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练习_共3页

合集下载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案1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案1

《过大孤山小孤山》练案一、知识点归纳训练(每小题3分,共30分)(一)古今异义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①依乎天理,批大郤②今司马受戮,天理昭彰B.①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②江西省人杰地灵。

C.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②在和太阳队比赛中,姚明发挥不佳。

D.①二山东西相望。

②两军东西对峙。

(二)一词多义2.下列加点“干”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A.我自喝酒,干你甚事。

B.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霄。

C.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D.时墨者东郭先生将适中山以干仕。

3.下列加点“胜”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A.喜不自胜B.驴不胜怒,蹄之C.登山览胜,岂不快哉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下列加点“顾”的意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提刀而立,为之四顾A.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顾视无可置者C.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D.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5.下列加点“微”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A.动刀甚微,謋然已解B.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C.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D.其辞微,其志洁(三)词类活用6.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为定江军。

岸上赤而壁立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7.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肩之所倚,足之所履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籍吏民,封府库C.置人所罾鱼腹中D.成以其小,劣之8.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必先苦其心志C.闻寡人之耳者D.足以荣汝身9、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晚泊沙夹(2)掠江东南去(4)上干云霄(四)通假字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善刀而藏之B.善哉!技盖至此乎?C.臣之所好者,道也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五)文言句式10.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D.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二、语言表达与探究(14分)11.阅读陆游诗《观小孤山图》,然后按要求写出原文相关语句。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练习讲课教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练习讲课教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一、给加点字注音烽火矶.()烽燧.()窦.()潦.缩()巉.然()上干.()云霄楼观亭榭.()抟.()翠蔓.()汲.()葭.苇()栖鹘..()以杏仁澄.之()二、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解释其含义。

)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皆名.天下 ( )2.(1)如宝.装屏风 ( )(2)掠江东南..去 ( )(3)岸土赤而壁.立()(4)上.干云霄()(5)晚.泊沙夹()三、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5.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6.及抛江过其下。

()7.复以小艇游庙中。

()8.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四、古今异义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②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2.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3.信造化..也。

..之尤物古义:今义:造化,福气,运气;尤物,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4.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古义:今义:多指节制,约束。

五、一词多义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1.起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 )信造化之尤物 ( )3.信言必信,行必果()低眉信手续续弹 ( )复以小艇游庙中 ( )4.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年欢笑复明年 ( )红罗复斗帐 (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5.临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未尝不临文皆悼()皆以杏仁澄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以吾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作《师说》以贻之()木欣欣以向荣()此山当是其一()7.是是日风静,舟行颇迟()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六、语句翻译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一、重点实词1、列置烽燧陈列、设置2、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3、又深秋潦缩积水4、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5、上干云霄冲、直入6、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7、庙在山之西麓山脚 8、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9、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10有俊鹘抟水禽持、抓 11、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二、重点虚词1、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2、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3、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4、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5、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四、词类活用 1、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2、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4、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1、倒影(于)水中2、方立(于)庙门3遂行泛(于)澎蠡口《庖丁解牛》一、重点实词 1、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2、足之所履踩 3、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4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5、“奏刀騞(huō)然奏进6、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7、进乎技矣超过。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9、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10、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11、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乎大骨 14、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 15、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16、新发于硎硎:磨刀石17、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18、如土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19、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20、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响” 2、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练习1.doc

【整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四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练习1.doc

《过小孤山大孤山》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戍:把守B. 已非它山可拟拟:模仿♦C.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筲干.•插♦D.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过:经过參解析:选B B 项,拟:比拟,相比。

解析:选D D 项,连词,即使。

A 项,副词,大概/名词,伞;B 项,助词,的/助词, 起补足音节作用,不译;C 项,介词,用/介词,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 信造化之尤物也• • • •B.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會 參 參 參C.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D.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蠢 蠢解析:选D A 项,造化:指天地、自然界;今义指福气,运气。

