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小孩解道德经
道德经育儿教学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经典著作,其中《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
在育儿过程中,我将《道德经》的智慧融入其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顺应自然,尊重孩子天性《道德经》中提到:“道法自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顺应自然,尊重孩子的天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引导他们发挥潜能,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期望去发展。
在实际育儿过程中,我注重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例如,我的孩子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我就鼓励他多画画,并为他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
在绘画过程中,我尊重他的创作,不干涉他的想法,让他自由发挥。
这样,孩子在画画中找到了乐趣,也培养了自信心。
二、慈爱宽容,培养孩子善良品质《道德经》中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人先,故能成器长。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慈爱宽容,培养他们善良的品质。
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当孩子犯错时,我尽量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耐心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
同时,我还鼓励孩子关爱他人,如主动帮助同学、关心邻里等。
通过这些行为,孩子逐渐学会了关爱他人,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三、淡泊名利,培养孩子平和心态《道德经》中提到:“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淡泊名利,培养他们平和的心态。
在当今社会,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和荣誉,导致孩子承受巨大的压力。
而《道德经》的智慧告诉我们,要让孩子懂得知足,珍惜眼前的幸福。
在育儿过程中,我尽量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我会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但也会提醒他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艺术、文学等领域找到乐趣,从而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道德经》中关于家庭教育子女教育的句子

《道德经》中关于家庭教育子女教育的句子嘿,你知道里有好多关于家庭教育子女教育的超棒句子吗?就比如说“行不言之教”,这就好像是默默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不用过多的言语,自身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教育典范呀!(就像孩子看到父母总是爱读书,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
)
还有“弱其志,强其骨”,可不是让孩子没志向哦,而是说不要让孩子有过多不切实际的欲望,要让他们身体强健。
这不就像是让孩子脚踏实地,先把身体基础打好嘛!(就像盖房子,根基牢固了才能往上建得更高更稳呀。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哇,这真的太有深意了!父母生育了孩子,但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呀,要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
(这不就跟放风筝一样嘛,线要松松紧紧,让风筝能自由翱翔但又不会失控飞走。
)
想想看,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总是唠唠叨叨,啥都要管,孩子能开心吗?肯定不能呀!这时候就得学学里说的这些智慧啦。
咱们再来说说“慈故能勇”,父母对孩子的慈爱会让孩子内心充满勇气呀。
当孩子知道背后有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他们就会更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就好像孩子要去参加比赛,父母的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能让他们信心倍增。
)
教育子女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给了我们好多启发呀。
咱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怎样怎样,而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让他们能茁壮成长。
我觉得呀,里这些关于家庭教育子女教育的句子,真的是太有价值了,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实践!。
一慎独就可以了得——《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连载之二

恐塌 陷 ;神 至妙 ,得 一而灵 ,失一将 谷 。天地 皆空 ,虚 空一身 ,乾 坤尽在
恐不 灵 ;神者 不散 而聚 ,潜藏 不露 ,
而 充 塞 天 地 ,聚 而入 于 微 渺 ,水 火 不 焚 溺 ,金石 不 障蔽 ,立 日月 而 不 影 。看 这个人站 在那里 没有 影子 ,他
静 以合 德 ,虚 以敛形 ,空以得一 ,散 谷 。草木 、动 物 、 日月星辰 、天地 ,
蚕
丫
1 . I
逐
一 (在 孩 道 经 连 之 慎独就可以了得 载 二 内小 德) 解
依然 以虚静对待 ,叫得一。
天 至 高 ,因 得 一 而 清 ,失 一 将
恐崩 裂 ;地 至厚 ,得 一而宁 ,失一将
一 讲 二 事毕 得 章 守 万 。
一
就是开 玄关 ,从 虚静得一 动而有 ,
Cut r 康 化I经 道 l e健 文 谈 论 u
竭
;
万
物
无
以 生
t
将
恐 灭
故 至誉 无 誉 , 是 故 不欲 碌 碌 如 玉 .珞 珞 如 石 。 高 以 下 为 基 。 是 以 侯 王自 称 孤 、 寡 不 毂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耶 非 乎 侯 王 无 以 贵 高 .将 恐 蹶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韩
羹
将 恐 裂 ;地 无以 宁 ,将 恐 发 ,神 无以 灵 .将 恐歇 . .谷 无 以 盈 ,将 恐
盈 . 万 物 得 一以 生 , 侯 王 得 一以 为 天 下 正 其 致 之 一 。 天 无 以 清 . 也
昔 之 得 一 , 天 得 一以 清 , 地 得 一以 宁 , 神 得 一 灵 , 谷 得 一 者 以 以
《道德经》总用到“婴儿”的比喻,要说明什么?

