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发生条件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

氢氧化钠
微生物
未知
介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固体介质: 使用固体催化剂作为反应介质
双氧水分解 氮氢合成氨
氨催化氧化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
液体介质
金属腐蚀:
电解质溶液: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反应发生的条件:
硝酸根和二价铁能否共存 酸性介质: 离子共存: 氯离子和次氯酸根能否共存 亚硫酸根和硫离子能否共存
反应环境: 糖、酯的水解、 铅蓄电池的环境、燃料电池的环境 酯化反应 脱水反应 酯、卤代烃的水解 碱性介质: 醛基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燃料电池的环境
气体介质:
反应环境中的空气:
氧气、二氧化碳、水汽
特殊的气体介质环境: 氮气、氯化氢气流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
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与外界所处的环境有关
固体与固体反应多需要反应条件
需要加热获高温条件 例如:
不需要加热
实验室制备氨气、氧气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 铝热反应 焦炭还原氧化铁 冶炼汞、银等金属 弱碱的分解
用石英、大理石、纯碱玻璃的制备
固体和气体反应 需要点燃获加热 不需要条件
催化剂: 合成NH3 苯的溴代 NH3催化氧化 Ni Cu、Ag 与氢气加成 醇的催化氧化
Fe
Cr2O3
浓硫酸
脱水 酯的水解 糖的水解 酚醛树脂
卤代烃的水解 酯的水解 卤代烃的消去 酚醛树脂 醛的催化氧化 烯烃的加聚
V2O5
SO2催化氧化
稀硫酸
MnO2
双氧水分解制O2 KClO3分解制O2 无机汞变有机汞 废水中NH3被氧还为亚硝酸 亚硝酸被氧化为硝酸

化学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

四、化学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内容标准: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内容解析: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5.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6.还原反应:含氧物质的氧元素被夺去的反应。

7.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必然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8.燃烧:通常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9.缓慢氧化: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

如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等。

10.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发生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例题分析:例题1 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分析: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及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

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催化剂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情况;②催化剂本身也参与反应,只是反应最终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化;③一种催化剂可以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并不表示可以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同样一个化学反应可能不只有—种催化剂。

正确答案D。

例题2 灭火时常采用以下措施:①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②移开可燃物;③将可燃物隔绝空气。

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的标号填在括号内A.草原着火时,常在燃烧草场周围割除草,开出防火道( )B.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盖灭( )C.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D.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分析: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是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了解这些条件和关键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1.反应物:化学反应需要至少两种物质作为反应物。

反应物的性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浓度等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2.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可以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的进行,其种类和用量是影响化学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3.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物的分子运动速度和碰撞频率,进而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4.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压强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增大压强会使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5.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增加浓度会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分子数,提高碰撞频率。

6.接触面积: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增大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物分子更容易相互碰撞。

7.光、辐射:对于某些化学反应,光、辐射等可以作为反应条件,促使反应发生。

8.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反应时间越长,反应物消耗越多,生成物积累越多。

9.反应容器:反应容器的材质、形状和大小等也会对化学反应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反应需要在特定容器中进行,以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泄漏。

10.搅拌:对于液体反应物,搅拌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11.气体溶解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会影响化学反应。

例如,某些气体需要在一定压力下溶解于液体中才能进行反应。

12.反应顺序:化学反应可能有多个步骤,反应顺序和反应条件都会影响整个反应过程。

以上是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的详细知识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某化学反应需要铁和硫酸作为反应物,试分析温度、浓度和接触面积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Arrhenius方程,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化学反应的条件

