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历年陕西省历史中考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 年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

2015 年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

2015 年陕西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A卷1.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会强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党的领导 B.依宪治国 C.改革开放D.从严治党2.2014 年 12 月 12 日,南水北调_ 工程正式通水。

该工程能基本缓解严重缺水的局面。

A.东线一期北方 B.中线一期北方 C.东线一期东北 D.中线一期东北3.截止 2015 年 4 月 15 日,由中国倡议设立的一个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_______ 意向创始成员国全部确定,为 57 个。

A.政府间亚洲开发银行B.民间亚洲开发银行C.政府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D.民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4. 2015 年 6 月 1 日,载有 456 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湖北监利段翻沉。

事发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李克强总理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急赴现场指挥。

国务院搜救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国各方面力量展开搜救及相关善后工作。

这说明①党和政府尊重、保护公民的生命②团结合作是战胜这场灾难的唯一条件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④我国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发生后,监利县群众纷纷加入“黄丝带”活动,为遇难者家属和搜救人员提供无偿服务。

这些群众①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②奉献社会,传递着正能量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6.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可取的是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两则材料:材料一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材料二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

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4、王大妈要组织一个广场舞团队参加比赛,为了尽快购齐比 赛服装,她用了不到一小时就通过手机从淘宝网上订购好了服 装。这得益于 A.电视的普及 B.报纸的宣传 C.互联网的发展 D.电台的传播
15、钱满素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说:“新政完成了一次政府职 能的转变。……一是政府干预经济,二是政府对人民的福利负 责。”这里美国“政府对人民的福利负责”的具体表现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整农业生产 D.实施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6、右图所反映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古罗马一法学家认为,罗马初建时期“没有任何固定 的法律和权利”,但通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公元前5世 纪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形成。这部成文法是 A. 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大宪章》 D.查士丁尼法典
9、右图揭示了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的命运。造成 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人口众多 B.冷战 C.多极化趋势加强 D.苏联解体
10、雍正皇帝认为:“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 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 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段材料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海禁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盐铁官营
8、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某一著作中明确指出,“代替 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 由发展的条件。”同时,著作的最后还呼吁“全世界无 产者,联合起来!”这一著作应该是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庶民的胜利》 C.《共产党宣言》 D.《四月提纲》
27 . 从分散走向整体,从隔绝走向联系,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基 本规律。18、19世纪的技术革命既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也 伴随着血腥掠夺。请浏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陕西中考真题真题含答案真题含答案 精校版

2015陕西中考真题真题含答案真题含答案 精校版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试卷第I卷(共65分)听力部分略笔试部分Ⅲ.单项选择(共10小题,计10分)本题共有10个小题,请从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21. Everyone likes my father because is friendly.A. hisB. himC. heD. himself22. Before you go to Canada, you need to learn more it.A. fromB. inC. byD. about23.Many city people their bikes to work every day.A. rideB. will rideC. rodeD. have ridden24. We have done much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So the river is getting than before.A. dirtierB. dirtyC. cleanerD. clean25.It’s every policeman’s dream to keep people and the traffic in good order.A. safeB. healthyC. busyD. famous26. --- Look! What’s on the ground?--- Oh, it’s m y sweater. Please .A. pick it upB. put it onC. give it outD. take it off27.you smile at others,they will smile back.A. BeforeB. WhenC. UntilD. Though28. Tourists’ bad behavior by the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from now on.A. will recordB. will be recordedC. recordsD. is recorded29.--- Mum, can you tell me ? I dreamed of him last night.--- Next week.A. when my dad comes backB. where my dad goesC. when my dad will come backD. where my dad will go30. on the grass, or it will “city”.A. To walkB. Not to walkC. WalkD. Don’t walkIV.完形填空(共10小题,计10分)阅读下面一篇短文,理解大意,然后从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连贯完整。

★2015陕西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5陕西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5西安数学中考试题及答案发布入口
以下是西安2015年全部科目的试题发布入口:
西安
数学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政治
数学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政治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5年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2015陕西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成绩绝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而外,没有其他获取的方法。中考频道的小编会及时为广大考生提供2015年西安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有需要的考生可以在考题公布后刷新本页面(按ctrl+F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5年陕西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1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B.秦始皇统一文字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14.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位。

