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技巧(完整版)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要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数学运算方法,还需要熟练运用一些快速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快速浏览材料:在阅读资料时,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名称、单位等关键信息,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指标:重点关注与问题相关的指标数据,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
标记重要数据:对于关键数据和容易混淆的数据,可以用铅笔进行标记,以便在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2、计算技巧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在计算除法时,可以先计算出商的首位数,从而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估算法: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估算出结果的范围。
特殊值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殊分数,如25%=1/4,50%=1/2 等,可以简化计算。
3、分析技巧观察选项差距:在计算之前,先观察选项之间的差距大小。
如果差距较大,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如果差距较小,则需要精确计算。
分析数据趋势:通过观察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判断答案的大致范围。
比较大小技巧:对于比较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分子分母同乘或同除一个数的方法,将数据化为相同形式进行比较。
二、练习题【例 1】2019 年,某地区 GDP 为 5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多少亿元?A 462963B 475000C 480000D 487500【解析】首先,根据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可得 2018 年该地区 GDP 为 5000÷(1 + 8%)≈5000÷108 ≈ 462963(亿元),故答案选 A。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一、适当试题标记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只需要短暂地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
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
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线标出;(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地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1、选项特点分析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行测是招录公务员的必考科目之一,而在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题目考察考生对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是做好行测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们提高在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中的解题水平。
一、了解题型特点在解答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之前,考生首先要了解题型的特点。
通常,这类题目会以图表、数据、文段等形式呈现,考察考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在解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以及需要从资料中提取的信息。
2. 注意资料的来源和背景:了解资料的背景信息对于正确理解和分析资料至关重要。
3. 注意细节信息:细致入微地观察资料中的细节信息,提取关键数据和关键字,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公务员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经常涉及大量数据的分析与判断,因此,考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以下是几种提高数据分析能力的方法:1. 数据分类法: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属性,将其分类整理,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分析数据。
2. 图表分析法:通过绘制图表,将数据可视化,便于理解和分析。
3. 数据对比法:将不同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进行分析。
4. 数据趋势法: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掌握数据的变化规律,进行推断和预测。
三、注重思维训练在解决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思维训练的方法:1. 归纳法:将大量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找到共性和规律。
2. 比较法:将不同的观点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和差异。
3. 推理法:根据已知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4. 思维导图法:以图形化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展示,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多练习,积累经验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通过多做题目,积累经验,熟悉各类题型和解题思路,加深对行测考试的了解,并及时总结错误经验,找出解题中的不足之处。
行测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

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异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要点:"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要点: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 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一、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大)另一个乘数因子;二、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大(或缩小)除数。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得分的模块。
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并准确解题,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谈谈数据处理的技巧。
一、快速阅读材料在拿到资料分析的题目时,不要急于去计算数据,而是先快速浏览材料。
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数据类型。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有文字型、图表型和综合型。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的所属关系;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横纵坐标、单位等关键要素。
例如,看到一个关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文字材料,我们要迅速找到涉及的地区、经济指标以及相关数据的表述方式。
