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之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ppt21 人教课标版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ppt21 人教课标版

(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 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 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3、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 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 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 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 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它可能是一片海, 让你体会壮阔 让你体会壮阔 ;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 词语)组成。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见课本)
四、对偶
1、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 义对称。 2、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 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 式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 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 例: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3、作用:音乐美、节奏感、表意凝练。
五、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 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 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 辞方式。 2、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 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7、设问
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 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 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 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8、反问 (反诘)
1、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 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 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 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 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 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 、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 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 一点。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 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 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 渔樵而吝丽啬彩。 • 句子对偶。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人的心。 在时间上把后出
超前的夸张 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现的事物提前一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 步的夸张形式
夸张的作用
•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 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 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 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 是事实。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 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 实。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辨识短信中修辞手法并领会其表达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紧扣主题、运用修辞创作一条富有表现力的短信。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友情的真挚、可贵并学习表达。

一、导入:1、教师阅读4月20日的《青年报》——《孩子真挚短信感动父母冲锋》的开头。

2、短信可以消除矛盾,更可以增进感情,可谓是“短信不长友情长,短信不贵真情贵;短信字少关爱多,短信架起心灵桥;短信传情不短路,朋友真情永相连!”3、短信成了拜年的主要方式。

二、教师短信的展示三、教学目标的明确——一滴水中见日月,一粒沙中见乾坤。

这堂课是一堂短信探究与实践的展示课。

进入第一个环节——小组的探究报告。

四、短信常见修辞手法的探究报告:(工作安排:电脑操作一人,另每人介绍一条短信并加以点评)1、摩托罗拉组——排比式气势大A、例句:(m)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嘴巴甜一点,脾气小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微笑露一点,脑筋活一点。

(m)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一份相思,一心相盼;一份友情,一生挂念。

(m)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舒坦,心也舒坦;常与知己/聊聊天,今也/谈谈,古也/谈谈,不是神仙/赛神仙。

愿你/快乐每一天。

(m)送你一枝紫罗兰,祝你一生无麻烦!送你一枝康乃馨,愿你生活更稳馨!送你一枝黄玫瑰,愿你开心又宝贵!送你一朵喇叭花,愿你天天有钱花!B、排比的效果(m)?排比可以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

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请用排比发短信吧!深沉的感情挡也挡不住!2、诺基亚组——喻拟式更形象A、例句:(n)一天0跟8在街上相遇,0不屑地看了8一眼,说: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腰带?(n)人生就像杯不加糖的咖啡,刚开始有芬芳的香味,但喝下去只是又苦又浓,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品出真正的好味!(n)岁月和大地的坐标上,母亲是一张弓,我们是一支支箭。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三、专称代统称。 • 新时代的雷锋不只千千万. • 读点鲁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四、具体代抽象。 • 举酒欲饮无管弦。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 南国烽烟正十年。
借代的作用


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
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答案】C
C项,借代,五斗米,具体代抽象,代微薄的俸禄。 A项,比喻缓慢的解决办法不能满足急迫的需要。 B项,“燕雀”“鸿鹄”是暗喻,分别比喻目光短浅的 人和志向高远的人。 D项,比喻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的年轻人大胆勇敢,敢 于破除迷信。 故答案为:C。
3、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二、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用一事物给另一个事物打比方 1、明喻:甲像乙
甲(喻词:像、好像、仿佛、犹如、似、若)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甲是乙
甲(喻词:是、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例如:这疫情是一次全国的战争。
3、借喻:甲代乙 只出现喻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
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A、借代-相关性;借喻-相似性。
B、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
提高修辞手法运用的水平是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长 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同学们带着 激情阅读,开阔阅读视野,掌握一 定的修辞知识,背诵一些名篇名言, 在写作中加强修辞运用。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A.⑦⑧/⑤②
⑧千树万树梨花开
B. ①④/③⑥
C. ⑤②/③⑥
D. ③⑥/⑦⑧
课后练习
(二)语言表达
1.下面这段文字选摘自艾育的《绿洲笔记》,文中运用 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请你运用所学的修辞知识写一篇描写景物的小短文,看 看能恰当地使用多少种修辞手法。 鴒鶺在林带里鸣唱……,唱得树叶更绿了。五年前 扦插在渠道上的柳树,原来只有手指头那么粗的,现在 长得比胳膊还粗,齐齐的,成了三丈多高的又宽又厚的 绿色林带,徽风吹过,繁枝摇曳,乌雀腾喧……阳光从 树叶的很小的空隙洒到水面上,成了一片片飘动着的金 色的薄片——整个黄羊湾垦区斗渠以上的二百多公尺的 渠水就在这样的浓阴覆盖中静静地流淌。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夸张 E、排比 G、反问 B、拟人 D、对偶 F、设问
设问
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 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 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 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参考二)①承诺不是田野上的小草,晃荡,摇摆。 ②承诺如同鲜花,它是浑圆的籽分裂的代价,也是 籽的骄傲。
课后练习
(二)语言表达
3.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 立; , , ;人的一生像 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 , ,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参考答案:人的一生像木,要充实(成材), 内涵须深刻(立场须坚定)……人的一生像火, 要燃烧(要热情),性格须热情(态度须诚 恳);……