《道德经》总用到“婴儿”的比喻,要说明什么?《道德经》中的“婴儿”记得《道德经》有四章涉及到了“婴儿”。
第十章有“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是“聚合精元之气达到柔顺,能回到婴儿状态吗”。
婴儿状态是天然的、质朴的、未受污染的纯真的状态。
第二十章有“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意思是“只有我淡漠地,那没有什么反应的样子像懵懵懂懂的婴儿还没有长成有欲望的小孩儿”。
大家快乐无比,“我”对熙熙众人的反应竟浑然不觉。
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那没有反应的样子像处于懵懂状态还没变成孩子的婴儿;其结果必然是形成“儽儽兮,若无所归”的表象,而实际上这种状态是一种对客观外界的无欲状态,是一种跳出三界外的独自清醒、清静的状态。
第二十八章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思是“知晓什么是雄壮,安守自身的柔雌,做天下的沟溪。
做天下的沟溪,恒有的美德不会脱离,又回到无智无欲的婴儿状态”。
婴儿没有复杂的思想,举动全是自然的本能,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无智无欲当然不会受到污染,当然清静无为。
第五十五章虽然没出现“婴儿”,但出现了比“婴儿”还纯的“赤子”。
而且全章谈的就是“赤子”之德。
原文如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第五十五章的意思是:心里有厚重的道的品德,就像刚出生的男婴一样:毒虫不咬他,猛兽不扑他,凶鸟不抓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紧紧的;不知晓雌雄交配的道理小生殖器却挺起来,是生命本能的精气发挥了作用,成天嚎哭声音却不嘶哑,是平和无欲的元气发挥了作用。
知晓保持生命本能的平和元气就叫把握了天道,知晓保持天道就叫做明智;使生命延长就是吉利,意识能够控制元气就叫做强健。
第五十五章是《道德经》中专门谈被推崇的道之“德”的一章,强调应具有赤子一样的“厚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指的对象是谁?是道,道之纯粹犹如刚出生的男婴,不受侵袭,不受阻挠,赤子所具有的品德它都具有;是任何依道而行的人,他也会像赤子一样“知和”,懂得“益生”,能做到“心使气”,因此五毒不侵,妖邪不扰。
读懂了母亲和婴儿,你就真正读懂了老子,读懂了《道德经》

读懂了母亲和婴儿,你就真正读懂了老子,读懂了《道德经》《道德经》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现象,文中常常提到母、始(下文有解释)、子、婴、孩以及牝、玄牝等,老子以这些概念为关键词,展开论述,并以母体喻道,以喂养婴儿喻德,一个慈祥母亲哺育婴儿的画面,诠释了《道德经》最主要的哲学概念“道”和“德”:母亲生育孩子是道,哺育孩子是德,母体就是生养天地万物的根本。
《史记》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后的一番感慨,说老子“其犹龙邪”,孔子以龙喻老,是以龙的升天潜渊、灵异善变的神性,来比老子纵横天地、高深莫测的天纵奇才。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从胎儿说到母体,由一而二,再而三,恰似武陵人误入桃花源:“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带着我们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宇宙之大,最后“复守其母”——原来《道德经》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周行不殆的宇宙运行法则!万物的发生过程:从“女”到“母”《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体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都知道“始”就是开始,但却不知道这个字为何要用女字旁。
