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六年级《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1一、设计思路六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即将升入初中,可谓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
为此本节课通过走近友谊、感悟友谊、体验友谊、珍藏友谊四个教学环节,让同学们汇报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的古今中外流传的友谊佳话,并通过生活阅读关注身边的友谊,潜心体悟,感由心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并能在生活中去构建友谊,提升友谊,正确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以正确的友谊观走进中学,进入人生新的开端。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合作探究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在语文综合阅读课上同样适用,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阅读课堂,同时体现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模拟教学法、主动探究法、引导点拨法、实践模拟法等多种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交流,提升对友谊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信息的搜集、筛选、处理,能多种形式表现阅读收获,并通过课堂练笔促进思维深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播下美好友情的种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四、教学重点:了解友谊的多种表现形式,并在交流中提升对友谊的认识。
难点:升华对友谊的理解和认识,以情促思,以思促行。
五、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大量搜集有关友情的资料,并分组进行整理,教师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六单元《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友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着自己的见解,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如课前演讲、小组汇报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友谊的内涵,还需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在友谊问题上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珍惜友谊,健康交往。同时,我也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友谊,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友谊的基本概念。友谊是人与人之间基于互相尊重、关心、帮助和支持的关系。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友谊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矛盾和冲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友谊的特质和网络友谊的正确对待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辨别真假友谊,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友谊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友谊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友谊,正确处理友谊中的问题。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音乐《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六年级音乐《友谊地久天长》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用抒情、柔美的歌声演唱歌曲,以表达真挚的友谊和惜别时的感情。
2、通过演唱,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并喜欢以歌唱的方式表现友谊的美好。
3、欣赏三拍子的《友谊地久天长》,体会同一歌曲不同拍子产生的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有情感地范唱后,用丰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对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准确、有表情地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并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并从中领会到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一、导课: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有时一次离别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我们要珍惜这珍贵的友谊。
如果用一首歌来表达我们之间的美好回忆,我会用《友谊地久天长》,今天呢,也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首歌曲。
二、新授歌曲《友谊地久天长》1.学习歌曲第一步:感受歌曲。
要求学生:(1)、认真体会歌曲的情绪。
(2)、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并思考,听完后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第二步:简单介绍歌曲,分析歌曲。
师:《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苏格兰民歌,词作者罗伯特·彭斯是18 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
这首歌翻译过来有几种名字,如《忆往日》、《过去的好时光》等。
这首歌在英国家喻户晓,在我国流传也很广。
这首歌不仅歌词写得真挚感人,旋律也很耐人寻味,现在我为大家演唱一遍。
生听范唱旋律后,回答提问。
1、调号、拍号(F大调、拍)。
2、歌曲开始的这个小节,叫什么小节?注意唱准。
3、歌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与弱起小节有关的。
同学们请注意看乐谱(每个乐句都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
什么叫弱起小结?歌曲或乐曲的第一个音起于弱拍或弱位置的这一小节叫弱起小结或不完全小结。
第三步: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提示咬字吐字等问题。
老师教唱歌曲。
教师指出学生在演唱时存在的问题,局部练唱。
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六年级艺术《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六年级艺术《友谊地久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苏格兰民间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理解歌曲的意义,感受友谊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学习。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节奏变化。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
2. 讲解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意义。
3.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4.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友谊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介绍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友谊的美好。
3. 学习歌曲旋律,引导学生跟唱。
4. 分析歌曲歌词,讲解友谊的含义。
5. 练习歌曲演唱,重点指导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6. 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强调友谊地久天长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理解歌曲对友谊的赞美。
2. 学生能够通过歌声表达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3. 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友谊主题的绘画或手工艺创作,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友情讲座,丰富学生的友谊观念。
3. 开展友谊主题的班级活动,如友谊日、友谊分享会等,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八、教学资源1.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音频资料。
2. 歌词sheet music。
3. 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用于讲解歌曲背景。
4. 音乐乐器,如吉他、钢琴,用于伴奏教学。
5. 分组活动所需道具,如小卡片、彩笔等。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友谊地久天长》2课时教案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十六周
教学内容
唱歌《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哪位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曲?
