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19.1~719.3—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ICS 65.020.99 B 20目录NY/T 719.1-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 (1)NY/T 719.2-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 (9)NY/T 719.3-2003 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Environmental impact test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Part 1: testing the survival and competitive abilities2003-12-01发布 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ICS 65.020.99 B 20NY/T 719.1-2003前言NY/T 719《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
本部分是NY/T 719的第1部分。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于发、彭德良、喻德跃、强胜、李宁、付仲文。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NY/T 719.1-2003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1 范围NY/T 719的本部分规定了转基因大豆生存竞争能力的检测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原则、肥料种类及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 525 有机肥料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NY 884 生物有机肥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AA级绿色食品 AA grade green food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2A级绿色食品A grade green food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农家肥料farmyard manure就地取材,主要由植物和(或)动物残体、排泄物等富含有机物的物料制作而成的肥料。
包括秸秆肥、绿肥、厩肥、堆肥、沤肥、沼肥、饼肥等。
3.3.1秸秆stalk以麦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作为肥料。
3.3.2绿肥green manure新鲜植物体作为肥料就地翻压还田或异地施用。
主要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两大类。
3.3.3厩肥barnyard manure圈养牛、马、羊、猪、鸡、鸭等畜禽的排泄物与秸秆等垫料发酵腐熟而成的肥料。
3.3.4堆肥compost动植物的残体、排泄物等为主要原料,堆制发酵腐熟而成的肥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 柿

31 果梗 完 整或统 一 剪 除 , 蒂 和宿 存 萼 片完 整 。 .. 3 果
32 安 全指标 .
应符合 表 1的规 定 。
表 1 安全 指标
序 号 项 目
5 检验 规则
/ g k m/g
同部 位 随 机抽 取 ,样 品 的 检 验结 果 适 用 于整 个 抽 样
批次 。
从每件 ( 箱 、 ) 试样 品 中 随机抽 取 2 如 盘 供 0个果 ,
除异 味用 嗅 的方法 检 测外 , 余 项 目用 目测 法进 行 检 其
测 。病 虫 害症状 不 明 显而有 怀 疑者 , 应剖 开检 测 。
52 组 批 -
氰 戊 菊 酯 ( nae t) f clr e e a
f7 多 灵c e z) 菌 (bdm an i ra
得 在 柿 生 产 中使 用 。
≤5 0 .
I 根据《 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药管理条例》 高毒、 。 剧毒农药不
田间 , 同一 产 地 、 以 同一 品 种 、 同一 栽 培 管 理 方
圄 l l
维普资讯
31 果 面洁 净 , 机 械 伤 、 虫 果 、 .. 2 无 病 日灼 和霉 烂 , 无 不 正常 外来 水 分 和 异 味 , 许 品 种特 有 的裂 纹 、 斑 允 锈
和果 肉褐斑 。
按 G / 0 . 6 定 执行 。 BT5 91 规 0 4
维普资讯
I! I
Vo. 1 :
l 丽
●
/
圈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5 4 - 2 0 2 1 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是指为规范、统一农业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防止农业生产、流通中的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制定的基于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技术规范、检测方法、分类和编码、标识和标签等一系列技术要求和程序,是农业领域质量和安全保障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行业标准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产品标准。
指对农业生产每种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的规定。
比如:粮食、蔬菜、水果等。
2、技术标准。
指农业生产中的工艺流程、设备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如:肥料、农药等。
3、检测标准。
指农产品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如: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指标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4、编码标准。
指对农产品的名称、等级、包装规格等编码要求的规定。
如:水果的品种、规格、颜色等。
5、标识标签标准。
指对农产品质量、产地、等级、规格、包装等信息显示的标识和标签。
