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 1 光的折射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讲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γ α<γ α
空气 玻璃
α
α﹥γ
γ
空气 玻璃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探究活动
将光垂直射入玻璃(或水)中时,你发现: 光线的传播方向 不变(变/不变)。
空气 玻璃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
N
A
B
三线
两角 M
一点
引 入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图片
加水
实验演示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当窄光束由空气斜射向玻璃表面时,入射光的反射和
折射现象是怎样的?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是偏向 还是偏离法线?
4、逐渐增大入射角,折射角如何变化?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探究活动
将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观察折射光线是偏离 还是偏向法线。
人教版高二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第1节 光的折射(共45页)
一、光的折射
法线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
空气
传播方向会发生偏
折的现象,叫做光 的折射。
玻璃 折射光线
折射角
M
i
r
N
• 法线:过入射点和界面(两种介质 的分界面)垂直的直线。

新教材2023高中物理第四章光4.1光的折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2023高中物理第四章光4.1光的折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典例3】(2021·浙江卷)小明同学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 验时,发现只有3枚大头针,他把大头针A、B、C插在如图所示 位置,并测出了玻璃的折射率.请在答题纸相应方框中画出光路 图,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并写出折射率n的计算式.
【典例4】某同学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由于没有量角器,
答案:答案: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2)将入射角、折射角、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值和入射角与折 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分别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θ1
折射角θ2
5° 10° 15° 20° 30° 40° 50° 80°
3.4° 6.7° 10.1° 13.4° 19.6° 25.2° 30.7° 40.6°
知识点一 折射定律 1.将筷子分别斜插入水杯和碗里,如图甲、乙所示,看到的 筷子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斜插入水杯中的筷子,从侧面看筷子“断”了,斜插入
碗中的筷子,从水面处斜着看,向上弯折.这都是由光的折射
引起的.
同一平面内
正比
两侧
知识点二 折射率
1.折射率. (1)概念: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 折射角的正弦 之比 ,叫作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用符号n表示.
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10 cm长为半径画圆,分
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和O'连线的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
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
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 cm,CD=4 cm,由此可得出玻璃
的折射率n=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光 1.光的折射 第1课时 光的折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光 1.光的折射 第1课时 光的折射
θ=60°
,可知入射角
θ
,折射角
1=θ=60°
2

θ2= =30°,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材料的折射率
2
答案 √3
sin 1
n=
sin 2
= √3。
对点演练
3.(2024湖北武汉高二期末)如图所示,有一玻璃三棱镜ABC,顶角A为30°,
一束光线垂直于AB射入棱镜,从AC射出进入空气,测得出射光线与AC夹角
的透明介质,如图所示。
√2
(1)当入射角θ1=45°时,求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θ。
(2)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θ=90°时,求入射角θ1的正切值。
解析 (1)根据反射定律知,反射角 θ1'=θ1①
由折射定律得
解得 sin
sin
n=sin
1

2
1
θ2= ,θ2=30°
2
根据几何关系得 θ1'+θ+θ2=180°③
化而变化。
(2)同一介质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率不同,按红、橙、黄、绿、蓝、靛、
紫顺序依次增大。
典例剖析
【例3】 (2024河南周口高二期末)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进行照明是一种新型
的绿色能源技术。某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接收太阳光的实验装置,过
装置中心轴线的截面如图所示,上部的集光球是半径为R的某种均匀透明

C、D 正确。
4.(折射率公式的应用)(2024河南濮阳高二期末)光在某种玻璃中的传播速
度是 √3 ×108 m/s,要使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成直角,
则入射角应是( B )
A.30° B.60°
C.45°D.90°
解析 设入射角为 i,则折射角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光第1节光的折射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光第1节光的折射课件

(2)入射角i=90°-β
要使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则AB面上折射光线必须与AC面垂直,
由几何知识得到,折射角r=α
sin i
cos
则折射率n=sin r = sin 。
谢谢!
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N
介质
1 介质
O
2
N'
法线 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
N
介质
1 介质
O

