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合集下载

信息可视化现状及研究热点

信息可视化现状及研究热点

目录一、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的概念二、信息可视化的历史与现状三、信息可视化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四、信息可视化的研究热点一、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的相关概念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的概念人类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过千言”就是这个意思。

可视化技术是指将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变成图形图像的表示方法。

“可视化”一词,来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见的、清楚的呈现”,也可译为“图示化”,如计算机编程的可视化界面(VB、VC等)。

可视化可视化作为专业术语出现始于1987年2月,当时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召开的一个专题研讨会,给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定义、覆盖的领域以及近期、长期发展的方向。

这标志着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一个学科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成熟(潘云鹤,2001)。

Example:怎样表示“大脑”这个概念?可视化所处的位置可视化分类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今天,可视化技术的大家庭中不仅仅只有科学计算可视化,它还包括了: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Vi sualization)、 知识可视化(KnowledgeVisualization)等一系列的分支科学计算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是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科学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科学计算可视化它涉及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图形用户界面等多个研究领域。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目的是理解自然的本质。

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现代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它是可视化技术在非空间数据领域的应用,使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关系数据表来观察和分析数据信息,还能以更直观的方式看到数据及其结构关系。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际智能感知前沿热点研究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际智能感知前沿热点研究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际智能感知前沿热点研究尹丽春;崔立彬【摘要】智能感知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需要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之一。

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共被引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将国际智能感知技术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研究发现,智能感知的前沿主要表现在三个研究领域中:人类认知能力的研究展现出了从传统的心理研究逐渐向与生理研究和先进的设备相结合的研究轨迹;压电传感技术则从1998年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近年来国际智能感知领域中一个最新的热点领域。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sense"which is one of the prior technologies in "national medium to long-range progra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methods of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advance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the ho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sense" in recent years will be exposed vividly and lively.The frontiers of "intelligent sense"mainly lay on three fields: Wireless-Sensor-Networks is the recent interest of the academe;piezoelectric actuator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since 1998;the hot point of "cognitive ability of human" shows a tendency to combine pure psychology with physiology and advanced apparatus.【期刊名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23)005【总页数】4页(P104-107)【关键词】智能感知;共被引分析;CitespaceⅡ;研究热点【作者】尹丽春;崔立彬【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3319;大庆市电力集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信息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

