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接待客人礼仪常识_接待礼仪
接待礼仪注意事项

接待礼仪注意事项
接待礼仪是商务活动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个人形象、商务沟通和社交技巧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接待礼仪的注意事项:
1.形象得体:在接待过程中,要保持干净、整洁、积极向上的形
象,避免穿着过于随意或过于暴露的服装。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仪态和举止,展现出自信和专业的形象。
2.礼貌待人:在接待过程中,要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
谢”、“对不起”等。
同时,要尊重他人,避免做出不礼貌的行为,如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或嘲笑别人的言谈举止。
3.热情适度:在接待过程中,要表现出热情和关心的态度,但不
要过于热情或过于冷淡。
要掌握好热情的度和时机,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4.注意言辞: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言辞的表达方式和内容。
要
使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难懂的词汇。
5.尊重隐私:在接待过程中,要尊重客人的隐私权。
不要随意泄
露客人的个人信息或商业机密,避免给客人带来不必要的麻
烦。
6.注意细节:在接待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如保持接待区
域的整洁和舒适,提供足够的茶水和点心等,让客人感受到贴心的关怀和照顾。
7.尊重文化差异:在接待外国客人时,要了解并尊重客人的文化
差异。
包括饮食习惯、社交礼仪、时间观念等方面,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冲突。
接待的礼仪

接待的礼仪接待的礼仪(15篇)接待的礼仪1拜访礼仪1.拜访前应先和被访对象约定,以免扑空或扰乱主人的计划。
拜访时要准时赴约。
拜访时间长短应根据拜访目的和主人意愿而定,一般而言,时间宜短不宜长。
2.到达被访人所在地时,一定要轻轻敲门,进屋后应待主人安排指点后坐下。
后来的客人到达时,先到的客人应该站起来,等待介绍。
3.拜访时应彬彬有礼,注意一般交往细节。
告辞时要同主人和其他客人一一告别,说“再见”、“谢谢”;主人相送时,应说“请回”、“留步”、“再见”。
接待礼仪1.接待人员要品貌端正,举止大方,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受过专门的礼仪、形体、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训练。
2.接待人员服饰要整洁、端庄、得体、高雅;女性应避免佩戴过于夸张或有碍工作的饰物,化妆应尽量淡雅。
3.如果来访者是预先约定好的重要客人,则应根据来访者的地位、身份等确定相应的接待规格和程序。
在办公室接待一般的来访者,谈话时应注意少说多听,最好不要隔着办公桌与来人说话。
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应作简短的记录。
介绍的礼节介绍的手势: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
介绍的顺序:先介绍位卑者给位尊者。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年轻的给年长的;自己公司的同事给别家公司的同事;先将职位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公司同事给客户;非官方人事给官方人士;本国同事给外国同事;如果身边各有一人,先介绍右边的,再介绍左边的。
握手的礼仪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
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
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
相反,掌心向里握手显示出一个人的谦卑和毕恭毕敬。
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
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
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女士可以例外。
当然在严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脱。
