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培训课件综述
合集下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PPT课件

若化合物在某波长处有强的吸收峰,而所含杂质在该波长处 无吸收或吸收很弱,则化合物的吸光系数将降低,若杂质在
该波长有比此化合物更强的吸收,将会使化合物的吸光系数
增大,且会使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变形。(举一个间接的例子
吧,前一段时间快检车抽到一批吗叮啉,红外快检认定是假
药,送到所里以后,我们用薄层法做了一下,发现样品也显
百分吸收系数 377
吸收度值 277nm 0.461
0.461×0.2609×100.00×200.00
含量=-----------------------------------×100%=96.97%
377×0.0658×5.00×0.2×100
二、多组分定量测定 解线性方程组法 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 系数倍率法 导数光谱法
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w五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测定吸光度实际上是透光率而在测定光强弱时不只是由于被测物质的吸收所致还有溶剂和容器的吸收光的色散和界面反射等因素都可使透射光减弱用空白对照可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由上图可以看出吸收光谱的特征: ⑴曲线上“A”处称最大吸收峰,它所对应的波长称 最大吸收波长,以λmax表示。 ⑵曲线上“B”处有一谷,称最小吸收,所对应的波 长,称最小吸收波长,以λmin 表示。 ⑶曲线上在最大吸收峰旁边有一小峰“C”,形状像 肩的部位,称肩峰,以λsh表示。
⑷在吸收曲线的波长最短的一端,曲线上“D”处, 吸收相当强,但不成峰形,此处称为末端吸收。
利用物质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定性及结构 分析的方法称为吸收光谱分析法。紫外-可 见吸收光谱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它是由于 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而产生的。
分析化学系列课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学习课件(PPT课件)

红移(red shift) 长移(bathochromic shift)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回主目录
增色效应或浓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
返回
example
11.1.3 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吸收带 特 点 波长较长 弱吸收 λ(nm) ~300
吸收强度 (max)
+ + +
C
–
+ +
–
C
+ +
–
*
+
–
+
C C
–
+
+
C
–
+
+
C C
*
+
C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
回主目录
–
返回
共轭双键的离域作用
4 * 3
* 最高空轨道
E>E →跃迁几率↑→↑ ; E↓→↑ 最低占有轨道 2 1 C=C 共轭 C=C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 吸收光谱的特征 • 生色团和助色团 • 红移与蓝(紫)移 •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强带(strong band) max>104 • 强带和弱带 弱带(weak band) max<10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回主目录
返回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的特征
X 微 红 可 紫 射 波 外 见 外 线 400~760nm 200~400nm
γ 射 线
3×1010 3×1012 3×1014 3×1016 3×1018 3×1020 3×10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教学课件PPT

KMnO4
530nm
AB 2
B 2
cBL
B 2cA B B 2 L 1 1 0 0 .4 2 4 1 4 2 0 0 L m o l 1c m 1
在 T = 36.8%(A=0.434)时,浓 度测定的相对误差最小。 在 实际测定时,常将吸光度控 制在0.2 ~ 0.7(T=20% ~65%) 之间。
测定相对误差与透光率的关系
3、参比溶液的选择
样
未考虑吸收池和溶剂对光
品
子的作用
参
I0
比
原则:使试液的吸光度能真正反映待测物的浓度。
利用空白试验来消除因溶剂或器皿对入射光反射和吸收带 来的误差。
例:用光程为1cm的吸收池,在两个测定波长处测定含有
K2Cr2O7和KMnO4两种物质溶液的吸光度。混合物在 450nm处的吸光度为0.38,在530nm处的吸光度为0.71,求 混合物的组成。已知1.010-3 mol/L的K2Cr2O7 在450nm处 吸光度为0.20,而在530nm处为0.05; 1.0 10-4mol/L的 KMnO4在450nm处无吸收,在530nm处吸光度为0.42。
c5 2..0 0 0 5 1 1 6 3 0 0 L g5 .0 0 1 ( 4 0gL 1)
则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A=abc,
a b A c 2 .0 c m 5 .0 0 .3 1 0 0 4 g 0 0 L 1 3 .1 0 -2 L 0 0 - 1 .c .g 1 m
Fe(SCN)3
Fe3+ + 3SCN-
溶液稀释时一倍时,上述平衡向右,离解度增大。所以
Fe(SCN)3的浓度不止降低一半,故吸光度降低一半以上,导致 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PPT(完整版)课件

因此,可能的跃迁为σ → σ*、π→ π*、n→ σ* n→ π*等。
2023/10/14
10
Wavelength
2023/10/14
11
て
~104 10~100 100~300
k
~200 200~800
<200 ~150(<200)
Amax(nm)
<U<M<M<xD<U<*0<1<*1<0<*0<0
(red shift 或bathochromic
shift) 指取代基或溶剂效应引起吸收带 向长波方向的移动;
蓝移 ( blue shift 或 hypsochron sh ift) 或紫移: 吸收带向短
波方向移动
2023/10/14
16
常见助色团及其助色效应(红移)λ
-F<-Cl<-Br<-OH<-OCH₃<-N NHCH₃<-N(CH₃)₂<-NHC₆H₅<
6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示意图
2023/10/14
不是任一波长的 光都可以被某一物质 所吸收,由于不同物 质的分子其组成结构 不同,它们所具有的 特征能级也不同,故 能级差不同,而各物 质只能吸收与它们内 部能级差相当的光辐 射,所以,不同物质 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 具有选择性。
7
物质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
2023/10/14
29
