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1-含答案版

《建筑材料》复习题绪论简答题1.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哪些?答:按物质的属性(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材料),按应用领域(航空航天材料、信息材料、生物材料、能源材料、轻纺材料、建筑材料等),按作用(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按发展历史(传统材料,新型材料)。
2.玻璃、复印纸、钢筋混凝土各属于哪类材料?答: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材料。
3.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举例说明。
答:材料的组成、结构决定其性能。
例:混凝土材料,通过调整原材料品种及配合比,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强度、表观密度等性质的混凝土;通过抽孔、引气等措施改变其宏观结构,可改变其表观密度、渗透性等性质;通过控制微裂缝、水化程度,可改变其强度。
4.开发新材料的基本思路?答:新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设法将以前从未结合在一起的元素结合成新材料;另一类是改进现有的材料。
改进现有的材料可以有多种思路:根据使用的要求;工艺手段的进步;材料仿生;材料的复合化;材料设计。
5.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答:在选用材料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有关材料的性能、工程应用的要求,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有利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决定。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本前提下,做到物尽其用。
6.建筑材料的分类?答:按组成,建筑材料分为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材料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
按功能,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按应用范围,分为砌体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路面材料等。
7.我国技术标准的分级?答:我国的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建材JC,建工JG,交通JT,等等)、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
8.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举例说明。
答:材料的组成、结构决定其性能。
例:混凝土材料,通过调整原材料品种及配合比,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强度、表观密度等性质的混凝土;通过抽孔、引气等措施改变其宏观结构,可改变其表观密度、渗透性等性质;通过控制微裂缝、水化程度,可改变其强度。
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选择题1.某一材料的下列指标中为常数的是(A )。
材料的基本性质习题与解答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名词解释1. 密度2. 表观密度和容积密度3. 堆积密度 4.孔隙率 5. 空隙率 6.亲水性 7.憎水性 8. 吸水性 9.吸湿性 10. 强度 11. 比强度 12. 脆性 13.韧性 14.塑性 15.导热性 16.热容量 17. 抗渗性 18. 抗冻性 19. 耐水性 20. 软化系数 21. 耐久性 22.耐候性 23.平衡含水率 24. 绝热材料 25. 吸声性 26. 冻融循环 27. 复合材料28. 功能材料29. 结构材料30. 孔隙特征31. 比热容32. 弹性33. 导热系数填空题 1.V m =ρ,00V m =ρ,/0/0V m =ρ,式中,V 表示 ,V 0表示 ,V /0表示 。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愈小,材料的强度愈 ,绝热性能愈 ,耐久性 。
3.材料的吸水性用 表示,耐水性用 表示,抗渗性用 表示,抗冻性用 表示,导热性用 表示。
4.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闭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 、强度 、吸水率 、抗渗性 、抗冻性 、导热性 、吸声性 。
5.普通黏土砖多为开口孔,若增大其孔隙率,则会使砖的容积密度 ,吸水率 ,抗冻性 ,耐水性 ,强度 。
6.软化系数K 软指 ,大于 的材料认为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 ,它等于 ,其值越大,表明材料 。
8.材料的耐水性用 表示,其值愈大则材料的耐水性愈 。
9.质量为100kg 、含水率为3%的中砂,其干燥后干砂的质量为 kg 。
10.一般来说,材料含水时的强度比干燥时 。
11.比强度是衡量 的指标。
12.一般将导热系数λ 的材料称作绝热材料。
常见的绝热材料具有 、 和三种类型。
13.量取10l 气干状态的卵石,称重为14.5kg ,又取500g 烘干的该卵石,放入装有500ml水的量筒中,静置24h 后,水面升高为685ml 。
则该卵石的堆积密度为 ,表观密度为 。
14.材料的强度试验值要受试件的 、 、 、 以及试验时 、 等的影响。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填空题1.材料的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 绝对密实 )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质量 )。
用公式表示为( ρ=m/V )。
2.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 自然 )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质量 )。
用公式表示为(ρ0=m/V0 )。
3.材料的外观体积包括(固体物质)和( 孔隙 )两部分。
4.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散粒状、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 单位体积 )的质量,其大小与堆积的( 紧密程度 )有关。
5.材料孔隙率的计算公式是( 01 ),式中ρ为材料的( 实际密度 ),ρ0为材料的( 体积密度 )。
6.材料内部的孔隙分为( 开口 )孔和( 闭口 )孔。
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孔隙率越大,且连通孔隙越多的材料,则其强度越(低),吸水性、吸湿性越(大)。
导热性越(差)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7.材料空隙率的计算公式为( ''001 )。
式中0为材料的(体积)密度,0ρ'为材料的( 堆积 )密度。
8.材料的耐水性用( 软化系数)表示,其值越大,则耐水性越( 好 )。
一般认为,( 软化系数 )大于( 0.80 )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9.材料的抗冻性用( 抗冻等级 )表示,抗渗性一般用( 抗渗等级)表示,材料的导热性用( 热导率 )表示。
10.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则材料的导热性越( 差 ),保温隔热性能越( 好)。
常将导热系数(k m w *175.0≤)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二、名词解释1.软化系数:材料吸水饱和时的抗压强度与其干燥状态下抗压强度的比值。
2.材料的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3.材料的强度:材料抵抗外力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
4.材料的耐久性: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长期抵抗周围各种介质的侵蚀而不破坏,也不易失去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5.材料的弹性和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
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试述材料成分、结构和构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参考答案:材料的成分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还会影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材料的成分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某项性质引起较大的改变,而对其他性质的影响不明显。
材料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结构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可分为微观结构和细观结构。
材料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影响到材料的强度、硬度、熔点、变形、导热性等性质,可以说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着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材料的构造对性质的影响:材料的构造主要是指材料的孔隙和相同或不同材料间的搭配。