国外CSCL理论的演进与前沿热点问题——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国外CSCL理论的演进与前沿热点问题——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第2 2卷 21 0 2年第 5期
现 代 教 育技 术
M o e Ed c t n l e h o o y d m u ai a c n l g o T
V O122 . N O. 5201 2
国 ̄C C 理论 的演进 与前沿热 点 问题木 bS L
— —
基 于 Ctsae的 可 视 化 分 析 i pc e
论 的演 进 路 线 。 Ctsae 以显 示 聚 类 视 图 ( ls r i i pc 可 e Cu t - e e V w)和 时 区视 图 ( i .o e i 两 种 不 同的 视 图 方 式 。时 区视 图 可 以显 示 Tme n e Z V w)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在 知识可视化研究领域 ( S L) C C 虽只有 二十 多年 的历史 , 但却 已经发 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与 学习科学重要 的分支领 域。
时间分区为 “ ”年一个分区 。在语词来源 “ e S uc ”选 2 T r ore m
择 “ ie 、“ bt c” D sr tr”和 “dnies 。在 节 Tt ” A s at、“ ec pos l r i Ie t r” i f
“ O U E C E E C MP T R S INC ”等相关学科,检索 时间为 “ 有年 所 份” ,共命 中以 CS L为主题 的 84条来源 文献,19 8 C 0 8 7 条有 效引文数据 。来源 文献包括 :作 者、标题 、来源 出版物 、摘
要、参考文献字段。
综合 图 1 与表 1 按 时间顺序我们可 以梳理 C C , S L理论演 ’
S I X A DE C . P N D, S C ,A&H I C C . ,C C .S E SI C, P I S P I H) 为 S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信息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信息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本 文 的 研 究 方 法 采 用 共 被 引 分 析 (co-citation analysis)法。 两篇文献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它们同时 被其他文献引用的频次来表达,频次越高,表明关系 越密切,亦即意味着这两篇文献(期刊)的学科背景越 相似。 美籍华裔学者陈超究博士开发的 CiteSpace 是 一种可视化的共引网络分析软件, 通过该软件可以 绘制知识图谱。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可以将知识 和信息中令人注目的最前沿领域或学科制高点,以 可视化的图像直观地展现出来,帮助人们挖掘、分析 和显示科学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并能够较 为直观地识别学科前沿的演进路径及学科领域的经 典基础文献。分析共被引作者,可以发现该学科的重 要核心人物及相互之间的学术亲缘关系 。 【4-6】 此外, CiteSpace 还具有关键词聚类和膨胀词探测功能,以 此便可确定某研究领域的热点领域和发展趋势。
全、跨国数据流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必须 借 助 完 善 的 信 息 政 策 法 规 来 加 以 规 范 和 协 调 【1】。
究的兴起与发展,是人类对信息资源价值的认识,以
关于信息政策的定义,温格顿(Fred ·W.·Wein-
及对信息技术引起整个社会各方面深刻变化的认识 garten,1989)认为信息政策是“一整套旨在促进、限
本 文 利 用 信 息 可 视 化 工 具 Citespace 软 件 对 Web of Science 中所有与信息政策相关的论文进行 文献共被引分析,研究信息政策前沿及其演进过程, 以期对我国信息政策的制定, 并为促进信息化建设 和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研究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美国科学情报所 (ISI) 出 版 的 Web of Science 数 据 库 (SCI, SSCI, A&HCI)中 的 文 献 ,检 索 策 略 是,选 择 题 名 为 “information policy”,语种为 English,文献类型为 Articles, 时间范围是 1986-2009 年,共检索到 337 篇文章,其 中引文 9319 条,数据下载日期为 2009 年 2 月 4日。

创新研究国际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创新研究国际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创新研究国际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栾春娟;侯海燕
【期刊名称】《科技与管理》
【年(卷),期】2009(011)001
【摘要】为了追踪创新研究的国际前沿、确定创新研究的核心文献,利用信息可视化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SSCI数据库中创新主题文献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创新绩效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是近年来创新研究的国际前沿热点领域;国际创新研究的核心文献主要分布在国家的创新系统、创新的扩散、公司的创新和创新对经济变革的作用等研究领域.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栾春娟;侯海燕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暨WISE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暨WISE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1;G306
【相关文献】
1.知识经济视阈下国内知识创新研究的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J], 闫刚
2.中小微企业创新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J], 朱晓琴;罗曼婷
3.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供应链脆弱性国际研究热点与前沿 [J], 李刚;扶明亮
4.21世纪国际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热点、前沿与启示
——基于10本国际教育技术期刊的可视化分析 [J], 郝兆杰;王坤宇;侯小霞;王志向
5.21世纪国际网络学习空间研究热点、前沿与启示--基于10本国际教育技术期刊的可视化分析 [J], 郝兆杰;王坤宇;侯小霞;王志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信息可视化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信息可视化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分析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3), 1686-1699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orf https:///10.12677/orf.2023.133170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信息可视化研究热点和 前沿趋势分析吴铁柱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收稿日期:2023年4月13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16日摘要数据时代,数据无处不在。

