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系统发展史
船舶动力系统发展史

船舶动力系统发展史工业与市场世界船舶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曹惠芬由船舶主机(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传动系统(轴系、齿轮箱、联轴节、离合器等)和推进器(螺旋桨、全向推进器、侧向推进器等)组成的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上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设备,平均来说,其价值约占全船设备总成本的35%,约占总船价的20%。
加之,其具有军民通用性和船陆通用性,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都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船舶动力系统。
本文试对世界船舶动力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竞争格局做一概括分析,以期对我国船舶动力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刘贵浙目前,蒸汽轮机推进系统主要是在LNG船和核动力军船上应用。
在现有LNG船队中蒸汽轮机推进装置仍占主导地位,艘数占比达83%、舱容占比达76%。
LNG船使用蒸汽轮机推进有其液化特殊的原因:在LNG船上,气装在隔热舱中运输,仍不可避免地有部分液化气蒸发,而将这部分天然气重新液化的费用很安全的方式是高,因此,较经济、———————————————————————————————————————————————用作锅炉燃料,由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推进汽轮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蒸气轮机推进系统自身的不足和其他类型推进系统的竞争,在近年完工交付的LNG船中已出现了新型双燃料柴-电推进装置和低速柴油机作动力,特别是在LNG船手持订单中,采用蒸汽轮机作动力的LNG船艘数占比仅为29%、舱容占比仅为25%;而采用低速柴油机作动力装置的LNG船艘数占比为17%、容积占比为24%,采用双燃料柴-电推进装置的LNG船艘数占比达到54%、容积占比达到50%。
预计未来蒸气轮机推进系3轮机、柴油机所取代。
目前,世界上各类船舶的动力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种推进方式:—1.蒸汽轮机推进系统——取代往复式蒸汽机,又被柴油机所取代,目前主要在LNG船和核动力军船上应用蒸汽轮机,又称汽轮机、蒸汽透平发动机或蒸汽涡轮发动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
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1. 引言1.1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概念船舶混合动力系统是指在船舶上同时使用不同种类的动力装置来驱动船体前进的动力系统。
这种系统结合了传统的燃油动力和电动动力,以实现更高效率和更环保的船舶运行方式。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船舶的不同工况和性能要求,灵活地选择和切换不同的动力装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体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动力装置来适应不同的航行工况,如低速巡航、高速航行、靠泊、停泊等,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混合动力系统还可以提高船舶的动力输出效率,减少噪音和振动,提升航行平稳性和舒适性。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出现不仅符合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是船舶动力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将为船舶运输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发展。
1.2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在于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推动船舶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航运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要求船舶在减少污染和节约能源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动力来源,如传统的柴油引擎、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等,根据航行的需求灵活调整使用不同的动力源,以达到最佳的节能和减排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燃料成本,提高船舶的经济性,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保护海洋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还在于推动船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使船舶制造商和船东不断提高船舶的环保水平,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环保法规的要求,为航运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体船舶的节能减排,更在于对整个航运行业的引领和影响,促使其向着更加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原理船舶混合动力系统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动力装置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高效的动力传递和更低的燃料消耗。
世界水运发展3船舶技术发展史[1]
![世界水运发展3船舶技术发展史[1]](https://img.taocdn.com/s3/m/06664465e45c3b3567ec8b3c.png)
船舶概述
船体建造技术 船舶动力装置 船舶通信与导航设备 船舶操纵系统 世界名船
船舶概述
运输船舶
渔业船舶 军事舰船 其他船舶
运输船舶
用于水路运输人员和物品的船舶,称 之为运输船舶,主要分为客船、滚装船、 干货船、液货船四种类型。
客船 滚装船 干货船 液货船
其他辅机和设备
随着运输船舶性能上的不断完善,船上的辅机和设备也日趋复杂,最 基本的有: 船舶甲板机械,有舵机、锚机、起货机等辅助机械。这些机械在蒸汽 机船上用蒸汽作为动力,在柴油机船上先是采用电动,现多数已改用 液压驱动。
我国汉代采用了横隔舱结构。这就是用横梁和隔舱板 形成的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 缝隙处以桐油灰密封,船体被加固,增加了船舶的坚固性 和行驶的安全性。
