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深圳河水体达标方案

合集下载

龙岗水务水质提升方案

龙岗水务水质提升方案

龙岗水务水质提升方案背景介绍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水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龙岗水务作为深圳地区的主要供水企业,负责供水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水质提升的压力。

为了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安全,龙岗水务需要制定一份科学的水质提升方案。

目标和愿景龙岗水务水质提升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让百姓用上安全放心的水源。

其愿景是:成为全球水质提升的先驱,树立深圳市的供水行业标杆,为全市公众提供高品质的饮用水。

方案设计源头控制龙岗水务的源头控制包括对水源区管理的加强和对工业污染的管控,同时开展污染源治理和环保宣传教育。

这样可以从源头控制水质污染,提高水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强水质检测针对深圳市自来水水质方面的监管标准,龙岗水务制定了严格的检测程序,并建立了水质检测实验室,对水源的不同方面进行监测和检测。

提高水质处理技术龙岗水务郑重承诺所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水厂已经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水质处理设施,采用了深度过滤、膜技术和紫外线灭菌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以确保饮水安全。

高标准管网建设龙岗水务建设范围覆盖深圳市区和部分县区,管网建设已尽快进行改造升级,确保龙岗水务全程供水不出现二次污染,保障水质安全。

功能实现龙岗水务水质提升方案实现的功能是:•通过源头控制和高标准的管网建设,控制水质污染,降低供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加强水质检测,及时监测和发现供水中存在的污染物,保障供水安全。

•采用高科技水质处理技术,保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结龙岗水务作为深圳市的供水主力企业,需要对水质进行及时的控制和提升。

从源头控制、检测实验室、水质处理技术和高标准管网建设几个方面进行提升,让百姓用上符合标准的水质,从根本上保障百姓的生活健康。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3]17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3]17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13〕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水务局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5月21日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发〔2012〕1号),全面实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加快我市水务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全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

方案如下:一、充分认识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的重要意义(一)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是落实我市加快水务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实现水务惠民生的具体要求。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充分体现生活供水的民生特性,加快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

工程是对居民小区用户供水设施统一改造并理顺抄表收费体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饮水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最广泛的民生工程。

工程涉及面广,受益面宽,是政府为民办实事、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打造深圳质量的最直接体现。

(二)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是克服管网老化漏损,全面实施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现实需要。

我市原水和自来水出厂水水质总体优良,但在2000年国家明令禁止使用镀锌钢管和灰口铸铁管之前,此类管材应用广泛,容易产生老化锈蚀,部分用户龙头水水质保障率不高,难以达到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浅谈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措施

浅谈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措施

浅谈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措施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本文介绍了深圳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具体工程措施,旨在为当前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提供参考。

标签:黑臭水体;截污;清淤;补水;分散处理1 坂田河(龙华段)概述坂田河属于深圳市观澜河流域一级支流,起源于龙岗区布吉街道杨美村,从梅观高速布龙路匝道处以暗涵形式进入龙华区,之后向西北于龙华区民清路桥处与油松河交汇后注入观澜河。

坂田河全长9.52公里,其中龙华区境内2.88公里,河道平均宽度20m,河床平均比降8.14‰。

龙华区内河道上游段为天然型河道,两岸建筑稀少,中下游段为城市型河道,两岸建筑密集,河道蓝线被侵占严重。

河道黑臭治理前,坂田河(龙华段)水体浑浊发黑,臭气浓烈,为劣Ⅴ类水。

2016年全年下游河口监测断面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达标率为82%,溶解氧达标率为17%,氨氮、透明度全年均不达标,总体评价为重度黑臭。

2 坂田河(龙华段)黑臭产生原因坂田河(龙华段)河道两岸厂区和居民区污废水排放的污染物、上游龙岗区入境河水所携带流的污染物、初期雨水和降雨径流引入的污染物,以及河道底泥释放的污染物,是诱发坂田河(龙华段)水体黑臭的主要因素。

过量有机污染物排入水体后,会导致水体中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厌氧状态,水中铁和硫的还原会导致黑色FeS的生成,夹杂一些溶于水的带色腐殖质类有机化合物,如腐殖酸和富里酸等,使水体发黑,同时,有机物厌氧分解产生的H2S、NH3、以及乔司脒和2-二甲基异莰醇等臭味物质,使水体发臭[1,2]。

3 坂田河(龙华段)治理思路为消除河道黑臭,营造更为健康绿色的人居环境,根据坂田河的实际情况,按照“统筹流域,系统治理,一河一策”的治水思路,通过以下措施,最终达到不黑不臭的治理效果。

