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课件PPT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课件PPT课件

冰 食盐晶体
松香
沥青
几种晶体的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熔点
金刚石 3550

3410
纯铁
1535
各种钢 1300-1400
各种铸铁 1200左右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锡
海波
熔点 物质
1064

962 固态水银
660 固态酒精
327 固态氮
232 固态氢
48 固态氦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272
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 不容易被冻坏。这是为什么?
水 放热 冰
水凝固放出的热量使菜窖内的 温度不会太低,菜不容易被冻坏。
当堂小结
熔化
熔 化 和 凝 固
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熔点
晶体:有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化过程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固点
晶体:有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冰的熔化与凝固图象
温度/℃
D
D 温度/℃
时间/分 时间/分
B
C
00 C
B
A 01 2 3 4 5 6 7 冰的熔化图象
A
01234567
冰的凝固图象
从这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总结规律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不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同
熔化时固 熔化时先 凝固时固 凝固时无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4.用0 ℃的冰和0 ℃的水冷却热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来自《典中点》)
2 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氢
固态水银 钢
-259 ℃
-39 ℃ 1 515 ℃
固态酒精
金 钨
-117 ℃
1 064 ℃ 3 410 ℃
A.能用钢锅熔化金块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260 ℃的氢是液态
D.-40 ℃的水银是液态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
3 410 1 535 1 515 1 083 1 064
-39
-210
A.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 ℃时氮是固态 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来自《点拨》)
【导引】
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 钢,A不合题意。标准大气压下,铁水的最低温 度是1 535 ℃,铜的熔点是1 083 ℃,铜球放在铁 水中会熔化 ,B不符合题意 。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 ℃,在-265 ℃时氮是固态,C符合题意。 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 ℃的气温,因为在零 下39 ℃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D不合题意。
2.晶体熔化时的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 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 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 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知2-讲
【例1】 〈表格信息题〉在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物质名 称
8 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 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 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 ________热。室外的气温高达35 ℃,而冰块尚未 完全熔化时,盒子内的温度为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三章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共18张PPT)
16
12.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 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 我们选用碎冰 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缓 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的烧杯中,把碎蜡 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 装置如图3-2-8甲所示.
2
课堂演练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典例精练 【例1】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 ℃的房间里,它将 ( B) A. 继续熔化 B. 继续凝固 C. 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 无法判断
3
模拟演练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B ) A. 冰在太阳下化成水 B. 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C. -40 ℃的水银变成0 ℃的水银 D. 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熔化过程中要__吸__ (填
“吸”或“放”)热,温度_不__变___.
7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1. 冰的熔化温度是0 ℃,则0 ℃的水 ( D )
A. 一定是液态
B. 一定是固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
D. 前三者都可能
2. (2017哈尔滨)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A. 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第三单元 物态变化
第 2 Hale Waihona Puke 熔化和凝固1课前预习
1. 物质一般存在的三种状态是_固__态_、 _液__态__和__气_态__. 物质从_固___态变成_液___态的过程叫熔化,它是一个_吸__ 热过程,它的相反过程叫_凝__固_,是一个_放___热过程. 2.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在这句 话中,水结冰属于_凝__固__现象,冰雪消融属于_熔_化__现象. 3.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吸__热,温度_保__持__不__变__,同种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相__同__(填“相同”或“不同”); 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_吸__热__,二是温度必 须达到_熔__点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升_高___,所以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_熔__点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共2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共28张PPT)

温度/℃
D
D 温度/℃
时间/分 时间/分
B
C
00 C
B
A 01 2 3 4 5 6 7 冰的熔化图象
A
01234567
冰的凝固图象
从这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总结规律
熔化规律
凝固规律
晶体 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不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同
熔化时固 熔化时先 凝固时固 凝固时无
液共存 软后稀 液 固液共存

吸收热量

共存

放出热量
跟踪训练
分析海波的凝固曲线 (1)DE 段表示海波
是__液___态,__放___热(选 填“吸”或“放”),温 度降__低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固__液__共__存___, ___放__热,温度__不__变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固__态__,__放___热, 温度___降__低___。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温度/℃
D
温度/℃ D
C
B
0
C
时间/分 时间/分
A 0 1 2 3 45 6 7
冰的熔化图像
B
A
0 1 2 3 45 6 7 石蜡的熔化图像
总结结论
1.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0℃),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 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 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要吸收热
6、夏天用0℃的冰或质量相等的0℃的水来冷却汽水, 结果是 ( )

第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人教版)

第2节熔化和凝固PPT课件(人教版)

