges that restri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in China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improvement,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On this basis,the paper puts forward new approaches and ideas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bamboo industry around the themes of the coordinated planning,industrial chain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olicy support,cognitiv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tandard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expansion.Key words:bamboo industry,bamboo resource,advantage,innovation,development,China竹产业是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
浙江省安吉县毛竹笋竹两用林土壤养分分析

壮龄竹
0 6
0 5
红壤
是
红壤
是
119°32′ E、30°46′ N
壮龄竹0 70 7 Nhomakorabea红壤
是
红壤
是
119°24′ E、30°27′ N
幼龄竹
0 8
0 6
红壤
是
0 6
红壤
是
119°42′ E、30°28′ N
壮龄竹
119°36′ E、30°34′ N
壮龄竹
119°30′ E、30°41′ N
relationship between bamboo forest management modelꎬ productivity and soil nutrients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o bamboo forest in Anji is generally in short of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ꎬ while the soil is abundant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of moso bamboo fores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il nutrients In this studyꎬ the soil
nutrients in the moso bamboo shoot - timber forest in the major producing areas of Anji were analyzedꎬ and the
forest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oso bamboo forest managementꎬ the
我县竹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竹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根据县有关领导的指示,县委办、经信局、林业局抽调人员于5月下旬,先后走访了十都、石洲、龙溪、策源、大院、青石岗、桃源洞等乡镇场区及其相关企业和部分村组,针对我县竹产业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了来自基层的情况反映、原因剖析和相关建议,并进行了深入思考。
调研情况综述如下:一、我县竹产业基本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分析(一)基本现状我县土地面积304万亩,山地面积262万亩。
目前,全县竹林面积32万亩,涉及竹农近3万人。
我县竹产业发展得益于好山、好水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如下特色。
1、竹林基础较好。
竹林面积在1万亩以上乡镇场有8个,主要集中于十都镇、策源乡、石洲乡、龙溪乡、下村乡、神农谷、青石岗林场、大院农场等乡镇场,其中十都镇9万亩,策源乡4.6万亩;竹林面积0.5万亩以上的村12个左右,其中十都镇的密花村2.1万亩、青石岗村2万亩。
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全县一年可提供商品楠竹400万根,年均产鲜笋4至6万吨。
2、产业逐渐延伸。
近几年来,通过大力推广笋竹两用丰产林技术,毛竹和竹笋产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产业延伸,从原来的种竹子到卖竹、笋,从卖原竹、鲜笋到卖竹、笋产品,近几年开始从卖竹、笋产品到卖竹风景,把竹子从一产做到二产,又连上了三产。
目前的原竹卖价达到了650元/吨,冬笋行情逐年看涨,全县竹子加工许可证有?个;策源乡梨树洲红壳笋十分抢手,十都镇密花竹林生态休闲园尝试成功。
3、发展空间较大。
一是我县气侯温和,适宜竹子种植的土地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可开发潜力大。
二是交通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山地能够到达运输车辆,为提升竹林经营效益提供了便利。
三是以竹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业不断拓宽,市场对生态环保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
四是竹林防火效果好,我县的森林火灾与火险基本上没有在竹林区域发生过。
五是以竹为主题的绿色生态旅游开始尝试,为竹三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1-2023北京重点校高三(上)期末地理汇编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单选题(2022秋·北京石景山·高三统考期末)浙江省嘉兴市生猪养殖以谷物副产品为饲料,从传统农耕时代开始,几乎家家养猪。
20世纪90年代开始,嘉兴成为上海市的重要生猪供应地。
近些年来自北方的廉价生猪大举入沪,嘉兴生猪在上海的份额不断降低。
