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合集下载

例谈“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化学反应条件控制

例谈“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化学反应条件控制

例谈“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化学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工艺流程是指化学反应中所需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条件控制,包括反应条件、溶剂选择、催化剂等。

在化学工艺流程中,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量以及生产成本。

本文将以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化学反应条件控制为主题,探讨其重要性和相关实例。

化学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工艺流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化学反应是通过原料进行化学转化来得到所需的产物,而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比例、催化剂选择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反应速率、产物选择性以及产物纯度。

在工业生产中,必须对化学反应条件进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反应能够高效进行并获得优质的产品。

以氧化反应为例,氧化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产物。

氧化反应的条件控制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增加反应温度和氧气分压可以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但过高的温度和氧气分压可能导致多余的副反应和能量消耗增加。

需要在充分考虑反应速率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反应温度和氧气分压,以获取高产率和优质产品。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也与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例如在合成某种化合物时,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选择直接影响产物的结晶形态和晶格结构,从而影响到产品的性能。

在工业化学工艺中,对化学反应条件进行精确的控制,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和优化。

在化学工艺的实践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通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1. 温度控制:通过加热或冷却设备对反应体系进行温度控制,以保持反应在较理想的温度范围进行。

2. 压力控制:对于需要高压条件的反应,需要采用相应的设备来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力。

3. 气氛控制:对于氧化反应或气相反应,需要精确控制反应体系的气氛成分和流速。

4. 催化剂控制: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及其用量,可以促进反应进行或选择性地影响产物结构。

5. 底物浓度控制:通过精确控制反应物的投料速率和浓度,来控制反应的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的优化和控制

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的优化和控制

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的优化和控制化学反应是一种能够永久改变物质的方法,它可以生成新的物质,或者将原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反应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反应产物以及反应的选择性等方面。

因此,优化和控制反应条件是化学反应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反应产物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是随机的。

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中的粒子碰撞并互相作用,导致键断裂和形成。

因此,反应条件的优化和控制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力、添加催化剂等方式来进行。

这些条件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增大,分子之间的撞击频率和强度也增加,使得反应速率加快。

但是,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温度范围和温度敏感性。

一些反应在低温下非常慢,但在高温下速度显著加快,而另一些反应则在高温下失效。

浓度也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浓度过高会导致小分子产生不利的动力学效应,例如粘聚、削减和溶解度降低等。

因此,在选择反应条件时,需要了解反应体系的化学特性,并进行适当的试验和控制。

压力是影响气态反应速率的另一重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速率和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来影响反应速率。

当压力升高时,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因此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但是,一些反应在高压下会产生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现象,从而导致反应中间体的生成和选择性降低。

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除了热力学条件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的动力学条件。

动力学条件是指反应不同阶段的反应路线、反应物之间的反应机理以及不同反应物的相互作用。

在化学反应的这些阶段中,反应物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应中间体对反应过程的选择性和速度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反应条件时,动力学条件也需要进行优化和改变。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控制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控制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通过优化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选择性和产物质量。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一、温度的优化与控制温度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化学反应中,适当的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的产生。

优化温度需要考虑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特性和动力学行为。

在确定温度时,可以通过研究反应的活化能和温度的影响来选择最佳的反应温度。

控制温度可通过恒温设备来实现,如水浴、热槽等。

二、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是化学反应中常用的优化和控制方法之一。

催化剂可以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通过引入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实现经济高效的反应。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需要考虑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

控制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浓度和操作条件可以进一步优化反应过程,提高产物收率。

三、反应物浓度的控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有重要影响。

适当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优化反应物浓度需要考虑反应平衡和产物选择性。

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投料量和添加速率,可以实现反应物的浓度控制。

此外,在反应溶液中添加溶剂或控制反应物的反应物质的摩尔分数也可以实现反应物浓度的控制。

四、反应时间的优化反应时间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过短的反应时间可能导致不完全反应,过长的反应时间则增加了生产成本。

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可以优化产物的质量和收率。

优化反应时间需要根据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和产物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

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的固定时间或者根据反应进度进行取样检测来实现反应时间的优化。

