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合集下载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展开全文中国一直承载的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古代石雕,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现都集聚在中国古代博物馆,这里展现的古代石雕上起战国、下至明代,每一个石雕作品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

每一座石雕精品都是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1、陶俑(西汉)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它们是将泥捏成的人体然后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

上图中的陶俑雕塑身材修长、垂目俯首,神态安详而恭谨,是为两个典型的西汉侍女形象。

陶俑宽大的衣袖与瘦窄的喇叭形衣裙相配合,构成优美的曲线,简洁而又韵味。

2、陶狗(东汉)这只陶狗昂头而立,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鄂长,身躯肥硕,四肢粗壮。

尾巴上卷。

颈与前腹紧束套戴,头身分塑,套合成形。

这只陶狗整体雕塑生动,刻画传神,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神态。

3、抚琴佣(东汉)这座佣为汉墓出土,是一座艺术性很高的东汉音乐佣,整体造型概括洗练,表情生动自然,尤其是那眉飞眼笑的形态,把陶醉在乐曲声中而自得其乐的古乐演奏者,刻画得惟妙惟俏,极其传神。

4、佛石像(北齐)这是一件极具特色的北齐佛石像。

佛陀的端庄肃穆,胁侍的虔诚宁静,以及众多供养人像的整齐排列,使整个作品充满着神圣的佛国气氛。

作品雕刻精美,雕刻刀法娴熟细腻,布局对称,人物形态富于变化。

5、刘氏家族造思惟菩萨白石像(北齐)1954年曲阳修得寺遗址出土,故宫博物院借展。

此像底座内容最为繁复,基座为长方形,四面浮雕图案,满刻佛像、伎乐、神王、供养人、化生童子等。

正面图案分为三层:上层雕力士像,浅刻飞天、化生童子和莲花博山香炉;中层中间雕有两力士托座,两侧有三组施舍图案;下层雕护法双狮,相向而立,左前肢向前伸出。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青骓》
《飒露紫》
《 拳 毛 騧 》
《立狮》
佛教雕刻
在我国流传下来的宗教艺术作品中,最主要的最多的 是佛教造像,而佛教造像最主要的就是石窟艺术。
1 . 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 2 .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 . 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 4 . 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石窟 (泥塑) (石刻)
代表性的石窟: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 西郊武周山南 麋,开凿于北 魏时期,现存 主要洞窟53个, 造像5.1万个。 代表作《云岗 石刻大佛(释 迦佛)》位于 第20窟。
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 石窟,现存洞窟1300余个, 大小佛像10万余尊。代表 作《龙门奉先寺卢舍那 佛》。
补充说明:四川大足石刻
3 .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
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与之相适应 的作品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 佛教造像。 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宏伟,想象神奇,富于 审美想象,是中国古代雕刻作品突出的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你知道这座佛像吗?
乐山大佛的简介
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汇流 处,为石刻弥勒坐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 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式,筹集人力、物力雕凿的 ,用了90年时 间(公元713年--公元803年),建凿完工的。1996年12月6日, “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 然遗产”。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严肃,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 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 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 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 世界第一大佛。 前些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后面的山,像“睡佛” ,“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美术欣赏秦汉的雕像-兵马俑

美术欣赏秦汉的雕像-兵马俑

秦汉的雕像——秦始皇兵马俑秦汉时期的雕塑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力量将中国雕塑推向了高峰。

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雕的出现和标志性明器雕塑的产生,以及工艺性雕塑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秦汉雕塑的巨大气魄和强健精神,为中国雕塑的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秦兵马俑的雕塑艺术,标志著明器雕塑创作上产生了一个重大飞跃。

它规模大,数量多,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力求逼真,表现物件的写实风格。

每个秦俑的形象虽无雷同,均通过人物动作刻画,各自神态表现的生动传神。

注重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陶制群雕,秦朝制作,出土于陕西临潼。

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摹仿人形而制作的一种随葬品,最早起源于东周,在秦汉和唐代最为盛行,其中陶俑的数量最多,艺术价值也最高。