新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之修辞手法55页PPT

新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之修辞手法55页PPT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Hale Waihona Puke 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新版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之修辞手 法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1)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比喻与比拟
比喻
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 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是修辞 学上的辞格之一。即以甲事物来比拟乙 事物。
如:她的脸像红苹果。
比喻的类别
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 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 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和借喻三类。
注意事项
诗句中只出现甲事物,乙事物不出现。
比拟重在拟,即“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作乙来 描述。
高考题展示
2016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 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 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2反应事物的关系不同:比喻是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 系。比拟是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两者是相融关系。
3表达效果不同:比喻重在喻,用浅近形象的事物说明深奥抽象的 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绘物或人的行为状态。
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比拟)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比喻)
诗歌鉴赏修辞答题步骤
通过上面的高考真题讲解,一是强化了对于 “比喻”和“比拟“修辞的理解,同时也熟悉 了这种体型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第三步,点明表达效果。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1形式不同:比喻可出现“本体、连接词和喻体”或“连接词和喻 体”,比拟只出现“被模仿的拟体”
高考题展示
2016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

夸张的典型示例
分类:(一)夸大夸张 例:1、力拔山兮气盖世。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二)缩小夸张 例:1、敌人处处挨打,寸步难行。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 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三)超前夸张 例:1、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2、“你啥时候学会抽烟的?”“在娘肚子里就会抽两 口了!”
比喻须注意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如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却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如:她的眼睛很像她妈妈。 表示猜度。如:他似乎从未认真听过课。 表示想象。如:看了这部影片,我仿佛真的来到了那个 风雨如晦的年代。 表示举例的引词。如:在那些苦难的年代里,涌现出了 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张思德等。
趣味对联
1、两舟并行,橹速(鲁肃,三国人物)不及帆快(樊哙,西汉名将)。 八音齐鸣,笛青(狄青,北宋名将)哪如萧和(萧何,西汉宰相)。 2、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 3、福无双至(今日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4、自上而下看《左传》,页往右翻;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 。 5、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西湖旅游船游旅湖西 。 6、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7、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漂东坡诗(尸)。
二、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 物当成乙物来写,就是比拟。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比拟着重拟人或物的行为动作或形态,因此多体现在动词或形容 词上 歌词中的例子: 1、天都为我伤悲(人),冷的爱快枯萎 (物)。《雪候鸟》 2、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人)。 《歌唱二小放牛郎》 3、花儿醒来了(物) , 鸟儿忙梳妆(人)。《太阳光金亮亮》 4、绿叶无悔扑向那大地(物), 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人)。 《人生无悔》 5、就让秋风带走我的思念带走我的泪(人)《秋天不回来》 6、我终於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我终於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隐形的翅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
11
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
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其二,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 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 上看感觉别扭。
其三,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如“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 了许多。”只是说明情况,并非比喻。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 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产
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 8、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内衣) ▪ 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
▪ 比喻 ▪ 对比
.
3
广告修辞大擂台
▪ 10、××广告做得好,不如××冰箱好。▪ 对比
(电冰箱)
▪ 11、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电讯)▪ 镶嵌
▪ 12、美好生活从头开始。(理发)
▪ 双关
▪ 13、亚洲皮鞋,足下生辉。(皮鞋) ▪ 双关 ▪ 14、裁剪春夏秋冬,风行东西南北。(服▪装对)偶 ▪ 1电5)、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彩排比
成才”; .
13
二、借代
1、概念: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分类:
(1)特征代替本体
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例2: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
慢向外走去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出政权。
(3)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
14
(4)借部分代替全体。
③表达感情。(化平淡为生动)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 “乌鸦”(飞机)成阵。
.
10
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似的轻①快在。崎岖(的没道有路相上似最向点前)多猛的冲题,脚目步类像型踩—在棉—花仿上句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仿家造俱例一③句扫大,而水用光一“,来橡今,皮天可.,真我比们老已虎圆下还规定厉.决害直心,尺,庄”一稼定、各要房写和子这、 一只句老话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粉面笔把-大-水身比作躯比缩老短虎了更,厉生害命的其的他轨事迹物延,长后了面.又比
例1:樯橹灰飞烟灭。 例2: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5)结果代原因
例1: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6)事物的名称代本体。
例1:我买了一台“康佳”。 例2:他一天一包中华。
.
15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 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 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
1
请大家猜猜谜语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
(猜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比喻)
.
2
广告修辞大擂台
▪ 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 ▪ 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 夸张
(香皂) ▪ 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保健品)▪ 夸张
像丛飞、白芳礼等。
.
7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白酒)
▪ 引用
▪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 ▪ 引用
▪ 5、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
▪ 比喻
▪ 6、年光似鸟翩翩过,时装如棋日日新。(服装) ▪ 比喻
▪ 7、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针偶尔分离,但始终有相逢的▪ 比喻 一刻。(手表)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 词语)组成。
.
6
比喻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
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 16、诱人的貌,迷人的音,醉人的心,喜人
的价。(收音机)
▪ 排比
▪ 17、药材好,药才好。(药品)
▪ 同音
▪ 18、赤橙黄绿表蓝紫,.天上长虹落人间。▪ 摹绘4 (彩电)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
5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 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化深奥为浅显)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 的可以战胜大的。
.
1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①刀法如果用得不对,②可能
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③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
么?
答:① “刀法”喻“教育方
② 法“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
③ “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
8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