2014年浙江省开始“水环境治理工程”,嘉兴生猪养殖业面临转型。
下图为2010年至2017年嘉兴市生猪出栏量及稻谷产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4年至2017年嘉兴生猪出栏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猪肉市场价格下降B.环境治理力度加大C.北方生猪入沪,竞争激烈D.稻谷产量下降,饲料短缺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嘉兴生猪养殖转型的是()A.加大宣传拓展市场,发展观光农业B.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发挥价格优势C.综合利用养殖废弃物,发展生态农业D.引进德国优良畜种,提高市场竞争力二、选择题组(2021秋·北京海淀·高三统考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流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b、c、d依次为()A.污水处理、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D.污水处理、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4.该园区()A.属于高科技产业园B.应布局在棉花产区附近C.生产过程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生产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三、综合题5.(2023秋·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2022年6月武汉市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开幕。
某中学开展了主题为“国际湿地城市——武汉”的调研。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资料卡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实例,论述武汉成为国际湿地城市对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意义。
(提示:从地域文化、大都市辐射功能、碳排放等视角展开论述)6.(2023秋·北京通州·高三统考期末)2022年2月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继续有序推进镇区建设,带动镇区外围村庄改造提升,因镇制宜,实现小城镇特色化发展。
近代浙江安吉竹业发展历史初探

Ke y Wl 0 r d s : mo d e m t i me 。 A n j i . b mb a o o i n d u s t r y , d e v e l o p me n t e x p e i r e n c e
安吉县位居全国3 0 个 “ 中国竹乡”综合排名 义、解放战争等动荡年代 ,安吉也屡遭 战乱 ,竹
f o r e s t s i v i l c u l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t t e r g e o - l o c a t i o n , c o n v e n i e n t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 e f f e c t i v e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田少 ,居 民出息 ,全赖山竹 ”。但是 ,进入近代 元”。由此可见 ,安吉竹子生产经营仍然是这一 后 ,从 1 8 4 0 年到1 9 4 9 年 ,我国经历了抵御外侮的 地 区的主要 产业 。 鸦 片 战争和抗 日战争 、国 内军 阀混 战、农 民起
基金项 目:安吉县产业 开发项 目。 作者简介 :张宏亮 ( 1 9 6 4 一 ),男,浙江省安吉林业局 ,高级工
a n d d e e p b a mb o o c u l t u r e . T h e s e e x p e ie r n c e s c o u l d b e l e a r n e d or f he t b a mb o o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o he t r
程师,主要从事仍一枝独秀 ,发展至今已成为竹乡安吉的支 柱产业 ,走出了一条发展安吉经济、致富安吉百
竹产业在湖南省建设“两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W ORLD BAM BOO AND RAT会 中的地位和作用
谢朝柱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 南株洲
42 0) 1 0 6
摘 要 :适 应低碳 经济 的兴起 ,竹元 素 已成为 建设 “ 型”社会不 可缺少 的物质文化 和精神 文化 。大 力弘 两
s ita utr ed v lp n f h - p o it. n nSs ae ys lcin r e eo otp o i pr u l l e nt e eo me t et t es ce Hu a ’ t tg ee t s o v lpt - es ce i c u i h o t wo y y r o f d w y y t
[] 葛永红.李培初. 1 旅游纪念 品开发策略探讨 [] 商 J.
业 时代 , 0 9 (9 :3 2 . 2 0 , 1 ) 2 - 6 [] 项化 平 . 江 西旅 游 纪念 品市 场 的现 状 与对 策 [] 2 论 J. 科 技情 报 开发 与经 济, 08 (1 :0 3 . 20 , 3) 3— 6 ●
产 品企业较少 ,竹产 品的开发也过分依赖传统形 够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文化价值。 式 ,企业 的 自主研 发能力较弱 。安吉的竹产 品企
业 具 有 迫 切 的 品牌 孵 化要 求 , 因此对 于 重点 企 业 必 须 强 化 品牌 管 理 和 自主 创 新 ,提 升 其 品牌 意 识 和 品牌 价值 。
竹产业随着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的步伐, 走进 l 湖南竹产业发展 的新 目标
了上海世界博览会 ,竹 的身影耀眼夺 目。共有2 0 多个场馆应用 了竹材料 。竹材应用 已成为当今世