四、 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配位体
d-d配位场跃迁
配位体
配位体π- π*
金属离子
配位体
电荷转移
2023/10/14
2023/10/14
10
Wavelength
2023/10/14
11
て
~104 10~100 100~300
k
~200 200~800
<200 ~150(<200)
Amax(nm)
<U<M<M<xD<U<*0<1<*1<0<*0<0
(red shift 或bathochromic
shift) 指取代基或溶剂效应引起吸收带 向长波方向的移动;
蓝移 ( blue shift 或 hypsochron sh ift) 或紫移: 吸收带向短
波方向移动
2023/10/14
16
常见助色团及其助色效应(红移)λ
-F<-Cl<-Br<-OH<-OCH₃<-N NHCH₃<-N(CH₃)₂<-NHC₆H₅<
6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示意图
2023/10/14
不是任一波长的 光都可以被某一物质 所吸收,由于不同物 质的分子其组成结构 不同,它们所具有的 特征能级也不同,故 能级差不同,而各物 质只能吸收与它们内 部能级差相当的光辐 射,所以,不同物质 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 具有选择性。
7
物质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
2023/10/14
29
四、 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配位体
d-d配位场跃迁
配位体
配位体π- π*
金属离子
配位体
电荷转移
2023/10/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最终版)PPT演示课件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电子跃迁类型
1、※σ→σ*跃迁 跃迁所需能量最大 λ<150nm ε>104 饱和烃(远紫外区) C-H共价键,如CH4( λmax 125nm) C-C键,如 C2H6 (λmax 135nm)
仪器分析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电子跃迁类型
2、π→π*跃迁 跃迁所需能量较大
T,
T A
C
三
者
0.5
的
关
系
0
c
100
T = 0.0 %
A=∞
50
T = 100.0 %
A = 0.0
0
溶液的T越大,说明对光的吸收越小,浓度低; T越小,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大,浓度高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
吸光度的加合性
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吸光物质之间无相互作 用这时体系总的吸光度等于各个吸光物质的吸 光度之和。
仪器分析
2.※百分吸光系数:在一定波长下,
溶液中吸光物质浓度为1%(W/V),液
层厚度为1cm的吸光度。用 E1% 表示, 1cm
单位:ml/cm·g。
将两者之间的转换关系用公式来表达
M E1%
10 1cm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
※摩尔吸光系数ε 的讨论
(1)吸光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
大部分在远紫外区
含非键电子饱和烃衍生物(含N、O、S和卤素等杂原
子)
一氯甲烷 n→σ*跃迁:λmax 173nm 甲醇 n→σ*跃迁:λmax 183nm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电子跃迁类型
4、n→ π*跃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培训课件[可修改版ppt]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培训课件[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ea8f1e050876323012122b.png)
剂使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 某些
有机化合物经取代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 团( -OH、 -OR、 -NH2、-SH 、-Cl、-Br、-SR、NR2 )之后,吸收峰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这 种效应称为红移效应。在某些生色团如羰基的碳原 子一端引入一些取代基之后,吸收峰的波长会向短 波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蓝移效应。如-CH2、CH2CH3、-OCOCH3。
g -X-射线
紫外 可见
红外
微波 无线电
真空紫外
近红外
核磁共振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二、紫外可见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
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 ,可用于 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
吸收光波长范围400780 nm ,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
特点
灵敏度高 准确度较好 操作简单
max
H2O
167
CH3OH
184
CH3Cl
173
(CH3)2O
184
1480 150 200 2520
* 和 n * 跃迁
• * 和 n * 跃迁能量低(>200 nm)
• 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分子易发生这类跃迁
C=C; C=C ; N=N ; C=O
•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多以这两 类跃迁为基础
16
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
红移—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 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吸收强度即摩尔吸光
系数 ,ε增大的现象
减色效应—吸收强度即摩尔吸光 系数, ε减小的现象
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剂
17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经取代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 团( -OH、 -OR、 -NH2、-SH 、-Cl、-Br、-SR、NR2 )之后,吸收峰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这 种效应称为红移效应。在某些生色团如羰基的碳原 子一端引入一些取代基之后,吸收峰的波长会向短 波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蓝移效应。如-CH2、CH2CH3、-OCOCH3。
g -X-射线
紫外 可见
红外
微波 无线电
真空紫外
近红外
