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各论
宝石各论.

——石榴石族宝石
10)光泽——亮玻璃光泽 11)透明度——透明到半透明 12)颜色——黄橙,红,褐自色性宝石。由锰致色 13)包裹体——典型包体为 大量液态包体组成的波纹状 羽状体,常具有特殊的花边状和切碎状外观
,
——石榴石族宝石
14)吸收光谱——锰致色,紫区432、420 强吸收带
15)加工——刻面形 、 16)产状——花岗岩伟晶岩 17)产地——斯里兰卡,缅甸马达加斯加
及其聚
——石榴石族宝石
9)光泽——玻璃光泽 10)透明度——半透明 11)颜色和品种
A铁钙铝榴石
1)颜色——浅褐黄,浅褐红,橙红 2)包裹体——为典型包体大量圆形包体和独特的油脂 状糖浆状内部效应形成的粒状外观 3)吸收光谱——无
——石榴石族宝石
4)光性——由于结构和双折射包体的应变在偏光镜下呈 异常双折射 5)产状——大多数产在石灰岩 6)产地——斯里兰卡,巴西,加拿大
光假象
——石榴石族宝石
10)光泽——亮玻璃光泽 11)透明度——透明到微透明 12)颜色——褐色到紫红,颜色较深,姿色性宝石有Fe 致色 13)包裹体——常有金红时针典型包体
——石榴石族宝石
14)吸收光谱:铁致色 在黄、绿、蓝区三条 吸收带有时橙区、 蓝区有各有一条弱带
15)特殊光学效应:六射、 四射星光有时还可以 同时出现六射和四射
16)加工:刻面、弧面和珠 子形暗色加工成凹凸面形。
17)产状:变质岩 18)印度、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赞比亚、 美国、巴西。
——石榴石族宝石
3锰铝榴石
1)成分——Mn3Al2(SiO)3 2)晶系 ——等轴 3)结晶习性 ——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
及其聚形 沙砾中常见浑圆状砾石 4)解理 ——无 有贝壳状至平坦状断口 5)硬度——7.25 6)比重——4.2 7)折射率——1.80~1.81 8)色散——中等 9)光性——均质体,
宝石各论

荧光:祖母绿在长波紫外光下由无色到弱橙红到带紫 的红色荧光,海蓝宝石无荧光。 查尔西滤色镜下:哥伦比亚等地的祖母绿呈粉红色,印 度和南非的祖母绿反应绿色;
吸收谱线:哥伦比亚祖母绿在光谱的红色区有3~5条密 集排列的吸收线, 15在蓝色区475nm处有一条吸收线, 在 橙色区和紫蓝区有宽的吸收带。海蓝宝石在462nm、 500nm处有二条吸收线,在蓝、紫区和红色区有吸收带。
表面吸附性:具亲油性和疏水性。 包裹体:钻石中常有磁铁矿、磁黄铁矿、石榴石、石 墨、橄榄石、铬尖晶石、赤铁矿等矿物的细小包体。 二、钻石的评价 (一)4C分级概述:钻石质量的评价,国际上有统一的 标准,即评价其洁净度(Clarity)、颜色(Color,)、重 量(Carat weight),切工(Cat),通称“4C标准”。 (二)钻石的质量(克拉重)评价 1、钻石质量(克拉重)的意义:钻石价格与克拉重不是 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克拉重量处出现“克拉溢价”。 2、钻石的称重及法则:钻石的重量单位为克拉,每克拉 又分为100分,1格令=0.25ct 。 3、钻石重量的估算:⑴直径-重量法:直径6.4mm,重 1ct;直径8.1mm,重2ct。 ⑵筛分法 ⑶直径比较法
宝石各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钻石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 绿柱石(祖母绿、海蓝宝石) 金绿宝石(猫眼、变石) 其它常见宝石 少见宝石
第一节 钻石
一、钻石(Diamond)的基本性质 1、钻石的结构和形态 ⑴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具立方面心格子。 ⑵形态:常见八面体{111}、菱形十二面体{110}、立方 体{100}等单形及其聚形。 由于溶蚀作用使晶面棱弯曲,呈凸晶。依(111)的双 晶普遍,其中三角薄片接触双晶在双晶两个平面结合处 有明显的青鱼骨剌纹(结节)。 2、化学组成和分类: 其化学分子式为C,C原子以共价键联结,结合十分 牢固。可含其它微量元素,、如氮、硼、铍、铝等。 根据其含N、B等微量成分,分为Ⅰ型和Ⅱ型。据 N 的存在形式将Ⅰ型进一步分为Ⅰa型Ⅰb 型;按是否含B 将Ⅱ型进一步分为Ⅱa型和Ⅱb型。 天然钻石中Ⅰa型钻 石占98%以上,人工合成钻石以Ⅰb型为主。