二、准确标记关键数据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对于关键的数据和信息要用笔进行标记。
这样在后续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数据,节省时间。
标记时要简洁明了,避免标记过多导致混乱。
比如,在一个关于人口数据的图表中,我们可以标记出与题目相关的年份、年龄段以及对应的人口数量。
三、掌握数据的简化与估算在处理数据时,不必追求精确计算,而是要学会简化和估算。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字,可以根据选项的差距和精度要求进行适当的取舍。
例如,计算“12345÷125”,我们可以将 125 近似看作 120,12345 近似看作 12000,这样计算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接下来,我们说说快速解题的技巧。
一、明确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所问的是什么,是求增长率、比重还是平均数等。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时间、单位等限制条件。
比如,题目问“2019 年 A 地区的 GDP 比 2018 年增长了百分之多少”,我们就要明确是求增长率,并且时间是 2018 年到 2019 年。
二、运用公式和方法资料分析中有很多常用的公式和方法,比如增长率的计算公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比重的计算公式“部分量÷整体量×100%”等。
公务员 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一、基本公式法所谓基本公式,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一些公式,比如说增速公式,增速公式里面肯定含有年增速、复合增速以及倍数增速公式,我们先看看这些常用的公式。
增速公式,我们在这主要介绍两种,一个是年增速,一个是复合增速,这两个的难度都不是很高,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只要记住公式,套用公式就可以了。
+++++++++++++++++++++++++++++++++++++++++++++++++++++ 年增速=末期值/基期值-1=(末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加量/基期值;复合增速=r1+r2+r1×r2(其中:r1是末期的增速,r2是基期的增速);增加量=末期值-基期值=末期值×增速/(1+增速)比重增减公式=(A/B)×(a-b)/(1+a)(其中a为A的增速,b为B的增速)+++++++++++++++++++++++++++++++++++++++++++++++++++++ 我们学习这些公式,不是为了记忆,而是要应用,所以我们在记忆的同时,一定要理解这些公式,对于之前没有接触的公式,我们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自己化简一下,这样就有助于记忆。
这些公式,记住了,然后就是应用啦,我们来看看相应的试题吧。
************************************************************************************** 【真题示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
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116.“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 C.74.5% D.8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着重考查估算能力。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我们对数据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还要求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 2345 + 5678 1234 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计算出这三个数的尾数 5 + 8 4 = 9,所以答案的尾数就是 9,从选项中选出尾数为 9 的选项即可。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指在除法运算中,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我们可以使用首数法。
比如:计算34567÷123,我们先计算 345÷123,首位商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从选项中选择首位是 2 的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分数等转化为特定的分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125%可以转化为 1/8,25%可以转化为 1/4,333%可以转化为 1/3 等。
当算式中出现这些数字时,我们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计算 3456×125%,就可以转化为 3456×1/8 = 432。
四、有效数字法有效数字法是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后计算。
对于乘法运算,我们一般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取舍原则是: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0、1、2 时,全舍;当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8、9 时,全进;其他情况,一进一舍,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例如:计算 3456×5678,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3456 可以近似为 35,5678 可以近似为 57,然后计算 35×57。
五、错位加减法对于形如 A×B /(1 + x%)的式子,我们可以使用错位加减法来简化计算。
比如:计算 345×115 /(1 + 15%),我们将 115 变成100,需要减去 15,那么 345 也要减去345×15% ≈ 52,式子就变成了(345 52)×100 = 293×100 = 29300。
《行测》全资料分析资料报告快速答题六句口诀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快速答题六句口诀一个目标:做前3个两种结构:总分式、一段式三种工具:机械表、带刻度的直尺、量角器四种图形:折线、饼图、柱图、其他图五大要点:时间、单位细节、常识判断、特殊表述、定性分析、组合选择六大技巧:估算、插值、放缩凑整、通分、近似、差分下文,张老师将对这六句口诀进行详细解读。
一、一个目标资料分析的目标:做前3个,适当放弃后2个。
总结历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试题可以发现:每篇资料分析的前3个题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从资料中查找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辅以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就很容易做出来,而后面的2个题比较复杂,往往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计算,以及多个选项的对错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不完全部资料分析题,华图建议考生做完前三个而放弃后两个。
有目的的放弃,将时间投入到其他模块相对容易的题中,可以保证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两种结构在资料分析的三种题型中,考生反映文字阅读是最难的,而其难就难在阅读和查找数据。
为提高做题效率,华图建议考生熟练掌握“结构阅读法”。
一般而言,文字资料分为两种结构:总分式、一段式。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字结构,如何使用结构阅读法,下面通过例子进行详细阐述。
⑴总分式例1:2003年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39点,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6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46,与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42点。