采用这样的结构,航行时即使有一两个船舱受到破坏 进了水,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船舱,船也不会马上沉没,而 对进水的船舱,可以抓紧时间抽水,堵漏,并不影响继续 航行。 横隔舱的造船结构是我国造船技术的重大发明之一。 后世造船,船体无论如何分舱,但都沿用了中国古代造船 借分舱抗沉和加固横向强度的设计原理。
世界上第一艘滚装船"彗星"号,是美国于1958年 建造的。直到1966年,丹麦才建成了北欧第一艘滚装 船"苏墨赛特"号。由于北欧地区海岸的潮差较小,公 路运输网稠密,利用滚装船可构成海上运输和公路运 输的集成运输系统,所以滚装船在北欧迅速发展,自 1958年美国建造第一艘滚装船后,在北欧发展应用较 多,世界海运发达国家也在使用。20世纪末约占全世 界滚装船运输总量的一半。
船舶电动化趋势解析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船舶电动化趋势解析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变革。
船舶电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系统,已经成为了航运行业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对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进行分析和解析。
一、船舶电动化技术的概述船舶电动化技术是指通过电能来驱动船舶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利用电池、电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等设备来实现船舶的动力驱动。
相比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船舶电动化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低的排放和更低的噪音等优势。
因此,船舶电动化技术被广泛认为是未来船舶行业的发展方向。
二、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最早采用电动驱动的是小型船舶,如潜水艇和电动船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电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大型商用船舶上。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池技术的突破,船舶电动化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应用。
三、船舶电动化技术的优势1. 能源利用效率高:船舶电动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电能,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浪费。
2. 环保低碳:相比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船舶电动化技术减少了燃油的使用,从而减少了排放物的产生,对环境更加友好。
3. 噪音低:电动船舶相较于传统燃油船舶噪音更低,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4. 维护成本低:船舶电动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燃油动力系统来说,维护成本更低,无需频繁更换机油和滤芯等零部件。
四、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船舶电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电动化船舶在海上货运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由于船舶电动化技术能够提高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货运成本。
其次,电动船舶在旅游观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比传统燃油船只,电动船舶更加环保、安静,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船舶电动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海洋科考、渔业养殖和海洋资源勘探等领域。
综上所述,船舶电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动力系统在船舶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1 轮机自动化发展历程

轮机自动化Marine Engineering Automatio n 发展历程及现状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喻方平Yu_fph@轮机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轮机自动化系统是集机舱动力系统及辅助系统的自动控制、监测、报警等于一体的监控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技术:船舶主机自动遥控,各种参数和工况的自动监测、报警;各种辅机的自动控制、集中控制、自动调节;电站自动化;火警探测及自动灭火;系统的故障诊断;等。
主机遥控系统主机遥控系统保证主机可在驾驶室用车钟手柄直接操纵,或者在机舱集中控制站操纵。
通过逻辑回路控制主机的起动、换向和停车等操作;通常采用电子组件执行转速的PID控制任务。
系统还设有故障停车、故障减速、应急操纵、三次连续起动、自动避开临界转速和冷车起动时按时间程序增加热负荷等一系列功能。
电动控制系统,中心单元利用COMS系列数字集成线路和PID控制技术,采用光电开关、光电耦合器、数模转换模块等元器件实现驾驶室发令、电控主板(程序板)驱动随动执行器带动主机调速器进行程序调速以及程序换向电站自动化系统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是自动控制电站系统正常运行,保护连续安全供电。
要求能够自动处理系统的不正常现象以及故障处理。
基本功能:自动并车、调频调载、负荷分配、有按负荷的变化,使发电机自动投入或解列等。
原动机故障处理:例如冷却水温度高、滑油进口压力低等,则起动备用机组,然后换车;例如滑油失压、原动机超速等,立即自动停车,同时起动备用机组。
发电机故障:短路故障跳闸,启动备用机组外;其他故障,例如发电机过载、电压、频率不正常等,先起动备用机组,然后换车。
无人值班机舱机舱自动化的典型成就应该属无人值班机舱。
50年代,各航运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船员短缺,试图减少船员,降低运输成本,提出了“船舶自动化”概念。
当时主要是将船舶机舱各种机械设备的集合,作为控制对象,研究开发机舱自动化系统。
1961年日本首先推出机舱集中控制系统,使万吨级远洋货船船员定额由50余人减少到30余人。
船舶动力装置的史历及未来发展

船舶动力装置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国际竞争格局
国际船舶动力装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品牌 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国内竞争格局
中国船舶动力装置市场企业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进步, 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柴油机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功 率输出,适用于大型远洋船舶 和货船。
