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习题 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6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检测含答案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人生的道路,看起来好像很曲折,但事实并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安定自己的内心世界,锤炼自己,让自己发光,就不怕没有人发现。
与其四处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
人这一生,出身、地位、身份并不会影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
但是恰恰相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却会影响到你这里停靠的船只。
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越高,到你这里停靠的船只就会越好;而你修建的码头越大,停靠的船只也会越多。
(选自百度文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的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
“杨柳东风树,课内素材明朝的大学士解缙,少时家贫,由于苦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后来终于当了大学士。
他年轻的时候,尽管很有学问,一些官僚仍然看不起他,甚至奚落他。
一次,有个大官蓄意拿他取乐。
当着很多人的面,那大官冲着解缙说:“我听说你会对对子,我出一句给你对对吧。
”随后,他大声念道:“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也敢对锯(句)。
”显然,这是讽刺解缙不会对句了。
而且,他的“出句”很刁:上句叙事,下句议论,结尾用“锯”来谐“句”,用的是谐音双关。
大官念完,得意地笑着,说:“解缙,你对呀!”解缙性情刚直,才思敏捷。
他略加思索,张口念道:“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满座的人哈哈大笑,只羞得那老官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应用提示] 以上材料可用于“机智”“待人以诚”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秋冬时节,万物萧瑟。
光秃秃的世界显得那样没有生气,只有风不知疲倦地吹啊吹,把本该有的一点活力与温暖也吹走了。
行人裹紧身上厚重的衣服,只想快快回到自己的家中。
这时,我看到,一片叶子掉下来。
那是一片已经失去绿色生命的叶子,它或许曾经被誉为希望与生机,或许也在骄阳下投下一枚小小的影子,或许也被雨水冲洗过叶面,但现在它的生命已接近尾声了,虽然不像枫叶有短暂的辉煌与绚烂,不像松针能够保持终生的持久,它还是心满意足地,借助风的力量,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
2020版语文高中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作业:第六课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项,前一个“巴金”指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后一个“巴金”指巴金本人。
2.对下列各广告词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说地地道道中国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③雕牌洗洁精: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④义务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A.①对偶 ②拟人 ③比喻 ④双关B.①对偶 ②双关 ③拟人 ④比喻C.①反复 ②拟人 ③双关 ④比喻属于对偶,工整,有文采;②属于双关,“联想”,一是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二是指“联想”这一电脑品牌;③属于拟人,“盘子会唱歌”让人倍感亲切;④属于比喻,把“血”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3.对下列古诗词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语言文字应用 6-2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 语言文字应用 6-2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11250be1e650e52ea9916.png)
6-2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比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但两者之间必须有________。
【答案】明喻,暗喻,借喻,相似性2.借代有几种情况:一是以部分代整体,如“不要怕打破坛坛罐罐”,二是________,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是________,如“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四是________,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五是________,如“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答案】具体代抽象(“一针一线”代“群众利益”),工具代本体(“枪”是军队的工具),特征代本体(“驼背”是五少爷的特征,“硬”是银元的特征),特称代泛称。
3.对下面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落日”既是写景,也是比喻,景美情深,感人至切。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用夸张的写法写出舟行之速,一派喜悦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D.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起”“生”二字,用拟人的写法表现了山势险峻、白云悠闲。
)【答案】D(表现栈道狭窄、险峻、高危。
)4.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 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精品提分练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六课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学习重点 1.认识、理解修辞的特点和类别。
2.学会正确使用修辞格。
思考:引子引用钱钟书的婉言拒绝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语言中恰当地运用修辞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单调乏味的陈述变得异常吸引人,它可以让抽象的事理形象化,甚至可以以恰当的修辞来解决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阅读“广告修辞大擂台”,思考以下问题:1.修辞在广告中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广告成了各种传媒中最常见的宣传形式,其自身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
广告语之所以丰富多彩,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修辞手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广告语看修辞:当你看到“晶晶亮,透心凉”“万家乐,乐万家”等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时,是否感到很亲切呢?想必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亲切而难忘,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广告语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
它能修饰、调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运用了修辞格的广告语形象、生动,让人过目、过耳均不忘。
广告语主要采用的修辞格有:双关、顶真、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
2.在广告中运用修辞应注意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写广告语时,一定要注意创新,不能总是生搬硬套,人云亦云,这样的广告只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而不会留下好的印象。
广告中的修辞运用得恰如其分,广告便会脍炙人口,反之,则会成为“败笔”。
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修辞。
写广告时,在认识到修辞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要了解修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修辞的目的是更有效地传达和沟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课后练习(有答案)