许慎《说文》,始,女之初也。
古人称鸿蒙初辟、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最早的、能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老子借“元”“始”论道,“道”的最初呈现方式是“无”,是“始”,“始”者,童女、少女之谓。
“道”的第二阶段呈现方式是“有”,是“母”。
“始”是家族繁衍之渊源,指的是太母,因此是“女”字旁。
女性有童女至长大成人,最明显的性征是乳房发育成熟,于是在“女”字上添加两点,表示乳房,即成熟女性的模样。
老子以此二字喻道,“道”是由“无”和“有”构成,其中“无”是少女;“有”是母亲。
从少女到母亲就是“无中生有”的自然发育过程,人生的两个阶段。
我们由此得知,“道”的功能之一便是生养万物。
这便是老子贵柔尚虚思想的来源。
道与万物的关系:母与子老子直接用“母”与“子”来比喻道与万物的关系: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道德经第十章的感悟分享

道德经第十章的感悟分享《道德经》第十章可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呢!就像我们过日子,这里面的智慧那可太有用啦。
你看啊,“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就好像我们做人得身心合一呀,不能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身体又做一套。
就好比我们说要减肥,心里也想得美美的,可嘴巴就是管不住,老往嘴里塞好吃的,那能行嘛!这就是身心不合一啦,得改!“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哎呀呀,这让我想起小孩子那嫩嫩的小脸,他们多单纯多柔和呀。
我们大人有时候就是想得太多,太复杂啦,要是能像婴儿一样心无杂念,那该多好。
遇到事情别那么生硬,柔和一点,说不定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啦。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这就像是我们要经常打扫自己的心灵呀,把那些不好的想法、情绪都清理掉。
就跟打扫房间似的,时间长了不打扫,就会有灰尘有垃圾。
我们的心里要是不经常清理,也会有很多“垃圾”的呀,那可不行!“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治理国家也好,管理一个小家庭也罢,有时候不能太刻意去做什么,要顺应自然。
就像教育孩子,不能老是强迫他们做这做那,得给他们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呀。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就好像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得像个温柔的女性一样,有韧性,能屈能伸。
不能遇到点困难就炸毛啦,得沉稳应对。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我们懂的东西多了,可不能到处显摆呀,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就像有些人有点本事就到处炫耀,那可不好,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很低调的呢。
这一章里的道理呀,真的是太实用啦!我们在生活中要是能时刻记住这些,那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过得更顺溜。
我们不要老是那么浮躁,要静下心来想想这些智慧。