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C.南宋定都临安后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召开过一系列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18.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数项目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量时间1928—1929 470 351930—1932 460 20—251933—1937 440—450 15—201938—1940 420—430 25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3分)(2015•陕西)“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B.秦始皇统一文字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2.(3分)(2015•陕西)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位.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C.南宋定都临安后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2015•陕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召开过一系列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据此回答3~4题.3.(3分)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④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4.(3分)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5.(3分)(2015•陕西)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D.①④6.(3分)(2015•陕西)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数项目量时间1928~1929 470 351930~1932 460 20~251933~1937 440~450 15~201938~1940 420~430 25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1分)7.(1分)(2015•陕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朝代内容项目汉朝唐朝两宋路线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管理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1)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经过的A处是(地名).出使西域,并为开通这条道路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唐朝时,政府在这条商路上设置(机构),为道路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依据材料二,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②依据材料二,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管理越来越规范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我选做:.(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条件.8.(9分)(2015•陕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材料二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枪炮狠,找不到我们人和影.让敌人乱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最后胜利日,世界和平现曙光.﹣﹣﹣﹣贺绿汀《游击队歌》(1)从材料一地图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并评价李鸿章的言论.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有何反应?(2)材料二所指的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力量和地位两方面归纳中国抗击日本的这场战争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形势,从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战争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9.(11分)(2015•陕西)近代世界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世界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九年级某班同学以“交融与联系”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结束孤立】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材料一、二中关于“世界历史”开端的两种观点,所学教材支持哪一个?【行销世界】材料三(2)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其哪一行业的发展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英国从北美进口棉花对东方国家出口大量纺织品分别给这些地区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对峙发展】材料四冷战所造成的两极对峙国际格局和经济上的两个平等市场,促使相互对抗的东西方两大集团都高度地加强各自内部的协调.而这种两大集团内部的高度协调却在分割世界的同时又对世界市场的一体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叶江《大变局》(3)冷战与两极格局对峙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对世界整体交融与联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在当今世界交融与联系日益密切的趋势下我国应如何应对?2015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3分)【考点】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统一六国的知识点,应理解记忆秦统一的历史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六合”“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六合指的是战国七雄中的东方六国,材料中的语言是一块纪功石刻上的文字,描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史实.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2.(3分)【考点】史实辨析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所学辨别问题的能力.此题的重点是“迁离”.【解答】关中地区是指陕西山西一带,周秦汉唐都定都关中地区,说明唐以前,关中地区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故A错误;南宋定都临安,朱元璋定都南京,都与迁离关中地区无关,故CD错误;唐之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南移,此后再无王朝在关中地区建都,原因在于关中地区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丧失了成为政治经济中心的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2015•陕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召开过一系列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据此回答3~4题.3.(3分)【考点】遵义会议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的知识点,应把握遵义会议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军事;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遵义会议的有关内容.4.(3分)【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解答】据所学知,“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战略决策.故选D.【点评】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5.(3分)【考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和会的知识点,应把握《凡尔赛和约》的内容.【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结合所学知识: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属于分赃性质.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只是控制德国的军备,与分赃性质无关.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体现了会议的分赃性质.④阿尔萨斯和洛林是在普法战争中被德国割占的法国领土,因此与分赃性质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对巴黎和会性质的分析,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6.(3分)【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模式和1929年经济危机的认识和理解.【解答】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所以AB解读正确;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农民的意愿,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因此C 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于1929年,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未对苏联农业生产造成影响.D 表述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紧扣教材内容作答.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1分)7.(1分)【考点】材料解析题;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交往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2)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3)本题考查的是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条件.【解答】(1)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图中A处是甘肃敦煌.唐朝时,唐太宗在这条商路上设置安西都护府,为道路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选作①,“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的表现是: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说明“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交往越来越发达.原因: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繁荣;宋朝时期,中国的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已经有较大的发展,船体的隔舱、指南针等对航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发明已经出现;经济重心的南移;唐宋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等.选作②,“海上丝绸之路”从汉朝以来管理越来越规范的措施:汉代专设官员管理“海上丝绸之路”,唐朝设市舶司,两宋设市舶司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有利于中外文明交流;促进唐、两宋的经济繁荣.(3)从汉朝以来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奠定了“一带一路”的历史基础;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当前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需要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故答案为:(1)敦煌,张骞,安西都护府.(2)①表现: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原因: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繁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②措施:汉代高官员管理,唐朝设市舶司,两宋设市舶司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有利于中外文明交流;促进唐、两宋经济繁荣.(3)历史条件: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综合国力;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日益加强.【点评】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8.(9分)【考点】材料解析题;戊戌变法;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新文化运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张謇兴办实业;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2)材料二所指的战争是抗日战争;(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战争的认识.【解答】(1)从材料一地图可以归纳这场战争的特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由日军首先挑起战争的,战争最先在朝鲜境内爆发;战线由朝鲜向中国境内推移,在海上和陆上进行;甲午中日战争的战事多发生在清朝统治中心﹣﹣北京附近进行.分析李鸿章的“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可见李鸿章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归于中国武器的落后,他这种认识不全面.因为武器的优劣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他没有认识到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作出的反应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张謇等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进行辛亥革命.(2)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1940年8月,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特点:从力量上来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行全民族抗战;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从地位上来说,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抗日战争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中国人民要牢记教训、勿忘国耻;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只有改革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决反对日本篡改历史的行径,防止军国主义复活,积极维护区域和世界和平.(1)特点:由日军首先挑起战争,战争在朝鲜境内爆发;战线由朝鲜向内推移,在海上和陆上进行;战事多发生在清朝统治中心进行.评价:认识不全面.武器的优劣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他没有认识到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反应: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宣传民主思想,进行辛亥革命.(2)意义: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特点:①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②地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3)认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牢记教训、勿忘国耻;国家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改革自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决反对日本篡改历史的行径,防止军国主义复活,积极维护区域和世界和平.【点评】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9.(11分)(【考点】材料解析题;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北约和华约;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2)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3)本题考查美苏冷战.(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1)材料一认为“世界历史”开端是新航路开辟,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端是工业革命.根据教材,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纷纷远航探险,开辟通往东方的航线.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之间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原来孤立、分散的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世界历史”开端是新航路开辟.(2)根据材料三“19世界上半期”可知此时英国刚刚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愈加密切,这就需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工业原料如棉花等,这就需要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美国南方奴隶主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并从英国大量输入工业品,而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保护国内原料和市场,限制工业品进口,英国与南方的利益相符,与北方的经济利益背道而驰,加剧了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则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3)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虽然两极格局是对峙的格局,但正是为了在对峙中取胜,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会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教训,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统一集团内部的国家也会加强协作,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4)围绕“在当今世界交融与联系日益密切的趋势下我国的应对办法”回答即可.如加强国际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支持“新航路开辟”的观点.(2)地位:世界工厂.行业:交通运输业.影响:对北美:加剧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对东方国家:加速了中国、印度等东方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自然经济瓦解,使这些地区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阻碍了这些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两极对峙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约建立.积极影响: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教训,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加强了两大集团内部的协调,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4)应对:加强国际合作,关注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点评】掌握新航路开辟、美苏冷战等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011-2013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