待客礼仪常识

待客礼仪常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中国对礼仪也是非常讲究的。
分享了一些待客礼仪的常识,欢迎阅读!【待客顺序】一、有所分工在家庭中,一般是男主人负责迎来送往,女主人陪同客人。
二、要准备足量的接待品三、要注意客人座次的排列在接待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吃饭用餐,如何给客人安排座次呢?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在家庭内部招待亲戚时,碰到同辈的叔伯、舅舅、阿姨同桌的情况,最佳的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安排座次。
排座位的五句话在常规接待时,无论是方桌还是圆桌,都应记住五句话:面门为上:正对门的座位为上座;以右为上:按中国传统是以左为上,但在国际礼仪中,却是以右为上。
居中为上:一般家庭用餐时都让长辈坐中间。
前排为上:多排座位时,前往是上座,一般会议中领导都坐前排。
以远为上:本条最适用于圆桌吃饭,离门最远的地位最高。
四、要制造节日的谈话氛围在招待客人时,一定要制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节庆聊天的最佳话题谈近况的话题:尽量多谈自己的近况,报喜不报忧。
谈时效性话题:多谈进来发生的事情,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未必所有人都会对过去的事情感兴趣。
谈轻松愉快的话题:多谈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如风景名胜,烹饪小吃。
节庆聊天的四个忌讳谈悲哀的事情:不要谈论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会破坏节庆的氛围。
质疑对方、抬杠:在谈话中尽量不要质疑对方,与对方抬杠,这样会让人很尴尬。
对谈论话题进行是非判断:不要随便纠正人家,大是大非,党纪国法,国格人格,旗帜鲜明,小事小非,你要明白,人站的角度不同,和而不同。
否定别人喜欢的事情:尊重别人就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你对人家喜欢的事加以否定,实际上是否定这个人的品位和档次,这个恐怕比抬杠更容易得罪人。
【待客茶道礼仪】不知礼无以立,中国人最看重待人接物的礼仪。
在接待客人的时候,泡茶、斟茶、品茶、添茶等其实都有一定的讲究,饮用好茶清香满屋之外,与同饮的人更要讲究礼节,才能真正被视为爱茶、懂茶、惜茶之人。
接待礼仪知识大全

接待礼仪知识大全----29358a87-6eb3-11ec-ab93-7cb59b590d7d 篇一:接待礼仪的常识接待礼仪常识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以热情好客而闻名于世。
礼待宾客,在中国向来被视为基本礼仪之一。
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仅讲究礼仪,而且在不同的场合还应遵守各不相同的礼仪规范。
为满足工作需要,我们就日常工作中的接待礼仪进行了总结和整理,供大家参考。
一、基本礼仪(一)电话礼仪在接电话和打电话时,我们应该在语言、态度和行为上保持文明。
使用电话的基本文明语言,如“你好!”“你好!”“请”、“对不起”、“麻烦”、“再见”等。
语气要悦耳,声音和音量要适中,发音要清晰。
当你主动打电话给对方时,你应该在对方的工作时间内联系对方,并尽量不要在节假日、用餐时间和休息时间打电话给其他人(特殊紧急情况除外)。
打国际电话时也应考虑时差。
电话礼仪倡导“短胜于长”,通话时间一般控制在三分钟以内。
(二)引路1.指导:接待员应该走到左边客人前面一点。
转弯时,他应该用右手示意并说“请这边走”。
2.如果是自己陪同客人,担当主人,应让客人位于自己的右侧,以示尊重,注意要并排走,不要落在后面。
3.如果是随行或随行人员,他们通常会走在双方领导人的后面或后面。
(三)上下楼梯客人、领导和女士应先上楼,接待员应在后面;下楼时,接待员应在前面,客人、领导和女士应在后面。
这不仅是礼仪,也是为了客人的安全。
(四)乘电梯现在通常是无人自动扶梯,所以接待员应该先让客人进去。
到达时,应允许客人先出去。
用一只手堵住电梯门的一侧或按下电梯的“开门”按钮,防止电梯门自动关闭,伤害客人。
(五)进出门1.进门时,先推开门,站在门口,用手示意,邀请客人和领导进门。
同样,当你出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2.如果自己是主陪,走到门口时,应用手示意,有礼貌地说声“请”。
(六)导言当客人与己方人员见面,在介绍时应记住以下两点:1.右手朝上,五指自然展开,礼貌地用手做手势,并简要说明被介绍人的单位、位置和姓名。
接待人员的基本引导礼仪