由于俑是代替活人殉葬的陪葬品,而早期的殉葬者都是社会下层人物,俑的形象无疑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体现了时代的风格,并具有创作自由,生动活泼等特点。

它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古代雕塑区别于西洋雕塑的一个重要类型。

举世闻名的陕侧约1.5公里处,占地一万四千多平方米。

在青砖铺底的地面上它是中秦俑彩绘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二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

秦俑衣着以大红、大绿、粉紫、天蓝等色为主要服色,另外,也十分注意衣服的装饰,领口、襟边、袖口等都镶有彩色衣缘,鞋口沿、靴梁上也押着花边,鞋带、冠带也都是彩色的绦带。

服色艳丽,色调热烈。

服装上下身的搭配自不必说,就陶俑铠甲来看,赭黑色甲片配着白色或朱红色甲钉、朱红色甲带,越显色彩鲜明,使军队的阵容威武而雄壮。

在绘与塑的关系上,注意到二者互相补充、配合,显示了绘塑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总之,秦俑艺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那既写实而又精于提炼和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代所继承,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国统一后秦王朝强大武力的象征,也是当时生机勃勃的时代特征的完美体现。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课件(共30张PPT)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6课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课件(共30张PPT)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 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 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 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 真人、真马制成。 陶俑身高1.75米—1.95米, 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 体格魁伟,体态匀称。
从功能上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陵墓雕塑。俑的产生和使用是中 国古代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取代了奴隶制社会用活人殉葬的陋俗。 为了获得更加逼真的效果,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体量接近于真人尺寸, 五官、胡须、发饰、铠甲等细节,甚至扣接革带的带钩和鞋底上的 针眼都刻画得细致人微。兵马俑的着色也非常讲究,工匠们事先在 陶俑上涂一层基底,然后再施以五彩,因而神情栩栩如生。
云冈石窟是由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座大型石窟。 云冈石窟第20窟
盛唐时,中国佛教艺术世 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工 匠们开始淡化佛像的外来 特征,使得造像更加接近 中国人的形象。
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 佛造型丰满,端庄典雅, 面容神情恬静祥和,具有 明显的女性特征,是唐代 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
卢舍那大佛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45窟
莫高窟阿难像
莫高窟迦叶像
莫高窟菩萨像
重庆大足石刻
山西太原晋祠 圣母殿 侍女像
小结
中国传统雕塑是中国古代风俗与宗教观念的反映,雕塑 的布局、造型与色彩折射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因此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功能、观念、环境、造 型、色彩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多角度的观看与分析。
课 后 作 业
❶ 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传统雕塑作品,并围 绕功能与观念、风格特征、造型特点、色彩与材质、 环境与场域等几个方面分析鉴赏。 ❷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 从中能看出中国传统雕塑有哪些特点?
❸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谢谢 观看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技艺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追求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艺术才华。

本文将以绘画、石雕和陶瓷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一、绘画中国古代绘画是雕塑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古代中国,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往往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绘画雕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瑰宝。

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壁画、卷轴、工笔画等。

而雕塑在绘画中常常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佛教寺庙中的佛像,宫殿建筑中的石狮子,都是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古代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雕塑艺术的重要资源,雕塑家会从绘画作品中获取灵感,创作出精美的雕塑作品。

例如宋代著名画家李唐的《卧牛图》,被誉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巅峰之作。

这幅画中的卧牛形象受到了后世雕塑家的极大喜爱,不断被雕刻成三维的作品,使得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二、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较长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重视石材的质地和颜色,在雕刻中注重以石材的特性来塑造形象,使得作品更加栩栩如生。