课后练习〔一〕知识稳固1.判断对下面各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顺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绘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入。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她对自已的作品进展“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狱。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答案:B2.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有不少成语的构成形式都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
请看看下面这些成语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格,分析一下修辞格对于成语表达的作用。
大笔如椽味同嚼蜡枪林弹雨字字珠玑冰消瓦解鳞次栉比排山倒海羊肠小道大动干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答案:大笔如椽〔比喻/明喻〕味同嚼蜡〔比喻/明喻〕枪林弹雨〔比喻/暗喻〕字字珠玑〔比喻/暗喻〕冰消瓦解〔比喻/借喻〕鳞次栉比〔比喻/借喻〕排山倒海〔夸大〕羊肠小道〔夸大〕大动干戈〔借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对偶、比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偶、比喻〕3.下面是两副地名联,第①副出自抗日战争成功时的报刊,第②副出自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
请你说说这两副对联在表意和修辞上有什么精妙之处。
①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②天山南北乌鲁木齐,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答案:见教学参考书。
4.将下面8个诗句组成对联,请选出组合正确的一项①停车坐爱枫林晚②白铁无辜铸佞臣③水淡性泊是我师④望帝春心托杜鹃⑤青山有幸理忠骨⑥竹直心虚乃吾友⑦无边落木萧萧下⑧千树万树梨花开A.⑦⑧/⑤② B.①④/③⑥C.⑤②/③⑥D.③⑥/⑦⑧答案:C〔二〕语言表达1.下面这段文字选摘自艾育的?绿洲笔记?,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同步训练:第6课 第2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积累与运用1.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一泻而下的自然美。
B.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荷塘上月色的清朗纯洁。
C.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荷塘上月光的清纯柔和。
D.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月夜的寂静安宁。
解析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而是比喻,但A项的理解没有抓住喻体“流水”的特征,而C项都抓住了,故C项为最佳答案。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他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解析A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乡村宁静之景,与西湖边璀璨的华灯络绎的游人这种热闹之景不符。
B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写梅的。
D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写夫妻之间的。
答案 C3.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
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
高中语文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以下句子语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哀悼。
B.张教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就给教师打个,请半天假。
答案 A解析B项“赏识〞用于上对下。
C项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
D项根据内容,应用口语语体,而“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
2.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情境1:辩论会上,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辩论会上,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答案 B解析“已经超时了,对不起〞和“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这两句话从语气上来说,对发言的同学有点不尊重,不礼貌。
将第一句中的“对不起〞放在前面,加强了抱歉的语气;将第二句换成“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语言更委婉得体。
3.以下各句中,语言使用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B.阁下能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我感到非常荣幸。
C.贵校师生非常热情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经过我屡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保存20余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答案 B解析A项“家父〞与“足下〞矛盾,“家父〞是谦辞,而“足下〞是敬辞。
假设是表示对对方父亲去世的哀悼之情,应将“家父〞改为“尊翁〞,“足下〞改为“在下〞之类的词。
C项是表示对对方的感谢,宜用敬辞,而“恭候〞是谦辞,不得体。
D项“垂询〞是敬辞,用在此处不得体。
4.以下句子中,措辞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春节期间,不少大中型商场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告示:凡在本店购满300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巧礼品。
高中语文第6课语言的艺术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2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的判定有错误的一项是( )A.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设问)B.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C.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对偶或者对仗)D.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拟人)【答案】D【解析】“一串串宝石般”应为比喻。
2.对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手法的判定,恰当的一项是(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②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③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A.对偶反问拟人B.比喻设问拟人C.比喻设问排比D.对偶反问排比【答案】B【解析】①“露似珍珠月似弓”比喻;②有问有答,是设问;③“打扮自己”是拟人。
3.对下列一段话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
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A.比喻排比反问B.比喻拟人设问C.排比拟人反问D.比喻排比设问【答案】A【解析】“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这句话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这句话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4.对下列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
②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
③烟雨之中,谁能数得清楚山有几多重?④青山绿水,别有洞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第二节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比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但两者之间必须有________。
【答案】明喻,暗喻,借喻,相似性2.借代有几种情况:一是以部分代整体,如“不要怕打破坛坛罐罐”,二是________,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是________,如“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四是________,如“壁角的驼背..的还在”,..忽然高兴起来”,“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五是________,如“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答案】具体代抽象(“一针一线”代“群众利益”),工具代本体(“枪”是军队的工具),特征代本体(“驼背”是五少爷的特征,“硬”是银元的特征),特称代泛称。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他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答案】C(A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乡村宁静之景,与西湖边璀璨的华灯络绎的游人这种热闹之景不符。