3.1 控源截污治理前,坂田河(龙华段)全线共有旱季污水排出的排口60个(左右岸各30个),每天排入河道約2万立方米污水。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06]207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方案》的通知-深府办[2006]207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方案》的通知(2006年11月24日深府办〔2006〕207号)《深圳市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深圳市排水管网清源行动方案为推进城市管理年工作深入开展,强化排水管理,完善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改善城市水环境,根据我市排水治污工作的实际,市政府决定在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四区开展排水管网清源行动(简称清源行动)。

宝安、龙岗两区在有条件的城区参照执行。

一、行动目标以“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城市管理八字方针为指导,以建设排水达标小区为手段,发扬攻坚克难精神,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深圳市排水管网的正本清源,实现源头排水用户、小区排水、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有效解决排水系统现状存在的雨污混流、雨污合流、错接乱排问题,截断直接排放河流海域的城市污水,改善城市水环境。

二、工作要求清源行动由各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排水设施运营管理单位分工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彻底排查从排水户到雨污水排放口的排水管网,精梳细理,不留盲点,排查一片,公布一批污染源整改名单;通过执法整改和工程措施双管齐下,彻底纠正雨污水错接乱排和促使雨污分流,全面建设排水达标小区;通过严格实行排水许可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有条件的小区在开展清源行动时要和中水回用、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清源行动要与建设数字化城管结合起来,利用城管网格化管理资源加强排水管理;清源行动要和治理水土流失结合起来。

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讲解学习

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讲解学习

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区划。

一、适用范围本区划适用于我市辖区内河流、水库和湖泊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体。

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分类根据地表水环境功能使用现状和城市发展要求,深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主要有三种类型:饮用水源保护区、一般景观用水区和景观农业用水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指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水体。

一般景观用水区是指具有排洪防涝功能和一般景观用水功能的水体。

景观农业用水区是指兼具有一般景观用水功能和农业用水功能的水体。

三、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一)主要河流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分1、茅洲河景观农业用水区从石岩水库以下至入海口,共长30.8公里,主要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和农业用水,燕川断面以上水质目标为Ⅳ类,燕川断面以下水质目标为Ⅴ类。

2、观澜河饮用水源保护区从民治到与东莞市交接处企坪断面,共长16.3公里,主要功能为饮用水,水质目标为Ⅲ类。

3、龙岗河景观农业用水区从梧桐山发源地到与惠州市交接处吓陂断面,共长36.7公里,主要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和农业用水,2015年之前水质目标为Ⅴ类,2015年至2020年水质目标为Ⅳ类,2020年及以后水质目标为Ⅲ类。

4、坪山河景观农业用水区从三洲田水库以下到与惠州市交接处上洋断面,共长21.8公里,主要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和农业用水,2015年之前水质目标为Ⅴ类,2015年至2020年水质目标为Ⅳ类,2020年及以后水质目标为Ⅲ类。

5、一般景观用水区除上述河流和《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规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外的其他主要河流,划为一般景观用水区。

(二)主要水库、湖泊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分1、饮用水源保护区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以下水库划分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深圳水库-东深供水渠、铁岗水库、石岩水库、西丽水库、长岭皮水库、梅林水库、茜坑水库、松子坑水库、赤坳水库、清林径水库、黄龙湖水库、径心水库、三洲田水库、铜锣径水库、甘坑水库、枫木浪水库、龙口水库、打马坜水库、红花岭水库、大山陂水库、矿山水库、黄竹坑水库、岗头水库、炳坑水库、罗屋田水库、白石塘水库、罗田水库、长流陂水库、鹅颈水库,水质目标及具体范围见深府[2006]227号文件。

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

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

— 1 —水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当前,我市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内涝积水多发频发,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城市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为切实加大治水力度,加快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计划。

一、治理成效和突出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质量引领、生态先行,把水环境治理作为打造美丽深圳、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以文明城市创建、迎大运、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省人大跨市河流水质达标考核等活动为抓手,坚持综合治理原则,系统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治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涉水管理,制定实施鹏城水更清行动计划和防洪排涝近期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运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31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79.5万吨/日,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规划布局;建成排水管渠11634公里(其中污水管渠4354公里,雨水管渠7280公里),形成以市政污水管网为主、沿河截污管涵为辅的污水收集骨干体系;整治河道807公里,防洪达标率逐年提升。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重污染河流断面比例持续下降。