此外,还可以使用流程化的反应体系,通过合理的连续稳定的供料速率实现反应时间的优化。

五、pH值的调节pH值是反应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对于酸碱催化反应和酶催化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pH值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的pH值,可以改变反应物和反应中间体的电离程度,从而优化反应条件。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2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共25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2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共25张ppt)
(2) 等:同一物质
化学平衡的本质
v 正 = v逆 ≠ 0
化学平衡的标志
(3) 动:一种动态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并没有停止。
(4) 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5) 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原来的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
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直接依据——根据速率关系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的最大程度,
即反应进行的限度。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理解:
①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换率。
②同一可逆反应,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即改变
反应条件在一定程度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1) 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随着反应进行,
v正 = v逆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
各反应物的浓度和各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改变
化学平衡
在可逆反应中,当 v正 = v逆 时,
平衡状态
c反应 和 c生成
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之
为 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反应没有停止,即: v正 = v逆 ≠ 0
t0
动态平衡
同一物质:生成速率=消耗速率,即v正(A)=v逆(A)
不同物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正()
的速率如 aA+bB cC+dD
=
逆()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2 同时消耗 2mol SO2
X
相同时间内,生成 2mol SO3 同时消耗 1mol O2

化学反应的实验条件和控制

化学反应的实验条件和控制

化学反应的实验条件和控制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

而在进行化学反应实验时,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反应的进行和结果的获取。

一、温度的控制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来改变反应速率。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高温能够提供更多的能量,促使反应物分子之间碰撞的频率和能量增加。

但是,过高的温度也可能导致反应失控,产生副产物或者破坏反应体系。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反应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进行控制。

二、浓度的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对于反应速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更高的浓度意味着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增加了它们之间发生碰撞的机会。

但是,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过于剧烈,难以控制。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的需要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物浓度进行控制。

三、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催化剂来改变反应速率和反应路径。

催化剂能够提供新的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反应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它能够在实验中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四、反应体系的控制除了控制温度、浓度和使用催化剂外,反应体系的选择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反应容器、溶剂和反应条件,以保证反应的进行和结果的获取。

有些反应可能需要特殊的反应条件,比如高压、真空或者特定的气氛等。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反应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体系进行控制。

五、其他实验条件的控制除了上述的温度、浓度、催化剂和反应体系的控制外,还有其他一些实验条件也需要进行控制。

比如,反应时间的控制,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的速率和目标产物的生成情况,确定适当的反应时间。

此外,pH值、氧气的供应、光照条件等也可能对某些反应有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技巧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技巧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技巧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技巧在化学世界中,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现理想化学反应的关键。

就像人类需要适当的环境来生活和工作一样,化学反应也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有效进行。

让我带你深入了解这些控制技巧,就像教育和引导一个新手一样。

首先,我们要介绍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温度就像是化学反应的掌门人,它决定了反应的速率和产品的选择。

有些反应需要高温才能启动,就像在寒冷的冬天需要额外的衣物来保暖一样。

反之,有些反应在低温下更为稳定和高效,就像在炎热夏天里寻找阴凉一样令人舒适。

其次,考虑到化学反应中的溶剂选择。

溶剂就像是反应的舞台,为反应物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来发挥。

有些反应需要极性溶剂来分解和稳定反应物,就像热情和理解能够平息激烈的争执一样。

而非极性溶剂则更适合某些亲疏水性反应,就像让独立的个体在适当的环境中自由发展一样。

第三,我们不得不提及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催化剂就像是反应的引导者,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促进反应的进行。

有些催化剂能够精确地选择特定的反应路径,就像导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一样。

它们可以是金属、酶或者复杂的有机分子,各自在不同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最后,时间对于化学反应也至关重要。

时间就像是化学反应的节拍器,控制着每一个步骤的进行。

有些反应需要长时间的放置和慢慢酝酿,就像一个好的思路需要时间来成熟一样。

而其他反应则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就像快速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一样。

总结来说,掌握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技巧就像教育和引导一个新手成长一样,需要耐心和技巧。

从温度、溶剂选择、催化剂到时间的精确控制,每一个步骤都是化学反应成功的关键因素。

只有在这些条件得当的情况下,化学世界才能展示出其真正的魅力和奇妙之处。

希望通过这些拟人的描述,你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背后隐藏的精妙之处。

例谈“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化学反应条件控制

例谈“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化学反应条件控制

例谈“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化学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所需的产品的过程。

在化学工艺流程中,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反应的速度、产率和产品的质量。

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物质浓度和催化剂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条件进行探讨。

首先是温度。

温度是化学反应速度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了反应物的分子能量和碰撞频率。

反应速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一些需要快速反应的工艺中,需要提高反应温度以加快反应速度。