信息可视化是将数据映射为视觉图形,提高对数据的认知效率,传达数据背后的有效信息。

为描绘国际信息可视化领域的研究图景,本文借助CiteSpace 软件,收集和分析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2007年至2022年信息可视化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构建信息可视化研究的时空分布、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三个方面的知识图谱,厘清信息可视化的研究范畴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数据可视化,CiteSpace ,知识图谱,前沿趋势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 Trends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broad Based on Knowledge AtlasTiezhu Wu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Apr. 13th , 2023; accepted: Jun. 10th , 2023; published: Jun. 16th , 2023AbstractIn the data age, data is everywher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s to map data into visual graphics, improve the cognitive efficiency of data, and convey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behind the data.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research landscap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吴铁柱research from 2007 to 2022 included in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database, and clarify the research scop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by building a knowledge map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research in three aspect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re-search hotspots and cutting-edge trends.Keywords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ata Visualization, CiteSpace, Knowledge Graph, Frontier Trends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逐渐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热点变迁、前沿及影响力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热点变迁、前沿及影响力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热点变迁、前沿及影响力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技术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国际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变迁、前沿发展以及影响力评估,对于把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变迁进行梳理,揭示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并评估其影响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回顾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趋势。

随后,通过收集和分析国际教育技术领域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章、会议报告等文献资料,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如文献计量学软件、知识图谱等)揭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评估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影响力,包括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引用频次、学术影响力等。

本文将对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变迁和前沿动态,还能为相关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变迁、前沿及影响力进行深入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教育技术”为主题词进行检索,筛选出1990年至2022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对检索结果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清洗,最终获得高质量的文献数据集。

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筛选后的文献数据集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时区视图分析。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揭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和主题;通过聚类分析,可以识别出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和演变;通过时区视图分析,可以展示教育技术研究的前沿趋势和发展历程。

知识发现(KD)研究热点与前沿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知识发现(KD)研究热点与前沿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特别是多媒体数据 中挖掘有用 的知识 ,并能 可视化分
析结 果 。 ]孙 吉 红 和 焦玉 英 (06 [ 3 2o )认 为知 识 发 现 研
展 示 了知识 发现 关键 节点所 代表 的研 究专
家 及 其 著 作 对 知 识 发 现 发 展 所 起 的 重 要 作 用 , 最后 探 讨 了 国 际 知 识 发 现 研 究 的 热 点 和 前 沿领 域 。
(e t m ,并选择膨胀 词短语 (u tha s ,阈值 kye ) r br p r e) s s
选 择 默 认 值 (,2 0 , ( ,3 0 , ( ,3 0 , 2 ,2 ) 4 ,2 ) 4 ,2 )
国外 对 K D的研 究 主要 有 :对 B ys ( 叶 斯 ) 方 法 D ae 贝
【 中图分类号]G 0 2 5 2 ;G 5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 -8 1(0 10 —0 2 —0 05 24 2 1 )8 07 4
1 前 言
知识 发现 ( D K )是计 算机科学 发展最 快 的领 域
图书馆 理论 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学
研 究 的 前 沿 领 域 和 发 展 趋 势 。 ]网 络 节 点 选 择 为
ges e n we g d ma v u i t n [J P o. a. rsi k o l e o i i a z i J . rcN t v d n sl ao
1 a .S .U A, 2 0 (0 ) :5 0 -5 1 . Acd ci S 0 4 11 33 3 0
究 的重 点领域 和趋势集 中在 :文 本挖掘 、数据挖 掘 ( 查询)语 言的设计 、数据立方 的数 据挖掘 、概念知 识库挖掘 、基于可视化 的知识发现 、复杂数据类型挖 掘的新方法、可伸缩的数据挖掘方法。除此之外 ,知 识发现与数据 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 、开发知识发现语 言 、专项挖掘查询语 言及其优化等领域也是数据挖 掘 未来发展 的趋势 。4 [ ]黄 紫菲 (06 20 )则认 为 ,目前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 第2期2009年2月科 学 学 研 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27No .2Feb .2009文章编号:1003-2053(2009)02-0240-04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暨W I SE 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摘 要:以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权威期刊Research Policy (《科研政策》)1974-2007年发表的全部1792篇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通过高频主题词的分析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检测词频变动趋势显著的主题词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并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 pace,绘制出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为科技政策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知识图谱;信息可视化;Cites pace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① htt p://www .pages .drexel .edu /~cc345/ 收稿日期:2008-03-26;修回日期:2008-06-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43100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70141059) 作者简介:栾春娟(1969-),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

侯海燕(1971-),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学理论。

王贤文(1982-),男,湖南娄底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有空间统计学与科学计量学。

