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与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确认与计量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无形资产

第六章 无形资产

(六)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 根据可获得的情况判断,无法合理估计其 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应作为使用寿命不 确定的无形资产。按照准则规定,对于使用 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 要摊销,但应当在每一会计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发生减值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教材 例6-3】
•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
无形资产 商标权 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特许权
是否受法 律保护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是否有法定 备注 期限
有,10年期 有 无 有 有 有 略 有偿取得和政府无偿划拨的都应 作为无形资产认定。 只有企业授权的方可作无形资产 入账。 只有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的,方可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 这一点尤其明显地体现在商标 权、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上。
• 【教材例6-2】20×9年1月1日,甲公司从外单位购得一项 新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支付价款75 000 000元,款项 已支付。该项专利技术法律保护期间为15年,公司预计运 用该专利生产的产品在未来10年内会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假定这项无形资产的净残值均为零,并按年采用直线法摊 销。 • 本例中,甲公司外购的专利技术的预计使用期限(10年) 短于法律保护期间(15年),则应当按照企业预期使用期 限确定其使用寿命,同时这也就表明该项专利技术是使用 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且该项无形资产用于产品生产,因 此,应当将其摊销金额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 •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取得无形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75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75 000 000 (2)按年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专利权摊销 7 500 000 贷:累计摊销 7 500 000

第0402讲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处置

第0402讲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处置

【知识点】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一)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企业内部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其在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此处所说的当期损益,都是指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在利润表列示在“研发费用”项目。

(二)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内部研发支出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开发时所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专用设备的折旧额+可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注意,只有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才能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在该研发项目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能再在研发成功时调整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内部研发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原则如下图所示。

注意,上述内容在注会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三)会计核算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在发生时应先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

其中,应费用化的部分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应资本化的部分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期末,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的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研发支出达到预定用途时,应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的金额转入无形资产。

【官方政策解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将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应当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对试运行销售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2×23年1月2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

有关业务资料如下:研究阶段发生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40万元;进入开发阶段后,相关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前发生的职工薪酬3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3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后发生职工薪酬100万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200万元;2×23年10月2日达到预定用途交付管理部门使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2. 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 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 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3. 注意问题 (1)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 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企业合并形成商誉不在本准则规范, 本准则规范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例4 】2006、2007年按年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非专利技术 500 000 管理费用-商标权 200 000 贷:累计摊销 700 000 若B公司2007年末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判断, 2006年购入的非专利技术将在四年后淘汰,不 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公司决定据此在 2007年12月31日变更该非专利技术的估计使用 寿命,并按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一年末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财务费用 497 38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97 380 第二年末付款时: 借:长期应付款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 借:财务费用 347 118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47 118 第三年末付款处理略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4 973 8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 026 200 贷:长期应付款 6 000 000 第一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 = 4 973 800×10%=497 380(元) 第二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 =(4 973 800-2 000 000+ 497 380 ) ×10% =347 118 (元) 第三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 = 1 026 200 -497 380- 347 118 =181 702 (元)

关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

关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

关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进
行研发活动时所产生的相关支出在会计核算中的处理。

这些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费用,在企业内部进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相关支出,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来说,应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
1.确定无形资产的可辨认性。

无形资产需满足可辨认性,即具有单独的商业性质,并且能够被准确地计量。

2.确定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当是由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支出。

这些支出应当包括资产的购置、制造、开发和其他的直接费用。

3.确定无形资产的会计政策。

企业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的性质及其使用情况确定合适的会计政策,以便对无形资产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

4.计提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

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应当根据其使用寿命进行计提,以反映其可能的价值变化。

5.确定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

如果无形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企业应该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在合适的时期计提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

总之,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财务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

- 1 -。

第15讲_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第15讲_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第五章无形资产本章内容导读一一、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利初始计S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三、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1四、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第二节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1一、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二、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的条件三、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1四、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Γ一、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原则第三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二、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一一、无形资产的出售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处置-二、无形资产的出租-三、无形资产的报废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章节,主要考点包括:(1)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2)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3)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4)无形资产的处置等。