柴油机的能效和排放性能也在 不断改进,以满足更加严格的 环保要求。
船舶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应用
01
燃气轮机具有高功率密度、低油耗和快速启动等优点,适用于 大型豪华邮轮和军舰。
02
燃气轮机能够提供高推力,适用于高速船舶和需要快速响应的
船舶。
船舶动力装置的史历及未来发展
目 录
• 船舶动力装置的历史 • 船舶动力装置的现状 • 船舶动力装置的未来发展 • 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创新 • 船舶动力装置的市场趋势
01 船舶动力装置的历史
船舶蒸汽机动力装置的起源
船舶蒸汽机动力装置起源于19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蒸汽机逐渐应用于船舶推进。
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风能动力装置在小型船舶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未来,随着风能发电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能动力 装置有望在大中型船舶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与太阳能、海洋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将是未来船舶动 力装置的重要发展方向。
04 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创新
船舶动力装置的能效提升技术
总结词
燃气轮机的排放性能也较好,符合环保要求。
03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
电力推进系统具有节能、环保和 高效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船舶
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关于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船舶混合动力系统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利用多种能源进行动力输出的系统。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需求的增长,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在船舶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与应用,并分析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历程。
船舶传统上使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但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问题严重,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船舶行业开始探索新的动力系统,其中混合动力系统应运而生。
最早的混合动力系统是将柴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相结合,利用电力作为辅助动力源。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船舶混合动力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多能源、多动力源、高效节能的新型动力系统。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现状。
目前,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已经在各类船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港口拖轮、客货轮、油轮等大型船舶上。
这些船舶在使用混合动力系统后,不仅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燃油利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混合动力系统还使得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调节动力输出,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将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动力输出的精准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还将结合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进一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船舶运营的碳排放量。
随着能源存储技术的进步,未来的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还将实现更加持久的能源输出,提高船舶的航行能力和续航里程。
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分析

1.海上运输: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是海上运输的基础设施,对于保障全球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2.航海事业: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航海事业的进步,包括渔业、海洋勘探、海洋旅游等领域。
3.国防建设: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在海军装备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提高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是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发展的核心议题。通过优化设计、采用清洁能源和实施能效管理,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和排放。
2.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规模效应的发挥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维护可靠性和智能化发展是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面临的挑战,也是未来发展的机遇。通过先进的故障诊断、维护体系建设和智能化运营,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技术创新不断,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将成为行业主流。
-国内企业逐步实现技术突破,提升市场份额。
未来展望:
-潜在增长点:新能源船舶、智能船舶、绿色港口等领域。
-新兴领域:深海探测、极地航行等特殊船舶需求增长。
