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安全 教案
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身财产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教学重点:1. 人身财产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防范措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防范措施。
2. 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身财产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历。
二、讲解人身财产安全知识1. 介绍人身财产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析大学生常见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如盗窃、诈骗、抢劫等。
3. 讲解防范措施,包括:a.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b. 不轻信陌生人的话语,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c. 保管好个人财物,如身份证、银行卡等;d. 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出行安全。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真实案例,如盗窃、诈骗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防范措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1. 防范措施:a.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b. 注意网络安全,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c. 做好宿舍、教室等场所的防火、防盗工作;d.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安全培训活动。
2. 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a. 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现场情况;b. 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报警求助;c. 学会自救互救,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大学财产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财产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增强学生防范财产损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和风险意识。
教学对象:大学全体学生教学时间: 90分钟教学地点:校园教室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真实案例资料3. 互动环节准备教学流程:一、导入(10分钟)1. 班主任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2. 播放一段关于校园财产安全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二、讲解(40分钟)1. 财产安全概述- 解释财产安全的概念,包括人身、财产、信息安全等。
- 强调财产安全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2. 常见财产安全问题- 防盗:介绍盗窃的常见手段,如入室盗窃、盗窃自行车等。
- 防骗: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等。
- 防骗:介绍校园贷、分期付款等消费陷阱。
- 防骗:讲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3. 防范措施- 防盗:加强宿舍、教室等场所的锁具管理,定期检查门窗。
- 防骗: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
- 防骗: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奢侈品和超前消费。
- 防骗: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取几个真实的校园财产安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防范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开展“如何防范财产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提问,班主任和同学共同解答。
五、总结(10分钟)1.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财产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3. 学生对防范措施的应用效果。
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财产安全心得体会。
2. 学生调查身边存在的财产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财产安全意识,学会防范财产损失,为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共同努力。
安全教案-财产损失危机应对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安全教案-财产损失危机应对
财产损失危机应对
教学内容:盗窃、抢夺抢劫及诈骗等危机的应对措施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盗窃、抢劫抢夺及诈骗产生预防的心理,以及在发生这些突发情况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教学重难点:应对措施教学过程:同学们,每当到了开学的时候,都有很多的同学因为保管不力,发生了很多的被盗事件,也有很多的同学外出取钱的时候遭到他人的抢劫,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又该保持怎么样的警觉心,又该采取怎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对待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一、盗窃 1、预防 a、贵重物品最好锁在抽屉、柜子里,放假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托可靠人保管,门钥匙不要随便乱放; b、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银行卡、存折、汇款单等要与身份证、学生证分开存放,妥善保管,防止同时被盗; c、教室防盗,不要随意将MP3、手机等贵重物品及现金防在教室。
2、应对 a、发现宿舍、教室财物被盗,首先要保护好现场,其次要马上报告学校保卫部门,配合做好清点工作; b、发现存折、银行卡失窃,要马上去银行、邮局挂失。
c、努力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d、夜间遭遇入室盗贼,应沉着应对。
二、抢劫抢夺 1、预防 a、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所有私人信息,不要在公众场所夸大、炫耀自我或财富; b、外出时尽量不要携带过多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如果必须携带大量现金或较多贵重物品,应请同学结伴随行,并乘坐出租车; c、尽量不要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外出,注意结伴而行,尽量避免深夜滞留在外不归或晚归; d、穿戴适宜、尽量使自己活动方便
e、发现。
初中生财产安全教案

初中生财产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自己财产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金融工具,预防财产损失。
二、教学内容:1. 财产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财产安全的定义:财产安全是指个人或单位的财产不受损失、侵犯或盗窃的状态。
财产安全的重要性:财产安全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生活,是国家经济稳定的基础。
2. 保护财产安全的措施(1)保护个人财产:- 妥善保管贵重物品,不随意借给他人。
- 使用锁具保护财物,如笔记本电脑、自行车等。
- 随身携带财物时,注意保管好,不被盗抢。
(2)保护家庭财产:- 安装防盗门、窗,加固防盗设施。
- 不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
- 定期检查家中电器、线路等,预防火灾事故。
