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类中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全草类中药-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十一章讲义2

全草类中药-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十一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十一章讲义2第十一章全草类中药紫花地丁(附:苦地丁)【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主根长圆锥形,淡黄棕色。

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上部具明显狭翅。

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

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

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2.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较大,切向延长,外壁较厚,内壁黏液化,常膨胀呈半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偶有黏液细胞;上、下表皮有单细胞非腺毛,具角质短线纹。

栅栏细胞2~3列;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

主脉维管束外韧形,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2列。

【质量评价】经验鉴别药材以根、叶、花、果齐全,叶灰绿色,花紫色,根黄,味微苦者为佳。

【附药】苦地丁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地丁草的干燥全草。

药材性状:主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

茎细,多分枝,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具5纵棱,质软,断面中空。

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

完整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

花少见,花冠唇形,有距,淡紫色。

蒴果扁长椭圆形,呈荚果状。

种子扁心形,黑色,有色泽。

气微,味苦。

金钱草*(附:广金钱草)【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产地】主产于四川省。

【化学成分】①黄酮类:如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柰素等。

②酚性成分。

③甾醇。

④氨基酸。

⑤鞣质。

⑥挥发油。

⑦胆碱。

【真实性鉴定】1.性状鉴别药材: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

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

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PPT课件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PPT课件

扫描电子显微镜
离子溅射仪
1a
1b
1c
1d
2a
2b
2c
2d
3a
3b
3c
3d
不同产地广藿香叶表面扫描电镜特征比较
1. 气孔;2. 非腺毛表面;3. 叶表面纹饰 a. 牌香;b. 肇香;c. 湛香;d. 南香;
中药瞿麦叶片上(左)下(右)表皮扫描电镜形态
金星蕨叶及茎表皮扫描电镜形态
3、叶的显微定量常数
全草类中药
一、定义
全草类中药又称为草类中药,通常是指 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
二、包括的范围
1、全草:带有根或根茎的全株。带根的幼苗 (茵陈)、带根的全草(地丁)。
2、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带有茎、叶、花、果 实。如:薄荷、益母草、紫苏。
3、小灌木幼嫩的枝梢。如:麻黄、西河柳。 4、草本植物的草质茎。如:石斛
3、带叶全草:
叶片是鉴别重点。形态、大小、色泽、叶尖、 叶基、叶缘、叶脉、上下表面、质地以及叶柄等。 鉴别时需浸泡湿润,充分展开后观察。 箭叶淫羊藿叶三出复叶,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朝鲜淫羊藿二回三出复叶,叶片卵状心形或长卵状 心形,较大,长4~9.5cm; 淫羊藿叶卵形或近圆形,较小,长3~8cm
下皮纤维、皮层纤维、中柱鞘纤维、皮层栅状细胞。 唇形科类:横切面方形,厚角组织,内皮层;维管束四角
发达,有髓。粉末:腺鳞(头部8细胞)、小腺毛、非 腺毛、直轴式气孔。 菊科叶类:下表皮毛较密,丁字毛、无柄腺毛、不定式气 孔。
单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组织鉴别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构造 初生构造
不发达的次生构造
三、鉴别方法
(一)植物分类学知识 1、依据所属分类位置科属的显著特征进行鉴别。如: 麻黄类:均具节与节间。表面具纵棱线。叶退化成膜质

全草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

第九章全草类中药学习目标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仝草类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等内容,会鉴定常用仝草类;中药,为学习中药制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等专业课程奠啶基础。

知识要求掌握全草类中药的性状、显微鉴定等内容;熟悉全草类中药的来源、理化鉴定、;主产地等;了解仝草类中药的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功效等。

能力要求能运用中药鉴定的依据、方法,对仝草类中药进行鉴定,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全1草类中药性状及绘显微特征囵。

第一节全草类中药概述全草类(He’ba)中药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如广藿香、益母草;有的带有花和果实,如荆芥、香薷;少数为带根的全草,如蒲公英、金钱草;或小灌木草质茎的枝梢,如麻黄,均列入全草类药材。

一、性状鉴定全草类药材的性状鉴定,应接它所包含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鉴别。

这些器官的鉴别方法,已在前面各章中分别进行了讲述,不再重复。

但对于草本茎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1.形状及粗细茎通常为圆柱形或方柱形,如益母草、薄荷等。

2.颜色新鲜的茎通常为绿色,但也有带紫色或其他颜色的,如荆芥茎表面淡紫红色,但日久大多变为黄色。

3.表面除色泽外,茎的表面特征也因植物种类而不同,有的光滑无毛,如淫羊藿;有的被毛,如仙鹤草;有的表面有纵棱线和沟纹,如麻黄、石斛。

4.叶序多为互生或对生。

五,花序注意花在花枝或花轴上的排列方式,如荆芥顶生穗状轮伞花序;薄荷腋生轮伞花序。

6.横断面木部多不发达,髓通常疏松,有时形成空洞,如薄荷。

二、显微鉴定草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由外向内分别为:1.表皮草本茎多无周皮,最外方为表皮,可见角质层、毛茸和气孔等,有的有绿皮层。