接待人员的基本引导礼仪接待人员的基本引导礼仪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接待人员的基本引导礼仪,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接待人员的`基本引导礼仪:1、门口接待引领。
手势:五指并拢,手心向上与胸齐,以肘为轴向外转;站位:引领者在客人左前方一米处引领。
2、楼梯的引导礼仪。
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工作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工作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
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客人的安全。
女士引领男宾,宾客走在前面;男士引领女宾,男士走在前面;男士引领男宾,上楼宾客走前;下楼引领者走前;若宾客不清楚线路,则引领者走前。
3、途中要注意引导提醒客人。
拐弯或有楼梯台阶的地方应使用手势,并提醒客人“这边请”或“注意楼梯”等。
4、电梯的引导礼仪。
先按电梯让客人进,若客人不止一人,先进入电梯,一手按“开”,一手按住电梯侧门,“请进”;到达目的地后,一手按“开”,一手做出“请”的手势,“到了,您先请”。
遵循先下后上原则。
5、乘电梯站位。
电梯右侧有按钮时,如图所示,则2号位为大位,4号位为二位,3号位为三位,5号位为四位,1号位为五位。
注意:若电梯两侧都有按钮,则只需1号位与5号位互换位置,因为商务礼仪中通常以右为尊。
6、客厅里的引导礼仪。
客人走入客厅,接待工作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客人坐下后,行点头礼后离开。
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7、走廊的引导礼仪。
接待工作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客人走在内侧。
接待礼仪知识

接待礼仪知识一、就餐座次安排就餐座次安排原则:左主右宾,以右为尊,交叉安排。
具体做法:一是主陪和主宾就座后,主宾要在主陪的右手。
二是没有主客之分时,主位的左手是二号位置,右手是三号位置,即一、二号位置对比,以右为尊。
三是主人和客人交叉就座。
1.来宾职级高于主陪,一号来宾坐主位。
2.来宾与主陪职级相当或低于主陪及其他情况,主陪坐主位。
3.在特殊情况下,主陪与主宾不宜比较,为体现尊重主宾,以中间二人为中心,左主右宾。
4.主宾携夫人参加宴请时,夫妇集中坐一起,如图一所示;如果夫妇皆以工作身份出现,则分开就座,如图二所示:二、座谈会、汇报会座次安排1.如果会议桌横向面门设置时,此时讲究“面门为尊”,即面门一侧安排就座,背门一侧安排我方人员。
客人桌子主人2.如果会议桌竖向对门,此时讲究进门后动态的“以右为尊”,即立于门口,右手方向安排来宾就座,左手方向安排我方人员就座。
双方人员方位确定后,主陪与主宾居中相向而座,其他人员按先左后右排列。
三、会见(座谈)座次安排1. 一般性会见座次。
2.与上级领导座谈座次。
四、签字仪式座次安排桌 子 主 人 客 人1.并列式。
基本做法是:签字桌居中面门横放。
双方出席仪式的全体人员在签字桌后并排排列,双方签字人居中面门而坐,主方居左,客方居右。
2.主席式。
主要适用于多边签字仪式。
基本做法:签字席只设一个,并且不固定其就座者。
举行仪式时,所以各方人员,包括签字人在内,皆背对正门、面向签字席就座。
签字时,各方签字人应以规定的先后顺序就座签字,然后即退回原处就座。
五、合影座次安排1.国内合影时的排位人数为奇时:面对相机,一号位应是前排的居中位置,左手是二号位置,右手是三号位置。
人数为偶时:面对相机,以中间二人的右位为一号位,左手为二号位,右手为三号位。
与上级领导合影时,上级领导坐一号位。
其他情况,主人坐一号位。
其他人员交叉安排就座。
2.涉外合影排位惯例在涉外场合合影时,应遵守国际惯例,讲究“以右为尊”,主人居中,来宾居右。
常用的接待礼仪有哪些

常用的接待礼仪有哪些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了常用的接待礼仪,一起来看看吧。
常用的接待礼仪(一) 迎宾礼节迎宾礼仪是日常接待的重要工作。
正确的迎宾工作,除了热情和真诚,礼仪常识必不可少。
迎来送往,是日常接待工作的主要方面。
1.办公室日常迎宾。
秘书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的客人,既有预先约定的,也有临时无约的“不速之客”。
不管是有约的还是无约的,秘书都应热情地以礼相待。
当来宾若是熟悉且依约前来的,秘书可亲切地与其握手并礼貌地将其引到事先安排好的会谈地点。
对首次到访的来宾,不管有约无约,秘书都应诚恳地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或确认或恭敬而礼貌地询问来宾身份,并与其握手致意,必要时可与来宾礼貌地交换名片。
对有约的、重要的,或是远道而来的来宾,为了表示郑重、尊敬和热情、友好,主人(多数是秘书)应提前到达预先约定的地点或本单位的大门口、办公楼下恭候来宾。