N'
法线 折射光线
3.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1)当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 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入射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 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N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棱镜的折射率。ABC表示待测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棱镜的顶角为α,紧贴直角边AC放置一块平面镜。一光线SO射到棱镜的AB面上, 适当调整SO的方向,当SO与AB成β角时,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 (1)画出光线SO进入棱镜的折射光线; (2)求出棱镜的折射率n。
解析:(1)光路如图所示。
光的折射
介质 1 介质 2
光从第 1 种介质射到该介质与第 2 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 这个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这个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光在反射时遵从反射定律,光在折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一、折射定律
1.基本概念
入射光线
法线:过入射点和界面(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空气
水或玻璃 O
入射 角
折射 角
N'
N 折射 角
空气
水或玻璃 O
N '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1光的折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1光的折射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折射率的定义式中θ1为真空(空气)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一 定是入射角;θ2为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一定是折射角.
2.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密度大,折射率 未必大,如水和酒精,水的密度较大,但水的折射率较小.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2.加深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二、实验过程 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 测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ssiinn ri.
c v
,由于光在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大于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所以任何介质的
折射率n都大于1.
4.决定因素
介质的折射率是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
身及光的性质共同决定,不随入射角、折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特别提醒:折射率的定义式n=
sin sin
θ1 θ2
中的θ1为真空中光线与法线的
c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____v____.
4.特点 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__大__于__1__.
1.是否可以由折射率的定义式n=
sin sin
θ1 θ2
得出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
角θ1的正弦成正比,与折射角θ2的正弦成反比?
【答案】不可以.折射率n由介质的性质和光的颜Biblioteka 决定,与入射 角θ1和折射角θ2无关.
变式1 (2021届嘉兴联考)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 2 的玻璃
内,入射角为45°,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光在两介质的界面上通常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故A错
误;由反射定律得反射角为45°,根据折射定律n=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光 1.光的折射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光 1.光的折射
(2)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所看到鱼的
下方叉,这是为什么?
提示:(1)不相同。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看见岸上树的倒影是光
的反射现象。
(2)从鱼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
面上,其厚度为d,AD面镀有水银,用一束与BC面成45°角的细微光向下照射
在BC面上,在水平面上出现两个光斑,距离为
答案:√2
2√3
d,求玻璃砖的折射率。
3
解析:作出光路图,由光的反射定律和光路图可逆性可知,反射光线OH与
FG平行,且OH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由几何关系得
2√3
lOF=lGH= 3 d
(2)入射角增大为原来的2倍,折射角和反射角也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
(3)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在这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越快。( × )
(4)折射率大的介质,密度不一定大。( √ )
2.是否可以由折射率的定义式n=
sin 1
sin 2
得出,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θ1的
正弦成正比,与折射角θ2的正弦成反比?为什么?
提示:设折射角为 θ2,由几何关系知 sin
2
-
θ2=
,

2
且 lOP= ( - ) + ,
由折射定律
sin
n=sin
1
,其中
2
θ1=30°,代入数据解得 n=1.5。
【归纳提升】
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基本思路:
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是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4.1光的折射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4.1光的折射