尤物:特异之物,文 中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今义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B 项,江山:水光山色,文中 指长江与小孤山;今义为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发挥:衬托,辉映;今 义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或指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C 项,不行:不能通行; 今义指不可以。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下列各组句子屮,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蛊以此得名今己亭亭如盖矣 极登临之胜參f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作《师说》以贻之♦虽无风,亦浪涌虽人风浪不能鸣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译文:参考答案:(1)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机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

(2)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6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课文同步练习(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及抛江..过其下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B.杰然特起..特起:特别突起C.徙倚..久之而归徙倚:徘徊不忍去D.四际渺弥..皆大江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答案 B解析B项,“特起”,拔地突起。

2.选出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如宝.装屏风B.掠江东南..去C.日光烛.之,璀璨夺目D.岸土赤而壁.立答案 C解析“宝”“东南”“壁”皆为名词作状语,C项中“烛”为名词作动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南唐为奉化军节度..D.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答案 D解析D项,“浑浊”古今义相同,都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A项,古义:特异之物,多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今义: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B项,古义:相互辉映;今义: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C项,古义:管辖;今义:多指节制,约束。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倒影水中B.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答案 D解析 A 、B 、C 三项为省略句,D 项,被动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写巉然孤起的碧峰,让我们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作者的孤傲情怀。

B .在小孤山庙宇中,作者“徙倚久之而归”,表达了作者对小孤山美景的热爱与留恋之情,也间接地表现了作者孤独惆怅的心境。

C .写“俊鹘抟水禽”,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捉拿敌人,收复山河。

D .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外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夏晴雨”不同季节的变化,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完整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人情薄,世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经年已过,伊人不在,当年盟誓,如今似烟。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传说明明是假,却依旧信以为真,造化弄人。

如今,只留一句:年年有今日,好月长圆,好花不谢。

人长久,梦婵娟。

美字体山苍苍,水茫茫。

大孤小孤江中央赏美文懂你,陆游落花,是凋零枝头的不甘,迎着寂寞,却无奈。

寒梅,是孤傲霜雪的意气,伴随悲怆,但无悔。

不禁想起陆游,这个真实的人,有着落花的命运,也有寒梅的品格。

“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因为父亲的影响,在他斑驳年华里,早已文武双全。

“执戈王前驱”是他的梦想。

可恨他在无能胆小的皇帝年间报效。

汉奸秦桧大权独揽,让主战派的陆游“三败考场”。

他经历十八载轮回的奋斗与等待,终以自荐搏得小官。

朝见皇帝时,他慷慨陈词,直至“泪溅龙床”,让皇帝出师北伐。

这,就是陆游,一个不畏冒险的爱国英雄。

或许苦涩的年华需要磨炼,孝宗为帝后他才迎来事业高峰。

入仕八年,为人正直的他却终究因政敌被罢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脱离官场后,陆游独骑毛驴,救济乡民。

其实被打击过后,他一直期待着光明前途,因为他相信成功属于坚强。

为了他梦寐以求的军装,他又一次毛遂自荐。

后来他随王炎在南郑准备北伐,这是他梦想实现的机会,束缚他心灵的枷锁真正被打开,诗词也变得炉火纯青。

这是他一生的最高潮。

而他的人生终点,因为误信奸臣,自己坚持了一生的信仰,终未完成。

但他还在九泉下等待着所谓的追求。

“此生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一辈子经历许多风流浪漫故事,但在他心里,唐琬是永不会被替代的。

因为陆游母亲的种种原因,他如懦夫般休妻。

离婚七年在沈园一次意外的重逢,也是最后一次惜别。

短短的两年爱情经历,成了陆游一生都沉浸的梦。

晚年后,陆游曾数次来到沈园寻找那份回忆,人事怆然。

放不下珍情。

惆怅满腔,浊酒解千愁。

他们的恋爱,只留下一个痕迹,而爱过的一切却像阴天里角落的苔藓,纵使苍老,却依旧鲜绿。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选修+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选修+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答案.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选修文言文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古今异义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②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①水光山色,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②衬托,辉映二、一词多义1.起(1)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4)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 )2.比(1)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 )(3)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 )(6)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 )文言实词识记方法指导语法判定+语境分析,可以快速断定词语的含义,如“比去”,“去”是动词,离开。

