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学课件PPT(附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学课件PPT(附教案)

④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在奉献中提升生命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材料一 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周日到 大街当文明监督员,协助交警维持秩序。对此, 妈妈说:“在大街上干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是你, 劳而无功,不 值得。” 材料二 “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 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 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 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1)妈妈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的。由此可知,雷锋的人生观是 ( C )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B.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 事情 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C.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D.享受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探索生命无穷的 奥秘
4.在某社区学习中心,一批志愿者坚持每个周末来教
社区里的老人和儿童学习英语。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参
阅读与感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 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 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 ,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 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 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 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 么?
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 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 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探究与分享
◇在大兴安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铁路巡守点,这里无 水、无电。有一位巡守员在这里工作,负责巡视铁路, 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 20多千米,每天至少接送34趟列车。每当列车经过,他 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他说:“不管 在什么时候,只要接车了就标准地站着,这里只有你, 你就是主人。”他被人们称为“最美巡守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精品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精品教案(2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1.播放视频:《梦骑士》。

2.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1)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

(2)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2.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人生(1)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小结:(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目标导学二:发现我的生命1.我的生命线(教材P113)(1)回忆历程:可让学生准备好A4纸,把纸横过来,中间画一条河,说明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PPT课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PPT课件
D
统编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PPT课件
辽宁一9楼住户的煤气罐燃烧起火, 为防止火焰引燃厨房, 消防员拎起煤气罐向户外转移。 因楼层高、煤气罐温度高, 他们不得不多次换人前进。
福州消防支队消防员沈伍呷, 在一次负重长跑训练后队消防战士张晓方的照片, 他刚刚成功处置了6起火灾, 露出胜利的憨笑。
消防战士被誉为“最美逆行者”,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职业。 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的生命的意义是怎样的?
但走在雅砻江镇街头,红色的防火标语无处不在:“放火烧山牢底坐 穿”“野外用火关五天,造成火灾判五年”。它们时刻提醒着人们,这是一 个被山火威胁的地方。这里的居民世代与山火抗争,从无怨言。59岁的刘清 勇说:“这是我们的大山。”
在雅砻江镇,打火是各村村民共同的职责。各村中组建的“半专业打火 队员”也是各家轮班,每年更换,今年正好轮到央青家。按照村委轮选打火 队员的制度,被轮到的一家,必须报上一人成为打火队员,在1到6月份的防 火期,可获每月100元工资。但火情紧急时,普通村民也需要上阵,所以这次 父子俩同在一线。
为了应对山火,当地人几乎全部上阵。 20岁时,刘清勇作为尼波村的队长,第一次带着村民和民兵上山打火。 那时村民都是义务参加,男人上山打火,女眷们在后方准备伙食,有的还用 木桶装水上前灭火。后来村里组建了专门的扑火队,有了薪资补贴,但真遇 见大火,依然每家每户都要出人,基本没有例外。 当被问到打火是否辛苦时,打了一辈子火的刘清勇笑了:“辛苦啥,这 是我们的大山。”
A.①②④
B. ①④ C.②③④
B D.①②③
3.在某社区学习中心,一批志愿者坚持每个周末来教社区里的老人
和儿童学习英语。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参加这项活动时,他们有着不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生命是最重要的,是最根本的,是每个人的权利。

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而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七年级阶段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这是学生进行全面认识自己的阶段,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

因此,设计本课内容,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将有助于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有助于初中学生科学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延伸生命的价值,让生命之花绽放。

二、案例主题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内容,通过疫情期间的鲜活事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进行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案例过程(一) 教学导入图片展示:李文亮的照片并配上文字“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设计意图】用身边鲜活的事迹来导入“生命”这个主题,让学生明白李文亮医生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却活出了生命的精彩,是伟大的生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以此让学生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活动片段一:感受生命的温暖1. 观看疫情期间全国支援武汉的视频。

2. 谈谈学习中、生活中让你感受温暖的事情?师总结:我相信社会有了大家的参与,冷漠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温暖、和谐、友善,其实在我们身边,传递温暖的人还有很多,老师认识这样一位人,他叫林生斌。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让他们感受生命的温暖和美好,能够让他们引起情感共鸣。

再让学生谈身边感人的事迹,这样上课的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高,课堂相当活跃。

教案:第10课 绽放生命之花——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案:第10课 绽放生命之花——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案::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1)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