3.3 第三篇 宝石各论 第三章 稀少宝石

第三章稀少宝石第一节硫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卤化物一、硫化物(一) 闪锌矿1.矿物学特征1)矿物名称:闪锌矿(Sphalente)。
2)化学成分:ZnS。
3)晶系及结晶习性:等轴晶系,晶体常呈四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见图3-3-1),集合体呈粒状、葡萄状、同心圆状。
4)颜色:无色、浅黄、棕褐、黑色(含铁量越高颜色越深),有的呈绿色、红色、黄色(见图3-3-2)。
5)光泽与透明度:金刚光泽一半金属光泽(随含铁量的增多而增强);透明一半透明。
6)光性:均质体。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拆射率为2.37;无双折射率。
8)多色性:三色性中一强黄色至褐色,榍石浅黄色,褐橙色和褐黄色。
9)荧光:紫外线下荧光惰性,有时呈橘红色荧光。
10)吸收光谱:具651nm、667nm、690nm吸收线。
11)解理:(110)解理完全。
12)摩氏硬度:3~4.5。
13)密度:3.9—4.2g/cm3(随铁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2.宝石学资料美国华盛顿斯密逊博物馆珍藏品:1)黄褐色闪锌矿,重73.3ct,美国犹他州产。
2)黄绿色闪锌矿,重59.5ct,美国新泽西州产。
3)黄色闪锌矿,重48ct,墨西哥产。
3.产状与产地1)产状:常见于各种热液型矿床中。
2)产地:墨西哥Sonora,美国的俄亥俄州、新泽西州,西班牙,瑞士,中国,加拿大。
(二) 雄黄1.矿物学特征1)矿物名称:雄黄(Realzar)。
2)化学成分:AsS。
3)晶系及结晶习性:单斜晶系;晶体细小呈柱状,有时为针状;集合体呈细微粒状、致密块状,土状(见图3-3-3、图3-3-4)。
4)颜色:橘红色。
5)光泽与透明度:金刚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透明一半透明。
6)光性:二轴晶,负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n g=2.704,n m=2.684,n p=2.538;双折射率为0.166。
8)多色性:浅绿黄色至朱砂红色;无色至浅橙黄红色。
9)荧光:紫外线下荧光惰性。
10)吸收光谱:未见特征吸收谱。
宝石各论(红蓝宝石)

红宝石的药用价值
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 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 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
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
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缅甸鸽血红级红宝石原石
鸽血红红宝石(高8mm) 5.08apphire):刚玉中混入Fe、 Ti元素,呈“蔚蓝”或“阳青色”最好。自然界 产出蓝宝石较红宝石多,且不乏有大颗粒者,故 不如红宝石珍贵 是忠诚和坚贞的象征。被称为“命运之星”的星 光蓝宝石的三束星光带被赋予忠诚、希望和博爱 的美好象征 蓝宝石是九月的生辰石、结婚45周年的纪念石、 希腊和美国的国石
红、蓝宝石的鉴别
(1)被鉴别宝石的材料是否是刚玉?
(2)如果是刚玉,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 (3)若是天然的,是否经过优化处理?是 用什么方法进行优化处理的?