对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定量考察和可视化分析,对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以及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发展成为科学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英国、美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形成了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学术团体,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相应地,也出现了一批对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

阿族力(P .Az oulay )、斯岱曼(A.Stell m an )和兹芬(J.G .Zivin )[1]探讨了如何通过开放资源软件研究科学政策问题;阿驰布吉(D.A rchibugi )和毕扎日(K .B izzarri )[2]研究了R&D 在全球科学政策中的优先地位;舒莫(J.Schu mmer )[3]对全球纳米技术领域的科技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等等。

国内学者杜宝贵和孙萍[4]研究了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路径重构;李春景和杜祖基[5]对芬兰科技政策演进与科技竞争力发展进行了研究。

但是目前涉及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研究成果却甚少。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权威期刊Research Policy (《科研政策》),数据下载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 SI )的web of science 检索平台,数据检索的时间范围为1974年至2007年。

数据下载日期为2008年3月18日。

基本数据包括1792条文献记录和63698条引文。

本文采用国际新兴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方法[6][7],借助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 pace ①形象地展示出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1 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我们利用文献题录中的主题词,并借助Cites pace 软件,来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热点领域。

主题词在一篇文章中所占的篇幅虽然不大,但却是文章的核心与精髓,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对文章的主题词进行分析,频次高的主题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8][9]。

Cites pace 是一个由Java 语言编写的基于共引分析的引文网络可视化软件。

运行该软件时,可以选择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 )算法[10]或最小生成树(m ini m u m s panning trees )算法[11][12],对科学文献引文共引网络的路径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可以通过显示高频主题词来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

我们将Research Policy 于1974-2007年间发表的全部1792篇文献的题录数据输入Cites pace 软件中,这些题录数据主要包括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等。

之后设定好选项, 第2期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调节阈值,选择pathfinder 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参考文献(reference )和主题词语(noun phrase ),主题词来源选择标题(title )、摘要(abstract )和关键词(descri p t ors 与identifiers )。

确定的阈值为(3,2,22),(4,3,22),(4,3,23),运行Cites pace 软件,生成图1所示的可视化图谱。

图1 国际科学技术政策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知识图谱(频次越高字体越大) 从图1可以清楚看出,出现频次最高的主题词是innovati on (创新),出现的频次高达212次,表明创新是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词,是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高频主题词反映出的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其他主要热点领域还包括R&D (研发)、patents (专利)、technol ogy transfer (技术转移)、企业(entrep reneur 2shi p )、technol ogy policy (技术政策)、technol ogy (技术)、bi otechnol ogy (生物技术)、knowledge (知识)、innovati on syste m s (创新系统)、ne w technol ogy based fir m s (新技术公司)、intellectual p r operty (知识产权)、learning (学习)、government policies (政府政策)等。

我们知道,专利是创新的源泉,专利同时又是R&D 活动的重要产出成果,因此专利和R&D 活动都成为围绕创新进行的研究的重要方面。

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所以各类企业与公司成为围绕创新进行研究的重要领域。

作为21世纪重要高新技术领域之一的生物技术受到众多科技政策研究者的关注。

同时,我们看到,政府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创新系统和学习等也是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它们在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1还反映出,尼尔逊(R.R.Nels on )[13]1982年出版的著作《经济变革的进化理论》、提斯(D.J.Teece )[14]于1986年发表的论文《从技术创新中获益》、帕维特(K .Pavitt )[15]1984年发表的论文《经济变革的不同模式》、库恩(W.M.Cohen )1990年发表的论文的《吸收能力:学习与创新的新视角》[16]和1989年发表的论文《创新与学习:R&D 的两个方面》[17]等,是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这与笔者在《科技政策研究代表人物与核心文献的可视化网络》中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的核心文献是高度一致的,更使笔者坚信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科学性、客观性与高度的可信性。