2.皮层外层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内层为薄壁组织。

3.中柱鞘为1列或数列细胞组成,常为厚壁组织,且成不连续的环。

4.维管束排列成环,大多数双子叶植物为外韧维管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及韧皮薄壁细胞及韧皮纤维组成;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可见射线,形成层成环或不成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 角质层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状 • ② 皮层纤维细长,壁极厚,有的木化,壁
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胞腔狭窄
• 木纤维多成束,壁较厚,胞腔稍大,可见 斜纹孔。
麻黄 ----- 【显微鉴别】
• ③ 髓部薄壁细胞木化或非木化,常含棕红 色块状物
• ④ 螺纹、网纹、具缘纹孔导管,细小,直 径10--15μm,导管分子端壁具麻黄式穿 孔板(端壁斜面相连,具有多数圆形穿孔, 排成1-3列)
叶的构造已如前述 对于全草类,叶的鉴别很重要 气孔、毛茸是很重要的鉴别特征 一些常用数据如气孔轴式、气孔数、脉岛数、
栅表比等对于相似的中药(唇形科)尤其重要。
麻黄 ----- 【历史】
• 本经,中品
• 《名医别录》记载:麻黄生晋地(今河北省 境内)及河东(今山西省境内)
• 陶弘景云:“今出青州(今山东省境内), 彭城(今河北省境内),荥阳、中牟(均在今 河南省境内)者为胜,色青而多沫。”
及华阴者为真。其根细而极辛,故名之曰细 辛。”
细辛 ----- 【历史】
• 《本草纲目》也称:“华州真细辛”,说明当时 就以产陕西华山之阴,即今华县一带所产的华细 辛为佳品
• ③ 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 鳞叶2片(稀3片),呈锐三角形,先端反 曲,渐尖,灰白色,基部合生呈筒状,红 棕色
• ④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周边 黄绿色,髓部类圆形,红棕色
• ⑤ 气微香,味微苦,涩。
麻黄 ----- 【性状鉴别】
• 中麻黄 • ① 茎细长圆柱形,多分枝,直径为1.5--
• 掌禹锡引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麻黄茎端 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子,可 食。”
麻黄 ----- 【历史】
• 苏颂云:“春生苗,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 以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 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皮红, 里仁子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 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结子。雄 者无花不结子。至立秋后收茎阴干”

常见57种中草药图片大全课件资料

常见57种中草药图片大全课件资料
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凡外
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
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
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
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涩痛,可
3)此外,还可应用于蛇毒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
4)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
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
鸭跖草
、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
、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15~30g;鲜品60~90g 。外用适量。
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
小窃草
林缘、路旁、河沟边以及溪边草
150-3060米。
产地:除黑龙江、内蒙古及新 疆等省区外,全国各地均产。
有活血消肿、收敛杀虫的功效,用于慢性腹泻、
疮溃烂久不收 口、因道 滴虫病等症。
牵牛花
长地:生于山野灌丛中、村边、路旁;多栽培。全国各
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
、治内伤吐血:荠菜一两,蜜枣一两,水煎服。
、治崩漏及月经过多:荠菜一两,龙芽草一两,水煎服。
、治小儿麻疹火盛:鲜荠菜一至二两(干者八钱至一两二
小蓟
又名:刺儿菜、猫蓟、刺萝卜、刀菜、野红花等。
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
1.5~3钱,(鲜者1~2两);
宜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归经:肝;脾经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细目常用全草类中药的鉴定要点全草类中药鉴别特点(一)性状鉴别全草类中药的鉴别,应按其所包括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草本茎时,一般按茎的形状、粗细、颜色、表面特征、叶序、花序、横断面、气、味等顺序进行。

此外,鉴别过程中,如有完整的叶、花,可在水中浸泡后展开进行观察。

(二)显微鉴别全草类中药多数为双子叶植物,少数为单子叶植物。

观察时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及排列方式区别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自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茎一般没有周皮,由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表皮多由1列扁平长方形、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的细胞组成,常有角质层、气孔、毛茸、蜡被等附属物;皮层主要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具叶绿体,故嫩茎呈绿色,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分布在棱角处或呈环排列;维管柱占较大比例,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髓部发达,髓射线较宽。

2.单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最外层为表皮,向内是基本薄壁组织,其中散生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无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