知1-讲
【点拨】
(1)如图所示。 (2)从表中可以看出,冰的
熔点是___0_℃____; (3)冰的融化过程经历了
_____8___min; (4)从计时开始,经过12 min,冰的温度是___0_℃____,
此时的状态是_固__液___共__存__态__。
总结
知1-讲
在探究晶体融化的规律时,我们采用了图像法来 描述晶体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 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发现规律。本实验中我们运 用实验归纳法得出了晶体融化的规律。
总结
知3-讲
用图像法来描述物质的凝固过程,是物理上常用 的方法。晶体凝固图像的特点是“降落—水平—下 降”;非晶体凝固图像的特点是一直降落。
知2-练
1 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
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
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
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冷却液本身还
吸热
融化
非晶体 晶体
固态
液态
图像
非晶体
放热
凝固
晶体
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融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3. 晶体融化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物质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其可能是固态的, 也可能是液态的,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的。 4. 融化吸热,凝固放热。
知2-讲
1. 晶体的融化特点 晶体在融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 非晶体的融化特点 非晶体在融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 晶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会融化 一是温度必须到达熔点,二是继续吸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课件

课堂合作探究
(4)在石蜡凝固整个过程中, 石蜡 放 热,石蜡 的温度降__低______. 总结: (1)晶体凝固特点:凝固过程__放______(选填 “吸”或“放”)热,温度__不__变_____ 非晶体凝固特点:凝固过程___放_____(选填“吸” 或“放”)热,温度__降__低_____ 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__温_度__达__到__凝__固_点_________, 二是_继__续__放__热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的加热方法叫:水浴法;目的是:
使物质受热均匀
.
课堂合作探究
二.探究固体凝固时的变化规 律 分析: (1)EF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 间内,海波放 热,海波的温 度_降__低____,海波是 液 态; (2)当温度下降到_4_8_ __℃(F点)时,开始凝固。 FG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 海波 放 热,海波的温度 _不__变__ __,海波是固液共存态;
讨论2:图中的加热方法叫水浴法,它的优点
是: 使物体均匀受热
.
课堂合作探究 2.实验数据:
点击观看视频
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分析熔化和凝固 图像,你发现什么规律?
课堂合作探究
分析: 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 吸 热,海波 的温度_升__高____,海波是 固 态; (2)当温度上升到_4_8___℃(B点)时,开始熔化。
课堂合作探究
例:一个烧杯中盛有0ºC的碎冰, 把装有0ºC的碎冰的试管插入烧 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触 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 烧杯中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 的冰将( A ) A.不会熔化 B.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有可能熔化一小 半或更少一些
课后作业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温度
/℃ 55
D
50
B
C
45
40 A
02
46
8 10 12 14
时间/分
石蜡融化的图像
温度 /℃
70
60
50
40
0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实验结论:
海波的融化特点: 海波的融化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融化 融化时吸热 融化时温度变化情形: 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石蜡的融化特点: 石蜡的融化条件: 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 融化时吸热 融化时温度变化情形: 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水银温度计,这是由于( B )
A.酒精比水银色彩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 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解析: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比较低,所以当南极的温度很低时,酒 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故选B.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融化的是( C )
三、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融化温度,非 晶体没有。 熔点:晶体融化时的温度。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晶体凝固规律
1、凝固是融化的逆进程
2、晶体在凝固进程中 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 做凝固点;
3、凝固进程中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
4、晶体只有到达一定温 度时才开始凝固;
5、凝固进程放热。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动身,历时约3个月,横 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 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 温为-25 ℃,最低气温-88.3 ℃,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教学课件

松香熔化过程记录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0.3 61.8 62.4 63.8 65.3 66.8 68.8 71 74 76 78 80
温度/℃ 75
70 松香的熔化图像
65
60 0
2
4
6
时间/分 8 10 12 14
温度/℃ 52 50 48 46 44 42 4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min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
3、晶体只有达到一定温
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40 0
2
4
6
A 时间/分 8 10 12 14
硫代硫酸钠凝固的图象
海波
温度
吸热熔化
放热凝固
熔点
凝固点
时间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 熔化和凝固图象
熔化图象
AB段:固态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晶体: 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 保持不变 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 非晶体:
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不断升高 例如:松香、蜂蜡、玻璃、沥青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晶体凝固规律
温度/℃ 55 D
50
C
B
45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 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 凝固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R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海波、蜡的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 验数据,训练动手能力。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和晶体、非晶体。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 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习难点】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 用图象表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0-2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停__表____,加热 时需要不断观察冰的_物_态______变化并记录时间和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2)分析图象可知,熔化过程从第___4_____ min开始,到第 ____1_0___min结束,共经历了___6____ min。 (3)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前温度__升__高_____,熔化过程中温 度_不__变_____,熔化结束后温度升__高_______,且在这三个阶段 内均吸_收_____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课堂小结
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 放出热量 温度不降
凝 固 条 件过程 特点
晶体
放出热量 过程 非
温度下降
特点
晶 体
液体 凝熔 固化 (( 放吸 热热 ))
固体
达到熔点
熔化
条件 继续吸热
晶体 过程 吸收热量
对 比
特点 温度不变 法
非 晶 过程 体 特点 晶体
非晶体
吸收热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度升高