中国古代石雕作品种类繁多,包括佛像、神像、石碑、人物雕塑等。

其中佛像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一,常常被用来表达佛教的教义和信仰。

佛像造型丰富多样,有弥勒佛、观音菩萨、释迦牟尼等。

这些佛像通过细致的雕刻,使得佛陀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虔诚和敬畏之感。

除了佛像,中国古代石雕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作品,如神像和石碑。

这些作品以神秘的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神灵和历史的崇拜和敬畏。

石碑则常常被用来纪念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三、陶瓷陶瓷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装饰使得中国陶瓷成为古代艺术的瑰宝。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通常以瓷器为载体,结合了雕塑和绘画的技法。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东汉、纵 39.6cm、横
46.6cm。 1972年四川 大邑安仁乡 出土,此画 像砖画面上 部是弋射图, 下为收获图, 人物动态有 同有异,起伏 分明,画面富 有韵律感。
88
汉墓横额装饰
有“宾 主拜 见”、 “捣药 玉兔”、 “乌首 人身” 等形象, 为铲底 浅浮雕
技法9
9
伏虎
《马踏
匈奴》花 岗岩制品, 高168厘米 长190厘米, 约创作于 公元前117 年,原立于 陕西兴平 县道常村 西北的霍 去病墓前
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
32 32
33 维修工人在维修大佛的脚 33
大佛头 顶上发鬈用 石块嵌就, 共有螺髻 1021个,远 看发髻与头 部浑然一体, 实则以石块 逐个嵌就。
34 34
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
35 35
36 大佛造型庄严,设计巧妙,排水系统布全身,
隐而不见。
36
它历经 千年风霜, 至今仍然安 坐在滔滔江 水之畔,静 观人间的沧 海桑田。
铜扣

西汉
虎牛搏斗铜扣饰(西汉)
5 3
喂牛铜扣饰
剽牛祭祀铜扣饰
33
(2)
汉代盛行的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浮雕形 式:以刀代笔,或阳刻,或阴刻,或两者 结合,还有浮雕的形式,或者浮雕与刻划 相结合,可谓雕中有画,画中有雕 。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 东汉 山东嘉详出土
44

荆柯刺秦王 画像石图(汉)
山东嘉祥武氏祠石刻
(西汉时期)
1010
1969年于甘 肃省武威雷 台出土,东 汉时期作品 马踏飞燕通 高:34.5cm 长:45cm 现藏于甘肃 省博物馆。
11
11
雷台下面有一座东汉晚期 的大型砖砌室墓,1969年从 这里出土了由99件铜车马武 士佣组成的一支庞大的仪仗 队伍,马踏飞燕就在其中。

中国古、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现代雕塑艺术欣赏

第二节 中国近代雕塑鉴赏
图2-11 《胜利渡长江》
第二节 中国近代雕塑鉴赏
2.《艰苦岁月》
潘鹤,1925年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40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活动,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汕头大 学客座教授。已建立长期性大型户外雕塑作品近百座,多座作品获 国家级最高金牌奖和最佳奖。代表作有《艰苦岁月》(图2-12)、 《拓荒牛》、《珠海渔女》、《和平少女》等。在新中国美术史上, 在新中国雕塑史上,在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范围内,《艰苦岁月》 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作品。它以动人的形象,体现了最能在观者心 灵中激起共鸣的主题。作品原件现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在三 角形构图中,形状起伏波澜,手法自由,艺术形象生动自然,成为 50年代的经典之作。《艰苦岁月》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 写实的手法塑造人物。又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第一节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2-4 《马踏飞燕》
第一节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一、 陵墓雕塑
4.《击鼓说唱俑》
《击鼓说唱俑》(图2-5),灰陶制,高55厘米,制作于东汉 时期,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四川地区的汉俑独具特色,内容更为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俑雕像 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件《击鼓说唱俑》。他们并非简单地模仿生 活中的场景,而是采用了极其大胆夸张的手法,着重表现说唱者 那种特殊的神气。作者采用虚拟方式,通过欣赏者的联想作用创 造出一个隐含的充满戏剧性的精彩场面。这种虚拟中的戏剧性场 面本身也体现出汉代艺术所特有的生动活泼的气势。这件作品同 时也是研究汉代民俗和陶塑艺术的珍贵史料。
第一节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2-1 秦始皇陵一号坑
第一节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鉴赏
图2-2 《跪射武士俑》

石窟艺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石窟艺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 国 古 代 雕 塑 艺 术 欣 赏
石 窟 艺 术
四大名窟