当来宾乘坐的车辆驶近时,应面带微笑,挥手招呼致意,以示“我们在此已经恭候多时了,欢迎您的光临”之意。
2.办公室之外迎宾。
有时,秘书必须陪同或代表领导到机场、码头、车站等交通场所迎接来宾,或在接待活动地迎接来宾,这相对于办公室日常迎接来说,程序更为复杂些,礼仪礼节要求也更为讲究。
迎宾时,主人应提前到达迎接地点。
来宾到达后,主人应上前热情地招呼、问候,然后或自我介绍,或互相介绍,或交换名片。
如果与来宾是初次见面,秘书可事先准备好写有如“欢迎XX公司XX先生一行”之类醒目文字的接站牌。
对重要的来宾,可在交通场所或特定的地方举行一定的欢迎仪式。
必要时,要安排迎宾线,即在迎宾时,为了表示隆重,同时也便于主客双方相互致意,主方人员列队迎接来宾。
迎宾线可安排在门内,也可安排在门外,但一定要面向来宾方向。
迎宾线的迎接人员要按职务的高低排列,排列方式可是“一字式”或“雁字式”。
欢迎重要来宾时,有时还要安排送花。
基本接待礼仪常识(集合15篇)

基本接待礼仪常识(集合15篇)基本接待礼仪常识第1篇招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白告知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
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白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二)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阐明等候理由与等候时光,若客人愿意等候,应当向客人供给饮料、杂志,如果可能,应当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三)招待人员率领客人达到目标地,应当有准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姿态。
1、在走廊的领导方式。
招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2、在楼梯的领导方式。
当领导客人上楼时,应当让客人走在前面,招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当由招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高低楼梯时,招待人员应当注意客人的安全。
3、在电梯的领导方式。
领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招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达到时,招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4、客厅里的领导方式。
当客人走入客厅,招待人员用手唆使,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干行点头礼后分开。
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四)诚恳诚意的奉茶。
我国国民习惯以茶水接待客人,在接待尊贵客人时,茶具要特殊讲求,倒茶有许多打消7,递茶也有许多讲求。
基本接待礼仪常识第2篇(一)打招呼打招呼是人们见面时最简便的礼节,是互致问候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
对熟人不打招呼,或者不回答对方向您打的招呼,都是对人失礼的表现。
(二)介绍介绍是社交礼仪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介绍方法可以使不相识的人抛弃陌生感,缩短距离,扩大交际面。
介绍,包括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两种。
1、自我介绍2、介绍他人介绍顺序:一般把男子介绍给女子,把年轻的介绍年长的,把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把地位低的人介绍给地位高的人。
(三)握手礼握手似乎人人都会,但在社交场合和导游接待中,握手是很有讲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家接待客人礼仪常识_接待礼仪
在家接待客人礼仪常识
有客人来访,如果是事先约定的,就应做好迎客的各种准备。
如个人仪表仪容、居室卫生、招待客人用的茶具、烟具以及水果、点心等。
如果客人不告而至,也应尽快整理一下房间、客厅,并对客人表示歉意。
待客人坐下后,应为其敬茶、递烟或端上其他食品。
上茶时,一般应用双手,一手执杯柄,一手托杯底,用手指捏住杯口边缘向客人敬茶,既不卫生,也不礼貌。
与客人交谈时,如果家人不便参与,则应尽量回避,如无条件回避,就不要随便插话。
交谈时,应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者频频看表,更不可将客人撇在一边,只顾自己看电视或做家务。