界 的 时 尚 ,更 是 我 国建设 “ 资源 节 约 、环 境友 好 型 ” 社 会 不可 缺 少 、不 可替 代 的要 素 。湖 南 是全 国第2 个竹 业 大省 ,在 推进 “ 四化 两 型 ”的 战略 目 标 中 ,发展 竹业 具有 独 特 的地 位 和作 用 。 爽 甘 醇 ;汤 色鹅 黄 ,清 澈 明 亮 ;叶 张 玉 白 ,茎 脉 地 域 性 , 目前安 吉 生 态 旅游 纪念 品 的开 发 还 处 于 湖 南 是 竹 业 大 省 ,竹 子 种 类 1 N l6 ,其 9 3种 中湖 南 特 有 的 竹 种 1 种 。 全省 现有 竹林 面 积 8 . 9 26 万h ,占有 林地 面积 的98 %,立竹 总株 数 1. m . 4 91 4 亿 株 。其 中毛 竹 林 面 积 8 .万 h 14 m ,立 竹 蓄 积 1.9 4 亿株 。资 源 位居 全 国第 二 。楠 竹每 6 7m 8 6 立
竹林康养产业大有前途

竹林康养产业大有前途在政策支撑、人口老龄化带来需求、健康意识提升刺激消费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7 万亿元。
未来十年的行业发展,大健康产业一直被不少人所看好。
而传统竹企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能否借由竹林康养搭上大健康产业的顺风车呢?竹林康养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证明,拥有天然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的森林是人们理想的休养场所,是缓解城市压力的有效手段。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森林环境的康养功效。
竹类植物是具有高吸碳能力的造林树种,是重要的森林植物资源,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良好的生态效益,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和希望的植物。
近几十年来,竹林面积每年以3%的速度增加。
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充分利用现有竹林资源优势,厚植竹林康养理念,开展竹林康养环境保健功能研究,定向培育康养竹林,吸引更多游客前往竹林旅游康养,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促进竹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目前,竹林康养功效的循证研究才刚刚起步,但国内相关研究人员采用旷场试验研究了毛竹林VOCs(植物VOCs不仅可以杀灭或减少空气中的细菌等致病微生物,还能通过人体呼吸系统吸入、皮肤渗透等途径来改善人体的生理状态,起到强身健体、缓解疾病的功效。
)对小白鼠的影响,发现毛竹林浴明显改善了小白鼠的精神状态,小白鼠的体重、探索、记忆以及认知能力均有所提高。
据了解,采用THI温湿度指数评价夏季不同森林类型的人体舒适度,毛竹林的小气候调节功能仅次于杉木林,优于木荷林、马尾松林和空地;雷竹林同样仅次于杉木林,优于无患子—国槐混交林、乐昌含笑—豆梨混交林、观赏林和空地。
其中,竹林康养资源由环境资源(小气候、竹林精气、抑菌、滞尘、空气负氧离子、声环境、竹林食品等)、景观资源(林分类型、垂直空间结构、植物形态、色彩组成、绿视率等)、文化资源(物质资源——生活与生产中的竹制品,符号资源——文学、绘画、宗教、民俗)共同构成,均可与竹林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相结合。
调研报告:全市竹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全市竹产业发展调查报告黄山市是竹类资源大市,竹类资源是我市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子在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发展生态旅游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积极培育、开发和利用竹类资源,加快竹产业发展,对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竹产业发展概况1.竹资源概况全市现有竹林面积115.3万亩,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9.8%,其中公益林59.1万亩,商品林56.2万亩。
按竹种分,毛竹林面积107.1万亩,元杂竹等8.2万亩。
立竹蓄积2.66亿株,其中毛竹林蓄积2.19亿株,元杂竹蓄积0.47亿株。
全市共有竹类15属169种,主要栽培利用的竹种有毛竹、雷竹、紫竹、红壳竹、水竹、高节竹、毛金竹、早园竹、天目早竹、苦竹、箬竹等。
全市三区四县和黄山风景区均有竹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黄山区、休宁县、歙县、黟县、祁门县5个县区,尤以黄山区和休宁县竹林资源最为丰富,面积达31.85万亩和30.56万亩。
黄山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竹子之乡”荣誉称号;歙县被认定为“中国特色竹乡”。
2.竹产业发展现状(1)产品开发利用现状竹材——黄山市对竹材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山区群众生产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竹材,许多农具、家具、生活用品都采用竹材加工制作而成。
在竹产区,农闲季节林农利用竹材生产加工竹制品出售,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
如今,在城市园林、室内装饰、手工艺品等方面均有竹材资源利用。
当前加工利用量较多的是竹胶板、竹地板,全市年采伐利用竹材967.2万根,约有60%的竹材通过原竹对外出售。
竹笋——我市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且有不少特有的优质笋。
一年中大半年有竹笋产出,但主要集中在春季的2~5月,主要以鲜笋投放市场。
近年来,黟县、黄山区在相继开发了水煮笋、笋丝、保鲜笋、调味笋等产品,并开拓出了相对稳定的销售市场。
全市现年产竹笋3.63万吨、笋干0.1万吨。
竹文化、生态旅游——近年来,随着竹林环境的改善,竹旅游已成为竹业发展的新亮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前景