农业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农产品市场化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规范生产和流通。
农业标准规范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工艺、技术、检测等各个环节,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和质量的稳定性。
2、促进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3、加强监管和管理。
农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执法监管部门和企业都有助于加强对农产品的监管和管理。
4、提高消费者信任。
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安全和健康的,制定和执行农业标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和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设立了中国标准化协会,专门负责农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中国标准化协会也通过设立标准委员会,进行更细致、系统化的标准制定。
同时,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的质量和科学性,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制定标准的过程应该透明、公开、民主,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0号——《肥料登记田间试验通则》等89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0号——《肥料登记田间试验通则》等89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18.07.27
•【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0号
•【施行日期】2018.12.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50号
《肥料登记田间试验通则》等89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现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附件:《肥料登记田间试验通则》等89项农业行业标准目录
农业农村部
2018年7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食用花生(NY/T1067—2006)

G / 0 9 1 食 品中总砷及无 机砷 的测定 B T 50 . 1 G / 0 9 1 食 品中铅的测定 B T50.2 G / 0 9 1 食 品中镉的测定 B T50.5
破 损大于 整 仁 体积 1 5的籽 仁 , 损 开 的 单 / 破 片子 叶及 种皮 脱落 达 1 3者 为破 碎仁 。 /
净 果 脱 壳 后 的 籽 仁 重 量 占 试 样 重 量 的 百
3 2 3 损 伤 仁 Da a e en l .. m g d k r es
G / 0 9 1 食品 中总汞及有机汞 的测定 B T 50.7
G / 0 9 1 食 品中氟的测定 B Y 50.8
G / 0 9 2 食 品 中 黄 曲 霉 毒 素 B B T 50 . 2 l的
关 键 词 : 用 花 生 ; 业 ; 业 标 准 食 农 行
中图 分 类 号 : 5 5 2 6 ¥6.— 5 文献标识码 : A
本标准 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业 部提 出并 归 口。
G 9 1 粮食 、 B54 油料检 验 抽样 、 分样法 GB T 5 9 粮 食 、 / 4 2 油料检验 色泽 、 味 、 气 口味
检验 法
1 范 围
本标 准规 定 了食 用花 生的术 语 和定义 、 分类 、 要求 、 验 方 法 、 验 规 则 、 识 、 装 、 输 和 试 检 标 包 运
贮存 。
G / 4 7 粮 食 、 B T 59 油料检验 水分 测定法 G / 4 9 粮食 、 料检 验 带壳 油料纯仁率 B T59 油
3 5 纯 仁 率 P r en l rt . uek r es ae
果 壳变 色变 质 , 仁 正 常 ; 壳 正 常 , 仁 受 籽 果 籽 损伤 ; 果壳 有褐 色 斑 块 , 累计 面 积 达 整 果 1 3 籽 /; 仁 发芽 的花 生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无公害食品 香蕉生产技术规程NY/T 5022—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香蕉(Musa spp.)基地选择和规划、栽植、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香蕉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57 香蕉 组培苗NY 5021 无公害食品 香蕉NY 5023 无公害食品 香蕉产地环境条件3 基地选择和规划3.1 基地选择按NY 5023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宜选择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的土壤建园,而前作为茄科、葫芦科等蔬菜地不宜选用,地下水位无法降至≥50cm的地段也不宜选用。
3.2 园地规划3.2.1 蕉园小区(林段)大小以3hm2~7hm2为宜,其周围宜营造防护林带,所用树种不应与香蕉具有相同的主要病虫害,林缘距5m~6m。
3.2.2 设立完善的排灌和道路系统。
3.2.3 蕉园周围不宜种植茄科、葫芦科等蔬菜作物。
3.2.4 选择适合当地的香蕉优良品种。
4 栽植4.1 种植前深翻土壤20cm~30cm,并曝晒20天~30天后施足有机肥。
4.2 宜选用香蕉组培苗作种植材料,组培苗质量应符合NY/T 357的规定。
4.3 推荐种植密度为中杆香蕉品种130株/666.7m2~170株/666.7m2。
在水田种植宜较密,在坡地种植宜较疏;种植矮杆品种宜较密,种植高杆品种宜较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00 .5
标 准 号
NY 5 011 0 7 1 0 ..—2 0 NY 5 012 0 7 1 0 ..—2 0
NY 5 0 1 3 2 0 1 0 . _— 0 7
阿维 菌 素
a a cn b me t i 柑 橘
梨
0 2 . 0
00 .2
NY 5 054- 2 0 1 0 .. - 0 7
萝 卜
吡 虫 啉 i d co rd mia lp i 甘 蓝
05 .
1
NY 1 0 . 5 0 7 5 05 —2 0 .
NY 5 056 0 7 1 0 ..—2 0
柑 橘
苹 果
1
05 .