温度也会对反应达到平衡态的位置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平衡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较有利于生成反应物,而在较高温度下则有利于生成生成物。

温度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点来确定。

其次是压力。

压力对气相反应的控制非常重要。

在气相反应中,提高压力可以增加气体的分子密度和碰撞频率,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在一些需要高选择性的反应中,合适的压力可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压力也会对反应的平衡位置产生影响。

提高压力可以推移平衡位置向生成物的一方。

反应时间是指反应物进入反应体系到反应结束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反应速度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通常来说,反应时间较长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过长的反应时间可能会带来降解、副反应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在实际工艺中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反应时间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物质浓度是化学反应的重要参数之一。

适当的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浓度过低可能导致反应速率过低,而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需要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浓度范围。

物质浓度也会对反应热力学平衡产生影响。

在一些需要高度纯净产品的工艺中,需要控制反应物浓度,以使得反应朝着理想方向进行。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和选择性。

催化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稳定性。

催化剂的负载方式、支撑剂的选择和催化剂的活性位点等因素也会对催化剂性能产生影响。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条件与实验控制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条件与实验控制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条件与实验控制化学实验是通过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实验手段,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进行相应的实验控制。

本文将探讨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条件与实验控制方法。

一、实验条件1. 温度:温度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不同化学反应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温度控制装置,如恒温水浴或恒温箱,来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

同时,实验室中也要注意控制室温,避免外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压力:某些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力下才能进行或达到较好的反应速率,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力。

通常通过调节反应器中的气体体积或添加溶液体积来控制压力。

3. pH值:这是涉及到酸碱性的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条件。

实验中通常使用酸度计或碱度计来测量或调节溶液的pH值,以控制反应体系的酸碱度。

4. 浓度: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很大关系。

实验中通常通过称取所需质量或体积来控制反应物的浓度,有时也需要使用稀释或浓缩的方法进行调节。

5. 溶剂: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需要使用特定的溶剂来溶解反应物或作为反应介质。

选择合适的溶剂对反应的进行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反应物的性质来合理选择。

二、实验控制1. 操作技巧: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准确的操作技巧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例如,对液体的准确称量、溶液的均匀搅拌、反应体系的完全混合等操作都需要注意。

2. 时间控制:有些化学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控制好反应的时间。

可以使用计时器或其他时间监测装置来记录反应时间,并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3.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要保持实验室的洁净、通风良好,并合理放置实验仪器和试剂,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控制变量: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某个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需要在实验中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感兴趣的变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采用“一大一小”的两浓度进行比较
A.10mL0.1mol/LNa2S2O3 + 10mL0.1mol/LH2SO4
B.5mL0.1mol/LNa2S2O3 C.10mL0.1mol/LNa2S2O3 2.实验设计意图 A与 B A与 C A、B--相同温度下Na2S2O3浓度对相关反应速 率的影响; A、C--相同温度下H2SO4浓度对相关反应速 率的影响; + 5mLH2O + 10mL0.1mol/LH2SO4 + 5mLH2O + 5mL0.1mol/LH2SO4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2009、10、28
考试说明: 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案例1: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易成功
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 原因分析 氧气浓度偏低或量不足 性质 用量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操作
改进: 250mL集气瓶充满氧气 除去氧化膜5cm×2cm铝箔
反应条件控制
配比用量控制 (用量、浓度、酸碱性等) 外部条件控制 (温度、状态、催化剂等)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 催化剂 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 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 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 pH等于10时, ; 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 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 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 10 (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编 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 L-1 H2O 2 Fe2+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298
3
3 10
6.0
6.0 6.0
0.30
0.30 0.30
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13 ③ 探究溶液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 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所用试剂 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 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
用量 铝箔剧烈燃烧
原因分析(折算为标准状况下进行该反应)
状态
5cm×2cm铝箔质量约125mg ; 229mol; 该氧气最多能消耗的铝箔质量是: (0.0102×27×4)÷3 = 0.36g = 360mg. 360mg> 125mg ,反应能成功进行 比较法来寻找反应的最佳条件
以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温度
例4: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
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 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 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 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 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 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例2: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 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 L-1、2.00 mol· L-1,大理 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 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 验编号: 实验编 号 ① ② ③ T/K 298 298 308 大理石规 HNO3浓 实验目的 -1 度/mol· L 格 2.00 粗颗粒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 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 1.00 粗颗粒 影响; 2.00 粗颗粒 (Ⅱ)实验①和 ③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 影响; ④ (Ⅲ)实验①和 2.00 细颗粒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 )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H< 0
4.6mL 蓝色
稀释时:很快变成粉红色(平衡向右移动);
加热时:又由粉红色变成蓝色(平衡向左移动)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滴加浓盐酸 加入3mL蒸馏水 蓝色加深 增大了氯离子浓度, 平衡向左边移动
蓝色转化为粉红色 平衡向右边方向移 动
例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 验的方法通过图1所示装置研究反应速率的有关问题。
一、方案设计
反应原理: S2O32- + 设计思路: 2H+ = SO2 ↑ + S ↓ + H 2O
测量体积
测量沉淀
评价分析:
SO2溶解度 较大,对 实验测定 影响较大
现象明显 干扰较少 如何设计
二、因素分析
用量、浓度、酸碱性等 --- 控制用量配比
温度、状态、催化剂等 ---控制外部条件
控制配比:探究1--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画出实 验②、③和④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 图。
③④

