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三大恶性肿瘤概述
14 肿瘤

• 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 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
• 常发生在皮下组织、 肌肉或侵入骨组织, 可超过一个肢体
• 可见蜿蜒的血管,有 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 性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脂肪瘤
• 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 • 好发于四肢、躯干、皮下 • 深部者易恶变,应及时切除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纤维黄色瘤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鳞状细胞癌
• 继发于慢性溃疡或窦道开口 •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 对放疗亦敏感 • 常伴骨髓炎或骨膜炎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黑痣
• 有汗毛(称毛痣)者很少有恶变 • 可能恶变 • 应及时完整切除。 • 不宜冷冻、电灼和激光治疗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黑色素瘤
• 高度恶性肿瘤 • 好发于下肢、头颈部、上肢 • 局部扩大切除术
全世界900余万人/年患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第三位死因。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例,死亡140余万人。 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城市: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与乳癌。
农村: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
第一节 概论
一、病因
1. 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 ①烷化剂 ②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 ③氨基偶氮类 ④亚硝胺类 ⑤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 ⑥其它
• 位于真皮层及皮下 • 常由不明原因的外伤或瘙
痒后小丘疹发展所致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 多见于躯干 来源于皮肤真皮层
• 表面皮肤光薄,低度恶性, 手术切除应彻底
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
神经纤维瘤
• 大多无症状,皮肤常呈 咖啡样色斑,肿块可如 乳头状
• 可伴有智力低下 • 原因不明头痛、头晕, • 可有家族聚集倾向
恶性骨肿瘤概述及偏方

恶性骨肿瘤(一)概述骨肿瘤有良、恶性之分,恶性骨肿瘤病程短,预后差,主要有骨肉瘤(成骨肉瘤)、巨骨细胞瘤(破骨细胞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多发性骨髓瘤、尤文氏肉瘤、脊索瘤、造釉细胞瘤等。
临床常见症状是局部疼痛和压痛,可与肿块同时出现,严重的可呈穿凿样痛,尤以夜闻为甚;浅表部位肿瘤可触到骨膨胀变形及软组织肿胀,皮肤呈暗红色,紧张发亮,皮温增高,静脉充盈,短时期内形成较大肿块,功能障碍,骨骼畸形,病理性骨折及压迫症状等。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可概括为机体与周围环境两方面多种因素的作用。
前者如素质、遗传因素等;后者如化学、物理、病毒、外伤等因素。
本病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X射线、同位素骨扫描有助诊断,病理活检可以确诊。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疗法。
本病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X射线、同位素骨扫描有助诊断,病理活检可以确诊。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疗法。
本病属中医学“骨痨”、“骨瘤”等范畴。
由于外为寒邪、热气等邪内侵;内因禀赋不足,肾虚精亏,致毒攻于内,伤筋蚀骨,或气血凝滞,经络受阻,日久结毒成瘤。
临床常分为阴寒凝滞、毒热蕴结、肾虚火郁等型辩证治疗。
(二)骨肉瘤(成骨肉瘤)方1、主治:骨肉瘤。
方药:天麻9克,鸭蛋一个组成。
用法:天麻压极细末。
鸭蛋放盐水中浸泡7日后,开一小孔,倒出适量(相当于9克天麻面的容积)蛋清,放器皿内,在把天麻面装入鸭蛋内(如鸭蛋不充盈,可把倒出的蛋清重新装进鸭蛋内,至鸭蛋充盈为度),用麦面和饼将鸭蛋封固,外用鸭面饼包裹,置火炭中煨熟,备用。
早晨空心服1个,每日1次,开水送下。
病例:赵X,男,42岁,农民。
1959年1月,发现右侧第四肋骨有一核桃大结块,紧贴于骨,质地坚硬,推之不移,起初隐隐酸痛,某医院诊为肋间结核,用链霉素、异烟肼及中药治疗1年余无效。
1960年3月、因胸疼增加,往专科医院手术切除,切除肋骨两根,经活检,病理报告为肋骨肉瘤。
恶性肿瘤(原位癌除外)