观察时应注意厚壁组织、结晶体及分泌组织等的有无及其特征。

3.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特征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时,一般应注意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腺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花粉粒等特征;带有根及根茎者还应注意淀粉粒、导管和厚壁组织等特征。

要点来源(24种)要点主产地(6种)要点性状鉴别1.麻黄(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3)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考点:全草类中药1.全草类中药:全草类中药又称为草类中药,通常是指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地上部分。

包括:1、全草:带有根或根茎的全株、带根幼苗(茵陈)、带根全草(细辛)。

2、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带有茎、叶、花、果实。

如:薄荷。

3、小灌木幼嫩的枝梢。

如:麻黄、西河柳。

4、草本植物地上部分草质茎。

如:石斛2.草质茎的构造:3.麻黄类茎横切面:表皮有内陷气孔和下皮纤维束皮层外侧细胞栅状排列,含叶绿体外韧型维管束单个环列;木质部三角形髓4.学的药:石韦、麻黄、金钱草、广藿香、薄荷、穿心莲、茵陈、青蒿、淡竹叶。

树脂类中药1.树脂的化学组成:树脂酸类、树脂醇类、树脂酯类、树脂烷类。

2.学的药:苏合香、乳香、血竭。

注:树脂类中药的分类有哪些?树脂中常混有挥发油、树胶及游离的芳香酸等成分。

根据其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分类:(1)单树脂类: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挥发油及树胶的树脂。

通常又可分为:①酸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酸,如松香。

②酯树脂主成分为树脂酯,如枫香酯、血竭等。

③混合树脂无明显的主成分,如洋乳香。

(2)胶树脂类,主成分为树脂和树胶,如藤黄。

(3)油胶树脂,为胶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者,如乳香、没药、阿魏等。

(4)油树脂,主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如松油脂、加拿大树脂等。

(5)香树脂,油树脂中含有多量的游离芳香酸,如苏合香、安息香等。

动物类药1.学的药:地龙、水蛭、珍珠(以广西合浦产者为道地药材,称为“南珠”)、全蝎、僵蚕、蟾酥、蛤蚧(背部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砖红色)、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麝香、牛黄、羚羊角。

中成药类蓼科来源中药的共性:1、茎节膨大。

膜质托叶鞘、瘦果、花被。

2、根或根茎:断面黄棕或红棕色。

3、异常构造:星点、云锦花纹。

4、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大黄非木化)。

5、蒽醌类衍生物(游离或结合)。

6、升华物针状、羽毛状,加碱显红色。

7、大黄、何首乌、虎杖、蓼大青叶等。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课件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课件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1
二、全草中药类性状鉴别 运用药用植物分类学、形态解剖学的知识, 综合鉴定。 鉴别方法:应按照其所包括的器官,如茎、 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2
观察草本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形状及大小 2. 颜色 3. 表面特征 4. 叶序 5. 花序 6. 茎横断面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3
三、全草类中药的显微鉴别 (一)草本植物茎的横切面构造, 1.表皮 通常没有木栓形成层,因此多数无周皮。表
皮上有毛茸、气孔、角质层。 2.皮层 其最外几层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或厚壁组
织,内部为薄壁组织。 3.中柱鞘 为一列或数列细胞组成,常为厚壁组织。 4.维管束 排列成环,多为外韧型维管束。 5.髓部 位于茎的中央,通常占的比例较大。
裂片3(2)裂,l 裂片先端尖锐。
髓部 类圆形 类圆形
类三角形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20
【显微鉴别】
草麻黄茎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一列,类方形, 外壁厚,被较厚的角质层, 棱线较宽,棱线间有内陷气 孔。
② 棱线处有下皮纤维束。
③ 皮层较宽,有纤维束散在。
④ 外韧维管束8~10个,形 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连接 成环,呈三角形,其中两对 较大,其余的大小不等。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19
三种麻黄性状鉴别
草麻黄 木贼麻黄 中麻黄