案例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反应趋势)的影响
实验(1):氯化钴溶液颜色的变化: (1)观察稀释酸性CoCl2溶液时颜色的变化 a. 反应原理:
[CoCl4]2-+6H2O 蓝色
Ⅱ Ⅲ
280
1.20×10-3
5.80×10-3 124
350
1.20×10-3
5.80×10-3
c(NO)
124
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 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 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 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 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 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Ⅲ Ⅰ

t
例4:某同学发现,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
0 1 2 3 4 5 时间(s) c(NO)(mo 1.00×1 4.50×1 2.50×1 1.50×1 1.00×1 1.00×1 l/L) 0-3 0-4 0-4 0-4 0-4 0-4 c(CO)(mo 3.60×1 3.05×1 2.85×1 2.75×1 2.70×1 2.70×1 l/L) 0-3 0-3 0-3 0-3 0-3 0-3
7
9 12 15
11
21 35 49
8
11 18 26
第1组:取粉末状MnO2,滴入H2O2,仅少量与H2O2接触 第2组:取粉末状MnO2,加入H2O2后振荡,充分接触 第3组:取颗粒状MnO2,充分接触。
同种催化剂不同状态下的催化效率比较
实验结论:
1、同一催化剂在不同颗粒状态下催化效率不同。 2、同一催化剂在不同接触面积条件下催化效率不同。
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 速率差别很大,铝和盐酸反应速率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 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其他条件,那么,两 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Cl-对反应没有影响,而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 原因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SO42-对反应具有阻碍 作用; 原因Ⅳ:Cl-、SO42-均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 大; Cl-、SO42-均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但Cl-影响更小 。 原因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
镁条
7.5
min υ / mL · 7.5
-1



6 5
在前 4min内,镁条与盐酸 6 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 5 原因是:___________ 在4min之后,反应速率逐 镁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 渐减慢,其原因是: 浓度 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4 min __________________。 t / 4min 后由于溶液中H+浓度降低,所
+ 5mLH2O + 10mL0.1mol/LH2SO4
2.实验设计意图 (1)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研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案例3--实验意图?
催化剂(MnO20.1g)
前15s产生氧气的量 (ml) 前30s产生氧气的量 (ml) 前45s产生氧气的量 (ml) 前60s产生氧气的量 (ml)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H < 0(填写“>”、“<”、“=”)
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 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 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 实验设计表中。 NO初始浓 CO初始浓 催化剂的比表 实验 T(℃) 度(mol/L) 度(mol/L) 面积(m2/g) 编号 280 82 1.20×10-3 5.80×10-3 Ⅰ
10mL0.1mol/LNa2S2O3 + 10mL0.1mol/LH2SO4
5mL0.1mol/LNa2S2O3 水浴加热 A.10mL0.1mol/LNa2S2O3 + 10mL0.1mol/LH2SO4 + 5mLH2O + 10mL0.1mol/LH2SO4
B.5mL0.1mol/LNa2S2O3
B与C?
3.实验结果分析
稀释H2SO4和稀释Na2S2O3的效果明显不同,该反应 速率更大程度上决定于Na2S2O3溶液的浓度,而且它的 浓度大小直接影响沉淀的颜色。
浓度直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越大,化 学反应速率越快;
控制条件:探究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采用“二大”与“二小” 进行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