摘要:安吉县是中国十大竹乡之首,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厚。
近年来安吉县政府制定了以生态立县的目标,并在竹文化的引领带动下,竹产业发展迅猛,同时带动以竹子为主的旅游业,经济增长稳定,本文浅谈了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中的优势、定位,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并对未来竹产业乃至安吉县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了一些浅薄的论述。
关键词:竹产业,科技,产业集群
正文:
一、概况
(一)安吉县的地理条件及自然资源
安吉县素有“竹乡”之称,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南接临安、余杭,北连长兴,东邻德清,西与安徽宁国、广德相毗。
全县土地面积1886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一说。
境内海拔最高点为1587.4米的天目山主峰,县内主要是山区丘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年平均温度为15.5℃,年平均降雨量为1476.3MM。
全县辖16个乡镇,总人口45万。
(二)安吉县的经济概况
安吉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迅速,位于县城的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占地44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投资政策优惠。
安吉有上规模的经济工业园区多处,重点发展绿色工业。
全县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改善。
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5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在159.52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77.27亿元,增长9.9%,其中工业增加值67.28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64.13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突破4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经计算,2009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4978元,按6.831年平均汇率折算为5120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大关。
二、安吉竹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一)安吉县竹产业加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0多年前,安吉县的农民还是“守着竹山难变钱”,毛竹砍下来被拉到城里做建筑工地的脚手架,100公斤毛竹也只卖十几元,基本上是靠资源过日子。
上世纪90年代末,当脚手架被钢材替代,毛竹销路不好时,安吉县确定了“立足竹资源优势发展大产业,将小品种、小题目做成大文章”的发展思路。
一开始,安吉县的竹产业基本是处于低端手工编织水平,局限于传统加工。
真正
开始起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是招商引资,以股份制形式运作,加工产品从鲜笋加工、竹筷、竹签开始,发展到竹编制品、竹地板、竹工艺。
2002年以后,一些外资逐渐撤出了安吉的竹产品加工行列。
通过几年的摸索,安吉人开始掌握了竹子加工的核心技术,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产品,现在除生产竹地板、竹地毯、竹工艺外,还生产竹工机械、竹生物医药制品、竹食品等多种产品,加工产品也从仿制生产、订单生产逐步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过渡,在许多方面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特别是竹叶黄酮、竹纤维、竹炭、竹醋液、竹木复合地板、数控竹工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全县竹制品生产上已有350多项专利,仅竹凉席就有专利200多项。
全县现有竹加工企业1621家,其中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加工企业九十多家,品种近5000种,2007年竹产品总产值96亿元,有国家和省级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市、县级龙头企业16家,安吉以全国1.8%的竹资源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台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
全县形成了十多个竹凉席、竹扫帚、工艺扇、竹编制品及竹工艺品专业加工村。
近年来,安吉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培育竹资源的同时,推动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依托百万亩“大竹海”,吸引农户和社会投资打造“美丽竹乡”发展生态旅游。
(二)安吉县由竹产业衍生出的相关产业
安吉县的旅游从无到有,得益于竹产业的发展。
安吉第一个旅游景点为安吉竹种园。
竹种园建于1974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竹文化旅游理念,成为全县第一个旅游景点,现在,这个600亩的竹种园,已成为了4A级中国竹子博览园。
现在,全县与竹子有关的旅游景点除了博览园外,还有中南百草园、大竹海、天荒坪、龙王山等,占全县旅游比重达80%以上。