放疗和化疗
放疗
使用高能量射线杀死癌细胞。
化疗
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使用针对特定癌细胞标志物的药物,如EGFR抑制剂或BRAF抑制剂。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
中医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
中医药治疗
使用中草药和针灸等传统医学方法来辅助治疗恶性肿瘤。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和超重。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癌 症筛查和医学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异常。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应 立即就医,不要拖延。
配合医生治疗
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应积极配合 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及时合理的 治疗。
提高公众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和关注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慢性炎症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局部组织 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形成恶性肿瘤 。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辐射等环境因 素可增加患恶性肿瘤的风险。
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 2
生命威胁
恶性肿瘤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扩散至全身, 威胁生命。
器官功能衰竭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侵犯周围组织,破坏 正常器官功能,导致功能衰竭。
分类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恶性肿瘤可分为上皮性肿瘤、间叶性 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等;根据恶性程度,可分为高分化 、中分化和低分化肿瘤;根据生长速度,可分为迅速生长和 缓慢生长肿瘤。
发病原因与机制
遗传因素
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 关,如家族中有遗传倾向的个体易 患某种恶性肿瘤。
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不 规律作息等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 相关。
常见体表肿瘤

常见体表肿瘤体表肿瘤是指在人体皮肤或皮下组织中形成的肿瘤,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
体表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其中恶性体表肿瘤较为危险,容易转移并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本文将就常见的体表肿瘤进行介绍。
一、皮脂腺瘤皮脂腺瘤是最常见的体表肿瘤之一,多发生在头皮、面部和颈部等区域。
它们通常是良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
皮脂腺瘤的表现为皮下出现一个或多个圆形、软质的肿块,一般无痛无痒,但如果有突然长大、溢液或破溃等情况,应尽早就医。
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是体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容易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如面部、颈部和手臂等。
该病以慢性生长、无自觉症状为特征,肿瘤呈圆形或半球形,表面平滑,边缘清楚。
基底细胞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其生长缓慢,一般情况下恶性度较低,治愈率较高,但应及早就医进行治疗。
三、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具侵袭性和致死性的皮肤肿瘤之一,也是体表肿瘤中潜在危险最大的类型。
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长期紫外线暴露和遗传因素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恶性黑色素瘤的特征是皮损迅速增大、颜色不均匀、边缘不规则等,容易发生转移。
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四、纤维瘤纤维瘤是常见的良性体表肿瘤之一,主要由结缔组织细胞组成。
纤维瘤通常生长缓慢、无痛且不易转移,一般不需要治疗。
患病部位一般为皮下或皮肤表面,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或有小凸起。
若纤维瘤导致功能障碍或患者对其外观不满意,可通过手术切除。
五、软组织肉瘤软组织肉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恶性体表肿瘤,起源于机体的软组织。
该病在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直到肿瘤增大才会出现疼痛、肿块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软组织肉瘤一旦发现,应尽早就医进行精确的病理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
六、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
患者常在体表皮下感觉到软质、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质地柔软,一般不痛不痒。
脂肪瘤生长缓慢,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但如果肿瘤变大或出现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恶性肿瘤》PPT课件

定期体检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以及按照医生建议进行针 对性的检查。
要点二
自我检查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及 时就医。
预防接种与基因筛查
预防接种
接种针对某些恶性肿瘤的疫苗,如HPV疫苗可预防宫颈 癌。
基因筛查
了解家族遗传史,如有恶性肿瘤易感基因,可针对性地 进行预防和监测。
分类
根据组织来源不同,恶性肿瘤可分为上皮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 组织肿瘤等。
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恶性肿瘤具有遗传倾向, 一些基因突变可增加个体 患癌风险。
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吸烟、不良饮 食习惯等环境因素可增加 个体患癌风险。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个 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 除能力下降,易发生肿瘤 。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恶性肿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 合判断。
诊断流程
一般包括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步骤, 最终明确诊断。
02
CATALOGUE
恶性肿瘤的症状与表现
早期症状
局部症状
肿瘤在早期可能表现出局部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 出血等。这些症状通常不太明显,容易被忽视。
恶性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均衡饮食
摄取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过多热量、油脂和糖 分的摄入。
规律运动
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 等。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肺癌、喉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限制酒精摄入 有助于预防肝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表