核磁共振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二、紫外可见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
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 ,可用于 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
吸收光波长范围400780 nm ,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
特点
灵敏度高 准确度较好 操作简单
max
H2O
167
CH3OH
184
CH3Cl
173
(CH3)2O
184
1480 150 200 2520
* 和 n * 跃迁
• * 和 n * 跃迁能量低(>200 nm)
• 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分子易发生这类跃迁
C=C; C=C ; N=N ; C=O
•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多以这两 类跃迁为基础
16
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
红移—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 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吸收强度即摩尔吸光
系数 ,ε增大的现象
减色效应—吸收强度即摩尔吸光 系数, ε减小的现象
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剂
17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培训课件综述共85页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培训课 件综述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培训课 件综述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谱
波长 200 400 800 3200(nm)
g -X-射线
紫外
可见
红外
微波
无线电
真空紫外
近红外
核磁共振
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二、紫外可见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
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 ,可用于 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
吸收光波长范围400780 nm ,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
E=Ee+Ev+Er
ΔΕe>ΔΕv>ΔΕr
3
一、概述 – 分子光谱
E=Ee+Ev+Er
ΔΕe>ΔΕv>ΔΕr 电子能级 振动能级
转动能级
4
一、概述 – 分子光谱
ΔΕr 0.005~0.050eV 远红外光谱(分子转动光谱) ΔΕv 0.05~1eV ΔΕe 1~20eV
红外光谱(分子振动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分子的电子光谱)5
21
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 羰基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含有C=O基团。 C=O基团主要 可产生*、 n* 、n*三个吸收带, n* 吸收带又称R带,落于近紫外或紫外光区。醛、酮、 羧酸及羧酸的衍生物,如酯、酰胺等。 羧酸及羧酸的衍生物虽然也有n*吸收带,但 是, 羧酸及羧酸的衍生物的羰基上的碳原子直接连 结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助色团,如-OH、-Cl、-OR 等,由于助色团上的n电子与羰基双键的电子产生 n共轭,导致*轨道的能级有所提高,使n* 跃迁所需的能量变大,n*吸收带蓝移至210nm 左右。
二氧杂环己烷
/nm 177 178 204 214 186 339,665 280 300,665 270
max
13000 10000 41 60 1000 150000 22 100 12
跃迁类型
* * n* n*
n*, n*
n*, n* n* n*
n→ π * < π → π * < n→ σ * < σ → σ *
10
*跃迁
• 能量很大 • 吸收光谱在真空紫外区 • 多为饱和烃
甲烷
乙烷
125 nm
135 nm
11
n
* 跃迁
• 所需能量小于 *跃迁(150-250 nm) • 若饱和烃中的氢原子被氧、氮、卤素等原子或基团所取代, 由于这些原子中含有n电子,可以发生n * 跃迁 •摩尔吸光系数比较小,一般在100-3000 L / mol cm 化合物 H2O CH3OH CH3Cl (CH3)2O max 167 184 173 184 max 1480 150 200 2520
14
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
助色团
助色团是指带有非键电子对的基团,如-OH
、 -OR、 -NHR、-SH、-Cl、-Br、-I等,它们本
身不能吸收大于200nm的光,但是当它们与生 色团相连时,会使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
移动,并且增加其吸光度。
15
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
生色团 —— 含有 键不饱和官能团 助色团 —— 基团本身无色,但能增强生色团颜色 为含有n电子,且能与电子作用,产 生n 共轭 270
光谱定性分析基础:吸
Cr2O7
2-
MnO4-
收曲线的形状和最大吸 收波长
300 350
400
500
600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三、光的吸收定律
朗伯(Lambert) 光的吸收程度和吸 收层厚度的关系 A∝b 比耳(Beer) 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 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A∝ c
25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2. pH值对紫外光谱的影响
pH值的改变可能引起共轭体系的延长或缩短 ,从而引起吸收峰位置的改变,对一些不饱和 酸、烯醇、酚及苯胺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影响 很大,如果化合物溶液变为碱性时,吸收峰发 生红移,表明该化合物为酸性物质。如果变为 碱性,发生蓝移,可能为芳胺。 例如:苯酚(当pH大于7时,发生红移) 苯胺与盐酸苯胺
26
互补光
利用被测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光具有选择性
吸收的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一、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2)有一定的准确度,该方法相对误差为2%-5%,
可满足对微量组分测定的要求。
(3)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好、仪器设备简单。
(4)应用广泛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光的互补性与物质的颜色