红、蓝宝石的鉴别
材料属性的鉴别
红宝石的材料鉴别
硬度 9 7.5 密度(比重 折射率(折 天平) 射率议) 3.99 4.69 3.9~4.2 3.7~3.9 1.76~1.77 1.92~1.98 1.76~1.81 1.74~1.76 双折射率 0.008 0.060 无 无 二色性(二色镜) 中等,黄红-深红 弱 无 无
刚玉类宝石分类 (3)白宝石:如水通透的刚玉晶体。自然 界产出者少见,常作为钻石的赝品。 (4)金宝石:呈黄、浅黄、金黄色的刚玉 类宝石,以金黄色最佳,自然界中少见。 (5)黑星石:黑色刚玉类星光宝石。很珍 贵,也是星光宝石中较常见的品种。黑色是刚 玉矿物中呈微细分布的碳元素所致。 有人主张将红宝石之外的刚玉类宝石统称“蓝 宝石”(包括粉红色)。用前置形容词修饰定 名,如黄色蓝宝石等。
多色性
萤光性
宝石各论--红、蓝宝石

力学性质
硬度:摩氏硬度为9, 刚玉是自然界中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第二号高硬 度物质。 比重: 3.99-4.00之间。 Cr、Fe等杂质元素含量影响着 比重值的大小, 含量越高,比重越大。 熔点:高达2000℃ -2030℃ 。
显微特征
刚玉宝石含丰富的固态包裹体、气液两相 包裹体及特征的生长结构。 内含物的种类、 特征是鉴别刚 玉宝石的产地、 天然与人工合 成刚玉宝石的 重要依据。
2、固态包裹体 很少见流体 包裹体,固态包裹体非常丰 富,其中金红石的分布特征 构成了重要的产地鉴别依据。
放大检查可发现金红石分 布不均匀,呈团块状聚集, 恰似一块块“补丁”。 缅甸红宝石中还常见方 解石、榍石、磁铁矿、 橄榄石等包裹体。
3、双晶 缅甸红宝石中一般仅能见到一组双晶, 在成品宝石中表现出一组“百叶窗”式图案。
蓝色刚玉宝石中的蓝色、绿色品种,可具450nm、 460nm、470nm的吸收线。 不同产地或颜色深浅其吸收光谱稍有差异,如深蓝 色者往往只见450nm处较粗的吸收带及460nm的一条 细线,浅灰蓝色者仅可见450nm处的一条细线,黄 色刚玉宝石的吸收线则很难见到。
变色刚玉宝石的吸收光谱很独特,具550-600nm的强吸 收线,及470.5nm和685.5nm的吸收线。
红宝石中三组定向的金红石内含物
三、 刚玉宝石的品种
刚玉宝石品种的 划分主要依据是: 颜色、 光学效应。
1、 根据颜色
a. 红宝石: 指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 包括粉红色的刚玉。 b. 蓝宝石: 除去红色系列以外的所有颜 色的刚玉宝石,包括无色、 黄色、橙色、绿色、 蓝色、 黑褐色、紫色等。定名时: 除了蓝色刚玉直接定名 为蓝宝石, 其它各种颜色的刚玉需 在蓝宝石名称前冠以颜色形 容词,如黄色蓝宝石、绿色 蓝宝石。
宝石各论(长石)

其它长石类宝石的评价和鉴赏
• 日光石 透明度很重要,对价值影响大。越透明, 砂金光芒越明显,价值也相应地高。从颜色来看, 日光石金黄-桔黄色最好。一般说来,好质地的日 光石比好质地的月光石少,所以人们对日光石了 解和认识也较少,导致其价格不很高。 • 拉长石 较好的是蓝色及绿色的。晕彩最好是蓝色 波浪状。若晕彩好,偶尔有一点瑕疵也不影响作 宝石用。若有蓝、黄、粉、黄、红等色斑变彩组 成光谱色,象彩虹一样,价值相应更高。 • 天河石 上品应透明度高、少解理、纯正的蓝色或 绿色,设计、琢磨精美;蓝中带绿价格就稍低。
长石类宝石的品种
2、日光石(Sun stone)或砂金长石
• 属斜长石系列,主要是包裹有红棕色矿物(如赤铁
矿、针铁矿或黑云母等小鳞片)的钠、奥长石 • 在光照下会有星点状黄棕色或金色反光,象太阳光 芒—— 日光效应 ,故称“日光石或太阳石、金星长 石” 。 • 透明度及其重要 • 日光石产出比较少,多用于收藏
加工成珠状的拉长石
长
石
类
宝
石
熟悉长石的特征、组成及主要用途 掌握长石类宝石的主要类型及矿物组成