反问一下自己,我们做到了身心合一吗?我们有没有像婴儿一样保持单纯呢?我们的心灵有没有经常打扫呢?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有没有太刻意呢?面对变化我们够不够有韧性呢?我们有没有保持谦虚呢?总之呀,《道德经》第十章真的是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让我们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内心的平静。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去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全)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全)内在小孩解道德经:全; 目录1宇宙与人体共振之窍2天地灵阳之炁就是人之根3先天自然之心主宰4元神元精就是人体内的真夫妻5对生命初始的亲近6虚灵本来面目在动静之间7无位真人才就是人的真身8出生之前悬于天地的我9元神自然知道火候10明白了就是人在光中11一灵觉照才就是万年不坏之身12元神无存生机遂绝13重视先天之身方能无患14道的纲领就就是真一之炁15真阳生起浑身酥软如绵16人的根在天上17性能量的神圣功能18慈悲心就是开启自身宝库的钥匙19元精的感觉像性感电流20元神就是身体的帝王21若能恍惚真阳必生22每个细胞都像个小元气泡泡23真阴真阳合一才能结丹24不归清洁灵物不起25人都就是道德的儿女26静心产先天清纯之炁27神恋气而凝命依性而住28神火全凭神息29身体就就是天道30身体从浊躯变为金躯31得一理忘一理32太上法门就是坐直升飞机33战胜人心见天心34每个细胞都就是德这种精微物质支撑的35体内真阴真阳交媾36盗取天地的大元气37元神就就是人体的天38无心于物叫上德39一慎独就可以了得40返回到如如不动的本心41静中生动任其自然42静就是生机的根源43万两黄金换不得一丝真气44元精就就是寿命45活脱脱的一个清爽的真灵46有道指一炁混然47沉浸在虚无大窍里 1 1/58页48取天下就就是修身入道49善养虚无元气自然来50元精就是人体的德一能量51本来属性就是道生德养52大元气就是不生不灭的53瑜伽动作就是人与天沟通的天语54真阳在头顶拥抱阴精55元精不再无知地流失56内外交感互动57用意用情气绝早亡58真气就是天地父母无私给予的59空空洞洞的大光明窍60一块乾健之精61下流比喻神光下照丹田62肉身不过就是元神的傀儡63进入宇宙真实的能量空间64人心退藏天心照耀65灵台宝镜常放光明66心死道存心默道守67慈虽敦厚内有勇存68先天的善性能量充足69元神带来宇宙真一之炁70道就是人所不学而知的天良71每个人的元神就就是真知不知72元神通宇宙万事万物73天地坏而真灵不崩74元神自动取它的粮食元精75后天意识心就是人身的第一大鬼76修道就就是修柔修弱77天道就就是中与之道78千心千意性能治之79修道就就是洗心向内80真一之炁无心自动81越就是为了别人自己越有后记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政协提案序言:1; 一、缘起6岁听老爷讲庄子《逍遥游》~我就很向往道的宏大境界。
内外交感互动——《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连载之三

本返元 ,随其 自然 ,内外柔和 ,无心
意之纷 扰 ,叫 “ 知者 不言” 。一气贯 通 ,内 外柔 和 ,虚 室生 白 慧性 生 ,
听 ,哪怕他现在 病得 要死 ,你 告诉他 真气可 以救他 ,他根 本就不信 ,死 了 也不信 。后天 意识如 铜墙铁壁 一般 ,
把他 的先天 、后天 隔开 。物质 主义 、
(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连载之三 )
t ■ ■ - ▲I , ■、 一 r ■■ 、
外交 互动 感
文
●_— —
韩 金 英 责 编
-— —
空
蒙
选著
区别 ,就是几乎 不能 用语言表 达 。非 常道和 常道人 的思维 完全不 同 ,说 了 也 听不懂。后 天意识 重的人 根本就 不