本章近三年考题题型均为客观题,分值在2分左右。

2023年本章教材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特征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为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二)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三)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四)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应当在符合定义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以下两个确认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提示】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

四、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的无形资产成本1.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其中,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包括:(I)使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专业服务费用;(2)测试无形资产是否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费用等。

中级财务会计——无形资产

中级财务会计——无形资产

2015-1-8
22
第二节 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与计量
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一)研究阶段
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 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 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 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 的不确定性。 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015-1-8 23 管理费用)。
2015-1-8
4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
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也可能作 为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或存货)、特 许权等。
2015-1-8
5
1.专利权: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 发明创造所拥有的独占权和专有权。
2.商标权:是指企业专门在某种指定的商 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图案、标记的权利。
2015-1-8 8
1.下列各项中,企业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有 ( )。 A.企业自行开发研制的专利权 B.企业长期积累的客户关系
C.接受捐赠取得的专有技术 D.吸收投资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E.有偿取得的高速公路15年的收费权
答案:ACDE
2015-1-8
9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015-1-8 19
【例】2015年1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购入一块土
地的使用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9 000 000元,
并在该土地上自行建造厂房等工程,发生材料支 出10 000 000元,工资费用5 000 000元,其他相 关费用10 000 000元等。该工程已经完工并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

2020年中级会计师《实务》基础知识点讲义第四章 无形资产

2020年中级会计师《实务》基础知识点讲义第四章 无形资产

内容框架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历年真题分析本章属于基础性章节,难度不大,在考试中通常以客观题为主,所占分值不高;本章还可与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会计差错更正等章节内容结合在主观题中出现;尤其是,研发支出与所得税问题的结合,土地使用权与投资性房地产的结合应高度重视。

近三年来,每年都有一套试卷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方法&技巧★学习本章时,要注意与其他章节知识的串联。

关注研发费用与所得税处理的结合;土地使用权与投资性房地产的结合;无形资产与政府补助的联系,无形资产与合并报表的联系。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知识点:无形资产的确认(★)【解释】(1)企业需要不断建立、维护人脉关系,并不能控制人脉关系,所以人脉资源不属于无形资产;人力资源这里应理解为人的才华、能力等,这是企业无法控制的,所以人力资源不属于无形资产。

企业的品牌价值和企业自创的商誉,由于其成本无法准确计量,所以不属于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问题】商誉没有实物形态,为什么不属于无形资产呢?【分析】因为商誉不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

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是指的能够单独区分、计量并出售,即能够单独计价、单独核算。

商誉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但是商誉和实体资产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当实体资产存在时,商誉存在;当实体资产不复存在时,商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企业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有()。

A.企业取得的用于自建厂房的土地使用权B.企业自创的商誉C.有偿取得的高速公路收费权D.企业外购的商誉『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B,自创的商誉,成本不能可靠计量,不确认为企业资产;选项D,企业外购的商誉,可以确认为资产,但是,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知识点: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例题·单选题】2020年10月1日,A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从产权交易中心竞价取得一项商标权,另支付相关税费75万元。

第13讲_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和处置

第13讲_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和处置

第二节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的条件◇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提示】(1)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

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

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3)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仅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额,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

(4)“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

【教材例5-5】20×7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该公司董事会认为,研发该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该公司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

该公司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5 000万元、人工工资1 000万元,以及其他费用4 000万元,总计10 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 0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发生研发支出: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 000 000——资本化支出60 000 000贷:原材料 50 000 000应付职工薪酬 10 000 000银行存款 40 000 000(2)20×7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借:管理费用40 000 000无形资产60 000 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 000 000——资本化支出60 000 000【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16年1月开始研发一项新技术,2×17年1月进入开发阶段,2×17年12月31日完成开发并申请了专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无形资产本章考情分析本章阐述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内容。

近三年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分数不高,从近三年出题情况看,本章内容不太重要。

题目类型2008年2009年2010年题目数量题目分数题目数量题目分数题目数量题目分数单项选择题2 2 2 2 1 1多项选择题1 2合计 2 2 3本章近三年考点:(1)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2)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3)土地是否作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核算)等。