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等跨市河流全河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比省人大挂牌督办前分别下降70%、74%和46%,茅洲河全河段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比省环保厅、监察厅挂牌督办前下降32%。

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顺利通过了省组织的考核验收,福田河、新洲河等重点河流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景象。

2009年以来,全市重点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

基本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滞洪区、闸站等设施为主体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以及市区联动、防抢结合、应急处臵、全民参与的三防应急指挥管理体系,城市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健全,中心城区综合防洪减灾能力达到50~100年一遇。

但是,历经多年的大规模治水,建成区水体黑臭现象仍非常普遍,内涝积水现象多发频发,暴露了我市治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水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2月9日)文号:深发〔2012〕1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我市水务改革发展,充分发挥水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我市水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加快水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水务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建设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务工作,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施行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水源供水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构建了水污染防治基本框架,开启了水文化建设新局面,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我市水资源相对短缺,水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城区内涝问题十分突出,原经济特区外水务基础设施非常薄弱。

进一步加快水务改革发展,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迫切要求,是创造深圳质量、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水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加快水务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我市水务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特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机遇,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落实创造深圳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部署,把水务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把水污染治理作为构建健康宜居城市的重点任务,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绿色低碳,着力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四位一体水务发展新格局,突出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继续深化水务行业改革创新,大力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加快构建水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率先走出一条深圳特色的城市水务现代化道路。

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方案(2016-2025)

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方案(2016-2025)

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简本)委托单位:深圳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名称:深圳市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委托单位:深圳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言水是生命之源,一座伟大的城市往往从那一片水域开始。

深圳河是深圳的母亲河,作为深圳与香港的界河,她不仅经历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和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崛起。

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城市中心从深圳河中游的罗湖逐渐向西拓展转移,深圳湾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内湾。

深圳河湾不仅提供了基础的生态服务,也承担着防洪、供水、排水、生态和景观等重要功能。

快速城市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剧烈影响着深圳河湾流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了水体的物质通量和下垫面组成。

人口、产业、用水、排水等结构性的时空不匹配带来了诸如洪涝灾害、用水短缺、河流黑臭、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流域水问题。

深圳河湾流域水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综合治理方案在深刻剖析流域水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治理短板、确定合理结构的基础上,从流域的全市整体出发,贯彻“五位一体”理念,综合考虑流域的功能要求与物质通量结构的匹配,提出了流域防洪排涝、水源保护、分流截污、综合处理、河道整治、生境修复、景观建设等措施的建设方案和系统协调、智能调度、两岸共治的管理对策,为实现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358”治水目标,达到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相互协调的五水共治提供科学的支撑。

方案初稿经过评审后,在认真吸取评审专家意见并广泛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的具体建议的基础上,又进行系统的完善和补充论证后编纂成此研究报告,并浓缩出方案简本供政府相关部门实施。