-机遇与挑战:环保要求带来的市场机遇,以及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八、结论与后续研究
本文通过对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的深入分析,得出以下核心观点和研究发现:
1.高效率: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以满足远洋航行对能源的需求。
2.可靠性: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动力与推进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船舶及船员的安全。
3.环保性: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需要降低排放,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4.经济性:船舶动力与推进系统的经济性是影响海上运输成本的关键因素,关系到船舶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6·船舶物资与市场一、技术发展趋势船舶在经历了漫长的以人力、风力作为航行动力的阶段后,直到200年前才进入以机械能作为航行动力的阶段。
船舶的机械推进随着蒸汽机、蒸汽轮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的发明及实船应用,先后出现了由多种原动机做动力的推进方式。
蒸汽机在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是世界航运船舶最重要的原动机,之后,逐渐被蒸汽轮机、柴油机所取代。
目前,世界上各类船舶的动力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种推进方式:1.蒸汽轮机推进系统———取代往复式蒸汽机,又被柴油机所取代,目前主要在LNG 船和核动力军船上应用蒸汽轮机,又称汽轮机、蒸汽透平发动机或蒸汽涡轮发动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
由于其热效率和功率重量比比往复式蒸汽机有很大改进,发明后逐渐在军船和商船上取代了往复式蒸汽机。
20世纪上半叶横跨大西洋往返于欧洲和北美的高速定期班轮多是采用蒸汽轮机作动力。
20世纪60年代后,蒸汽轮机又逐渐被热效率更高的柴油机所取代。
蒸汽轮机推进系统,主要由蒸汽轮机、主锅炉、凝汽器、齿轮减速器、联轴节、齿轮箱、轴系、螺旋桨等设备组成,其特点是单机功率大,工作可靠,振动和噪声小,维修费用低,可燃用廉价劣质燃料,但是,其热效率较柴油机装置低,且设备多。
目前,蒸汽轮机推进系统主要是在LNG 船和核动力军船上应用。
在现有LNG 船队中蒸汽轮机推进装置仍占主导地位,艘数占比达83%、舱容占比达76%。
LNG 船使用蒸汽轮机推进有其特殊的原因:在LNG 船上,液化气装在隔热舱中运输,仍不可避免地有部分液化气蒸发,而将这部分天然气重新液化的费用很高,因此,较经济、安全的方式是用作锅炉燃料,由锅炉产生的高压蒸汽推进汽轮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蒸气轮机推进系统自身的不足和其他类型推进系统的竞争,在近年完工交付的LNG 船中已出现了新型双燃料柴-电推进装置和低速柴油机作动力,特别是在LNG 船手持订单中,采用蒸汽轮机作动力的LNG 船艘数占比仅为29%、舱容占比仅为25%;而采用低速柴油机作动力装置的LNG 船艘数占比为17%、容积占比为24%,采用双燃料柴-电推进装置的LNG 船艘数占比达到54%、容积占比达到50%。
预计未来蒸气轮机推进系世界船舶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曹惠芬刘贵浙由船舶主机(柴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传动系统(轴系、齿轮箱、联轴节、离合器等)和推进器(螺旋桨、全向推进器、侧向推进器等)组成的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上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设备,平均来说,其价值约占全船设备总成本的35%,约占总船价的20%。
加之,其具有军民通用性和船陆通用性,世界主要造船国家都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船舶动力系统。
本文试对世界船舶动力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竞争格局做一概括分析,以期对我国船舶动力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32010.6·船舶物资与市场统的应用领域将逐渐变小。
作为蒸汽轮机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锅炉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在保证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减轻设备的质量、提高经济性;在不断增加蒸汽产量的同时,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
因此,锅炉的型式日益改进,近年来强制循环锅炉和蒸汽燃气联合装置中的增压锅炉已得到应用。
蒸汽轮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不断增强可靠性、机动性,提高操纵性,简化设备。
2.柴油机推进系统———全面取代往复式蒸汽机和蒸汽轮机,成为最主要的船舶动力,目前在各型船舶上应用活塞往复式柴油机,是热效率最高的一种热机,具有启动迅速、部分负荷运转性能好、安全可靠、功率范围大、效率高、技术成熟等优点,而且柴油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安全性好和便携性等优点。
船舶主机和船舶电站多采用柴油机。
自上世纪60年代起,柴油机全面取代往复式蒸汽机和蒸汽轮机,成为最主要的船舶动力。
根据二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做主机不同,柴油机动力系统又分为柴油机直接驱动和柴油机齿轮传动。
柴油机直接驱动就是由二冲程柴油机直接驱动螺旋桨的推进方式,它主要由低速柴油机、轴系和螺旋桨组成,主要应用在大中型远洋运输船舶上。
柴油机齿轮传动就是由四冲程柴油机经过齿轮箱降速,再驱动轴系和螺旋桨的推进形式,它主要由中速柴油机(单机驱动或多机驱动)、齿轮箱、轴系和螺旋桨(可调距螺旋桨)组成,主要应用在中小型货船、客船、滚装船、豪华游船、海洋工程辅助船和军船上。
目前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船舶占世界商船队的95%以上,其中,柴油机直接驱动占55%,柴油机齿轮传动占39%。
此外,柴油机还是船舶燃气轮机推进系统和电力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
作为柴油机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低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单机、单缸功率越来越大;不断降低排放和烟度,提高环保性能;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主机经济性;用智能型主机替代传统型主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等。