客人来访时,恰恰逢你有急事要办,如果时间不长,则不妨向客人说明情况,让客人稍等片刻,并委托家中其他人作陪,或拿出一些报刊杂志给客人浏览。
如无暇接待或要外出,可向客人致歉,另约时间。
有时客人带来礼物相赠,主人应做出反应,如表示谢意,或谢绝馈赠,也可相应地回赠些礼物。
客人要走时,主人应等客人起身后再相送。
对于年长的客人、稀客等,主人应送
至大门口,然后握手道别,目送客人离去。
如果送至电梯口,则要等客人进入电梯,在电梯关门后再离开。
泡茶接待客人时的基本礼仪
一器皿准备
1.先说出准备好的茶种类,然后问客人喝什么茶。
准备好几种茶后,主人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及文化背景等,让客人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2.冲洗器具——温杯、汤壶。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开水冲烫茶壶、茶杯。
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杯。
用左手拿起碗盖,注满盖碗,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3、放置茶壶时。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
正对他人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二、冲泡:
1、将茶荷中的茶叶放入壶或盖杯中。
乌龙入宫时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摄取,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
2、“浸茶”,也称为“洗茶”。
是将沸水冲入盖碗或壶中,待盖碗或壶满时,用杯盖轻轻刮去碗口的泡沫。
再冲洗掉残留在盖口的泡沫。
高长的滚水注入盖碗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这样不仅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更不失为一种礼貌的表现。
切记:一定要“刮沫”,有些人泡茶时忽略这一点。
3、泡茶。
冲泡第一泡茶,倒茶时应将小茶盅一字儿排开,提起茶壶来回冲注,俗称“巡河”。
切忌一杯倒满后再倒第二杯,以免浓淡不均。
冲泡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相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
还要注意高冲低斟,低斟是以免香气散失,防止茶汤溅出滴到客人的手,造成不礼貌。
三、敬茶
1、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
端至客人面前,应略躬身,说”请用茶”。
也可伸手示意,同时说”请”。
2、“七茶八酒”。
茶倒七分满即可,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时也不容易烫到手。
还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双手回旋。
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
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敬茶时一般从左边的第一个客人开始敬起,从左到右。
因为中国的传统是以左为先、以左为大的。
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最高者亲自为之上茶。
上茶也有规律可以循的,先为客人上茶,后为主人上茶;先为主宾上茶,后为次宾上茶;先为女士上茶,后为男士上茶;先为长辈上茶,后为晚辈上茶。
如果来宾人数比较多,那么就采取以进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最为妥当。
孩子接待客人的基本礼仪
一、迎接客人的礼仪
当孩子发现是客人来访时,应该及时去开门,并欢迎客人到来,说:“您(们)好!欢迎您(们)来我家做客!快请进!”并侧身让客人先进门。
二、接待客人的礼仪
当孩子把客人引进门之后,应邀请客人坐到客厅沙发上,说:“您(们)请坐!先休息一会儿。
”收到礼物要开心地表达谢意。
三、招待客人的礼仪
当孩子把客人邀入座后,应及时端来茶、水果与点心,放到茶几上离客人较近的位置,给客人敬茶,并说:“请喝茶!请吃水果与点心!”
四、招待小客人礼仪
如果有小客人随访,家长可以教育孩子询问小客人最喜欢吃啥水果与点心,及时为小客人准备好,并拿出自己的故事书、动画片陪同小客人观看,或者拿出玩具陪同小客人玩耍、游戏。
综上所述,幼儿接待客人的礼仪包括迎接客人的礼仪、接待客人的礼仪、招待客人的礼仪与招待小客人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