少分枝,微具 较多分枝,无粗 多分枝,微具粗糙
粗糙感,直径 糙感,直径 1 ~ 感,直径 1.5~
1 ~6mm
1.5mm
3mm
节间长 1 ~6cm
1.5~3cm
2 ~6cm
鳞叶
2(3)裂,裂 片锐三角形, 先端反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6
显微鉴定要点:
1.表皮细胞呈类长方形。气孔特 异,内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 哑铃形或电话听筒形。角质层 极厚,常破碎,呈不规则条块 状,有的呈乳头状突起。
2.纤维多而壁厚,壁上附有众 多细小的砂晶和方晶,形成嵌 晶纤维。
3.髓部薄壁细胞内含红棕色物
质,多散出。
医学PPT
7
理化鉴定:
1.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边缘 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医学PPT
22
性状鉴定要点:
1. 茎 方 柱 形 , 四 面 凹 下 成 纵沟;表面灰绿色或黄 绿色;断面中部有白色 髓。
2. 叶 形 多 种 , 茎 中 部 叶 交 互对生;叶片灰绿色, 完整者下部叶掌状3裂, 上部叶羽状深裂或3浅裂, 最上部的叶不分裂,线 形。
第十章 全草类中药
麻黄Ephedrae Herba
来源: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木 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 或 中 麻 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Mey.的草质茎。
医学PPT
2
产地:
医学PPTຫໍສະໝຸດ 17化学成分:含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柰素、 山柰素-3-O-半乳糖苷,甾醇,氨基酸,鞣质, 挥发油,胆碱等。
功效: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医学PPT
18
广藿香 Pogostemonis Herba
来源: 唇 形 科 植 物 广 藿 香 Pogostemon cablin
医学PPT
27
性状鉴定要点:
1.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 色,棱角处具茸毛;断面白色, 髓部中空。
医学PPT
9
鱼腥草Houttuyniae Herba
来源: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 新 鲜 全 草 或 干
燥地上部分。
医学PPT
10
性状鉴定要点:
1.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 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
2.叶片心形,全缘;上表面暗黄 绿色或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 或灰棕色。
2.薄层色谱 以本品作为供试品,以盐酸麻黄碱作 为对照品。照《中国药典》(2010版)麻黄的薄 层色谱操作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医学PPT
8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主要是l-麻黄碱,其次是d-伪麻黄碱。 麻黄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节间的髓部。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来源: 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
地上部分。
医学PPT
26
产地:
主产江苏的太仓、南通及江西、浙江、安徽、湖 南、四川等省。
采制:
1.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3轮时,于晴天分次 采割,晒干或阴干,阴干的品质较佳。
2.通常分两次收割,第一次(头刀)在7月中下旬,主要 供提取薄荷油用;第二次(二刀)在10月中下旬,主 要供药用。
医学PPT
13
产地: 主产四川省。长江流域及山西、陕西、
云南、贵州等省亦产。
采制: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医学PPT
14
性状鉴定要点:
1.无毛或被疏柔毛。
2. 茎 表 面 棕 色 或 暗 棕 红 色 , 有 纵纹。
3.叶对生,呈宽卵形或心形, 全缘,主脉明显突起;用水 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 褐色条纹;
3.气香特异,味微苦。
医学PPT
20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抗真菌成分广藿香酮,并 含百秋李醇、α-百秋李烯,β-百秋李烯,γ-百秋 李烯等。
功效: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医学PPT
21
益母草Leonuri Herba
来源: 唇 形 科 植 物 益 母 草 Leonurus japonicus
4. 花单生叶腋,具长梗。
医学PPT
15
实例解析:
常见伪品“聚花过路黄”的识 别
其茎顶端的叶呈莲座状着 生,花通常2朵~8朵聚生于 茎端,茎叶均被柔毛,叶主 侧脉均明显。
医学PPT
16
难点释疑:
难点:金钱草药材的叶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 黑色或褐色条纹。
释疑:金钱草叶的海绵组织中有离生性分泌道分 布,其内常含有红棕色球状或块状物质,故其 叶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草麻黄 主产于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中麻黄 主产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木贼麻黄 主产于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省。
采制: 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医学PPT
3
性状鉴定要点:
草麻黄 1.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绿色至黄
绿色,触之微有粗糙感。 2.节上膜质鳞叶的裂片2(稀3),
3.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 4.搓碎后有鱼腥气,味微涩。
医学PPT
11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有效成分为癸酰 乙醛、月桂醛;并含甲基正壬基酮、芳樟 醇、癸醛等。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医学PPT
12
金钱草Lysimachiae Herba
来源: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
医学PPT
23
3.轮伞花序腋生,花 冠多脱落,花萼筒 状,上端5尖齿, 小苞片针刺状。
4.气微,味微苦。
医学PPT
24
化学成分: 含益母草碱约0.05%,水苏碱、芸香碱、延胡索 酸、亚麻酸、P-亚油酸、月桂酸、苯甲酸等。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医学PPT
25
薄荷 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
医学PPT
19
性状鉴定要点:
1. 茎 略 呈 方 柱 形 , 表 面 被 柔 毛 ; 老茎类圆柱形,被灰褐色栓 皮。
2. 叶 对 生 , 叶 片 呈 卵 形 或 椭 圆 形,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 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 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 的钝齿。
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 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3. 断面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4. 气微香,味涩、微苦。
医学PPT
4
性状鉴定要点:
木贼麻黄 无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
的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 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 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医学PPT
5
性状鉴定要点:
中麻黄 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的 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 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