化学反应的条件

化学反应的条件加热(300~600摄氏度);高温(600~1000摄氏度);加压(如合成氨的反应),催化剂(有机化学中常见);点燃(不解释);放电(如生成臭氧的反应);紫外线(大气层中氟利昂与臭氧的反应);光照(次氯酸见光分解);震荡(不常见,一些络合物反应,如银氨溶液,震荡后剧烈分解爆炸);超声波(有机化学中的物质合成);通电(电解水)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初中常见化合反应主要有: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2H2+O2 H2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3Fe+2O2 Fe3O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 H2CO3, 其它金属氧化物Na2O、K2O、BaO 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CO2 +H2O= H2 CO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2 、SO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5、其它如2CO+ O2 2CO2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初中常见分解反应有: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3 CaO+CO2↑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2 CuO + H2O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如B、2NaHCO3 Na2CO3+CO2↑+H2O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如Cu2(OH)2CO3 2CuO+ CO2↑+ H2O 2H2O2 O2↑+ 2H2O MnO2 2KClO3 2KCl+O2↑2KMnO4 K2MnO4 +MnO2+O2↑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初中常见反应有: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2+H2↑Mg+ 2HCl = MgCl2+ H2↑H2SO4 + Fe = FeSO4+ H2↑ 2HCl +Zn = ZnCl2 + H2↑H2SO4 + Zn = ZnSO4+ H2↑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4 FeSO4+Cu 2AgNO3 +Cu= Cu(NO3)2 +2 Ag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2 +CuO Cu+H2O。

最新化学反应发生条件

最新化学反应发生条件

①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12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3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456②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78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9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10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111213③碱→碱性氧化物+水1415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16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171819④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2021除F2、CI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22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

232425⑤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2627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282930⑥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3132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333435⑦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3637此处的非金属H2、O238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3940⑧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41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42的需要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434445⑨碱性氧化物+酸→盐+水46强酸(H2SO4、HNO3、HCI)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47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4849⑩酸性氧化物+碱→盐+水5051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 52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生反应。

5354⑾酸+碱→盐+水5556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575859⑿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6061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必须有难溶物或者易挥发的62碱(NH3·H2O)636465⒀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6667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6869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70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包括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2.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并能解释其原因。

3.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2.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1.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机制。

2.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的现象和表达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缺乏系统的认识。

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指导。

四、教法和学法:【教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有机化学反应条件

有机化学反应条件

一、反应条件汇总
1、浓H2SO4加热:醇脱水成烯或醚;酯化;苯硝化(水浴)
2、稀H2SO4加热:酯的水解;二糖及多糖水解
3、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酯的彻底水解
4 、NaOH醇溶液加热:卤代烃消去
5、Cu或Ag催化加热,醇去氢氧化,生成醛或酮
6、光照下,与X2,烷烃取代
7、Fe或FeX3催化,与X2反应,苯环上H被取代
8、无需条件的反应:烯烃炔烃与溴水加成;苯酚与NaOH、Na2CO3、溴
水、FeCl3 醇与Na 醋酸与NaOH、NaHCO3
9、其他需标注催化剂加热条件的:与H2、HX、H2O的加成;苯环与X2加成;加聚反应
二、有机合成
1原则:原料廉价易得,步骤简洁,条件温和能耗低,副产品少
2注意:从原料到中间产物最后到目的产物的合理连贯。

某些官能团在过程中需保护,最后再还原出来。

如酚羟基。

3官能团引入:—OH 烯烃加水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X 烷烃芳香烃取代烯烃炔烃与X2 及HX加成醇与HX取代碳碳双键醇及卤代烃消去
4官能团转化CH3CH2OH →CH3CHO →CH3COOH
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CH2OHCH2OH→乙二醛→乙二酸。

为什么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

为什么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

为什么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
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因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反应是由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这些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以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

首先,化学反应发生的前提是原子和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使原子和分子发生运动和碰撞。

当两个或多个分子发生碰撞时,它们之间的化学键可能会断裂或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其次,化学反应还受到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这些相互作用力包括静电力、范德华力、氢键等,它们可以影响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排列,从而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的发生。

最后,化学反应还受到温度、压力、浓度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这些外部条件可以改变原子和分子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力的强度,从而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速率和方向。

综上所述,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是由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这些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以及原子和分子
之间的相互碰撞。

化学反应受到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外部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化学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碱性氧化物+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④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除F2、CI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⑥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⑦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此处的非金属H2、O2
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⑧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要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⑨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强酸(H2SO4、HNO3、HCI)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⑩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 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生反应。

⑾酸+碱→盐+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⑿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必须有难溶物或者易挥发的碱(NH3·H2O)
⒀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
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的,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

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O2时,只能选用盐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掌握弱酸盐(如Na2CO3、CaCO3)跟强酸HCI、H2SO4、HNO3的反应,和生成BaSO4、AgCI的反应。

⒁盐+盐→另两种盐
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⒂金属+酸→盐+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
和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
其他气体。

⒃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