提示: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密度大,折射率未必大,如水和酒精,水的密度较大,但水的折射率较小。
把②代入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的现象。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为5 cm长度为半径画圆,与入射线PO交于M点,与折射线OQ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MN=1.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光在介质C中的速度最大
3.如图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时得到的光路图。
核心素养提升 B.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1)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_。
根据图中所给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课堂达标检测 如图所示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
68 cm,EF=1.
夯基提能作业
第四章 光
物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册 RJ)
目标体系构建
返回导航
第四章 光
物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册 RJ)
【学习目标】 1.理解光的折射定律,能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理解折射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计算 相关问题。 3.会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具备相关的实验能力。
1.光的方向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斜 射)。并非一定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就不发生变化。 2.光的传播速度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一定发生变化,当光垂 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虽然不变,但也属于折射,因为光传播的 速度发生了变化。
返回导航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绘图板上。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4.1光的折射 (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1光的折射 (教学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光
第1节光的折射
新知探究
光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图所示,插入水杯中的筷子“
弯曲”了,雨后马路上积水表面的油膜呈现出五颜六色,家用宽
带用光纤送入……这一章我们将从光的反射、折射开始,学习光
的干涉、衍射、激光的特性及应用等知识。
新知探究
知识点 1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一部分返回原来介质的
成β角时,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
(1)画出光线SO进入棱镜的折射光线;
(2)求出棱镜的折射率n。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折射率
【解析】
(1)光路如图所示。
(2)入射角i=90°-β,
要使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
则AB面上折射光线必须与AC面垂直,
由几何知识得到,折射角r=α
由折射定律得: n=
3
(1)求桅杆到P点的水平距离;
(2)船向左行驶一段距离后停止,调整由P点发出的激光束方向,
当其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时,从水面射出后仍照射在桅杆顶端,
求船行驶的距离。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折射率
【解析】(1)设光束从水面射出的点到桅杆的水平距离为x1,到P
点的水平距离为x2;桅杆高度为h1,P点处水深为h2;激光束在水中
新知探究
知识点 1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路的可逆性: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光路是可逆的。
思考:当你从镜子中看到另一个人的眼睛时,那个人能不能看到
你的眼睛?这里隐含着什么规律?
提示:能看到你的眼睛。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新知探究
知识点 1 光的反射与折射
【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光的折射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会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并能用来解释和计算有关问题.☆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80页“问题”并梳理必要知识点.教材第80页问题提示:是在昆虫实际位置的上方.一、折射定律1.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1)光的反射: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第1种介质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如图所示.(2)光的折射: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进入第2种介质的现象.2.折射定律(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 θ1sin θ2=n12.(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物理意义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作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即n=sin θ1 sin θ2.3.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之比,即n=c v.4.特点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反射定律是确定反射光线位置的规律.(√)(2)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3)当光从空气垂直进入水中时,水的折射率为0. (×)(4)折射率大的介质,密度不一定大.(√)2.(多选)关于光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B.光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D.光发生反射时,一定伴随着折射现象BC[发生反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且可以改变90°,A错,B对;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但有反射现象,不一定有折射现象,C对,D错.] 3.若某一介质的折射率较大,那么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较________.[解析]由n=cv可知,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越小.[答案]小折射定律问题1:看筷子的视深和实深相同吗?问题2:甲、乙两个图中,虚线代表什么?问题3:观察筷子和鱼的折射现象,其原理是什么?提示:1.不相同 2.虚线表示光不发生折射时的传播路线.3.光从水射入空气中,由于介质不同使光路发生偏折.1.光的方向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斜射),并非一定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就不发生变化.2.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不要一概而论,要视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大小而定.当光从真空斜射入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介质斜射入真空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例1】(多选)如图所示,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O可能是入射光线B.aO可能是入射光线C.cO可能是入射光线D.Ob可能是反射光线BD[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所以aO、Ob应是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PQ是法线.又因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不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所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1)在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分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会变化.[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落山的太阳看上去正好在地平线上,但实际上太阳已处于地平线以下,观察者的视觉误差大小取决于当地大气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解析]太阳光线进入大气层发生折射,使传播方向改变,使人感觉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答案]光的折射折射率几种介质的折射率(λ=589.3 nm t=20 ℃)介质折射率介质折射率金刚石 2.42氯化钠 1.54二硫化碳 1.63酒精 1.36玻璃 1.5~1.8水 1.33水晶 1.55空气 1.000 28提示:不是.例如: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但水的折射率却比酒精的折射率小.1.关于正弦值当光由真空射入某种介质中,入射角、折射角以及它们的正弦值是可以改变的,但正弦值之比是一个常数.2.关于常数n入射角的正弦值跟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是一个常数,但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常数,说明常数反映着该介质的光学特性.3.光传播速度介质的折射率n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率v有关,即n=cv,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c大于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率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因此,光从真空斜射入任何介质时,入射角均大于折射角;而光由介质斜射入真空时,入射角均小于折射角.4.决定因素介质的折射率是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只能由介质本身及光的性质共同决定,不随入射角、折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例2】如图所示,光线以入射角θ1,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n=2的玻璃表面.(1)当入射角θ1=45°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θ为多大?(2)当入射角θ1为多少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反射角、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首先应弄清反射角、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然后根据光路图,利用几何知识解题.[解析](1)由折射定律有n=sin θ1sin θ2,解得sin θ2=sin θ1n=12,则θ2=30°,由反射定律得θ′1=θ1=45°,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为θ=105°.