受害者 。
真知道 的人 ,坐若 山 ,行 若轮 ,
水溺火 焚 ,不 能动其 心。这等 人才讲
得 “ 光 同尘 ” 。和光 是慧生 内外 , 和 同尘是 窍窍光 明 ,一 气周流 ,无隔 障 的人 。 内中 “ 一生 二 ,二生 三 ,三生 万物 ” ,变化 无穷 ,而复返于 一 ,归 于 混 沌 ,叫 玄 同 。 人道 的 人 内证 反
Cu t r l e u
不 光
可 Leabharlann 内 不 可 得 而 贱 ,故 为 天 下 贵 。
故 不 可 得 而亲 , 不 可 得 而疏 , 不 可 得 而 利 , 。塞 其 兑 ,闭 其 门 ,挫 其 锐 ,解 其 纷 . 和 其
樽 同知
币 其 者
毒尘
口
喜 蘑同歪 。知
时时不放 ,内固 以塞 其兑 ( 口,说话
漏气 ) ,外 固以闭其 门 ( 、耳 ), 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 (全 )内在小孩解道德经:全; 目 录 1 宇宙与人 体共振之窍 2 天地灵阳之炁是人之根 3 先天自 然之心主宰 4 元神元精是人体内的真夫妻 5 对 生命初始的亲近 6 虚灵本来面目在动静之间 78 出生之前悬于天地的我 11一 12 元神无存生机遂绝14 道的纲领就是真一之炁16 人的根在天上 1718 慈悲心是开启自身宝库的钥匙20 元神是身体的帝王22 每个细胞都像个小元气泡泡24 不归清洁灵物不起26 静心产先天清纯之炁28 神火全凭神息 29 身体就是天道 30 身体从浊躯变为金躯 31 得一 理忘一理32 太上法门是坐直升飞机 33 战胜人心见天心 34 每个细胞都是德这种精微物质支撑的35 体内真阴真阳交媾36 盗取天地的大元气 37 无位真人才是人的真身9 元神自然知道火候 灵觉照才是万年不坏之身 13 重视先天之身方能无患 15 真阳生起浑身酥软如绵 性能量的神圣功能 19 元精的感觉像性感电流 21 若能恍惚真阳必生 23 真阴真阳合一才能结10 明白了是人在光中元神就是人体的天38 无心于物叫上德39 一慎42 静是生机的根源 43 万两黄 44 元精就是寿命 45 活脱脱 46 有道指一炁混然 47 沉浸49 善养虚无元气自然来51 本来属性是道生德养50 元精是人体的德一能量52 大元气是不生不灭的53 瑜伽动作是人与天沟通的天语 54 真阳在头顶拥抱阴精 55 元精不再无知地流失56 内外交感互动 58 真气是天地父母无私给予的60 一块乾健之精 61 下62 肉身不过是元神的傀儡66 心死道存心默道守 6768 先天的善性能量充足 6970 道是人所不学而知的天良71 每个人的元神就是真知不知 72 元神通宇宙万事万 物 73 天地坏而真灵不崩 74 元神自动取它的粮 食元精 75 后天意识心是人身的第一大鬼 76 修 道就是修柔修弱77 天道就是中和之道 78 千心 千意性能治之 79 修道就是洗心向内 80 真一之 炁无心自动 81 越是为了别人自己越有 后记极在虚无大窍里 1 1/58 页 48 取天下就是修身入道 中生动任其自然金换不得一丝真气57 用意用情气绝早亡 59 空空洞洞的大光明窍 流比喻神光下照丹63 进入宇宙真实的能量空间 64 人心退藏天心照耀65 灵台宝镜常放光明 慈虽敦厚内有勇存 元神带来宇宙真一之简主义生活方式的政协提案 序言: 1; 一、缘起 6 岁听老爷讲庄子 《逍遥游》 ~我就很向往道的宏大境界。
1995 年 ~我开始读佛经、道书 ~作为编辑出版了相关书籍上千种。
2002 年马年 ~母亲突然去世 ~我见到了大道 ~无法形容的境 界。
我离开母亲的子宫来到人间 ~接着又进入母亲无形的大 爱子宫 ~生命经历第一次蜕变。
当母亲去世的时候 ~无形的子 宫又把我甩出来 ~让我经历第二次蜕变 ~进入了道的生育万 物的更大子宫。
如果那时没有这个发现 ~我一定死掉了。
蜘蛛网是蜘蛛的承载 ~母亲、母爱是我们生命的承载。
这个承 载失去的时候 ~ 生命突然失重 ~人一病不起 ~感到自己将要随 母而去 ~于是想把要说的话说完 ~写了《生命在爱中蜕变》 。
当书进了印刷厂后 ~我经历了一次死的蜕变 ~那之后仿佛先笔的我直发抖。
我学过坐禅 ~把大脑空掉 ~不会画的时候 ~一 愣神 ~一“空”就有了。
我总说是菩萨教会了我画画 ~把自己变成一支空心的笛子 ~宇宙的能量就流入了你。