2011-2013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

陕西省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部分)一、选择题:13.《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引进果树品种B.推动经济交流C.加强友好交往D.寻求军事联盟14.小华同学对右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简车是唐朝时出现B.都江堰是防洪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C.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D.看来中国只在这两朝代时能“以农为本”15.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16.以下这组图片中,体现我党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是 DA.开国大典B.一汽投产C.“863”成就展D.香港回归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追求和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

请回答17-18题17.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对以下史实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加强了王权巩固B.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扬起近代化的船帆C.俄国解放农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俄国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18.爱因斯坦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他感到非常痛心。

他在一封千美国公民书中说:“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②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标志着二战结束③原子能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④科技发展要为人类的和平、进步服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19.(7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4-16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

陕西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陕西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

陕西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第Ⅰ卷选择题(12分)(选择题1—12题为思想品德,共计24分。

13—18题为历史,每个2分,历史12分。

)13. 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 )A.御史大夫B.丞相C.锦衣卫D.军机大臣14.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列强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据此回答15-16题。

1 5.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16.对下面一组图片所拟定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30年代的日本毒计中国军队1945年日本取得台儿庄大捷向中国政府投降A.多行不义必自毙B.蓄谋已久的日本侵华C.国共应合作抗日D.反对战争,呼唤和平17.“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

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A.①③B. ①④C.②③D.②④18.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带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为此,美国(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C.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D.调整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8分)(非选择题19—21题为历史,共计28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