(3)保护网络财产:- 设置复杂的密码,定期更换。
- 不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 谨慎点击不明链接,预防网络诈骗。
3. 正确使用金融工具- 了解各种金融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 谨慎借款,避免陷入债务陷阱。
- 学会理财,合理安排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安全的定义、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财产损失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个人和家庭的财产安全,分享心得体会。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财产安全演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财产安全问题,提问:“你们认为财产安全重要吗?为什么?”2. 讲解财产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分析保护财产安全的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4. 讲解正确使用金融工具的方法,提醒学生预防金融风险。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保护财产安全的经验和心得。
6. 组织财产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7.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财产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大学生个人财产安全_教案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五谷】稻、黍、稷、麦、豆【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五帝有五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防人身财产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身财产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识别和预防人身财产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案例分析材料3. 安全知识手册4. 实践活动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身财产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人身财产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1. 人身财产安全的基本概念-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身财产安全的定义和范围。
-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身财产安全与自身生活、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2. 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因素- 分析常见的威胁因素,如盗窃、诈骗、暴力等。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威胁因素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3. 预防人身财产安全的措施- 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预防各种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
- 强调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4. 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讲解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保持冷静、寻求帮助、保护自己。
- 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基本技能。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如遭遇陌生人搭讪、遇到小偷等情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知识普及- 介绍与人身财产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2. 安全意识培养- 分析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
- 强调安全意识在预防人身财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人身财产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人身财产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班会主题:人身财产安全主持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引入班会话题(10分钟)主持人会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即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对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主持人可以通过引用真实案例或者相关数据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关注。
二、人身财产安全知识普及(20分钟)1. 概念解释人身财产安全是指保护个人身体和财产免受危害、损失的一系列措施。
个人安全与财产安全密不可分,同学们要时刻意识到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并加以防范。
2. 人身安全知识a. 出门注意事项- 避免独自夜间外出,尤其是进入陌生或治安较差的地区。
- 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的人和环境,并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
- 使用安全通道和明亮的路段行走,避免走缺乏照明或偏僻的地方。
b. 防范欺凌与暴力- 学会辨别和拒绝不良信息和诱惑,远离不良交往。
- 学会自我保护,如何反抗和报警。
- 寻求帮助,寻找可靠的支持者。
c. 灾害事故防范- 火灾防范:教育同学们如何正确使用电器、如何疏散等。
- 地震、洪水等灾害防范:教育同学们如何正确应对不同灾害的紧急情况,寻找安全避难点等。
3. 财产安全知识a. 防范盗窃- 保管好个人物品,尽量随身携带贵重物品。
- 不轻易将自己的财产信息透露给陌生人。
- 避免在人多拥挤或治安较差的地方逗留。
b. 健康使用网络- 同学们应该了解网络安全常识,不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或下载文件。
- 学会设置强密码,保护个人隐私。
- 拒绝相信和传播网络谣言,培养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
三、案例分享和讨论(30分钟)主持人可以选择适当的案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事例或者编写的虚拟案例。
同学们可以就案例进行讨论,包括案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分析。
案例分享建议:- 出门遭遇欺凌的情况,分析应对策略;- 同学因未锁好校园自行车,丢失财物的案例,探讨防范盗窃的方法;- 在网上泄露隐私信息导致财产损失的案例,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财产安全教案幼儿园

财产安全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财产,以及财产的重要性。
2.能够识别常见的财产,如钱包、手机、玩具等。
3.掌握财产的保管和使用方法,学会珍惜财产,防止丢失和损坏。
二、教学内容1.了解财产的概念和种类–财产的定义:指人类拥有、掌握、使用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包括金钱、物品、房屋、机器、土地、知识、技能等。
–常见的财产种类:钱包、手机、玩具、书包、文具盒等。
2.学习财产的保管方法–将钱包、手机等财物放在安全的地方,如口袋里、书包里、家中指定的地方等。
–不要随意将财物放在地上或公共区域,以免被他人盗取或误捡。
–不要将财物借给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以免丢失或损坏。
–不要将财物随意丢弃或乱扔。
3.学习财产的使用方法–对于自己的财物要爱护珍惜,妥善使用。
–不要将财物用于不正当的途径,如买赌博、毒品等违法行为。
–不要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财物,以避免误解或争执。