本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深圳水规划国土委员会、深圳市气象局、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南山区环水局、福田区环水局、罗湖区环水局、龙岗区环水局、深圳市水务集团、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广汇源公司、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相关机构和单位的大力支持,提供宝贵的资料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深圳河水体达标方案目录1 总则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2 编制依据 (2)1.3 工作范围 (2)1.4 达标时限 (2)1.5 总体目标 (3)2 深圳河流域概况 (4)2.1 地理位置 (4)2.2 自然概况 (4)2.2.1 河流水系 (4)2.2.2 水文水资源 (5)2.3 经济社会概况 (5)2.3.1 人口状况 (5)2.3.2 经济状况 (5)2.3.3 土地利用 (6)3 环境现状、趋势及预测 (7)3.1 水污染防治现状 (7)3.2 水资源状况与预测 (8)3.2.1 水资源现状 (8)3.2.2 水资源预测 (8)3.3 水质现状与历史趋势 (9)3.3.1 深圳河干流 (9)3.3.2 一级支流 (11)3.4 流域污染负荷现状及预测 (12)3.4.1 流域污染负荷统计 (12)3.4.2 入河排污口调查 (13)3.4.3 流域发展及污染排放预测 (13)3.5 水环境问题与症结 (17)3.5.1 污水处理效益偏低 (17)3.5.2 部分区域雨污混流严重 (17)3.5.3 水质净化厂进水水量水质不稳定 (17)3.5.4 截污系统不完善 (18)4 水体达标系统分析 (19)4.1 控制单元细化 (19)4.1.1 控制单元划分方法 (19)4.1.2 控制单元划分结果 (20)4.1.3 控制单元水质调查 (22)4.2 计算模型 (26)4.3 环境容量计算 (26)4.4 目标削减量分析 (28)5 控制单元治理方案 (30)5.1 莲塘河控制单元 (30)5.1.1 主要问题 (30)5.1.2 原因及压力 (30)5.1.3 治理目标 (30)5.2 梧桐山河控制单元 (31)5.2.1 主要问题 (31)5.2.2 原因及压力 (31)5.2.3 治理目标 (32)5.3 沙湾河上游控制单元 (32)5.3.1 主要问题 (32)5.3.2 原因及压力 (33)5.3.3 治理目标 (33)5.4 沙湾河下游控制单元 (33)5.4.1 主要问题 (33)5.4.2 原因及压力 (34)5.4.3 治理目标 (34)5.5 布吉河上游控制单元 (34)5.5.1 主要问题 (34)5.5.2 原因及压力 (35)5.5.3 治理目标 (35)5.6 清水河控制单元 (35)5.6.1 主要问题 (35)5.6.2 原因及压力 (36)5.6.3 治理目标 (36)5.7 布吉河下游控制单元 (36)5.7.1 主要问题 (36)5.7.2 原因及压力 (36)5.7.3 治理目标 (37)5.8 福田河控制单元 (37)5.8.1 主要问题 (37)5.8.2 原因及压力 (37)5.8.3 治理目标 (38)5.9 皇岗河控制单元 (38)5.9.1 主要问题 (38)5.9.2 原因及压力 (38)5.9.3 治理目标 (38)5.10 流域水质达标措施 (39)5.10.1 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 (39)5.10.2 完善流域内污水管网建设 (39)5.10.3 加快水质净化厂提标扩容 (40)5.10.4 提升污水系统运行效益 (40)5.10.5 强化流域生态补水 (41)5.10.6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41)5.10.7 严格环保准入 (42)5.10.8 强化面源污染管控 (42)5.10.9 建立突发应急响应机制 (43)6 重点工程和投资匡算 (44)6.1 重点工程清单 (44)6.1.1 河流综合整治 (44)6.1.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4)6.1.3 污水管网建设 (44)6.2 重点工程投资 (44)7 目标可达性分析 (46)7.1 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46)7.1.1 经济可达性 (46)7.1.2 技术可达性 (46)7.2 水质改善综合效果评估 (47)8 保障措施 (48)8.1 强化市级部门统筹 (48)8.2 强化辖区主体责任 (49)8.3 强化河长制工作抓手 (49)8.4 强化水质变坏问责 (49)8.5 强化公众参与监督 (50)附录深圳河流域重点工程清单 (51)1总则1.1 研究目的与意义深圳河发源于梧桐山,干流全长14.1公里,深圳侧一级支流有莲塘河、沙湾河、布吉河、福田河、皇岗河等5条;香港侧一级支流有平原河、梧桐河和新田东排水道等3条。

深圳河流域总面积约297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境内172平方公里,香港境内125平方公里。

流域内共有集中式水质净化厂5座,总设计处理规模110万吨/日,建成污水管网766公里。

通过多年努力,深圳河水环境质量整体好转,2016年河口断面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比2010年下降了50.1%,但距2018年达到地表水Ⅴ类的考核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流域共有黑臭河流11条14段(6段重度黑臭,8段条轻度黑臭),其中建成区内4条6段(1段重度黑臭,5段条轻度黑臭),河流治理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完成未达标水体和黑臭水体治理考核目标,保障水库供水安全,以河流改善助推流域绿色转型,依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市制定了深圳河水体达标方案,将流域细化为若干控制单元,在科学测算各单元污染负荷存量和目标削减量的基础上,以2018年河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为目标,按计划、分阶段确定了水体达标重点工程项目。

该方案经市政府审定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是我市推进深圳河治理的重要依据。

1.2 编制依据(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3)国务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4)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签订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5)《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6)《深圳市水务十三五规划》;(7)《深圳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8)《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治水提质的行动方案的通知》;(9)《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

1.3 工作范围本方案工作范围为深圳河流域,主要包括罗湖区全区10个街道,福田5个街道,以及龙岗区2个街道。

表1.3-1 方案实施范围1.4 达标时限基准年:2015年。

达标年限:2018年。

1.5 总体目标以2015年深圳河河口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深圳河水污染物进行简要分析,以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分析可知,标准指数大于1的污染指标共有2项,详见下表。