从画画开始 天的门打开了 ~无师自通了风水、 的生命密码》等畅销书。
画家调整了一下风水。
一周之后 为答谢我 ~他帮我租了一间画《易经》 ~出版了《易经中 一次饭后散步 ~随手帮一位 ~不断传来他卖画的好消息。
~ 我在新浪网开了博客~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
画了一批菩萨后~我掌握了油画的基本技能~开始画大道。
当时很朦胧~就觉得大道是个母体~很大很大~三年画了两百张~废了一百多张~只是对大道的盲目激情。
研究传统文化的《益生文化》主编陈全林注意到我的 2 2/58 页画~跟踪发表了上十万字的研究文章。
他说我画出了历代成道祖师的内丹中的阴阳丹法、清净丹法~用吕洞宾、张伯端、王重阳、张三丰等人的丹诀诗和画作比照~丝丝入扣。
于是~我开始研究丹道经典《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等~看着里面的内容~ 经常感觉到~这不是我画里的东西吗。
当我读到当代丹道名家熊春锦先生注解的《德道经》后~我发现我的十多个系列画都是《道德经》里的东西。
序言:2;《道德经》里有很多秘密~熊老师的书只有很少的透露。
2009 年~ 我开始研究《新编吕洞宾丹道全书》~内丹五大门派之首的得道真人吕洞宾吕祖解《道德经》~他从元精、元气、元神等生命本元上解读老子。
和吕祖的相应~令我感觉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我开始写自己读《道德经》的体会~刚写了18 篇~被操作出版《道医学》中断了 3 个月。
9 月~我参加山西芮城第二届国际艺术节~竟然来到吕祖的家乡山西永乐宫吕祖庙~做《见证真我》道德经艺术馆精品巡回展。
当展厅刚布置完毕~天空呈现出一条祥云龙~我当时惊呆了~第一次肉眼看到天人感应~好像吕祖在和我打招呼表扬我。
这次触动~对我的绘画影响很大。
我埋头改了 3 个月的画~没有练功~玄关自然开了~天场的能量一开一合地在身体上。
老修行们羡慕不已~他们练了十多年还没开。
12 月~我接着通读吕祖解《道德经》~发现老子八十一章说的都是元气~如何开启玄关进入众妙之门。
之前写的20 万字文章~我全部放弃了。
因为那时我的玄关还没开~真实的能量世界没进去~很多话还是后天意识的东西。
从2009 年圣诞节到2010 年元宵节~我完成了《小孩解道德经》。
这是吕洞宾祖师讲《道德经》的当代阐释。
吕祖是唐代人~又是从先天的角度解读老子~一般人说天书难懂~我却觉得如甘露灌顶。
很多人都说黄元吉已经把道说得很清楚了。
对比黄吕二位~只有吕祖八十一章都紧扣先天——先天太上法门~无为自来。
黄元吉先生说的大多是第二等的法门——心肾相交的金丹法~里面有有为的成分。
吕祖虽然是金丹鼻祖级的人物~但他一直强调的是老子的太上无为法~对我们不修炼的广大人士最有益~ 即了解人体元气的来龙去脉~接通宇宙大元气~弥补自身小元气的不足。
二、元气金丹是仙家融道、释、儒、医于一体的一项为开发生命潜能和探索心灵奥秘而修炼的人体系统工程~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仙人境界~最能体现生命价值的人生最高艺术境界。
它是参天地、同日月、契造化、返自然、还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道~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心灵哲学与人体生命科学。
中华文化的代表是道家文化~金丹又是道家文化的金字塔尖。
长生不老只是金丹成就中的一小部分。
无论金丹有多高远~都是从先天一炁开始的。
这老妪变童女的人身至宝~ 万两黄金不换一丝半忽。
如果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元气到底是什么? 序言:3;1?先天一炁是人体的真正主宰~是人体的太阳。
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万物就无法生长。
人体没有先天一炁就会丧失生机~与世长辞。
为了说明先天一炁和后天作为机体生理功能的气——经络的气与呼吸的气完全不同~将其写成“炁”字。