不同材料适当搭配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优于各个单一材料。
材料的内部孔隙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导热性、水渗透性、抗冻性等。
总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决定了材料的性质。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带来了材料世界的千变万化。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孔隙率的定义、测定方法及相互关系。
密度与视密度的区别何在?参考答案:密度:是指材料在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将材料磨细成粒径小于0.25mm的粉末,再用排液法测得其密实体积。
用此法得到的密度又称“真密度”。
表观密度0: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测定方法:对于外形规则的块体材料,测其外观尺寸就可得到自然体积。
对于外观不规则的块体材料,将其加工成规则的块体再测其外观尺寸,或者米用蜡圭寸排液法。
孔隙率P :材料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相互关系:P 1 —100%密度与视密度区别:某些散粒材料比较密实,其内部仅含少量微小、封闭的孔隙,从工程使用角度来说,不需磨细也可用排液法测其近似的密实体积,这样测得的密度称为“视密度”。
3 .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
建筑材料课后思考题答案和习题答案(1-6)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复习思考题1、说明材枓的体积构成与各种密度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体积是材料占有的空间尺寸。
由于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体积。
(1)绝对密实体积和实际密度绝对密实体积即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体积,或不包括内部孔隙的材料体积。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实际密度。
(2)表观体积和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
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在内的体积。
其封闭孔隙的多少,孔隙中是否含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可能影响其总质量或体积。
因此,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其内部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
(3)材料的自然体积与体积密度材料的自然体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即整体材料的外观体积(含内部孔隙和水分)。
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材料的堆积体积与堆积密度材料的堆积体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
松散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密实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小。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何谓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材料的耐水性如何表示?答:当润湿边角θ≤90°时,材料能被水润湿表现出亲水性,称为材料的亲水性;当θ>90°时,材料不能被水润湿表现出憎水性,称为材料的憎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如下式:式中:KR ——材料的软化系数fb ——材料在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fg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3、试说明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答: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两侧有温差时,热量由高温侧流向低温侧传递的能力,常用导热系数表示。
材料的导热系数λ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2)孔隙状况;(3)环境温度。
(或λ的影响因素:组成、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受潮、受冻)4、说明提高材料抗冻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建筑材料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名词解释1.材料的空隙率: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2.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界荷载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4.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周围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长期地保持其工作性能的性质。
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_的性质。
2.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______来表示。
3.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______。
4.材料地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________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答案:1.空气中吸收水分2.冻融循环次数3.亲水性4.自然三、单项选择题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______降低。
A、密度B、表观密度C、憎水性D、抗冻性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______。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D、渗透性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
A、19.8gB、22gC、20gD、20.2g4.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其性质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
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密度D、强度答案:1、B 2、A 3、A 4、C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性质属于力学性质的有________。
A、强度B、硬度C、弹性D、脆性2.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
A、钢筋混凝土B、沥青混凝土C、建筑石油沥青D、建筑塑料答案:1.ABCD 2.AB五、是非判断题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错2.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对3.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错4.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题第一章材料的基本性质一、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用_吸水率__表示,吸湿性用__含水率__表示.2、材料耐水性的强弱可以用_软化系数_表示。
材料耐水性愈好,该值愈_大。
3、同种材料的孔隙率愈_大___,材料的强度愈高;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闭孔愈多,材料的绝热性愈好。
4、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不变,松散密度减小,强度降低,吸水率增大,抗渗性降低,抗冻性降低。
5、材料作抗压强度试验时,大试件侧得的强度值偏低,而小试件相反,其原因是试件尺寸和试件形状。
6、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7、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压力水作用下,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二、单选题1、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C)渗透的性质A. 水;B. 潮气;C。
压力水;D. 饱和水2、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D)。
A . 131。
25g ;B 。