1-6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8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
6月份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8.47,比5月份上升2.41点,比去年同期上升4.68点。
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达5723亿元,同比增长4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3.4个百分点。
6月份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达到108.91,比5月份上升0.17点滴,比去年同期上升3.44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资料分析题的难度而言,一般来说分为 3 个层次: 第一级:简单题。只需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断最大值、最小值或者资料中某一项具体 数值。这类题由于表面看来过于简单,容易使此前一直紧张的考生掉以轻心,造成失分。再加上考生易受第一印象 左右,而未必肯定用心去分析题目本身,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细心处理的地方。 第二级:中等难度的题。往往是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这类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答题过程要求 绝对细心,这对那些因担心考试时间不足而心浮气躁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另外,因为这类题对计算能力 有相当要求,所以,对那些长期习惯于用计算器的考生是重大考验,这就需要在参加考试前对自己的计算能力进行 系统的训练。 第三极:较难的题。往往是给出一组判断,要求考生判别这组判断的正误,这样的题一般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需 要对资料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有时甚至需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因此是比较难的一类资料分析题。但考生只要能对材料在整体上有准确的把握,分析的时候认真、仔细,仍不难作 出准确的判断。 资料分析题型自进入公务员录用考试中以来,虽然题量有时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来看一直较为稳定,可见其重要
四、增长率(必考)与平均增长率
1.增长率
增长率,就是增加的数额与原来的数额的比例关系。
例如,我去年的收入是 5 万元,今年的收入增长到 6 万元,今年增加的收入就是 1 万元,那增长率就是 1÷5=0.2,
即 20%。
2.平均增长率
增长的几年当中,平均每年增长的比率。
例如,某厂产值第一年 1000,第二年 1200,第三年 2000,那么
资料分析测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 力。其测试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或是一个统计表,或是一个统计图,或是一段文字,或是 统计表和文字资料,或是统计图和文字资料的综合。在资料之后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 比较、计算、处理,然后从问题后面的 4 个备选答案中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A× 2n 。
三、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指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相比的动态相对数。它等于报告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为基 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发展速度大于 100%(或 1)表示上升 100%(或 1)表示下降。 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2.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它是报告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 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者多少倍。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增长 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比如,要反映 2002 年的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为 1997 年的多少倍,用 2002 年的存款余额除 以 1997 年存款余额乘以 100%即可;但是增长速度就应该用 2002 年的减去 1997 年的再除以 1997 年的乘以 100% 或者直接用发展速度减去 1 即可。
第四章 资料分析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数量庞大,且流动速度快,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处于社会中枢的地位,需要收 集、加工、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作为公务员,要想胜任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快速理 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因此,公务员录用考试将资料分析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测试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1
性。因此,考生要给予这种基础题型高度重视,在备考中加强针对性练习。 当然,要想保证迅速而又准确地完成资料分析部分的试题,有必要掌握解题的基本理论与技巧。
第一节 统计术语介绍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 20%,若过去为 100,则现在是 120.算法是: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 20%,如果过去为 100,那么现在就是 80。算法是: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 20%,即原来是 100,那么现在就是 20。算法是:100×20%=20。 注意:占、超、为、增的含义: “占计划百分之几”用完成数÷计划数×100%。 例如,计划为 100,完成 80,占计划就是 80%。 “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 例如,计划为 100,完成 120,超计划的就是:(120-100)×100%=20%。 “为去年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用今年的÷去年的×100%。 例如,今年完成 256 个单位,去年为 100 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256÷100×100%=256%。 “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 例如,去年 100,今年 256,算法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 156%。 2.百分点 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 19%,去年增长速度为 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 3 个百分点。今年 物价上升了 8%,去年物价上升了 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 2 个百分点。
二、倍数与翻番
1.倍数 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 2000 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 14.8 平方米,为 1978 年 3.8 平方米的 3.9 倍(14.8÷3.8=3.9)。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就是指 2020 年的 GDP 是 2000 年的 4 倍。翻 n 番应为原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