表1.5-1 深圳河监测断面超标污染物分析表根据《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主要污染物是指纳入各级政府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首要污染物是指对水体超标影响程度较高的污染因子,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标准指数大于1的前3-5位污染指标;优先控制污染物是指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影响较大的污染物。

由此可知,深圳河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首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不存在较高毒性的优先控制污染物。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圳市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等的要求,结合深圳河流域水环境现状,确定深圳河河口断面的水质目标为:2018年,深圳河河口断面水质达地表水V类标准。

具体阶段性指标见下表。

表1.5-2 深圳河断面水质阶段性目标2 深圳河流域概况2.1 地理位置深圳河位于深圳市南部,是深圳市与香港的界河,大致流向为由东北至西南,终点流入深圳湾,明代称为“罗溪”,至中英拓展新界时,才易名为深圳河,其主要功能为泄洪、灌溉、景观、航运。

2.2 自然概况2.2.1 河流水系深圳河流域深圳侧的主要有莲塘河、沙湾河、布吉河、福田河和皇岗河等5条一级支流。

莲塘河发源于梧桐山,与深圳河干流在三岔口处相连接,河长约11公里;沙湾河则被深圳水库分为上下游两部分,沙湾河上游河段主要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止于深圳水库,沙湾河下游河段则起于深圳水库出口处,在三岔口位置汇入深圳河干流;布吉河发源于牛岭吓,流域面积63.41平方公里,下游在渔民村处汇入深圳河中游;福田河发源于梅林坳,全长6.77公里,在皇岗口岸东侧汇入深圳河中游;皇岗河起源于福田街道,河长1.79公里,全线为地下封闭状态,仅在皇岗口岸入深圳河处为开放状态。

表2.2-1 深圳河流域主要河流情况表2.2.2 水文水资源根据《2015年深圳市水资源公报》,深圳市平均年降水量1976.99毫米。

全市平均产水系数0.58,平均产水模数为115.38万吨/平方公里。

据统计,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三个区合计水资源量为5.7亿吨。

表2.2-2 深圳河流域相关三区水资源量表(单位:万吨/年)深圳河流域相关三区用水量合计为3.4亿吨,其中福田区用水量1.2亿吨、罗湖区1.4亿吨和龙岗区布吉街道0.5亿吨、南湾街道0.3亿吨。

2.3 经济社会概况2.3.1 人口状况深圳河流域深圳集水区主要包括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以及龙岗区的布吉街道和南湾街道等共17个街道。

2015年深圳河流域常住人口共约221.25万人。

2.3.2 经济状况2015年深圳河流域深圳集水区GDP达4918.55亿元,约占深圳全市GDP的30.7%。

其中福田区2958.85亿元、罗湖区1625.34亿元、龙岗区布吉街道183.74亿元、南湾街道150.62亿元。

2.3.3 土地利用根据2015年深圳市遥感影像资料解译结果,从功能区角度分析将深圳河流域土地利用分为43个类别,各类别土地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所占面积大小来看,林地所占面积最大,共39.46平方公里,占比23%,其次为城镇住宅用地,面积20.45平方公里,占比12%,其余街巷用地、其他林地、工业用地、农村宅基地、公路用地等面积所占比例均在5%以上。

从空间部分来看,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梧桐山片区和西部塘朗山部分片区,而建成区则分布在深圳河干流以及其支流布吉河沿线区域。

3 环境现状、趋势及预测3.1 水污染防治现状深圳河流域建成集中式水质净化厂5座,设计总处理能力为110万吨/日,其中设计出水标准为一级A的规模为55万吨/日,一级B 为20万吨/日,二级为35万吨/日。

实际处理量为86.3万吨/日,其中布吉水质净化厂超负荷运行。

表3.1- 1 深圳河流域水质净化厂基本情况表截至2015年底,深圳河流域建成滨河、罗芳、布吉和埔地吓污水收集系统,服务面积87.6平方公里。

建成污水收集泵站44座,污水管网里程约766公里,其中福田区464公里、罗湖区239公里、龙岗区(布吉和南湾)63公里。

深圳河流域管网建设现状与规划情况见下图。

3.2 水资源状况与预测3.2.1 水资源现状据统计,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三个区合计水资源量为5.7亿吨。

相关三区用水量合计为3.4亿吨,其中福田区用水量1.2亿吨、罗湖区1.4亿吨和龙岗区布吉街道0.5亿吨、南湾街道0.3亿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