下面的四个点是火字的变体~用以标示它是日光气。
上边一个近似无的字~表示这种气近似没有物质现象而能使万物随之发生变化的能量。
当没有外力的作用时~这种精微物质的能量和形体相等~阴阳平衡~道家称之为无极。
当有太阳光的作用时~能量大于形体~精微物质处于向上向外伸展的状态~叫阳升~也叫阳仪。
阳升会消耗能量~很快能量会小于形体~精微物质掉头向下向内收敛~叫阴降~也叫阴仪。
太极生两仪~两仪之间感应、交合~冲炁以为和~形成第三种物质“和”炁~也就是老子说的“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抱阳~ 冲气以为和” 。
《周易》说?“万物之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氤氲交感~变化不穷。
”张伯端也在《悟真篇》里说?“道是虚无生一炁~便是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精微物质的这一太极状态~阴阳混一~道家称之为先天一炁。
阴阳混一的先天一炁在人体里起的作用~就像《黄帝内经》中说的“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是万物出生形成的原始能量。
先天一炁中阴阳二气相冲而成和气~当人体处于这个状态~生命力最强。
比如胎婴200 多天从两个细胞长成一个完整的人~这样高速度的生长~除在母胎的先天期以外~一生中再也没有了。
阴阳混一的状态大量产生和气~才会生生不已。
道家把先天的阴叫性~把阳叫命~性命混一~生机最强。
人出生以后就进入后天。
在胎婴时期阴阳性命浑化~幼年性命小偏~ 少年中偏~青年大偏~壮年分~老年离~死亡性命散。
从普通人的人生路线看~ 先天一炁在人生路线中从混一到偏、分、离、散~在人的一生中是第一位的主宰。
当先天一炁主宰时~人体的生机最强。
比如婴儿和幼年的人~饿了要吃~冷了要穿~从不过问吃穿~虽然有喜怒哀乐~但随起随灭不往心里去~虽然有后天意识~但还是先天自然的主宰~保持着旺盛的生机。
到青年时期~心地坦率~举止活泼~助人为乐不图报酬~ 以求知为乐不图荣耀~无束、无妄、无为~不知烦恼~身体健壮~精神充沛。
把人的精神分成两种心理活动的话~就是先天一炁的元神和后天识神。
前者是根据自然本性自内向外的本能之神~老子讲的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说的就是元神。
无妄无私的 3 3/58 页思维活动就是出自本性元神~而为了荣誉而做善事~为了名利去显示才能~ 有妄有私的思维活动就是出于识神。
识神是由外物引起的欲望~是由外向内运动的~这种运动足以灭身。
序言:4;当人所谓成熟了~就受后天识神主宰~忘记了自然本性的真实需求。
识神一起~元神退位~先天之性便深藏。
先天之性深藏~先天之命便外散。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外散~先天之命外散~后天机制的阴阳二气便分离。
这一分~五行之气就互相克制。
五行一克~秉受的偏气便发。
偏气一发~ 七情六欲即动。
七情六欲一动~五脏六腑便伤~人体阴阳离绝成了否卦。
识神主宰着眼耳鼻舌身六根~它们一动就消耗内能。
喜怒哀乐欲和六根都被骂成贼~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哀则气消~乐则气乱~欲则气丧。
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个大自然的天道系统~人为的没有节制的情志就会破坏人体的天道。
六根是向外的窗口~也是丧失内能的贼户。
2?重拾先天一炁~进入玄牝之门。
让天地的元气流入体内~让决定生死寿夭的先天一炁主动地回归。
从单纯的消耗到无论中年、老年~内能无情地被消耗~恢复至泰卦的先天炁旺盛~后天气秘固的青少年状态。
对于多数人来说~成仙成佛不容易~ 但是必须开启玄牝之门~让先天一炁在有生之年保持旺盛。
那是人体大药~ 至少可以让你不生病~不受病痛的折磨。
德能量足的人百日必开玄关~甚至悟得准确~马上就能开~从此过上与天同在、上天保佑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