解长石类宝石的评价、鉴别及加工
掌握长石及其主要宝石类型的矿床类型 了解每类长石类宝石的主要产地
不同颜色月光石
日光石原石
日 光 石
拉长石原石
拉长石
拉长石
拉长石Biblioteka 天河石原石晶体天河石
• 产出国家主要有斯里兰卡、缅甸、印度、澳大利亚、马达加 斯加、坦桑尼亚、美国、巴西和瑞士。缅甸的月光石质量好, 印度产猫眼月光石和星光月光石。
(四)长石类宝石资源概况 与矿床类型
2、日光石
产于片麻岩中的石英脉(挪威)、方钠霞石正长岩(英格兰
宝石各论(欧泊)

放大镜观察,色斑呈破碎的小块状局限在欧泊表面, 结构为粒状,可见小黑点状碳质染剂在裂缝中集中 的现象。
欧泊的真假鉴别
2、处理品的鉴别
烟处理欧泊:将欧泊用纸包好,然后加热,直到纸冒烟,这 样可产生黑色背景。
黑色仅限于表面,且处理后欧泊往往多孔,密度较低 (1.38~1.39g/cm3);用针头触碰,烟处理的欧泊可有黑色 物质剥落,有粘感。
欧泊的真假鉴别
1、仿制品和合成品的鉴别
欧泊的真假鉴别
2、处理品的鉴别
拼合欧泊:二层石的顶面、三层石的中间面用质量 好的欧泊,其余用黑玛瑙、劣质欧泊、无色石英和 玻璃。
放大镜观察结合面和结合缝以及粘合胶中的气泡。
糖处理欧泊:欧泊(主要来自Andamooka)加热后 在糖水中浸泡数天,在碳酸盐溶液中快速漂洗,去 掉氢和氧,留下碳,使欧泊便黑。
欧 泊 的 分 类
黑欧泊:黑色、深绿、深蓝、深灰、褐色为底色, 具强烈变彩,以黑色为底者最好。由于它的美丽 可爱,产量又稀少,价位较高,属名贵宝石之一。 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地区最为有名; 白欧泊:最常见品种,基本颜色为无色、蛋白色 及浅灰色等。琢成弧面型宝石后,表面会浮现出 美丽的色彩。以底色洁白,变彩颜色鲜艳者最佳。 主要发现于澳大利亚库伯迪城。 火欧泊:欧泊中的特殊品种,呈半透明至透明。 颜色为黄色及橙红色。无变彩火仅有少量变彩, 在紫外线的照耀下可见中等强度的绿褐色荧光, 有时有磷光。主要产地墨西哥。
欧泊的真假鉴别
人工合成欧泊 (1)在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加入有机硅化合物,使其均匀 扩散成小粒状,再加入强碱(如氨),使有机硅变成氧化硅, 并使之呈球体 (2)氧化硅球体自然沉淀,随沉淀进行 (3)胶结、压实、烧结 欧泊的拼合 o 目的(1)欧泊材料太薄,不能单独用作宝石; (2)欧泊颜色较浅,衬以深色的底提高变彩效应; (3)欧泊硬度较低,加硬物质起到防护作用以及防止水 分流失。 o 方式:二层拼合(上:欧泊薄片;浅色欧泊;水晶 下:似欧泊物质;黑色岩石;欧泊) 三层拼合(上:水晶;中:欧泊;下:水晶、黑色岩石)
宝石各论汇总

及各种聚形
锥、菱面体
表面特征
阶梯状生长纹、三角凹坑蚀象
晶体柱面有横纹,横截面可见六方生长带,菱面体上可见三角生长 标志
解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具八面体完全
不发育,但因聚片双晶可发育平行底面和平行菱面体面裂理
吸收光谱
钒谱:无色415.5nm棕褐色503nm
Cr谱 692nm双线\黄绿区普遍吸 收(550nm宽)\蓝蔚蓝色476nm\
变质岩中的花岗伟晶岩、云 接触交代变质的大理岩和灰岩、冲击
母片岩;沙矿
砂砾矿
花岗伟晶岩
斯里兰卡、俄罗斯乌拉尔山 、缅甸、印度、巴西
刻面、弧面型 合成变石法、提拉、助熔剂
、水热法
斯里兰卡、缅甸、泰国 各种刻面型
焰熔法、提拉法
巴西、瑞士、匈牙利、日 本、中国等
刻面型、圆珠、弧面型、 雕件
水热法
辐照、染色、热处理
玻璃
鉴别
RI、颜色、光谱、SG
RI、光谱、颜色、内含物
其他
名称
石英岩玉(多晶)
镁铝榴石
铁铝榴石(贵 榴石)
锰铝榴石
化学成分 晶系 光性
非均质集合体
Mg3Al2(SiO4)3