N 1 0 ..—2 0 Y 5 0 7 0 7 5
维普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 Y 1 0 . . —1 0 . 0 4- 0 7 5 0 11 5 03 . 2 0
农产 品中农药最大残 留限量
编 者 按 :N 1 0 ..~ 10 . .—2 0 《 产 品 中农 药 最 大残 留 限 量 》 由 农 业 部 于 2 0 Y 5 011 5 03 4 0 7 农 0 07
见 表 1 。
本 标 准适 用 于表 1 列 农 药 对 应 的 农产 品 。 所
表 1 阿 维 菌素 等 3 0种 农 药 在 农 产 品 中的 最 大 残 留 限 量 中 文通 用 名 称 英 文 通 用 名 称 农 产 品 名 称
叶 菜 黄瓜
豇 豆
最 大 残 留 限量 ( ) mg/
N 1 0 ..—2 0 Y 5 01 4 07
NY 5 015 0 7 l 0 ..—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472—2013)
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生产中兽药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生产AA 级和A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畜禽及其产品的生产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兽药管理条例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药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进口兽药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兽药停药期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AA级绿色食品 A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渔药、添加剂等物质,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2
A级绿色食品 A grade green food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的要求, 遵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
兽药 veterinary drug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包括化学药品、抗生素、中药材、中成药、生化药品、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剂、放射性药品、外用杀虫剂和消毒剂等。
3.4
微生态制剂 probiotics
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特殊工艺将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制成的制剂。
包括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等。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的制剂。
3.6
产蛋期 egg producing period
禽从产第一枚蛋至产蛋周期结束的持续时间。
3.7
泌乳期 duration of lactation
乳畜每一胎次开始泌乳到停止泌乳的持续时间。
3.8
休药期 withdrawal time;withholding time
停药期
从畜禽停止用药到允许屠宰或其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3.9
执业兽医 licensed veterinarian
具备兽医相关技能,取得国家执业兽医统一考试或授权具有兽医执业资格,依法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人员,包括执业兽医师、执业助理兽医师和乡村兽医。
4 基本原则
4.1生产者应供给动物充足的营养,应按照NY/T 391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应激,增强动物自身的抗病力。
4.2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动物疾病的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药物;确需使用兽药时,应在执业兽医指导下进行。
4.3所用兽药应来自取得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或者取得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的供应商。
4.4 兽药的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兽药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的规定。
4.5 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公告第278号等有关规定,建立用药记录。
5 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原则
按GB/T 19630.1执行。
6 生产A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原则
6.1 可使用的兽药种类
6.1.1优先使用第5章中生产AA级绿色食品所规定的兽药。
6.1.2 优先使用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无最高残留限量(MRLs)要求或农业部公告第278号中无休药期要求的兽药。
6.1.3可使用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微生态制剂、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品。
6.1.4 可使用高效、低毒和对环境污染低的消毒剂。
6.1.5 可使用附录A以外且国家许可的抗菌药、抗寄生虫药及其它兽药。
6.2 不应使用药物种类
6.2.1 不应使用附录A中的药物以及国家规定的其它禁止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产蛋期和泌乳期还不应使用附录B中的兽药。
6.2.2不应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
6.2.3不应使用酚类消毒剂,产蛋期不应使用酚类和醛类消毒剂。
6.2.4不应为了促进畜禽生长而使用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激素或其它生长促进剂。
6.2.5 不应使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
6.3 兽药使用记录
6.3.1 应符合《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记录要求。
6.3.2 应建立兽药入库、出库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物的商品名称、通用名称、主要成分、生产单位、批号、有效期、贮存条件等。
6.3.3 应建立兽药使用记录,包括消毒记录、动物免疫记录和患病动物诊疗记录等。
其中,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消毒剂名称、剂量、消毒方式、消毒时间等;动物免疫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等;患病动物诊疗记录内容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诊断结论以及所用的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等。
6.3.4所有记录资料应在畜禽及其产品上市后保存两年以上。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生产A级绿色食品不应使用的药物
生产A级绿色食品不应使用表A.1所列的药物。
表A.1 生产绿色食品不应使用的药物目录
表A.1(续)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产蛋期和泌乳期不应使用的兽药产蛋期和泌乳期不应使用表B.1所列的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