3.燃气轮机推进系统———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商船上作主机,但从未得到大规模应用,目前主要在军船上使用燃气轮机,又称燃气透平发动机或燃气涡轮发动机,与蒸汽轮机、水轮机、风力发电机同属于透平机械,其优点是单位重量和尺寸小、单机功率大、机动性能高、低NOx 排放,缺点是经济性差、进排气管道大、机舱布置困难、低负荷运转性能差。
上世纪50年代燃气轮机开始在商船上应用,但从未得到大规模应用。
燃气轮机推进系统,主要由燃气轮机、齿轮箱、轴系和螺旋桨等组成。
目前,燃气轮机主要在军船上使用,且舰用燃气轮机系列已发展完善并定型,14700kW(20000Hp )左右或以上的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已发展成熟。
随着燃气轮机使用范围的扩大,使用方式由一轴一机扩展到一轴多机,包括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联合装置、柴油机和燃气轮机联合装置、柴油机和燃气轮机交替使用装置、燃气轮机和燃气轮机联合使用装置或交替使用装置等。
按不同的使用方式,用同一种燃气轮机组合的功率范围基本可以覆盖从快艇到轻型航母等各类大中型水面舰艇。
部分豪华游轮也配有燃气轮机和柴油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
在一些海洋工程船舶或平台、军船和商船上也有以燃气轮机作为发电机组的原动机。
作为燃气轮机推进系统的主要设备,燃气轮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对现有机型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排放和信号特征,不断改善其可靠性和可用性;在简单循环燃气轮机基础上,发展回热或中冷回热船用燃气轮机,从而提高单机的功率和效率。
4.电力推进系统———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船舶领域应用,目前除在军船上应用外,还在小型商船上应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一般指采用电动机械驱动螺旋桨来推进船舶运动的系统。
它主要由原动机、发电机、配电系统、电动机、推进器(螺旋桨)以及控制调节设备等组成。
其中,原动机可以采用柴42010.6·船舶物资与市场油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等,目前绝大多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采用中速或高速柴油机,燃气轮机也有一定应用。
根据原动机不同,电力推进系统分为柴油机电力推进和燃气轮机电力推进等;根据主回路电力不同,电力推进系统分为直流电力推进、交流电力推进和交直流电力推进等;根据电机的布置不同,电力推进系统还分为机舱式和吊舱式。
电力推进系统具有操纵性强、安全、布置方便、经济、环保、舒适等优点。
上世纪90年代,电力推进系统开始在船舶领域应用,除在军船领域应用外,还在豪华游船、渡船、海洋工程船舶(平台)等商船领域应用。
目前采用电力推进的船舶比例还较小,且多为小型船舶,原动机主要是柴油机,但是,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双燃料发动机的成熟与应用,电力推进系统在LNG 船上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ABB 、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大公司已形成电力推进系统的系列成套装置,并向大功率船舶动力系统应用渗透。
二、产业竞争格局目前,船舶动力系统的研发、设计,仍然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居领先和垄断地位,并且,蒸汽轮机及锅炉、燃气轮机、电力推进装置的制造也分别由这些国家的企业掌控。
但是,占船舶动力系统最大比例的柴油机推进系统的制造已基本转移至韩、日、中三国。
1.船用柴油主机———韩、日、中三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约85%,韩国是船用柴油机制造大国,现代重工集团世界市场占有率在1/3以上根据2009年世界造船完工量1.17亿载重吨估算,当年船用柴油主机的市场规模在5000万马力左右,其中,低速柴油机的市场规模在4250万马力左右(占85%),中速柴油主机的市场规模在750万马力左右。
低速机市场MAN 品牌机型占最大比例(80%左右),中速主机市场瓦锡兰品牌机型占较大比例(接近40%)。
世界船用柴油主机制造集中在韩、日、中三国,目前三国船用柴油主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约在85%,其中船用低速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
韩国是世界船用柴油机制造大国,按马力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近50%,现代重工是世界最大的船用柴油机生产商,世界市场占有率在1/3以上。
斗山发动机、STX 集团、三井造船都是居世界前列的船用柴油机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2004年—2008年,韩、日、中三国都大幅扩大了船用柴油主机产能(特别是低速机),导致自2010年起全球低速机产能出现严重过剩,但是,相对于本国造船产量而言,韩、日、中三国造机能力过剩的程度不同,韩国最大,中国最小。
2.LNG 船用汽轮机及锅炉———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制造船用汽轮机及为其配套的大型锅炉,主要制造商是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现代重工、三井造船及法国的企业由于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VLCC 船多数采用汽轮机作主机,当时世界上有许多船用汽轮机制造商和为其配套的锅炉制造商。
石油危机后,VLCC 船全部改用低速柴油机做主机,船用汽轮机的需求急剧减少。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制造船用汽轮机及为其配套的大型锅炉,制造LNG 船用蒸汽轮机的企业主要是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和现代重工,其中,川崎重工生产的汽轮机约90%向国外出口,三菱重工生产的汽轮机大部分供本企业和本国销售,现代重工购买三菱重工技术生产汽轮机的历史短、能力较小,只是为本公司建造的LNG 船供货。
目前世界上生产为汽轮机配套的主锅炉的企业主要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井造船及法国的企业,其中,三菱重工的生产供应能力较大。
3.船用电力推进装置———ABB 集团是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发明者和领先者,科孚德机电公司、西门子集团、肖特尔公司、罗·罗公司等在该领域也分别占有一席之地1987年ABB 公司发明了吊舱式推进系统Azipod ,1990年该产品首次实船应用,经过10余年52010.6·船舶物资与市场发展,Azipod 吊舱系统发展为Azipod 吊舱、紧凑型Azipod 吊舱和相对反转式Azipod 吊舱三个系列,功率范围覆盖0.5兆瓦~32兆瓦,市场占有率接近70%,并已在10多种船型上使用。
此外,法国科孚德机电公司、德国西门子集团和肖特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美国SAM 公司、芬兰瓦锡兰公司、日本川崎公司等在船舶电力推进装置市场也分别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