2、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利用课堂乐器分声部完成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
背唱歌曲,加入领唱、排成演出队形。
4、讨论运用什么形式完成"毕业晚会"
5、分组准备
主持、导演、化妆、录像、邀请老师、照毕业照等等。
活动:“毕业音乐会”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十六周
教学内容
活动:“毕业音乐会”
教学目标
由学生组织一台“毕业音乐会”,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合唱:《友谊地久天长》
2、毕业典礼
(1)班主任的讲话,颁发毕业证。
(2)舞蹈:街舞《青春的脚步》。
(3)学生代表讲话。
(4)学生留给学校的礼物:一幅巨画《我们美丽的校园》。
(5)家长代表讲话。
(6)表演唱:《感恩的心》--演唱加手语表演。
(7)老师的临别寄语。
(8)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钢琴伴奏。
(9)舞蹈《小旋风》。
(10)大合唱:《放心去飞》。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篇一」课题:友谊地久天长3课型综合课教学目标:能从音乐、美术作品中感受友谊带给自己和别人的欢乐,体会到友谊的珍贵。
进一步懂得友谊的真正含义。
能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表现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旋律。
难点: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
唱好三度音程。
媒体设计:歌颂友谊的格言、诗歌。
《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少先队友谊之歌》等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排队进教室,在自己的座位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物品。
二、发声练习(1)断音练习(小黑板)(2)长音练习。
(3)三声部练习(轮唱练习)三、复习歌曲1、跟着老师的琴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分声部复习,两声部合唱注意音准节奏准确。
3、出示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听音乐范唱。
4、分声部进行学唱歌曲。
强调歌曲中的八分休止拍,说一说八分休止拍在歌曲中的作用。
(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情绪。
)5、听录音进行模唱。
高声部的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正确唱法。
唱好三度音程。
6、听音乐分声部唱旋律,注意两声部的和谐均衡。
7、完整地把歌曲旋律唱一遍,感受旋律的二段体结构和而声部演唱效果的美感。
感受英格兰歌曲的风格及交谊舞的美感。
8、跟录音伴奏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四、欣赏歌曲1、出示歌曲《同一首歌》,(毛阿敏、蔡国庆的两种唱法)。
2、请学生说一说听了两位歌手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的感觉?3、分别轻声跟唱歌曲,感受歌曲舒展的节奏、抒情优美的旋律,体验深情歌唱的情感。
4、比较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同一首歌》,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旋律、曲式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描述这类歌曲的特点。
5、有感情地分别唱一遍两首歌曲。
五、结束课题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友谊地久天长》优秀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熟练唱会歌曲,体会歌曲中依依惜别的意境。
2、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跳舞。
活动准备: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友谊天长地久音乐教案

篇一:友谊地久天长音乐教案《友谊地久天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不同拍号的友谊天长地久,用歌唱的方式抒发友爱与惜别的感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使学生懂得朋友间珍贵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准确性训练。
(2)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3)歌曲情感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1)四三拍在歌曲中的运用体验。
(3)歌曲情感的延伸体会。
(4)英文歌词的学习。
可以一带而过,不再课上细致学唱(5)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的准确把握及换气符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2)听唱法(3)讨论法五、课时设计1课时六、教学过程多媒体准备,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
(可以作为课结束时的欣赏歌曲,导入可以开门见山)1、周华健《朋友》2、儿歌《找朋友》3、毛阿敏《永远是朋友》(二)新课讲授(1)师:同学们都猜对了!非常厉害!那我们有没有人发现刚刚我们猜的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点呢?教师给以提示。
(友谊、朋友、友情?) ?(2)师:对了,大家说的很好。
是的,我们刚刚猜的这些歌曲都是和友谊朋友有关的歌曲,而且都是中国歌曲。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关于友谊的一首苏格兰民歌。
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与节奏。
(3)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第一遍)(4)介绍歌曲,四四拍,速度—中速,(第二遍播放歌曲,教师伴着歌曲讲解)这首歌曲节奏平稳,旋律优美朴实,民族风格鲜明。
这首歌又名《过去的好时光》意为怀念美好曾经,在苏格兰,人们唱这首歌曲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习惯—歌唱的人们要围成一个圆圈两臂交叉地握住旁边人的手,并随着音乐的节拍边歌边舞。
颇具苏格兰风情,我们学会了也试一试好不好?(出示本歌曲的主要节奏型)(5)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习这首《友谊地久天长》。
在学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加以纠正,例如:弱起小节、附点节奏、速度、强弱规律、换气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友谊地久天长》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苏格兰民歌,采用五线谱进行记谱。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温馨,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祝福。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这首歌曲的演唱,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培养对友谊的深刻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学会了基本的五线谱识谱和演唱技巧。
然而,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并激发他们对友谊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2.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意义,深刻理解友谊的珍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较高音区和节奏变化。
2.重点:歌曲的演唱和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友谊的意义,分享自己的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五线谱、图片等。
2.教学器材:钢琴、吉他等乐器。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的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观摩和评价,巩固所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分享自己的体验。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友谊的可贵。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并思考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六年级《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导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精彩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设计思路