由于安吉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她带来了江浙源源不断的游客。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农家乐”休闲游在当地已成风尚,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利税,当地旅行社由1995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16家,每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约4万人次。
目前,安吉的旅游年产值已达22亿元,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
受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今年全县旅游收入有望实现30亿元。
三、安吉竹产业的发展动力
(一)以科技支撑竹产业
安吉县的竹产业发展,得到了科技部门特别是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
目前,亚林所、省林科院、浙江林学院、浙江大学、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安吉都有自己的科研基地,有的还有自己的科研实体,这些科研机构在安吉共取得100多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为安吉的竹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量的科研
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都是通过安吉县竹产业协会开展的。
在安吉,真正验证了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谁说科技只有运用到高新产业才是科技,在竹产业中,科技的运用,增加了竹产业的功能最大化,从竹竿,竹枝到竹叶,竹子的每一个部分都被运用的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二)以政策扶持竹产业
政策上:竹子采伐不用下达采伐限额指标;所有的楠竹在采伐和交易过程中,不用交纳育林基金和维简费。
再一个就是生产过程中,林业工程项目全部向楠竹生产倾斜,实行集约化管理,很多山上都利用林业工程项目安装了自动喷灌设施,农民从事竹生产,每亩每年最高收入达6000元,一般水平都在2000元/亩一年。
(三)政府支持竹产业
安吉县政府,确定了打造竹产业这一目标后,咬定目标不放松:第一是在培植竹资源上下功夫,用各种方式鼓励农民发展楠竹;二是每年对竹子生产大户进行评比;三是为了解决本县竹加工资源不足的问题,鼓励本县农民和企业到外地承包竹园,并每年给予重奖;四是要求全县所有干部和公职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和观念。
安吉县委县政府每年年底,都会组团到安吉人在外承包竹林的地方去慰问承包者,并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希望当地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春节还就走访慰问情况,对在外地承包创业者进行重奖,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程度。
四、安吉竹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安吉县竹产业正在形成并已经形成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竹文化,通过对竹乡文化节,旅游宣传等,这些都为中国竹乡打出了自己特有的品牌文化。
而这些品牌文化的提升不仅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所提升,同时也是为安吉的竹产业亮出了一张绿色名片。
而安吉县地处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等,同样也为竹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优异的条件。
目前安吉县的产业集群典型表现为处于县域经济环境下的块状经济,以椅业、竹制品两大传统产业为主,附加值低,靠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离现代产业集群还有较大距离。
要加快推进安吉经济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就是要促进安吉的产业朝现代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推进其优化升级。
未来应该逐步推进安吉竹产品从中国制造中心向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环节健全的国际现代产业集群提升。
主要任务是提高竹制品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以较强的产业链优势集聚全国的竹子资源。
鼓励发展竹叶黄酮及延伸产品、
竹质复合地板、竹装饰板、竹家具、高档工艺品、竹醋液等较高附加值产品,大力研发竹材新产品,淘汰低档竹席等落后生产能力。
提升中国竹商贸城知名度,建立起较完善的竹资源保障机制。
如今安吉是靠一根竹竿撑起了一方经济,安吉县在未来的地方经济发展中,应该继续延续以科技支撑竹产业,以政策扶持竹产业,政府支持竹产业的道路。
安吉县在区域规划中,也开拓了一系列的工业园区,例如天子湖工业园区等。
这些整体规划不仅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安吉县未来走特色竹产业生态道路的发展。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大背景下,相信安吉县的竹产业在未来一定能够以一种更强劲的势头向上发展,成为一道以生态立县,以竹产业带动经济的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安吉县地方志编篆委员会,《安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2]顾仲阳,《竹产业转变发展方式述评》,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3]经济日报,《浙江安吉县:发展竹产业一根翠竹撑起一方经济》2010年7月13日05版
[4] 郭玥,《南方竹产业发展调查》,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8月
[5]万斌,2006年浙江发展报告:《经济卷》杭州出版社 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