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课件 (共26张PPT)

海波熔化条件
1.达到一定的熔化温度 2.继续吸热
石蜡熔化条件 继续吸热
三、熔化和凝固
如果烧杯里装着冰块,试管中 也装着冰块,试管插在烧杯中。当 烧杯中的冰块处于熔化状态时,试 管中的冰会熔化吗?
四、熔点和凝固点
物体是否可以按熔化时有没有固定温度进行分类? 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液态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晶体
不
同 有熔点
非晶体 无熔点
晶体 有凝固点
非晶体 无凝固点
熔化时固 熔化时先 凝固时固液 凝固时无固液
液共存
软后稀
共存
共存态
相同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再见
(2)乙图线中温度升高的是_A_B__、__C_D__段,温度不变的是__B_C___ 段, AB段处于___固__体____状态,BC段处于___固__液__共__存___状态,CD段 处于___液__体_____状态,吸热的是 ___A_B__、__B_C_、__C__D__段
七、典型例题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
为了详细地研究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需
要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以及海波的状态。
实验数据需要记录在表格中,请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
海波的温 度/℃
状态
三、熔化和凝固
海波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1.海波的温度达到48 ℃,才开始熔化; 2.在熔化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 呈固液 共存状态; 3.海波完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
海波与石蜡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 如果是晶体,熔点是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2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氢
固态水银 钢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金 钨
-117 ℃
1 064 ℃ 3 410 ℃
A.能用钢锅熔化金块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60 ℃的氢是液态
D.-40 ℃的水银是液态
钨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
3 410 1 535 1 515 1 083 1 064
-39
-210
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氮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来自《点拨》)
【导引】
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 钢,A不合题意。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最低温 度是1 535 ℃,铜的熔点是1 083 ℃,铜球放在铁 水中会熔化 ,B不符合题意 。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 ℃,在-265 ℃时氮是固态,C符合题意。 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因为在零 下39 ℃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D不合题意。
2.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 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 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知2-讲
【例1】 〈表格信息题〉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名 称
8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第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人教版)

知1-讲
【点拨】
(1)如图所示。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
熔点是___0_℃____; (3)冰的融化过程经历了
_____8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 min,冰的温度是___0_℃____,
此时的状态是_固__液___共__存__态__。
总结
知1-讲
在探究晶体融化的规律时,我们采用了图像法来 描述晶体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 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发现规律。本实验中我们运 用实验归纳法得出了晶体融化的规律。
总结
知3-讲
用图像法来描述物质的凝固过程,是物理上常用 的方法。晶体凝固图像的特点是“降落—水平—下 降”;非晶体凝固图像的特点是一直降落。
知2-练
1 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
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
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
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冷却液本身还
吸热
融化
非晶体 晶体
固态
液态
图像
非晶体
放热
凝固
晶体
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融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3. 晶体融化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物质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其可能是固态的, 也可能是液态的,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的。 4. 融化吸热,凝固放热。
知2-讲
1. 晶体的融化特点 晶体在融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 非晶体的融化特点 非晶体在融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 晶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会融化 一是温度必须到达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第2节熔化和凝固汇总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3、熔化和凝固现象
火山熔岩
河水结冰 浇铸
二、固体熔化时温度 变化的规律
1、提出问题:不同物 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 的过程中,温度的变 化有什么规律呢?
2、猜想和假设:温 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50 45
40
35
时间
萘与石蜡的熔化图像分析:
78
① 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奈是什么状
态?温度怎样变化? 固态,温度不断升高 ②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奈开始熔化?B点
萘与石蜡的熔化图像分析: 78
是否变③化B?C 段这对段应时的间时是间否内需,要奈对的奈固状继液态续共如加何热存??温度
不变
需要继续加热
0
BC
-10 A
46 时间(分)
2020/10/2
23
5、判断晶体与非晶体的依据是 有没有熔点 。
× 6、判断: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
7、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
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 是 熔化与凝固,反映一个共性是 温度不变 。
④ 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奈是什么状态?温度
如何变化?温度升高
液态
萘与石蜡的熔化图像分析:
78
(5)石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温度一直升高
(6)石蜡在整个过程中的状态怎样变化? 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变为液体
结论:
(1)萘有一定的熔化温度(78℃)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30张PPT)