六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即将升入初中,可谓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
为此本节课通过走近友谊、感悟友谊、体验友谊、珍藏友谊四个教学环节,让同学们汇报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的古今中外流传的友谊佳话,并通过生活阅读关注身边的友谊,潜心体悟,感由心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并能在生活中去构建友谊,提升友谊,正确地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以正确的友谊观走进中学,进入人生新的开端。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合作探究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在语文综合阅读课上同样适用,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阅读课堂,同时体现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模拟教学法、主动探究法、引导点拨法、实践模拟法等多种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交流,提升对友谊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信息的搜集、筛选、处理,能多种形式表现阅读收获,并通过课堂练笔促进思维深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播下美好友情的种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四、教学重点:
了解友谊的多种表现形式,并在交流中提升对友谊的认识。
难点:升华对友谊的理解和认识,以情促思,以思促行。
五、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大量搜集有关友情的资料,并分组进行整理,教师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走近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这一堂课的开始,我便把学生变成了一个发现者,首先让他们一边静静地聆听《相逢是首歌》这首优美的曲子,一边欣赏相逢、相识、相拥等各种清新、感人的图片。
柔缓抒情的音乐配以视觉上的冲击带给了大家独特的感受,因此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悟也就油然而生,侃侃而谈。
此时同学们的情感已被激起,我适时抓住这个契机,让他们自由畅谈自己身边的友谊,这样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而他们也就成了一名课堂上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同学们在身份上和精神上得到了双重的认可,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最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感悟认识来初步总结“友谊是……”这个中心话题便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二)感悟友谊
新课标指出,阅读课,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引领学生去亲历和感受文本,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鲜活的智慧。
同学们友谊的心扉敞开之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我适时播放视频《高山流水》的故事。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面对如此感人的情境,同学们感由心生,纷纷畅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接着同学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分组采用录像、表演、幻灯片、手抄报、讲述、表演等不同形式展示阅读收获,有友谊的成语、名言、古诗、名篇、现代诗歌等。
瞧!《管宁割席》、《伟大的友谊》、《荀巨伯探友》、《永远的记忆》等经典的
名家名篇、名段都被他们挖掘出来了,他们搜集的古诗词更是不胜枚举:《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赋得古原草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芙蓉楼送辛渐》等,相关友谊的名言成语现代诗歌通过交流,同学们更是获得了大丰收。
当同学们达到了一个物我合一的境界时,让同学们再谈“友谊是……”这个中心话题,
诗一样的语言,火一样的情感在班得瑞的钢琴曲《童年》中娓娓道来,带给大家无尽的遐思。
……
在感悟友谊这一环节中我尽力让师生间、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交流沟通。
让大家在潜心观看、亲身讲述和诗意涵咏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其心灵受到震撼,人格因友谊的存在而得到提升。
(三)体验友谊
《课程标准》着力强调“对生活的回归,对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的回归。
”因此在《体验友谊》这一环节我通过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引导他们对友谊的体验、认知和感悟,从而形成和发展自己良好的品质。
在课堂的设计上,我始终贯彻新课程“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合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再创造,因此我出示了综合性强又具有典型性的有关友谊的问题和一张极具启示性的漫画。
小英抄课代表的试卷,这算真正的朋友吗?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1、朋友应当是雨天为我打伞、夏日为我遮阳,饿了为我买零食的人。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2、我喜欢谢霆锋,讨厌周杰伦,可是我的好朋友竟然喜欢周杰伦,他可真不够朋友。
请发表一下你的见解。
尝试性的实施开放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对出示问题的见解。
在探讨中明确交友的原则,懂得真正的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的付出,彼此的尊重、互相的宽容和理解……有了明确的友谊观之后,同学们在柔缓的《秋日私语》音乐声中再来畅谈“友谊是……”这个中心话题时,不仅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更多了一份理性的认识。
比如“友谊是朋友间最真诚的话语而不是阿谀奉承”
“朋友患难时的携手共进”
“朋友间误会解除后的相视一笑”
(四)珍藏友谊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走近友谊,到感悟友谊,再到体验友谊,一路走来我们不断地探寻友谊的真谛,想来指引自己前行的道路,其实,回眸沉思,不禁感慨,友谊它就根植于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精心的去呵护,去珍藏。
因此,我将同学们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制成了幻灯片并配以吕方的《朋友别哭》的伴奏带。
看着昔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朝夕相处的校园都将成为永远的记忆,依依不舍的留恋,无言的感动,莫名的忧伤,内心情感的闸门再难关闭,所以我适时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让同学们拿笔在事先做好的友谊书签上抒写内心的感受,可以说此时正是同学们内心情感的宣泄,自我心声的流淌。
因此在与母校临别之前对母校、老师、同学、朋友的句句肺腑之言也就喷涌而出,感人至深。
至此大家对友谊的认识也就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
此时,伴着《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首柔缓抒情的钢琴曲最后重申“友谊是……”这个话题时,同学们的认识已然达到了极致。
而此时友情卡的互送则足以让大家的内心情感得以慰藉并有了一个依托。
此时师生共同吟唱的《朋友别哭》更让友谊的印记珍藏于每个人的心底而无法抹去。
教师最后总结的鼓励性语言则让同学们从感伤与不舍的情绪中自信昂扬的走了出来,带着美好的憧憬走向灿烂的明天,去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推荐阅读:
1、戴尔卡耐基先生的《友谊的秘密》
2 、曾荣登美国传媒奖榜首----《童年友谊》
六年级《友谊地久天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