2011年教材主要变化本章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计量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无形资产概述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无形资产出售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测试无形资产出租无形资产报废一、无形资产概述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例题1·判断题】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可辨认非货币性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下列各项不包括在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中:1.为引入新产品进行宣传发生的广告费、管理费用及其他间接费用;2.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

【例题2·单选题】20×8年2月5日,甲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从产权交易中心竞价获得一项专利权,另支付相关税费90万元。

为推广由该专利权生产的产品,甲公司发生宣传广告费用25万元、展览费15万元,上述款项均用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取得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1 800 B.1 890 C.1 930 D.1 905【答案】B【解析】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1 800+90=1 890(万元)。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金额除按照本书“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的有关规定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例题3·计算分析题】2009年7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合同,自丁公司购买管理系统软件,合同价款为5 000万元,款项分五次支付,其中合同签订之日支付购买价款的20%,其余款项分四次自次年起每年7月1日支付1 000万元。

管理系统软件购买价款的现值为4 546万元,折现率为5%。

该软件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09年7月1日购买管理系统软件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09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编制2009年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09年12月31日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并编制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的会计分录。

【答案】(1)管理系统软件应该按照购买价款的现值4 546万元作为入账价值。

借:无形资产4 546未确认融资费用454贷:长期应付款4 000银行存款1 000(2)2009年无形资产摊销额=4 546÷5×6/12=454.6(万元)2009年无形资产账面价值=4 546-454.6=4 091.4(万元)借:管理费用454.6贷:累计摊销454.6(3)2009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4 000-454)×5%×6/12=88.65(万元)2009年12月31日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4 000-(454-88.65)=3 634.65(万元)借:财务费用88.65贷:未确认融资费用88.65(二)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本书“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的有关内容确定。

(四)土地使用权的处理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应当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会计处理。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不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但下列情况除外: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我们不要把土地的价值转入在建工程成本)2.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实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而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例题4·多选题】北方公司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2008年1月1日,外购位于甲地块上的一栋写字楼,作为自用办公楼,甲地块的土地使用权能够单独计量;2008年3月1日,购入乙地块和丙地块,分别用于开发对外出售的住宅楼和写字楼,至2009年12月31日,该住宅楼和写字楼尚未开发完成;2009年1月1日,购入丁地块,作为办公区的绿化用地,至2009年12月31日,丁地块的绿化已经完成,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北方公司2009年12月31日不应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有()。

(2010年考题)A.甲地块的土地使用权B.乙地块的土地使用权C.丙地块的土地使用权D.丁地块的土地使用权【答案】BC【解析】乙地块和丙地块均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存货,这两地块土地使用权应该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不应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选项B和C正确。

【例题5·判断题】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先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计入无形资产,待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

()【答案】×【解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并按规定期限进行摊销。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不转入在建工程成本,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只有当外购土地和建筑物支付的价款无法在两者之间合理分配的,才全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第二节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一)研究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调查。

研究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是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开发阶段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一)研究阶段的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确认为管理费用。

(二)开发阶段的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很可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注: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

三、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的计量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构成。

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支出仅包括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和,对于同一项无形资产在开发过程中达到资本化条件之前已经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再进行调整。

四、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设置了“研发支出”科目,“研发支出”科目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中“开发支出”项目。

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通过“研发支出”科目归集。

(一)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会计核算时,首先在“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中归集,期末结转到管理费用。

(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首先在研发支出中归集,期末结转管理费用)。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见下图:【教材例6-1】20×9年1月1日,甲公司的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型技术,该公司董事会认为,研发该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该公司的生产成本。

2×10年1月31日,该项新型技术研发成功并已达到预定用途。

研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相关的必要支出情况如下:(1)20×9年度发生材料费用9 000 000元,人工费用4 500 000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750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3 000 000元,总计17 250 000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7 500 000元。

(2)2×10年1月31日前发生材料费用800 000元,人工费用500 000元,计提专用设备折旧50 000元,其他费用20 000元,总计1 370 000元。

研发支出研究阶段 开发阶段 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本例中,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型技术,并认为完成该项新型技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财务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可靠的资源支持,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并且有确凿证据予以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