Fe3Al2(SiO4)3
Mn3Al2(SiO4)3
等轴
均质体 各向同生
颜色
光泽 透明度
H SG
RI DR 色散 多色性
白、绿、黄、红、黑、灰等
发光性
染色时有
特殊光学效 应
变色
4星光
内含物
①针状不规则;②浑圆 状晶体包体;
①针状金红石晶体;② 锆石晶体包体;
①面纱状包体愈合裂 隙;②裂隙上的气液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合成钻石的鉴别 1、颜色:多为近似琥珀黄色。 2、内外部显微特征:细小铁、铁镍合金触媒包裹体。 3、荧光特征:长波下呈惰性,短波下发光性具分带现象
4、吸收光谱:缺415nm吸收线。
5、异常双折射弱。
6、阴极发光:显示与天然钻石不同的颜色和生长条纹。 (三)优化处理钻石的鉴别 1、颜色优化处理品的鉴别:用涂层法改善的钻石易鉴 别,用辐照法增色和高温高压法去黄变白的钻石难鉴别。 高温高压下,Ge pol法将Ⅰa型褐色钻石中的石墨转化为钻 石,钻石色级可升高至D-G 级,采用在腰棱激光刻“Ge pol”印记。 2、净度处理品的鉴别:
外部洁净度指加工后残存的解理面或小晶面,细小裂隙及 棱线上的缺口等,钻石越洁净,质量越好。
GIA FL、IF VVS1 VVS2 VS1 VS2 SI1 中 国 LC(镜下无瑕) 鉴定特征 10倍放大镜下内部和外部无瑕疵
VVS1(一级极微瑕) 极微小瑕疵, 10倍放大镜极难观察 VVS2(二级极微瑕) 极微小瑕疵, 10倍放大镜很难观察 VS1(一级微瑕) VS2(二级微瑕) SI1(一级瑕疵) 具细小瑕疵, 10倍放大镜难以观察 具细小瑕疵, 10倍放大镜较易观察 具明显瑕疵, 10倍放大镜容易观察
表面吸附性:具亲油性和疏水性。 包裹体:钻石中常有磁铁矿、磁黄铁矿、石榴石、石 墨、橄榄石、铬尖晶石、赤铁矿等矿物的细小包体。 二、钻石的评价 (一)4C分级概述:钻石质量的评价,国际上有统一的 标准,即评价其洁净度(Clarity)、颜色(Color,)、重 量(Carat weight),切工(Cat),通称“4C标准”。 (二)钻石的质量(克拉重)评价 1、钻石质量(克拉重)的意义:钻石价格与克拉重不是 简单的线性关系,在克拉重量处出现“克拉溢价”。 2、钻石的称重及法则:钻石的重量单位为克拉,每克拉 又分为100分,1格令=0.25ct 。 3、钻石重量的估算:⑴直径-重量法:直径6.4mm,重 1ct;直径8.1mm,重2ct。 ⑵筛分法 ⑶直径比较法
ⅠaA含双原子氮(A心)
Ⅰ型,含氮
ⅠaB含多原子氮(B心),偏片晶氮(D心) Ⅰb含单原子氮(C心) Ⅱa不含硼
Ⅱ型,不含氮
Ⅱb含硼
3、物理性质 ⑴光学性质 颜色:一般呈无色。淡黄色、淡褐色。偶见淡绿色、 红色、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和黑色。 光泽:典型金刚光泽。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光性:均质体。因内部应变或包裹体,偶见异常消光
SI2 I1 I2
I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I2(二级瑕疵) P1(一级重瑕疵) P2(二级重瑕疵)
P3(三级重瑕疵)
具明显瑕疵, 10倍放大镜很易观察 具明显瑕疵,肉眼可见 具明显瑕疵,肉眼易见
具明显瑕疵,肉眼很易见
(五)钻石的切工分级 1、切工比率:标准圆钻型的最佳比率:台宽比53.0~ 66.0,冠高比11.0~16.0,腰厚比2.0~4.5,亭深比41.5~ 45.0。 2、修饰度:对称性评价,抛光评价。