(3)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部分教学内容是关于生命教育的主题。

旨在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导演,力求生命充盈,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学会关切他人,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生命的价值,追求美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情分析: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虽然相比小学生,他们有了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眼界,但他们对事物或观点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尚不甚强,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产生偏差,陷入迷茫和彷徨,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编织自己生命的未来。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甘于平凡的生命,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的理念,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理解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量就不同,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活态度不同,生命质量不同,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平凡的生命也能闪耀出伟大。

难点: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环节与活动:一、新课导入出示巴金的近照,同学们认识吗?例举巴金的文学代表作品《家》《春》《秋》,《雾雨电》等。

巴金说过这样一段话: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得死去。

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巴金请问你们怎么理解“让生命开花”?(生:让生命开花,也就是要活出生命的精彩,让生命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第十课__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__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尊重和关爱生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素材,用于教室展示。

2. 制作PPT课件,便于教室讲解。

3. 准备一些关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书籍、文章,供学生阅读。

4. 安排教室讨论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命之花的图片,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图片上的植物叫什么名字。

2. 引出课题:绽放生命之花3. 介绍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之花的含义,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新课教学1. 观看视频:生命的诞生。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异和脆弱,以及生命的可贵。

2. 阅读文章: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3. 讨论与分享:关于生命的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含义和意义,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生命认识和价值观。

4. 游戏互动:说出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并背诵一些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5. 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生命。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和人类,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珍贵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三)小结作业1.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2.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身边的生命,思考生命的含义和意义,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注:)作业安置得很温馨,也很实际。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命,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思考生命的含义和意义。

生命是奇奥而复杂的,它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性,无论是微小的生物还是巨大的生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命过程和生存方式。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 为了那些关心你、爱着你的 人而活着,也是为了自己而
活着,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更完美
• 每个人活着的意义都不应该 一模一样,人要活出自己就要决 定自己活着的意义
一、生命的追问
• 1、人为什么活着? • 2、怎样的人生才是值得?P112
张衡
李时珍
司马迁
袁隆平
安 徒 生
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 但现在我们面对道德现状和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大家往往都以第三者自居, 剖析批判,鞭挞讨伐,社会舆论十分强大,万民口诛笔伐。这确实对震慑邪 恶,唤醒良心,呵护善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总觉得我们是否可 以在口诛笔伐的同时,让我们每个人从事后第三者的高度回归的今天当事人 的角度,从自己当时当下的工作生活中做起,担当起自己应担当的道德责任。
梯的5楼,横跨在栏杆上说要跳楼,上千名市民围观看热闹,有围观者 说“跳吧跳吧,想想你也不敢跳。” • 今年8月31日凌晨,苏秀云老人在沈阳市阜康心理医院自自缢身亡。值 班医生两次经过,看了看吊在门框上的病人,没有任何举动就离开了。 • 去年12月,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一辆由济南开往菏泽的长途汽车 上,司机李国强为保护乘客行李身中五刀,乘客冷漠旁观无一伸出援手。 • 去年11月,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一个婴儿被丢弃在闹市街头4天,活 活冻死。 • 去年12月,福州一位85岁老人猝死路边,老人摔倒之际,有人围观却 无人出手相救。 • 09年10月30号,湖北荆州宝塔湾,大学生为救落水少年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在英雄遗体打捞时,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挟尸要 价,一共收取了36000元的捞尸费! • 09年4月20号,广州花都区发生一起特大车祸,路人为救伤者连拦五辆 车,其中包括一辆巡逻治安车尽皆不顾而去。事故导致3死3伤。 • 06年7月,一年轻打工仔游长江不幸溺水身亡的全程照片被一网友拍下 并上传于网络,该摄影者见死不救的行为遭网友们怒斥。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绽放生命之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的奇特性,认识生命的可贵。

2. 掌握尊重生命的正确方法,增强珍爱生命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从而珍惜生命,积极面对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奇特性,尊重生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感悟生命,从而珍惜生命。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图片和案例。

2. 准备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视频和音乐。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图片展示,欣赏花开的美丽。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花的美丽的地方,并思考它们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才能达到这种美丽。

2. 介绍花的成长过程,并引出课题《绽放生命之花》。

(二)新授内容1. 介绍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以及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生命焕发色泽。

2. 展示各种植物发展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从而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之情。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尽力,如:学习、工作、生活、人际干系等。