129.76g;C。
130.34g;D。
125g3、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C) 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A. 长期在湿气作用下;B。
在压力水作用下;C。
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D. 在水作用下4、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ρ0 ‘,则存在下列关系(A )。
A。
ρ>ρ0>ρ0 ';B.ρ>ρ0’>ρ0 C。
ρ0>ρ>ρ0 ‘;D. ρ0>ρ0 '>ρ5、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D )提高。
A。
耐久性;B. 强度及导热系数C。
密度;D. 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6、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B)时。
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 . >0。
95; B. >0.85; C. >0。
75 ;D。
0.657、含水率为5 %的砂220kg,则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B )kg 。
A. 209;B. 209.52 ;C. 210;D。
210。
528、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表观密度ρ0A>ρ0B ,则A 材料的保温性能比B材料(B).A. 好;B. 差;C。
建筑材料课后思考题地答案解析和习题集答案解析

第一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复习思考题1、说明材枓的体积构成与各种密度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体积是材料占有的空间尺寸。
由于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体积。
(1)绝对密实体积和实际密度绝对密实体积即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体积,或不包括内部孔隙的材料体积。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实际密度。
(2)表观体积和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
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在内的体积。
其封闭孔隙的多少,孔隙中是否含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可能影响其总质量或体积。
因此,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其内部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
(3)材料的自然体积与体积密度材料的自然体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即整体材料的外观体积(含内部孔隙和水分)。
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材料的堆积体积与堆积密度材料的堆积体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
松散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密实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小。
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何谓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材料的耐水性如何表示?答:当润湿边角θ≤90°时,材料能被水润湿表现出亲水性,称为材料的亲水性;当θ>90°时,材料不能被水润湿表现出憎水性,称为材料的憎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如下式:式中:KR ——材料的软化系数fb ——材料在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fg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3、试说明材料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答: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两侧有温差时,热量由高温侧流向低温侧传递的能力,常用导热系数表示。
材料的导热系数λ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2)孔隙状况;(3)环境温度。
(或λ的影响因素:组成、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受潮、受冻)4、说明提高材料抗冻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二填空题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_的性质。
2.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用__润湿边角来表示,材料的吸湿性用_含水率_ 来表示。
材料的吸水性用_吸水率_来表示。
3.同种材料的孔隙率越_小_ ,其强度越高。
当材料的孔隙一定时,_密闭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4.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_水_ 作用下,_强度_ 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_软化系数表示,该值越大,表示材料的耐水性_越好。
三判断题
1.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
2.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
3.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
(√)
4.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其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
5.材料的孔隙率越小,密度越大。
(×)
6.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都降低。
(×)
7.渗透系数K越大,表示材料的抗渗性越好(×)。
8.软化系数不大于1。
(√)
9.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
10.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
四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 B 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 A 。
A 吸水性
B 吸湿性 C耐水性 D渗透性
(3)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 ,该湿砖所含水量为_ D ___。
A 131.25g
B 129.76g
C 130.34g
D 125g
(4)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_ B _时。
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 > 0.95
B > 0.85
C > 0.75
D >0.65
(5)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ρ0 ',则存在下列关系__A __。
A. ρ>ρ0>ρ0 '
B. ρ>ρ0'>ρ0
C. ρ0>ρ>ρ0 '
D. ρ0>ρ0 '>ρ
(6)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_ D ___提高。
A. 耐久性
B. 强度及导热系数
C. 密度
D. 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7)选择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材料时,要选择下述哪一类材料?_ B _
A 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
B 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
C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 D具有良好硬度的材料
(8)已知某固体材料的ρ0=1500kg/m3,ρ=1800 kg/m3,则其孔隙率为_B_ __。
A 14.3%
B 16.7%
C 88.0%
D 12.5%
(9)材料孔隙率的大小一般说来对材料的__ D __有影响。
A. 强度与导热性
B. 密度
C. 抗冻性,抗渗性
D.A+C
E.A+B
(10)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k,闭口孔隙体积为Vb,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则材料的表观密度ρ0_ C _ __。
A m/V
B m/(V+Vk)
C m/(V+Vk+Vb)
D m/(V+Vb)
五计算题
1.某材料的体积吸水率为10%,密度为3.0g/cm3,表观密度为1500kg/m3。
试求该材料的质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并估计该材料的抗冻性如何?