B项,“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写梅的。
D项,“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写夫妻之间的。
)4.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答案】D(例句与A、B、C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格,而D则用了拟人的修辞格。
)5.对下列各广告词运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说地地道道中国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③雕牌洗洁精: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④义务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A.①对偶②拟人③比喻④双关B.①对偶②双关③拟人④比喻C.①反复②拟人③双关④比喻D.①反复②双关③比喻④拟人【答案】B(①属于对偶,工整,有文采。
②属于双关,“联想”一是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二是指“联想”这一电脑品牌。
③属于拟人,“盘子会唱歌”把“盘子”比拟为“人”让人备感亲切。
④属于比喻,把“血”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 6.下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从迤逦的大道旁,从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B.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C.海面像一面明镜,它把正在晚妆的夕阳的脸庞映照得更加红艳可爱。
D.骤雨没有住,太阳又嬉戏地从云隙里投下一道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答案】A(A是拟人兼排比,其它是拟人兼比喻。
)7.下列诗词句中,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比喻)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对比)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对偶)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喻)【答案】D(“绿肥红瘦”是借代手法)8.下面的歌词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试分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想家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想家的时候很美好/家乡柳就拉着我的手/想家的时候有泪水/泪水却伴着那微笑流/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段歌词运用了比拟、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
“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家乡柳就拉着我的手”这些句子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故乡景物与“我”的亲密关系,进而反映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而由“想家的时候”这一状语引领的语句又构成了反复式排比。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与“想家的时候很甜蜜”“想家的时候有泪水”与“泪水却伴着那微笑流”两组语句均运用顶真。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起到了一种“一唱三叹”的抒情效果,使歌曲在歌词上就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二、课外延伸9.依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另选一个角度或另选一个对象,再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你永不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挫折原来是成功的一块基石,可以垒出希望的丰碑,只要你绝不退缩;真诚原来是沟通的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人们封闭的心扉,只要你坚持到底。
10.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它们与前后形成内容连贯、句式相同、结构相似的排比。
轻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上走过,留下了什么呢?【答案】(示例)细雨从田野走过留下了片片新绿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声声欢韵1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三组排比句。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_____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_____是一道风景。
可是,你可知道。
聪明的你就是一道风景:虽然你没有惊涛骇浪拍岸的雄浑,________,________;但是你有青春的活力,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东风裁柳,碧如丝绦;小荷初露,涓涓清泉;没有东风裁柳的多情,没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你有抵御艰难的柔韧,你有闪光的心灵。
12.仿照画线句的内容和句式再写三句话。
儿童的学习,在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快乐的,就像鸟儿在无垠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愉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就像骏马在辽阔的草原尽情奔跑的惬意就像鱼儿在浩瀚的海洋舒展游弋的怡然就像鲜花在土壤温暖的怀抱恣意绽放的快乐13.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格,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
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希望是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灯塔,让你在暗夜中找到航行的方向;希望是漫漫沙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让你在绝望中饮到生命的甘泉。
14.仿照下面的例句,按要求另写一组。
例句: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登山,你可以读到深厚雄奇;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仿句:如果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一部乐曲,奋斗就是欣赏,你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力量。
成功,你可以听到慷慨激昂;失败,你可以听到坚韧顽强。
15.猜猜下面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并分析这些谜语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千人万人织锦绣,曲背弯腰汗直流。
本来一片汪洋海,转眼之间变绿洲。
(打一农业活动)B.长长的黄鳝,短短的泥鳅。
弯弯的虾米,倒挂的石榴。
(打一日常工具)C.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洲上。
(打一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的谜底是“插秧”,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插秧前和插秧后的秧田形象地比作“汪洋海”和“绿洲”。
B的谜底是“秤”,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相似的句式写出秤的外形,把秤各个部件都拆解开来,一一打比方加以刻画。
C的谜底是“荷花”,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先将荷花比作水中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荷花的颜色和姿态。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
江水奔流不息,炫出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炫出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山岭巍峨起伏,炫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草原纵横千里,炫出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蓝天空旷无垠,炫出的是自己明净的苍穹;大海浩瀚渺远,炫出的是自己苍茫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