⑴激光钻孔处理钻石:从亭部观察激光孔道。 ⑵玻璃充填:充填钻石具闪光效应,裂隙不同部位呈现 不同的闪光颜色。 四、钻石矿床的主要产地和产量简介 1、非洲南部是世界主要钻石产区 2、俄罗斯:储量高,且50%是宝石级的。 3、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发现含钻石的金伯利和 钾镁煌斑岩是世界钻石储量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加 拿大西北部钻石原矿床是90年代以来世界钻石史的突破 4、亚洲和中国:印度是世界最早发现钻石的地方。 中国:湖南沅江流域,辽宁南部 ,山东蒙阴。
通过各种力学和力学参数据的测定区分这些宝石。 2、天然与合成刚玉质宝石的区别:参见表16-1-2 天然刚玉宝石颜色不均,包体、杂质多;合成刚玉宝 石颜色均一、内部干净、块体大。就生长线而言,天然刚 玉宝石的生长线为直线性相交叉,而焰熔法合成的刚玉宝 石的生长线呈弧状。 从包裹体特征看,人工合成刚玉宝 石无金红石、赤铁矿等包体,大多含气态包体,外形大多 呈圆形 。助熔剂法合成刚玉具窗纱状流体、固相助熔剂 残余和金属片等包体,水热法具籽晶片、窗纱状包裹体和 金属片。(12-3-14水热法包裹体,4 空) 3、天然刚玉质宝石与处理品的区别 热处理的刚玉宝石可作为天然品出售。鉴别扩散处理 品主要利用浸没法,若在浸液中棱比刻面颜色深,则极可 能是扩散处理的(24-3-12)。染色处理品可用放大镜观察颜 色是否主要沿裂隙分布。
⑴热导仪测试: 钻石的热导性最高,因此,用热导仪鉴 定钻石,既准确又迅速,但要注意与合成碳硅石的鉴别。 ⑵偏光仪检查:钻石为均质体。 ⑶折光率 用折光率可区分钻石与无色蓝宝石和无色尖 晶石以及水晶和托帕石。钻石与大部分钻石仿制品不能用 折射仪测定。 ⑷密度测量 钻石的密度为3.52g/cm3,而大多数代用品 的密度都大于钻石的密度。 ⑸色散 钻石以高色散发出的彩色闪光为鉴定特征之一, 但具有高色散的宝石矿物很多,如闪锌矿、锆石、人造金 红石、立方氧化锆、钇铝榴石、钆镓榴石等,主要区别是: 钻石的色散柔和,而其它宝石的色散看起来五彩缤纷,十 分刺眼。 ⑹分光镜测试:Ⅰa型钻石具415nm强吸收。
力学性质:摩氏硬度7.5~8; 具不完全解理, 性脆, 极易发生裂纹; 密度2.71(2.67~2.78)g/cm3 (21) 。 显微特征:包裹体:因产出地点不同,包裹体各异,这 一点是区别不同产地祖母绿的主要依据。哥伦比亚:常见 包裹体为气、液、固体(石盐)组成的三相包体 (15均), 俄罗斯:以阳起石包体为特征。巴西:二相包裹体。
(三)钻石的颜色分级 1、钻石颜色分级概述:颜色 分级是针对无色-浅黄色系 列即开普系列的钻石, 2、钻石的颜色级别:GIA颜色分级体系将钻石颜色分为 23个级别D—Z,我国将颜色分为12个级别,并限定标准 适用于0.2ct以上钻石。表15-1-2、表15-1-3. 3、颜色分级的条件: ⑴比色石:无黄色 以外色调;净度在SI1(含SI1 )以上; 标准圆钻型;大小均一,每粒≥ 0.2ct;无强荧光反应。 ⑵分级常用工具及环境:比色灯色温在5500~7200K范 围内的日光灯,白色比色板 (四)钻石的净度分级:钻石的洁净度指钻石内部和外部 的洁净程度。内部洁净度主要指宝石内部原有的缺陷,
二、绿柱石宝石的类型 1、祖母绿Emerald:达碧兹(Trapiche)包有钠长石或碳 质的特殊品种。(21)、(15) 2、海蓝宝石Aquamarine (20) :马西谢(Maxixe)型海 蓝宝石是深蓝色的,天然色易退色。(22)(15) 3、铯绿柱石Morganite(粉红绿柱石、摩根石) 4、其它绿柱石:红绿柱石、金色绿柱石、黄绿柱石、绿 色绿柱石(含铬少,主要由铁致色)、透(明)绿柱石。 三、绿柱石的评价 祖母绿的评价:颜色、裂纹、重量、切工。 四、合成绿柱石、优化处理绿柱石及绿柱石仿制品 合成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的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和助熔剂法 (23) 。绿柱石处理和改善方法:热处理、辐照、注油和 染色、覆膜等(23。