MRI
MRI可以检测肿瘤在体内 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并且对软组织 的显示更清晰。
内窥镜检查与组织活检
内窥镜检查
通过将内窥镜插入体内,可以直接观察 肿瘤的外观和位置,同时可以获取部分 肿瘤组织进行活检。
VS
组织活检
通过手术或其他方式获取肿瘤组织,进行 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性质。
06
治疗与预防
良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切除
良性肿瘤通常采用手术切 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切除 后对生活影响较小。
观察与随访
部分良性肿瘤可采取观察 与随访的方式,定期进行 检查,确保肿瘤没有恶性 变化。
药物治疗
某些良性肿瘤可以采用药 物治疗,如激素治疗、抗 肿瘤药物等。
恶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根据肿瘤 分期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05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理学诊断
细胞形态
肿瘤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可能不同 于正常细胞。
组织结构
肿瘤的组织结构可能不同于正常组 织。
细胞增殖能力
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通常比正常细 胞更强。
影像学诊断
01
02
03
X线检查
X线可以检测肿瘤在体内 的位置和大小。
CT扫描
CT可以检测肿瘤在体内的 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 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遗传咨询与筛查
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遗 传咨询与筛查,以便早期发现
并干预。
THANKS
感谢观看
危害
恶性肿瘤对患者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
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脂肪瘤、血管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体表肿瘤病发机制、高发人群、发病部位、危害及肿瘤防治健康教育

脂肪瘤、血管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体表肿瘤病发机制、高发人群、发病部位、危害及肿瘤防治健康教育脂肪瘤脂肪瘤是体表肿瘤,也是一种良性肿瘤。
脂肪瘤发展很缓慢,大多对机体无严重不良影响,恶变者很少。
对于单发、较大及影响美观脂肪瘤,主张积极手术治疗。
血管瘤血管瘤是胎儿发育过程中血管组织生长异常,以贮存循环血流为特点局限性、多囊房的良性肿瘤。
血管瘤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
血管瘤危害直接影响美观。
血管瘤生长在头面部等暴露部位,大多呈异常颜色,另外一部分血管瘤表现为凹凸不平的包块,这种异常颜色和包块影响美观,带来很大自卑心理,不愿见人。
容易破溃出血且不容易止血。
血管瘤是由畸形、增生的血管引起的。
一部分血管瘤由于受到摩擦或异物刺激,容易破溃出血且不容易止血,特别是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
继发性感染。
血管瘤破溃出血后,引起感染情况不在少数,很多破溃面积较大患儿,如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破溃后创面经久不愈,而且引起周围组织坏死,造成负担经济负担且增加患儿痛苦。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肠道等内脏;虽然黑色素瘤仅居皮肤恶性肿瘤的第3位,但其发病率逐步升高且其恶性程度很高,远处转移早,治疗效果差。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儿童很少见。
起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人,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起源于痣细胞者多见于年轻人,生长迅速,恶性程度较高,容易早期转移。
黑色素瘤常见部位首先为肢端型,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手指甲、足趾甲或甲下等部位;其次为黏膜型,直肠、肛门、外阴、眼、口及鼻咽等部位。
体表肿物分类及治疗方法