三、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查看幼儿园周边环境中的财产,唤醒幼儿对财产的认识,介绍财产的种类和使用情况。
2.新知呈现(15分钟)–讲解“财产”概念和种类。
–利用图片、模型等实物展示孩子周围的财产,帮助幼儿识别和认识。
–指导幼儿如何保管和使用自己的财物。
3.模拟操作(15分钟)–进行实地演习,模拟幼儿所面临的情境,如迷路、危险等,引导幼儿做出安全正确的选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温故知新(10分钟)–通过游戏、问答等互动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回顾财产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巩固知识。
5.总结反思(5分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孩子形成好的财产保管和使用习惯。
四、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和询问幼儿,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识别财产、掌握财产的保管和使用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小小测试,检测其掌握情况。
五、教学注意事项1.课前应仔细备课,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课程内容应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幼儿的体验感和互动性;3.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拖延时间
(4)、麻痹犯罪分子
(5)、记住特征
(6)、及时报案
倾听
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教师Leabharlann 为学生行为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5分钟)
1.大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
2.面对突发事件,不要慌张,冷静应对
倾听
多次强调教学重难点,给学生良好的暗示。
延伸阅读
及作业设计
(2分钟)
(设计意图)
正文讲授
二、
(25分钟)
(4)、作案手段多种多样
(5)、内盗案件不容忽视
二、防盗的基本措施
三、几种特殊易盗物品的防盗措施
(1)、现金
(2)、各类有价证卡
(3)、贵重物品
(4)、自行车
四、发生盗窃时的应对措施
(1)、及时上报
(2)、保护好现场
(3)、及时清点自己的物品、并对丢失物品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
数控19.1-7班、机器19.1班、自动19.1班
教学时间
90分钟
教学课题
人身与财产安全
设计理念
1.重点培养学生对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的认识
2.教学过程中通过联系各种案列,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科学认识日常急救,调动学生们对日常急救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日常急救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一内容的实践性较强,与大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日常危机的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的应对能力,从而减少受到的意外伤害和损失。
教学目标
知识
1、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
2、预防诈骗
3、预防盗窃
4、预防抢劫与抢夺
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人身与财产安全的认识,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提升应急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1)、短信中奖
(12)、“熟人”求助
(13)、消费通知和友人问候
(14)、套取卡号
(15)、信息设阻
(16)、网络诈骗
(17)、冒充警察
三、提高防范意识,远离诈骗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谨慎交友,理智对待
(3)、不贪图便宜
(4)、同学间互相沟通,相互帮助
(5)、遵守校纪校规
四、遭遇诈骗时的应对措施
正文讲授
一、
(18分钟)
(3)、疏于防范是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4)、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二、校园诈骗案的常见骗术
(1)、假冒身份
(2)、求职诈骗
(3)、贪利求廉
(4)、“意外之财”诈骗
(5)、“交友”诈骗
(6)、易碎品诈骗
(7)、返还话费
(8)、电话诈骗
(9)、破财消灾
(10)、闪断电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可以减少受到的危险和损财产失,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教学重点
1、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
2、预防诈骗
3、预防盗窃
4、预防抢劫与抢夺
教学难点
1、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
2、预防诈骗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探究法、读书指导法、发现法
(2)、行为端正,态度明朗
(3)、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4)、学点防身术,提高自我防范的有效性
(5)、掌握常用的正当防卫手段
第二节 预防诈骗
一、大学生容易成为被骗对象的原因
(1)、不加选择地结交朋友
(2)、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
讨论、思考
引发思考。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
(1)、观察判断,有效识别
(2)、巧妙周旋,有效制止
(3)、平静内心,及时报案
(4)、提供线索,配合调查
第三节 预防盗窃
一、校园盗窃案的特点
(1)、作案场所多样
(2)、盗窃物品种类多样
(3)、作案时防不胜防
讨论、思考
从学生亲身经历的东西举例,提升兴趣,引发思考。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理念
自行观看与大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的相关影片。
观看影片
作业设计与实践教学、课堂拓展相结合
板书设计
人身与财产安全
1.大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知识的掌握
2. 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现代与传统工具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4)、如实回答问题、反映情况
(5)、注意观察、积极提供线索,善于掌握证据、协助破案
第四节 预防抢劫与抢夺
一、大学校园抢劫与抢夺案的特点
(1)、时间上的规律性
(2)、地点上的隐蔽性
(3)、目标上的选择性
(4)、人员上的团伙性
(5)、手段上的多样性
二、抢劫与抢夺的预防
三、遭遇抢劫或抢夺时的应对措施
(1)、高声呼救
倾听
以提问的方式开始课程
正文讲授
一、
(18分钟)
第一节预防性骚扰和性侵害
一、性骚扰和性侵害的主要形式
(1)、暴力式侵害
(2)、流氓滋扰式侵害
(3)、胁迫式侵害
(4)、诱惑式侵害
(5)、社交性侵害
二、容易遭受性骚扰和性侵害的主要时间与场所
三、容易遭受性侵害的女大学生特征
四、积极防范性骚扰和性侵害
(1)、筑起思想防线,提高识别能力
教学后记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人身安全是指个人的生命、健康、行动、名誉等没有危险或不受到威胁。这是每个人生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证。大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提高个人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近几年,高校校园中学生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案件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除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复杂外,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防范知识缺乏有关。因此,在大学生中普及及预防人身及财产侵害知识,对确保其自身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