“比”应为副词,可译为“等到”。

“不可与小孤比”,根据语境,可知“比”是“比较”的意思。

1.(1)凸起,耸立(2)起立,站起(3)起事,发动(4)动身,出发2.(1)比较(2)靠近(3)等到,及(4)比起……来(5)比拟,认为和……一样(6)近来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__________( )2.如宝.装屏风__________( )3.岸土赤而壁.立 __________( )4.上.干云霄__________( )5.晚.泊沙夹__________( )6.掠江东南..去__________( )1.名词作动词下雨2.名词作状语用宝石3.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4.名词作状语向上 5.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6.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方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山当是其一也。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

《过小孤山大孤山·练习》

《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A.屏风(pínɡ) 宿松县(xiǔ)上干云霄(ɡān)B.惠济(jì) 载其事(zài) 楼观亭榭(ɡuān) C.渺弥(ní) 泊湓浦(bó) 徙倚久之(yǐ) D.溯流(sù) 烽火矶(jī) 鸥鹭灭没(m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又秋深潦.缩(积水)B.信.造化之尤物也(相信)C.尝加营葺.(修补)D.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B.与江山相发挥..C.首尾才.六日D.盖江西..路也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A.不与江水乱.合外如引绳,不相乱.B.自岭个望.之望.之如浮水面C.及抛江过.其下过.烽火矶D.极登临.之胜三面临.江,倒影水中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A.倒影水中B.泛彭蠡口C.今为定江军D.其间一日阻风不行二、解释下列加点字1、嵌岩窦.穴2、杰然..特起..3、又深秋潦.缩4、信造化..之尤物..5、与江山相发挥..6、舟中估客莫漫狂..7、徒倚..久之而归8、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9、舟人指点岸如赪.10、其间一日阻风不行..11、流行..七百里云三、解释下列词类活用情况1、如宝装屏风2、皆名天下3、上干云霄4、亦占一山之胜5、晚泊沙夹6、微雨7、极登临之胜8、掠江东南去9、皆以杏仁澄之10、岸土赤而壁立四、判断句式1、此山当是其一也2、信造化之尤物也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4、倒影水中5、罗络其上6、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7、其间一日阻风不行8、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军五、一词多义然1、杰然特起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3、实不然也4、碧峰巉然孤起以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复以小艇游庙中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1、信造化之尤物2、自数十里外望之3、徙倚久之而归4、何功之有哉?5、之二虫又何知而1、突兀而已2、徙倚久之而归3、岸土赤而壁立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 而母立于兹六、课堂延伸游黄山日记(后)徐弘祖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一、给加点字注音
烽火矶()烽燧()窦()潦缩()巉然()上干()云霄
楼观亭榭()抟()翠蔓()汲()葭苇()栖鹘()以杏仁澄之()
二、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解释其含义。


1.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皆名天下 ( )
2.
(1)如宝装屏风 ( )
(2)掠江东南去 ( )
(3)岸土赤而壁立()
(4)上干云霄()
(5)晚泊沙夹()
三、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
1.此山当是其一也。

()
2.信造化之尤物也。

()
3.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
4.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
5.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
6.及抛江过其下。

()
7.复以小艇游庙中。

()
8.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
四、古今异义
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①相发挥②
①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江河和山岭,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2.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接近死亡;表示程度极深
3.信造化之尤物也。

古义:
今义:造化,福气,运气;尤物,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

4.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古义:
今义:多指节制,约束。

五、一词多义
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 )
1.起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 )
信造化之尤物 ( )
3.信言必信,行必果()
低眉信手续续弹 ( )
复以小艇游庙中 ( )
4.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今年欢笑复明年 ( )
红罗复斗帐 ( )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
5.临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未尝不临文皆悼()
皆以杏仁澄之()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以吾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作《师说》以贻之()
木欣欣以向荣()
此山当是其一()
7.是是日风静,舟行颇迟()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
六、语句翻译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