解:1500kg/m3=1.5g/cm3
质量吸水率W m=(m b-m)/m=Wv/ρ'=10%/1.5=6.7%
开口孔隙率P K=W V(体积吸水率)=10%
闭口孔隙率P B=(1-ρ'/ρ)×100%-P K=(1-1.5/3) ×100%-10%=40%
该材料的孔隙率为50%,而开口孔只有10%,闭口孔占了40%,因此该材料的抗冻性较好。
2.质量为
3.4kg,容积为10L的容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18.4kg。
若向筒内注入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为注满此筒共注入水
4.27kg。
将上述吸水饱和的石子擦干表面后称得总质量为18.6kg(含筒重)。
求该石子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开口孔隙率。
解:石子的质量为m=18.4-3.4=15 kg
石子的堆积体积为V0'=10L
石子所吸收水的量为m w=18.6-18.4=0.2 kg,水的密度为1 g/cm3,所以水的体积为0.2L(1 cm3=1L)
开口孔隙体积为石子吸收水的量,即V K=0.2L
注入桶内的水的体积为4.27/1=4.27 L
注入桶内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子间空隙的体积与石子开口孔隙之和,所以石子间空隙的体积=4.27-0.2=4.07 L
因此,
石子的质量吸水率为
Wm=m w/m×100%=0.2/15×100%=1.3%
石子的体积吸水率为
Wv=Vk/V0×100%=0.2/(10-4.07)×100%=3.4%
石子的堆积密度为
ρ0 '= m/ V0'=15/10=1.5(kg/L)=1500 kg/ m3(1L=10-3 m3)
石子的表观密度为
ρ0= m/ V0=15/(10-4.07)=2.53 kg/L=2530g/ m3
石子的开口孔隙率为
P K= Wv =Vk/V0×100%=0.2/(10-4.07)×100%=3.4%
3.有一石材干试样,质量为256g,将其浸水,吸水饱和排出水体积115 cm3,将
其取出后擦干表面,再次放入水中排出水体积为118 cm3,若试样体积无膨胀,求此石材的表观密度、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解:由题已知
浸水排水体积即为材料固体体积与内部开口空隙之和,即:V+V B=115 cm3,取出擦干,开口孔已充满了水,所以再次放入水中排水体积即为表观体积,即V0= V+V B+V K=118 cm3
所以,开口孔的体积V K=118-115=3 cm3,也即材料吸水饱和时所吸收的水的体积,而水的密度为1 g / cm3,则吸收的饱和水的质量为3 g。
表观密度:
ρ0= m/ V0=256 g /118 cm3=2.17 g / cm3
质量吸水率:
Wm=(mb-m)/m×100%=3/256×100%=1.17%
体积吸水率:
Wv=Vw/V0×100%=3/118×100%=2.54%
(或者Wv= Wm×ρ0=1.17%×2.17=2.54%)
4.一块普通粘土砖尺寸为240mm×115mm×53mm,烘干后质量为2420g,吸水饱和后为2640g,将其烘干磨细后取50g用李氏瓶测其体积为19.2 cm3,求该砖的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由题已知可得
材料表观体积:V0=V+V B+V K =240mm×115mm×53mm=1462.80 cm3
材料密度:ρ= m/ V=50/19.2=2.60 g / cm3
则2420 g材料固体部分体积为:V= m/ρ=2420/2.60=930.77 cm3
所以闭口空隙体积与开口空隙体积和为V B+V K = V0- V=1462.80-930.77=532.03 cm3
材料所能吸收的饱和水的质量为:2640-2420=220 g,体积为220/1=220 cm3
所以材料开口空隙体积为V K =220 cm3
则材料闭口空隙体积为V B =532.03-220=312.03 cm3
开口孔隙率:P K= V K/ V0×100%=220/1462.80×100%=15.04%
闭口孔隙率:P B= V B/ V0×100%=312.03/1462.80×10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