(2)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时,θ′1+θ2=90°则n=sin θ1sin θ2=sin θ1cos θ1′=sin θ1cos θ1=tan θ1=2故θ1=arctan2=54.74°.[答案](1)105°(2)54.74°处理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思路(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均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利用折射定律、折射率公式列式求解. [跟进训练]2.(多选)如图所示,一单色光由介质Ⅰ射入介质Ⅱ,在界面MN 上发生偏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光在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大B .该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大C .该光在介质Ⅰ中和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1D .该光在介质Ⅱ中和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1BD [由题图知该光在介质Ⅱ中的折射角较大,则介质Ⅰ的折射率大于介质Ⅱ的折射率,根据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可知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大;介质Ⅰ相对介质Ⅱ的折射率为n =sin 60°sin 30°=3,则该光在介质Ⅱ中和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1.选项B 、D 正确.]测量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abcd 为一个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根据n =sin θ1sin θ2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器材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3.实验步骤(1)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1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1作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2)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与aa′对齐.用直尺或三角板轻靠在玻璃砖的另一长边,按住直尺或三角板不动.将玻璃砖取下,画出直线bb′代表玻璃砖的另一边.(3)在直线AO1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挡住P1的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过P3、P4作一条线段交bb′于O2.(4)连接O1O2,直线O1O2就代表了沿AO1方向入射的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入射角θ1=∠AO1N,折射角θ2=∠O2O1N′.4.实验注意事项(1)所用玻璃砖要尽可能厚.(2)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与P2之间、P3与P4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位置都不能改变.(4)操作时不能用手触摸玻璃砖光洁的光学面,更不能用玻璃砖代替直尺画线,以免划伤玻璃砖表面.(5)实验时入射角不能太小(接近零度),否则会使测量误差增大;也不能太大(接近90°),否则不易观察到P1、P2的像.5.实验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计算出入射角不同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sin θ1sin θ2,最后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sin θ1sin θ2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2)图像法根据n=sin θ1sin θ2,有sin θ2=1n sin θ1.在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相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计算正弦值的基础上,以sin θ1的值为横坐标,sin θ2的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描点画线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求解图线的斜率,设斜率为k,则k=1n,故玻璃砖折射率n=1k.6.实验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测量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θ2的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宽度较大的玻璃砖,玻璃砖宽度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②入射角宜在15°~75°范围内取值.③在纸上画aa′、bb′两条线时,应尽量准确地与玻璃砖的两个平行的折射面重合,这样,两交点O1、O2才能与光线的实际入射点较好地相符,否则将使画出的玻璃中的光路与实际情况偏离严重.名师点睛:插针的作用是找出玻璃砖内的光路,其关键是确定入射点和出射点,而入射点和出射点是利用插针后确定的直线与界面相交而得到的,故实验的关键是插准大头针,画准玻璃砖边界线,而与所选玻璃砖两边是否平行无关.如用半圆形、圆形或三角形玻璃砖,均可测出其折射率,光路如图所示.n=sin isin r n=sin isin r n=sin isin r (a)(b)(c)【例3】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其中O为两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图中已画出经过P1、P2点的入射光线.(1)在图上补画出完整的光路.(2)为了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i和折射角r,请在图中的AB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3)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甲乙思路点拨:插针法的目的在于确定光路,由四个针的位置可以分别确定进入玻璃砖前和射出玻璃砖后的光路,从而确定光线进入和射出玻璃砖的位置,并画出玻璃砖中的光路.[解析](1)P3、P4的连线与CD的交点即为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出的位置,P1、P2的连线与AB的交点即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位置,连接这两点即可作出玻璃砖中的光路,如图所示.(2)连接O点与光线在AB上的入射点所得直线即为法线,作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图中i、r所示.(3)图乙中图线的斜率k=sin isin r=n,由图乙可知斜率为1.5,即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5.[答案](1)见解析图(2)见解析图(3)1.5[跟进训练]3.(多选)某同学用“插针法”做测量玻璃折射率实验时,他的方法和操作步骤都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和bb′不平行,如图所示,则()A.AO与O′B两条直线平行B.AO与O′B两条直线不平行C.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D.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BD[光线由aa′进入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得n=sin αsin β.光线从bb′射出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得n=sin isin r,若aa′∥bb′,则β=r,进而α=i,出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平行;若aa′与bb′不平行,则有β≠r,进而α≠i,出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不平行,故选项B正确,A错误;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时,只要实验方法正确,光路准确无误,结论必定正确,它不受玻璃的形状影响,故选项D正确,C 错误.]1.物理观念:光的反射、折射、折射率、折射定理.2.科学思维: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3.科学探究: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间的关系.1.(多选)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的比值B.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着折射率的大小C.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小的介质折光性较差D.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CD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v 的比值,A 不对;折射率与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无关,B 不对;折射率是衡量材料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C 、D 对.]2.(多选)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某介质的界面MN 上发生折射,由图可知( )A .光是从真空射入介质的B .光是由介质射入真空的C .介质的折射率为 3D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BCD [根据题图可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光是从介质射入真空的,折射率n =sin r sin i =sin 60°sin 30°=3,只有B 、C 、D 正确.] 3.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________(选填“提前”或“延后”).[解析] 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太阳光将沿直线传播,如图所示.在地球上B 点的人们将在太阳到达A ′点时看到日出;而地球表面有大气层,由于空气的折射率大于1,并且离地球表面越近,大气层越密,折射率越大,太阳光将沿如图所示AB 曲线射入在B 处的人眼中,使在B 处的人看到了日出.但B 处的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则认为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A ′点,而此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日出的时间提前了,所以无大气层时日出的时间将延后.[答案] 延后4.在利用插针法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 ′和bb ′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 ′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 ′、bb ′间距画得比玻璃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如图所示,甲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由几何知识分析可知测得的入射角、折射角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2)如图所示,乙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射角不受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答案](1)不变(2)偏小5.[思维拓展]怎样才能叉到鱼?提示:如图所示,鱼发出的光从水进入空气,发生折射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总认为光沿直线传播,好像光是从鱼的上方发出的,故人看到的鱼在实际位置的上方.所以渔民叉鱼时,总是要向看到的鱼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