六、刚玉宝石矿床类型、产状、产地简介 1、岩浆岩型:主要产于碱性玄武岩等基性火山岩。如我 国东部(山东、海南、福建等)和东南亚的碱性玄武岩。 2、变质岩型: ⑴区域变质型:缅甸抹谷(22-3-16)红(蓝)宝石矿床 ⑵接触交代型:斯里兰卡、克什米尔蓝宝石矿床 ⑶热液蚀变型:坦桑尼亚的噶城和俄罗斯乌拉尔红、蓝 宝石矿床。 3、伟晶岩型:坦桑尼亚的翁巴塔尔红、蓝宝石矿床。 4、砂矿
第三节
绿柱石(祖母绿、海蓝宝石)
Beryl(Emerald,Aquamarine) 一、绿柱石的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绿柱石(23) Beryl(20) 化学成分:化学式为Be3A12[Si6O18],(含铍,23) 晶系及结晶习性:六方系体,常见柱状晶体 光学性质:颜色:祖母绿以其透明的绿色为主要鉴定特 征,它的绿色是由杂质元素Cr代替了矿物成分中的Al而 引起的(19、23),其它颜色的绿柱石,如海蓝色(由Fe 致色)(18) 、黄色、红色、白色、褐色等。 透明度:透明,具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的绿柱石呈半 透明; 光泽:抛光表面为玻璃光泽,断口表面为玻璃光泽至 松脂光泽;U-; (偏光性20)(海蓝宝石15) 折射率:1.565~1.600(21、20); 双折射率:0.005~0.009; 多色性:不明显,只有颜色深的绿柱石可见。
第二节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 Corundum(Ruby,Sapphire) 一、刚玉宝石的基本特征 化学成分: 分子式为A1203,纯正无色。 晶系及结晶习性:三方晶系,柱状晶体,常发育百 叶窗式双晶纹。 光学性质 : 多种颜色12 ,含Cr203(0.1~0.2%)时呈现红色,含 Fe、Ti时为蓝色21-3,含Ni时为黄色,含V时为绿色。 抛光面呈现亚金刚光泽。U- 折射率:1.762~1.770; 双折射率:0.008。 吸收光谱:红宝石具692.8和694.2nm、668nm、 659.2nm吸收线;蓝宝石具451.5nm特征吸收线(18、22) 可见星光、猫眼及变色效应。 力学 性质:硬度:9;无解理:具底面或菱面体裂 理,多沿双晶面裂开; 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 密度:3.95~4.1g/m3;
三、钻石的真伪鉴别 (一)钻石与仿制品的鉴别 1、钻石肉眼鉴定 ⑴毛坯的肉眼鉴定:观察色泽,观察外形和表面特征, 估计钻石密度。 ⑵ 成品抛光钻石:肉眼及10倍放大镜下鉴定 ⑴切工特征:比率:通常具很高的精确性和对称性;抛 光:钻石不同刻面上抛光痕方向不一致;腰棱:钻石腰 部不抛光呈毛玻璃状;刻面棱线平直而锐利。 光泽与火彩:金刚光泽,色散适中,火彩柔和。 ⑶观察重影:钻石无重影。 ⑷内含物的特征:一般钻石都含有少量微细矿物包裹体, 即有瑕疵,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黑色石墨、深红色铬尖 晶石、镁铝榴石、小八面体钻石等。准确识别这些小包 裹体,可作为鉴定钻石的佐证。 线条试验,亲油试验。 2、常规仪器鉴定
宝石各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钻石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 绿柱石(祖母绿、海蓝宝石) 金绿宝石(猫眼、变石) 其它常见宝石 少见宝石
第一节 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