1.甘肃西部敦煌莫高窟

2.甘肃麦积山石窟
3.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4.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北魏
唐朝
宋朝
云佛雕艺术世俗化的趋势,必然要求造像的写
实和逼真,这就必然按照中国人的面孔和衣着打
扮塑造佛像,在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方面,也只有
适合我国的民族的传统和习惯,才能得到广大民
众的认可.
龙门石窟代表作:卢舍那大佛

男相女性化倾向
传神的艺术效果
(卢舍那佛)

艺术上的远近法

对外来艺术经验的借鉴和吸收(通天鼻,眼球塑造)
大足石刻:养鸡女

艺术家们虽然雕塑的是佛教宣传品,但是由于他 们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与认识,从而使佛教形象具 有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意义,也使作品更具有
了民族风格.



印度佛教雕塑的传入,给我国的雕塑艺术带来 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艺术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段, 在民族化和世俗化的不断影响下,我国佛雕艺 术,走上一条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道路.
印 度 早 期 佛 雕 风 格
龙门石窟:金刚力士形象
乐 山 大 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 栩栩如生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着力显现 它们“内在的生气、动力、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 而富有生气。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 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 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 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整个作品人物面目清晰, 形象生动,身体结构准确,动 作自然,充满了内在的动力, 是当时弓弩手形象的生动写照, 体现了秦朝雕塑家们高超的雕 刻技艺。
图5-2 《跪射武士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2 《马踏匈奴》
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 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 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 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祖父一个辈分的若侯产和季父, 勇冠三军,受封冠军侯。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2 《马踏匈奴》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19岁的 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 (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 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 走廊。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跪射武士俑》(如图5-2 所示),陶制,高1.30米,秦 俑,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 东侧一号兵马俑坑。
图5-2 《跪射武士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图5-2 《跪射武士俑》
这件作品中的陶俑为跪射姿势, 束发并绾成偏斜的发髻。他身披铠甲, 右膝着地,左膝弯曲下蹲,右手握弓, 左手向右做扶持姿势。出土时陶俑的 旁边还有腐朽的木弓遗迹和铜镞等兵 器,说明武士俑原来持有实战中应用 的弓箭作为武器。这个士兵俑面部表 情严肃,身体的动作体现出他机警的 心理,似乎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 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纪念性雕塑、 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饰雕塑等,雕刻材料也丰富多 彩,除了青铜、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 牙雕、木雕、竹雕等。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陵墓的地上雕刻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一部分, 自汉至唐十分兴盛,虽然宋至明清帝王将相的墓前仍有 设置,但其气势、釉色、艺术性已不能与之同日而语。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中国古代雕塑 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 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如秦汉雕塑的 粗浑、雄大,魏晋雕塑的健朗和潇洒,唐宋的丰富、端 丽等。中国古代雕塑也充满了写意传神的特点,认真追 究起来,很少有像古希腊作品那样符合现实中的真实标 准的。它不习惯于雕塑作品的表面和细部,更喜欢那种 由外在形象所引出的感觉、意境,引发出一连串遐想的 空间,把人们引向一个艺术世界。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2 《马踏匈奴》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 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 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 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 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图5-1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 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 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 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 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 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完美 的高度。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 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战车与实用 车的大小一样。但兵马俑并非按原比例还原,据记载秦 国人的身高在1.65米左右。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 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 体静态的军阵,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 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唯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 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 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陵兵马俑(另一种以陈景元为代表的说法是为 宣太后修建的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约5米的坑底,每隔3米 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当的过 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 陵兵马俑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 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2 000多年,至 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 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绾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 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 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第二节中国中古国代古雕代塑雕艺塑术艺欣术赏欣赏
一、陵墓雕塑
1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中的武士俑兵种繁多、等级分明、阵容 整齐,体现了秦朝军队的严谨编制和强大武力;而其人 物姿态、动作也有一定规范。它们面部表情都显得庄严 肃穆,如同是活生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行将出征 或是接受检阅的武装部队。士兵俑包括了骑兵俑、步兵 俑和射手俑等,《跪射武士俑》就是其中射手俑形象的 典型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