2 国际科技政策研究前沿知识图谱同样是针对Research Policy 于1974-2007年间发表的全部1792篇文献的题录数据,我们利用Cites pace 软件中提供的膨胀词探测(burst detec 2ti on )技术和算法,通过考察词频的时间分布,将其中频次变化率高的词(burst ter m )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依靠词频的变动趋势,而不仅仅是频次的高低,来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142・科 学 学 研 究第27卷 和发展趋势。

这次我们选择的阈值是(3,2,15),(4,3,20),(4,3,20)。

通过运行Cites pace 软件,一共探测出7个膨胀词(图2)。

图2 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知识图谱(频次变化率越高字体越大) 图2显示出,主题词频次变化率最高的词是in 2novati on -syste m s (创新系统),说明创新系统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

国家创新系统[18][19]、区域创新系统[20]以及对创新系统的测度和评价[21]等,成为近年来科学技术政策研究者研究的重要领域。

Open 2s ource 2s oft w are (开放源代码软件)是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前沿领域,这种源代码的“公开”正是促使人们使用这类软件的原因,因为这意味着用户可以自由地使用、复制、散发以及修改源码(补充漏洞,按具体需求定制功能)。

与其相对的是私有/专属软件,如来自微软和苹果的软件,这类软件的源代码是保密的,只有公司的开发人员才可以改动代码。

一些学者认为这种开放源代码软件也许是公司的一种特殊创新[22],或者集成创新[23]。

Knowledge codificati on (知识编码)研究是国际知识管理领域的一个新主题,如何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转化为显性知识(exp licit knowl 2edge )[24][25],一直是知识管理者和创新研究者努力探索的问题。

Tri p le helix model (三螺旋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三螺旋创新模式的研究自从埃茨科威滋(H Etzkowitz )和雷迭斯多夫(L Leydesdor 2ff )[26-29]提出之后,受到科学技术政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成为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另一个重要的前沿领域。

通过以上计量分析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我们发现围绕创新进行的R&D 、专利、技术转移、企业、技术政策、生物技术、知识、新技术公司、知识产权、学习和政府政策等是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的研究热点领域;而创新系统、开放源代码软件、知识编码和三螺旋创新模式等成为近年来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代表着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下一步我们将对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合作前沿进行计量研究。