24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1. 溶剂的极性
溶剂的极性越强,由π→π*跃迁产生的谱带向长 波方向移动越显著。这是因为发生π→π*跃迁的分 子激发态的极性总大于基态,在极性溶剂的作用下 ,激发态能量降低的程度大于基态,从而使基态到 激发态跃迁所需的能量变小,使吸收带发生红移。 所用溶剂极性越强,则由n→π*跃迁产生的谱带 向短波方向移动越明显,即蓝移越大。发生n→π* 跃迁的分子都含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与极性溶剂 形成氢键,使得分子的非键轨道能量有较大程度的 降低,使n→π*跃迁所需的能量相应增大,致使吸 收谱带发生蓝移。
饱和烃类分子中只含有键,只能产生*跃迁。 饱和烃的最大吸收峰一般小于150 nm,超出紫外、可 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范围。 饱和烃的取代衍生物如卤代烃,其卤素原子上存 在n电子,可产生n* 的跃迁。 n* 的能量低于 *。例如,CH3Cl、CH3Br和CH3I的n* 跃迁 分别出现在173、204和258nm处。氯、溴和碘原子 引入甲烷后,其相应的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显示了 助色团的助色作用。 直接用烷烃和卤代烃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这些化合 物的实用价值不大。但是它们是测定紫外和(或)可 见吸收光谱的良好溶剂。
13
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
生色团:从广义来说,所谓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 以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但是,人 们通常将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原子团或结构系统 定义为生色团。
生色团 烯 炔 羧基 酰胺基 羰基 偶氮基 硝基 亚硝基 硝酸酯 溶剂 正庚烷 正庚烷 乙醇 水 正己烷 乙醇 异辛酯 乙醚
⑶电荷转移吸收光谱-络合物的吸收 当吸收紫外可见辐射后,分子中原定域在金属M 轨道上电荷的转移到配位体L的轨道,或按相反方 向转移,这种跃迁称为电荷转移跃迁,所产生的 吸收光谱称为荷移光谱。 在分光光度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微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19
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 饱和烃及其取代衍生物
特点
灵敏度高 准确度较好 操作简单 选择性较好 通用性强 价格低廉
7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max
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测吸光度
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吸光度
8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迁能级间 的能量差所决定,反映了分子内部能级分布状况, 是物质定性分析的依据。 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 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 λ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 形状和λmax则不同。 吸收谱带的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光子数成正 比,是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2、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
吸收曲线:测定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 收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最大吸收波长,max 定量分析的基础:某一波长 下测得的吸光度与物质浓度 关系的有关
KMnO4 的吸收曲线
1.0 0.8 0.6 Absorbance 0.4 0.2
350
525 545
22
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 苯及其衍生物
苯有三个吸收带,它们都是由*跃迁引起 的。E1带出现在180 nm(MAX = 60,000); E2带 出现在204 nm( MAX = 8000 );B带出现在255 nm (MAX = 200)。在气态或非极性溶剂中,苯 及其许多同系物的B谱带有许多的精细结构,这是 由于振动跃迁在基态电子上的跃迁上的叠加而引起 的。在极性溶剂中,这些精细结构消失,当苯环上有 取代基时,苯的三个特征谱带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E2带和B谱带。
苯 184 ( *) 204 254
苯酚
(—OH为助色团)
/nm
16
紫外光谱中常用的术语
红移与蓝移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常常因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 剂使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吸收强度发生变化: 某些 有机化合物经取代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 团( -OH、 -OR、 -NH2、-SH 、-Cl、-Br、-SR、NR2 )之后,吸收峰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这 种效应称为红移效应。在某些生色团如羰基的碳原 子一端引入一些取代基之后,吸收峰的波长会向短 波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蓝移效应。如-CH2、CH2CH3、-OCOCH3。
9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分子中外层价电子跃迁的结果(三种):形成单键 的σ电子、形成双键的π电子、未成键的n电子
分子轨道理论:一个成键轨道必 定有一个相应的反键轨道。通常 外层电子均处于分子轨道的基态 ,即成键轨道或非键轨道上。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 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ΔΕ大小顺序为:
* 和 n * 跃迁
• * 和 n * 跃迁能量低(>200 nm)
• 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分子易发生这类跃迁 C=C; C=C ; N=N ; C=O
•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多以这两 类跃迁为基础
• * 比 n * 跃迁几率大 100-1000 倍 • *跃迁吸收强, ~ 104 • n * 跃迁吸收弱,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