温度/℃ 55 50
怎样作图
1、描点 2、用光滑线连 接各点
45
40 0
时间/分 2海波4 熔6化8的图10象12 14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1 62 63 63 65 66 68 71 74 76 78 80
B
D乙 C
熔化时间是 3 分钟,另一图线 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200
180A 1
2
34
5
6
时间/分
7
(2)乙图线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是 BC 段,
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是 AB、BC、CD 段,
5.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温度是_ ℃, 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温度/℃ 75
70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松香的熔化图像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55 温度/℃
D
75 温度/℃ D
时间/ 分
时间/ 分
50 B
C
45 A
400海2波的4 熔6 化8图10像12 14
实验总结:
70
C
B
65
A
600 松2 香4 的6 熔8化10图12像14
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熔化★ 6 616二凝固★ 2 2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特点:吸收热量;(或者:遇到高温物体,从高温物体那里吸收热量)3.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物质;例如:金属、海波、冰、石英水晶;(2)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非晶体是没有熔点的)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6.常见融化现象:冰融化成水、蜡烛燃烧时滴泪、铸造金属构件将金属熔化成液态;【例题1】谚语“雪水化成河,粮食千万箩”中,雪水化成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凝固 C.凝华 D.熔化【答案】D【解析】解:雪化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
故选:D。
【变式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雪的消融 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 D.白雾的消散【答案】A【解析】解:A、冰雪的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符合题意;B、雾凇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C、云海的形成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白雾的消散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题2】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A.100℃B.37℃C.20℃D.0℃【答案】D【解析】解:冰是晶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0℃。
故选:D。
【变式2】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答案】A【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熔化和凝固》(20张)PPT课件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二、熔点和凝固点
温度℃ 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图像
62
60
D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D
60
56
56
52
48
B
C
44
52
48
B
C
44
40
40
36 A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14
二、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二、熔点和凝固点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铜
几种晶体的熔点 ℃
熔点
3550 3410 1535 1300-1400 1200左右 1083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 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一、熔化和凝固
实验器材: 酒精灯 烧杯 石棉网 试管 温度计 火柴 搅拌器 三脚架
实验物品: 硫代硫酸钠 松香
注意:酒精灯使用!
一、熔化和凝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硫代硫酸钠(海波)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42 44 46 47 48 48 48 48 48 48 49 50 52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40 40 41 42 43 44 45 46.5 49 52.5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认识熔化与凝固一、考点突破[来源:Z。
xx。
k ]1. 明白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能够转化的,明白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能够区分生活、生产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
3. 明白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 明白物质的状态与熔点(凝固点)的关系。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能够辨别熔化与凝固现象及相伴着的吸、放热过程。
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点。
三、考点精讲一、熔化和凝固(重点)1.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如冰变为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2.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如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归纳·整理】熔化和凝固是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态变化过程,判定物态变化是否属于熔化和凝固,关键是看物质是由固态变液体,依旧由液态变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两个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课堂练习】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 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花附着的露水C. 秋天清晨,覆盖大地的雾D. 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思路分析:要判定物态变化是否属于熔化,关键要看物质是不是从固态变为液态。
选项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选项B 露水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的;选项C雾也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的;选项D 雪是固态,不是液态,因此本题应选A。
答案:A二、晶体和非晶体1.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1)晶体: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发觉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我们把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分子的排列是整齐的、有规则的,冰、食盐、石墨、金属等差不多上晶体。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我们把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差不多上非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习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2节熔化和凝固
1.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A B C D
2.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
C.在第5 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第10 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3.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 ℃,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A.一直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4.2019年4月12日中国网讯,据德国媒体报道,地球正在寻找平衡,它的旋转轴正在摇动,而发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渐融
化的冰川使北半球发生了移动,下列关于冰川融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川融化是冰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的过程
B.冰川融化过程中,冰川的温度低于0 ℃
C.冰川融化过程中,水的温度大于冰的温度
D.冰川在融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5.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
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
“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
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绘制的盐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____min时“盐水”中开始出现固态物质;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12~18 min过程中,“盐水”____(选填“放出”或“不放出”)热量。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由图可看出____物质是晶体,理由是____。
8.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
栩栩如生的“糖画”。
9.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第7 min处于___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
甲乙
10.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BC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选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态,在G点是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
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11.根据下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1)有一位同学说:她可以用锡锅熬化一锅铅。
你认为这可能吗?发表你的观点。
(2)灯丝发光时温度达到2 000 ℃,能用铁、金、铅来制造灯丝吗?如果让你挑选,你选择哪种物质,为什么?
12.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时的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
块状态的变化。
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
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
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填字母)(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可知:
(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__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2)淡盐冰的熔点是____℃,浓盐冰的熔点是____℃。
【归纳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
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盐,可以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__低_(选填“高”或“低”)的温度熔化。
【拓展思维】小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又有了新发现:
(1)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____(选填“快”或“慢”)。
(2)小亮想起一件事,他们在学习熔化时,也用冰块
做了这样的实验,但那次做实验时,测量冰熔化时的温度不是
0 ℃,请你分析造成冰的熔化温度不是0 ℃的原因是什么?(只要讲出一点即可)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 5.D
6.10-2放出
7.甲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8.熔化放出
9.(1)3(2)不变0固液共存(3)A
10.(1)BC吸(2)液固(3)相同不同
11.(1)不可能,因为锡的熔点比铅低;
(2)不能,它们的熔点都低于2 000 ℃。
选用钨,钨的熔点高于2 000 ℃。
12.A是-3-7降低低快可能是冰不纯含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