06
体表肿物问答环节
问题一:脂肪瘤会恶变吗?
总结词
脂肪瘤通常为良性肿瘤,恶变几率很小。
详细描述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体表肿物,通常由脂肪组织构成,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尽管大多数脂肪瘤是良性的,但仍 然存在一定的恶变几率。一般来说,脂肪瘤恶变的几率较小,但仍然需要密切关注其变化,如出现快速生长、颜 色改变、表面溃疡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问题三:皮脂腺囊肿如何预防?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皮脂腺囊肿的预防主要在于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 破损。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肿物,由于皮脂腺排泄 受阻而引起。预防皮脂腺囊肿需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皮肤破损,防止感染。另外,饮食宜清淡,避 免摄入过多油腻食物,以减少皮脂腺的分泌。如果出 现肿物增大、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体表肿物,通常是由于 皮脂腺排泄受阻所致。
详细描述
皮脂腺囊肿表现为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块,通常 无痛,但可能会感染。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 药物治疗。
纤维瘤病例
01
总结词
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出现在肌肉、韧带 或肌腱等部位。
02
详细描述
纤维瘤通常是由于肌肉或韧带受到损伤或炎症刺 激所致。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
问题二:血管瘤如何诊断?
总结词
血管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辅助检查。
详细描述
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常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诊断血管瘤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 、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CT、MRI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检查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作出诊断。
除皮肤上的赘生物、良性肿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
• 部位:皮肤(3/4)、眼球、消化道、生殖系统
下肢及会阴(51%) 足趾、手指、脚趾甲下
• 特点:高度恶性,一般大于40岁,近期增大,色加深,隆起,破溃出血
不规则色素晕或脱色素晕,多单发
• 转移:局部淋巴转移,血液转移较晚
MM分类
• 原位性恶黑:恶性雀斑样痣 浅表扩散性原位恶黑 肢端雀斑样原位恶黑
常见皮肤恶性肿瘤
基地细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M
BCC
SCC
MM
诱 紫外线(UVB)、放射、高 紫外线、化工、种族、瘢痕 黑色素细胞痣、紫外线、种族遗传、不 良刺激、内分泌、病毒 因砷 部 头颈面 手指 等全身 位 特 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 点 老年,组织破坏性 转 转移率0.1% 移 诊 病理 断 治 物理、放射、药物、手术 疗
BCC治疗方案
• 光动力疗法(PDT) 特定波长激光的光动力杀伤效应,照射有光敏剂 (血卟啉衍生物)选择性聚集的肿瘤组织
• 脉冲染色激光
• 基因治疗
• • • • •
躯干及颈部 0.5% 横向眼角区域 43% 上睑及眉毛 33% 鼻部 19% 耳部及头皮 24%
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 诱因:紫外线、化工、种族、瘢痕 • 部位:皮肤或粘膜,头颈面 手背 • 特点: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老年
5年生存率90%以上
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 放射、高砷 • 部位:头颈面 手指
• 特点: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老年,组织破坏性
• 转移:转移率0.1%
Basal Cell Carcinoma type
溃疡型
浅表型
硬化型
结节型
色素型
痣型
5年生存率90%以上 若BCC发生于鲍温病后或位于耳后,提示早期 转移可能
BCC治疗方案
• 联合治疗 手术后放疗,60~65Gy / 6~7周 3年生存率97.14%,5年生存率 92.28%
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M • 诱因:黑色素细胞痣、紫外线、种族遗传、不良刺激、内分泌、
BCC治疗方案
• 物理治疗:液氮 激光 电烧灼 • 放射治疗:软X线 超软X线 锶90 电子束
• 外用药物:氟尿嘧啶 平阳霉素 咪喹莫特 干扰素 维A酸
• 手术治疗:切除 刮匙 溃疡结节型、浅表型切除病灶周围 0.4-0.5cm 硬化型:侵袭深,范围广,边界不清,放疗不敏 感,故扩大切除至病灶周围1-1.5cm
放射、手术
手术、放疗、化疗、免疫、
无淋巴转移:1.5-3cm,达深筋膜 肢端恶黑,截肢术 淋巴结清扫:原发灶靠近淋巴结;原发 灶位于预后较差的部位;明显侵袭性生 长迹象 于病理类型及分期密切相关
范 溃疡结节及浅表型:0.4-0.5 切除病灶周围 1-2cm 围 硬化型:1-1.5cm 复 5年生存率90%以上 发
皮肤或粘膜,头颈面 手背 皮肤、眼球、消化道、生殖、下肢、会 阴、足趾、手指、脚趾甲下
恶性较高,迅速,老年 高度恶性,>40岁,近期增大,色加深, 溃疡或菜花状,易出血,恶臭 隆起,破溃出血,不规则色素晕或脱色 日光性角化,鲍温病 素晕,多单发 淋巴转移 临床表现 病理 局部淋巴转移,血液转移较晚 ABCDE 病理
• 侵袭性恶黑:恶性雀斑样黑色素瘤 浅表扩展性恶性黑色素 瘤 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alignant Melanoma
眼球部MM
转移MM
甲下MM
MM早期识别(ABCD识别法)
• A(asymmetry)
外观不对称
• B(broder irregularity) 边缘不规则,界限不清
溃疡或菜花状,易出血,恶臭 日光性角化,鲍温病
• 转移:淋巴转移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yp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ype
鲍温病(Bowen Disease) 原位皮肤鳞状细胞癌
BCC治疗方案
• 放射治疗
• 手术治疗 切除病灶周围 1-2cm
• C(color variegation)
• D(diameter) • E(elevation)
色彩斑驳或黑色
直径大于0.6cm 皮损隆起及进展
MM分级
病理分级 Ⅰ:基底膜以上的表皮 Ⅱ:真皮乳头层 Ⅲ:充满真皮乳头层,未至网 状层 垂直厚度分级 Ⅳ:真皮网状层 1:<0.75 Ⅴ:皮下脂肪层 2:0.76~1.50 3:1.51~3.00 4:3.01~4.50 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