参考文献:[1] Azoulay P,Stell m an A,Zivin J G .Publicati onHarvester:an open 2s ource s oft w are t ool for science policy research [J ].Research Policy,2006,35(7):9702974.[2] A rchibugi D,B izzarri K .Comm itting t o vaccine R&D:agl obal science policy p ri ority [J ].Research Policy,2004,33(10):165721671.[3] Schu mmer J.The gl obal instituti onalizati on of nanotech 2nol ogy research:a bibli ometric app r oach t o the assess 2ment of science policy [J ].Scient ometrics,2007,70(3):6692692.[4] 杜宝贵,孙萍.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的路径重构[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52254,87.[5] 李春景,杜祖基.芬兰科技政策演进与科技竞争力发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2):37241,70.[6] 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 ].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2154.[7] 侯海燕,刘则渊,陈悦,等.当代国际科学学研究热点・242・ 第2期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演进趋势知识图谱[J ].科研管理,2006,27(3):90296.[8] Bail on 2Moreno R,Jurado 2A la meda E,Ruiz 2Banos R,et al .Analysis of the field of physical che m istry of surfactants with the unified scienct ometric model .fit of relati onal and activity indicat ors [J ].Scient ometrics,2005,63(2):2592276.[9] Belvaux G,Wolsey L A.Bc 2p r od:a s pecialized branch 2and 2cut system for l ot 2sizing p r oble m s[J ].Manage ment Science,2000,46(5):7242738.[10] Chen C .Generalised si m ilarity analysis and pathfindernet w ork scaling[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 or I nfor mati on and Technol ogy,1998,10(2):1072128.[11] Chang S J,Chung C N,Mah mood I P .W hen and howdoes business gr oup affiliati on p r omote fir m innovati on?a tale of t w o e merging econom ies[J ].O rganizati on Sci 2ence,2006,17(5):6372656.[12] Morris S,Chen C .V isualizing evolving net w orks:m ini 2mu m s panning trees versus pathfinder net w orks [R ].W ashingt on:2003.[13] Nels on R R .An Ev oluti onary Theory of Econo mic Change[M ].Ca 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14] Teece D J.Pr ofiting fr om technol ogical innovati on 2i m p li 2cati ons for integrati on,collaborati on,licensing and pub 2lic 2policy[J ].Research Policy,1986,15(6):2852305.[15] Pavitt K .Sect 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2t owards ataxonomy and a theory [J ].Research Policy,1984,13(6):3432373.[16] Cohen W M.Abs or p tive capacity:a ne w pers pective onlearning and innovati on [J ].Ad m 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282140.[17] Cohen W M.I nnovati on and learning:the t w o faces ofR&D [J ].The Econo mic Journal,1989,99(397):5692596.[18] A rchibugi D.Nati onal innovati on syste m s .a compara 2tive analysis 2Nels on,R R [J ].Research Policy,1996,25(5):8382842.[19] A lcorta L,Peres W.I nnovati on syste m s and technol ogi 2cal s pecializati on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J ].Research Policy,1998,26(728):8572881.[20] Cooke P,U ranga M G,Etxebarria G .Regi onal innovati onsyste m s:instituti onal and organisati onal di m ensi ons[J ].Research Policy,1997,26(425):4752491.[21] Leydesdorff L,Fritsch M.M easuring the knowledge baseof regi onal innovati on syste m s in Ger many in ter m s of a tri p le helix dyna m ics [J ].Research Policy,2006,35(10):153821553.[22] von Kr ogh G,S paeth S,Lakhani K munity,j oin 2ing,and s pecializati on in open s ource s oft w are innova 2ti on:a case study[J ].Research Policy,2003,32(7):121721241.[23] O sterl oh M ,Rota S .Open s ource s oft w are devel opment 2Just another case of collective inventi on?[J ].Research Policy,2007,36(2):1572171.[24] M unier F,Ronde P .The r ole of knowledge codificati onin the e mergence of consensus under uncertainty:e mp ir 2ical analysis and policy i m p licati ons[J ].Research Poli 2cy,2001,30(9):153721551.[25] L iss oni F .Knowledge codificati on and the geography ofinnovati on:the case of B rescia mechanical cluster[J ].Research Policy,2001,30(9):147921500.[26] Leydesdorff L.The tri p le helix:an evoluti onary model ofinnovati ons[J ].Research Policy,2000,29(2):2432255.[27] Etzko witz H,Leydesdorff L.The dyna m ics of innovati on:fr om nati onal syste m s and “mode 2”t o a tri p le helix of university 2industry 2govern ment relati ons [J ].Research Policy,2000,29(2):1092123.[28] Etzkowitz H,de Mell o J M C,A l m eidaM.Towards “me 2ta 2innovati on ”in B razil:the evoluti on of the incubat or and the e mergence of a tri p le helix[J ].Research Poli 2cy,2005,34(4):4112424.[29] Leydesdorff L,Meyer M.Tri ple Helix indicat ors of kno wl 2edge 2based innovati on syste m s 2intr oducti on t o the s pecial issue[J ].Research Policy,2006,35(10):144121449.V isua li za ti on ana lysis of the hot doma i n s and the research edgei n the f i eld of S&T poli cyLUAN Chun 2juan,HOU Hai 2yan,WANG Xian 2wen(I nstitute of Hu manities &Social Sciences,W I SE Lab,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Dalian 116024,China )Abstract:Choosing all the 1792docu ments in “Research Policy ”published during 197422007,the authoritative j ournal in the field of S&T policy as the sa mp le,confir m ing the hot do mains and the research edge by using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and burst detecti on analy 2sis,and dra wing the kno wledge mapp ing of the m by using Cites pace .Hop ing they can benefit the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S&T policy .Key words:S&T policy;hot domains;research edge;knowledge mapp ing;inf or mati on visualizati on;cites pace・3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