4.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让生命之花绽放,让学生了解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5. 小组讨论: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做法。

6.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之花,只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关爱,就一定能够让它绽放出美丽的色泽。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述那些绽放生命之花的人和事,共同感受生命的美好和价值。

3. 针对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四)安置作业1.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生命之花的感悟和思考,字数不限。

2. 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思考它们是如何绽放生命之花的,并写下你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重要,认识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课标分析探索人生的真谛,完善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让学生知道,即使我们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且很短暂,所以我们要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协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材分析本课“绽放生命之花”是教材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本教材最后一课的内容。

主要包括“感受生命的意义”和“活出生命的精彩”两个框题。

第一个框题“感受生命的意义”主要讲述了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等问题。

第二个框题“活出生命的精彩”告诉我们: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体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活的质量;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让生命充盈;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我们要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创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学情分析和了解,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依然是十分陌生的问题。

所以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有意义的生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教学重难点1.感受生命的意义。

2.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法指导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为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活动,应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教备为了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课前应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好采访内容,并熟悉教材,教师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水平目标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水平。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驾驭自己的生活。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

突破方法:有意义的生命这个内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重心必须放在“生命的追问”和“发现我的生命”这两个问题上。

结合“探究与分享”和教材中正文内容,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到,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实行适当的点拨,协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探究新课堂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朗诵式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提出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又有利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生命中有哪些值得珍惜,值得追求?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如果生命是一粒种子,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它的所有力量努力使自己苗壮生长,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绽放生命的精彩。

让我们享受生命,同时也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更美好。

-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教师板书,揭示课题。

方法2:问题式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等问题,激起学生探寻的心理,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

过程:1.教师提出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2.学生抢答: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协助他人;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教师归纳: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虽然我们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奧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3.教师要求学生将课前搜集、整理好的采访内容实行交流,并选择其中的一两份作点评。

4.提示课题,导人本课。

二、自主探究,信息捜索【设计意图】旨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习的过完全成为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理解原理,同时让学生使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自学提纲:(1)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2)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3)如何创造生命的意义?过程:1.针对自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浏览本课正文内容及相关板块,通过自主学习逐一实行解决。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必要时给予点拨。

3.学生回答,教师纠偏。

4.师生共同归纳:(1)有意义的生命: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设计意图】旨在通过P114“探究与分享”板块的进一步讨论,使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过程:1.多媒体表现:2.出示问题:(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3.学生分小组实行合作、探究。

4.各小组代表交流探究结果,教师纠偏。

5.师生共同归纳: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四、精讲点拨,知识整合【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既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水平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又有效地将相关知识实行整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问题:1.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2.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点拨:这两道题,旨在考査学生对“感受生命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一问“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主要是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来说,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第二问“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旨在让学生通过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领悟到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知识整合:.1.生命的意义在于: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2.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各自的人生。

五、典型题目分析选择题“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了大爱。

”91岁的高龄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的感人事迹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下列关于生命意义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B.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C.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D.要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就必须放弃个人的全部利益【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解读材料的水平以及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的把握情况,解答时要思维灵活,将课本知识和材料紧密结合起来。

教材中指出,“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显然选项A、B、C的说法是准确的,选项D“就必须放弃个人的全部利益”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应为D。

【参考答案】D六、课堂达标训练—、选择题1.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何时终结,谁也无法预料。

但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邃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摄人心魄的情感……这给我们的启不是()A.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B.有杰出贡献的人,生命才有意义C.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D.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2.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这主要说明()A.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珍爱生命,寻找生命的意义B.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C.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D.人类改造环境的水平非常强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楚河汉界边的象棋运动员,除奸铲恶的人民卫士,明净教室里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①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②要尊重他人的生命③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④必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二、简要分析题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节选自《雷锋曰记》请使用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二、简要分析题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 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 上,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七、课堂小结先由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点评总结。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去进一步感受和 发现生命的意义吧!板书设计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追问有意义的生命 感受生命的意义发现我的生命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选择题1.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在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更有意义/下列观点中你同意的是( )。

A.清闲舒适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B.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的延伸,C.只有获得一定的地位和金钱,才能体现人生的意义D.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尽情地享乐才不枉此生2. 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②不幸的生命毫无意义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④生命能够做到十全十美A.①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3.每个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都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愿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了不让我们的将来留下遗憾,我们应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