区别与联系
课堂反馈A
图3-2-5
时间 /min 温度 /℃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31 34 38 46 48 48 48 50 56 63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为__晶_体___(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4_8_℃____。 (2)第2.5 min时,该物质处于__固_液__共_存__态____(选填“固 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物质的熔化特点 是吸_热_温__度__保_持__不_变_____。 (3)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图乙中的__C____。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二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___固___态变成__液____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___液___态变成___固___态的过程。
三 熔点和凝固点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装置:如图3-2-1所示。
图3-2-1
(2)测量工具:温度计、停表。 (3)进行实验:将海波和石蜡碎粒分别放入两个大试管中, 分别把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观察两试管中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情况,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海 波和石蜡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及完全熔化后的温度(每隔1 min记录一次)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多测几组数据)。
时间/min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0 1 2 3 4 ……
(4)分析论证 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得到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3-2-2
(5)实验结论 ①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___固_液__共__存____态。 ②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吸__热___(选填“吸热”或“放 热”),但温度_不__变___;熔化前和完全熔化后温度不断 __升_高___。 ③石蜡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吸__热__(选填“吸热”或“放 热”),温度__升_高___,它在熔化时的现象: ___由_硬__变_软__,_最__后_变__为__液_体____。
四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类型 熔化 凝固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
___吸___热
①晶体熔化时温度__不_变___;②非晶体熔 化时温度_不_断__上_升___
___放___热
①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温度__不_变___;② 液体凝固形成非晶体时温度__不_断__下__降__
[点拨]不能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会熔化,熔化过程仍需吸热, 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同理,液体凝固形成晶 体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
4.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 (1)晶体熔化曲线解读 如图3-2-3所示,图中AB段为固体吸热升温阶段,图中 BC段为晶体吸热熔_化_____阶段,图中CD段为液体吸热升温 阶段。熔化所用时t间2-tt=1 ______。
(6)评估交流 本实验用“水浴法”对试管进行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对 试管加热的原因是__水__浴_法__加__热_能__使_物__质_受__热__均_匀__且_温__度_平__稳_变__化____。
2.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常见的晶体有冰、 海波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常见的非晶 体有蜂蜡、松香等。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图10-4
4.在图10-5中填入物态变化的名称及该物态变化的吸、放 热情况。
熔化 吸
凝固 放
图10-5
5.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 熔化时要__吸__热___,但温度___不_变___(选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和同桌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新知梳理 应用示例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新知梳理
一 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固__态___、_液__态___、_气__态___。 同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各 种状态间的变化叫物_态__变_化_____。
[规律总结] ①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其好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且温 度变化平稳。 ②温度计要与被测固体颗粒充分接触,且避免接触容器底、容器壁或 悬空等。 ③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a.酒精灯要用点火工具点燃,严禁 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 能用嘴吹。
类型三 熔化和凝固图象
2、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学习情况。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方法指导]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 要判断发生的现象是何种物态变化,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 态。注意“熔化”和“溶化”不同,后者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 的过程,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类型二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例2 2018·郴州 小明用如图3-2-5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类型四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4 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在熔化时要_吸__热____的 缘故;北方冬天菜窖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 ___放_热____,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防止菜被冻坏。(均选填 “吸热”或“放热”)
[解析] 冰棒在熔化时要吸热,所以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北方冬天 菜窖经常要放一桶水,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放热。
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___受_热__均_匀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海波在第6 min时处于____固__液__共_存_____态。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图3-2-3
(2)熔化和凝固时“温度-时间”的其他三个图象 图3-2-4中,图甲为_晶__体_凝__固___图象,图乙为非_晶__体_熔__化___图象, 图丙为__非_晶__体_凝__固___图象。
图3-2-4
[点拨]熔化(凝固)图象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相平行的 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一定是晶体,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温 度就是这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时 间就是这种晶体熔化(凝固)所用的时间;若图象中没有 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为非晶体。
应用示例
类型一 熔化和凝固现象
例1 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 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 的水先___凝_固____后___熔__化_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 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 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
B错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为EF段,即从第12 min到第15 min,用时 3 min,故C错误。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均为45 ℃,故D正确。
[规律总结] ①晶体温度为其熔点(或凝固点)时,有可能处于三种状 态,即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态。②晶体在熔化阶段,不断吸收热量, 但温度不变;在凝固阶段,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③同种物质 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课堂反馈B
1.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B ) A.沥青 B.冰 C.松香 D.石蜡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2.在如图10-3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表示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